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晚清“最有氣節狀元”,武昌起義槍聲一響,隆裕皇太后被他氣哭了

晚清乙未年,清朝的國運衰微日漸明顯,年輕的光緒皇帝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急於提拔有忠義氣節的大臣來主持大局,挽狂瀾之即倒,扶大廈於將傾。當年正值殿試,閱卷大臣依慣例把參試的前十名貢士的考本進呈。按照以往的情形,光緒皇帝僅僅是走一下過場,隨便瀏覽一下,然後仍然按照原名次宣佈。光緒皇帝看諸人多是平庸話語,尋常詞句,不免心生厭倦。一直看到排名第十的四川貢士駱成驤的卷子中有一句話"主憂臣辱,主辱臣死",頓時眼前一亮,如此有氣節之臣,天下少有,光緒皇帝激動之餘,大筆一揮,將其置為第一名,氣節狀元由此誕生。

駱成驤被光緒帝欽點為頭名狀元

光緒皇帝

1908年,光緒皇帝離世。不久後的辛亥年爆發了震驚中外的"武昌起義"。各省在革命的槍聲裡紛紛響應,並相繼宣佈獨立。袁世凱東山再起,與革命黨人達成妥協,威逼清帝退位,各地官員也紛紛上書逼宮。

隆裕太后

一天,隆裕太后,也就是光緒皇帝之妻,突然在勸退書中看到了"氣節狀元"駱成驤的名字,忍不住號啕大哭起來:"連如此有氣節之臣都已變心,我大清王朝氣數盡矣!"如若此時光緒皇帝不死,真不知該做何感慨了!——瞭解更多歷史故事請關注曹丞相談古論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