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乾隆能稳坐江山60多年,只因雍正死前连下两道密诏,还推荐了四人

大家都知道,给几千件封建社会画上句号的是大清朝,但是你可能还知道曾经的大清也是极盛一时,特别是康雍乾三朝,国力雄厚,经济繁荣,人口增长迅速,而且国土疆域范围更加辽阔。有人说这只是走向衰落的一个回光罢了。

但是,繁荣盛世是不可否认的,当时帝王的功绩也是不能被遗忘的。雍正虽在位时间不是很长,但是他的勤政却是出了名的,也或许他是很珍惜自己帝位得来的不容易,每天都秉烛到深夜,奏折都是一一批复,生怕有遗漏。而一项项的改革方案都是从他案头发出,什么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就连奏折密报制度都是他的独创。他的老爹康熙和儿子乾隆当皇上时都出去巡游打猎游玩,唯独他没有;他们都是后宫粉黛一大片,儿子闺女一大堆,康熙也没有。而他心中只有江山和社稷。

老天有时也不眷顾人,雍正仅在帝位上十三年,就在1735年暴病而亡了。据相关记载,在他弥留之际,他把王爷允禄和允礼还有两位当朝重臣大学士张廷玉、鄂尔泰四人叫道自己身边,做了身后的一系列安排,任命他们为新帝顾命大臣,除此之外还留下了两道密诏。第一道是新帝人选,在他死后,即刻宣布,以防有变;第二道要交给新帝来宣布,不得违背。

雍正死后,四人马上召集文武群臣,宣读了第一道密诏,弘历继承大统,他就是后来的乾隆帝。而后,又亲手把第二道密诏当众交给弘历。

在弘历正式登基仪式过后,也是面对群臣第一时间就宣读了这份密诏,大意是这四位顾命大臣都是忠良贤才,是国之栋梁,要重用。但是值得一提是,在密诏中雍正特意把身为汉人的张廷玉放在了鄂尔泰的前面,要知道按照当时的制度,満臣的地位是远高于汉臣的,其实雍正这样做并不是要抬高汉臣的地位,而是为了让张来遏制鄂罢了。

雍正真是良苦用心啊,什么都替儿子想好了,两道密诏,让后人叹服。而乾隆也实现了历代帝王继承中不曾出现的平稳过渡,开局是良好,剩下的就是自己表演的舞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