江西九江都昌南山风景区大门匾额上的“南山”二字,为何“南”字少了一竖?

改我名干啥


草书的写法与我们平常的字是有一点区别的。关于“南”字,大家看一下下面两种写法就从明白个大概。





隶书的快捷书写,产生了早期草书章草,现在的很多草书的写法,包括现在的一些简化字,来源于章草。

因为快捷书写,很多笔画缩短甚至减损,所以有些字看起来似乎少了些笔画。上面说的“南”字,在上面第1张图中,笔画稍长可以看到左边一竖,而第2张变短则看不到那一竖了,久而久之,这种写法就固定下来了。

在书法中,不仅草书,在楷书中,也会经常有增减笔画的现象,其理由有多种,比如有了书写美观,比如文人们玩的文字游戏,比如避讳,等等,这些在书法中不算错字。

在《兰亭序》中,第二个“和”字,右边就是写成了“日”字。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当年苏轼带着他的小妾来都昌游玩,其中有个小故事。据说苏老先生刚到都昌听当地说南山风景秀美,他就立马前往。他的小妾是星子县人,名叫毕桃花因为古时侯的女人都是小脚不能趴山,所以没能成行。苏老先生是个文人且喜欢游山玩水看风景,来到山上后被南山的风景所吸引看着看着就忘记了下山的时间。那个时侯还没有南山大坝,来往都靠船只,可是晚没有船过不了湖,只好在庙里借宿一晚。苏老先生不但是大诗人而且是个有情人,心中挂念着住在县城里的小妾因此难以入睡。想着想着就走出庙门。看着天上的月亮,想着心中的情人。就写下了这首"过都昌"其中的他把"毕"故意写成了“碧"是有含意。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故事,我也是听我爸讲的。


手机用户58784714328




友所指的〔南〕字为何会少一竖,不错,若以楷书,隶书,宋体字,印刷体等这些必须一笔一画书写的汉字而论,多点,少画都归为[错字]的范筹。但根据你所提供的江西九江南山风景区的扁额的书写的【南山】二字为行草……

这就是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之处。说句不中听的话,如果将黄庭坚,王羲之这些大书法家的行书,草书字帖上的字拿来镌刻在扁额上,估计,要有一多半的人不认识,或许会认为是错别字也未可知,以前,在评论书法时,我曾说过一句话[书法是写给懂书法的人欣赏的,不懂书法的人,是无法看懂行书,狂草的]。所以,在家乡遇到婚,丧,喜庆帮忙给人家写对联,我一直只写隶书,楷书,偶尔写点魏碑体。对书法学着欣赏到是一种乐趣,孤芳自赏则大可不必。




〔毛主席诗词欣赏〕

〔欣赏书法家录的毛主席诗词〕

〔毛主席诗词手迹欣赏〕

[毛主席诗词手迹欣赏〕

以上为个人一点见解,不知能否对友有所帮助。
【图片源于网络,致谢】!


杨老帅


看了你提供的江西九江都昌南山风景区大门匾额上的“南山”二字图片,这是“南”字草书写法,自古有之,不算错误。不过建议书法爱好者们在公众人多的地方题字还是用常见的写法为好,以免让人误读。


类似少一竖的“南”字,自古有之,原因附后,请先看下列写法:

1、王羲之草书

2、王献之草书

3、智永写法

4、怀素写法

5、孙过庭写法‘

6、董其昌写法

7、鲜于枢写法

8、徐伯清写法


从以上历代名家写的“南”字草书可以看出,都是少一竖的,所以题中图片上的“南”字写法没有错。

大家会要问了:“南”字草书写法为什么要少写一竖呢?原因就是前人创立草书的时候主要通过“笔画连写”和“笔画减省

”来达到快写的目的!


各位看官觉得呢?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漫漫书法路,加我不孤独!


麓风轩


这就是只识得楷、行,不识得草书的缘故。类似的提问还有为何“午门”的“门”字少一勾,还有些人非得拿简化字的标准说古人写字写错了,这个都是奇葩了。

草书在书写时为了更加的快速便捷,也为了更加的利于创作,很多时候都会有规律有规则的简化一些笔画,用连带,互借,省略,笔意等各种方式来实现这个目的,因而“南”字这种现象非常正常,也非常合理规范,绝不是写了错别字,所以不同多想。

那么好,现在我们也研究研究南字的草书写法,看看是不是有先例,是不是规范,是不是有根据和道理,这样才足以说服大家

你看,南的草书写法也是千奇百怪,但是无一不是合乎法度的,所以,认为九江南山大门上写的字是错别字的,真的要多多读书哈。了解一些常规字的不同写法,有助于我们不会闹笑话。


另外,实在遇到不认识的,可以记录下来,回去研究查验,或者找人帮忙解读,不必立刻下定论,也不用立刻指责谁谁谁乱写。留点尝试,积累点文化底蕴,对我们还是有好处的。


盛唐豪歌李艺泓


为了这个问题我特意打电话给一个在江西工作的亲戚,他说真不清楚。我又上百度查询。结果没有查到这个内容,我估计书写南山门匾的人不是什么名人,史料没有记录。在此把北宋诗人苏轼携爱妾碧桃来都昌南山写下的一首诗献给大家。

《过都昌》

鄱阳湖上都昌县,

灯火楼台一万家。

水隔南山人不渡,

春风吹老碧桃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