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清剿”微信江湖里的无聊人

朋友圈爆满的“罪魁祸首”,居然还是微信好友过多。好友多了,自然朋友圈里的内容就多。内容多了,就成了无序杂乱的信息叠加,甚至是无效信息的重复。如果把时间都浪费在这些无效的信息和无效的社交上,岂不是浪费生命?

(ICphoto/图)

我最近见到一个年轻人,他喜不自禁地告诉我,自己有两个微信号都快加满好友了,正在建立第3个。众所周知,微信好友人数上限是5000人,好家伙,两个微信就是1万人。我问他,“这么多人,你都记得住吗?”他愣了一下说:“有很多人记得住,也有很多人记不住。”我不以为然:“加这么多人进微信,你不嫌累吗?”他无言以对。

其实,像他这样,每天醉心于微信的人不在少数。微信这个事物,已经深深地走入了我们日常的生活中。

眼看着快到年底了,如同要写每年的年终总结一样,我重新审视了一下自己的微信好友。面对大约500人的好友群,看着这些千奇百怪的人名,居然发现绝大多数都不太熟悉。或者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或者是见过一次,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淡漠了;或者是根本不认识,只因为加入了一些微信群,被其中的群友要求加为好友。总之,蔚为大观的几百个好友,其中大多数居然一年甚至多年没有说过一句话、打过一次招呼。由于长久不沟通,当时也没有来得及标注备注,于是,这些人姓甚名谁,实在令本人搞不大清楚,只是徒留虚幻的网名而已。

其实,也不是本人过于矫情,这些“躺”在微信名录中的人名,其实放在那里,也没有占用太多的网络资源。只是因为加了微信,朋友圈就多出了不少信息。如此一来,想看朋友圈熟人的最新动态,居然要刷半天才能看到。因为有不少微信网友,业余时间兴趣广泛,还兼着推销货品的职能,而且在朋友圈里的推销,图文并茂,一次不发个十条八条绝不罢休。更有很多人,把朋友圈当做了推销自己工作的主阵地,每天必发自己的工作内容,令人有厌恶之感。还有的把朋友圈当做秀场,每天喋喋不休地发自己生活的小视频,或者是和谁的合影,当然合影的姿势都不忘记举起大拇指做胜利状。如此一来,自己真正要看的朋友圈精品内容,没有半天是看不到的。

看来,很多人把朋友圈当做了自己的欢乐无限的会客厅,每天不厌其烦地尽情地展现自己的吃喝玩乐,有时实在没有新词了,就把家人或者子女拉来凑数。发朋友圈,成为很多人的乐事;看朋友圈,又成为很多人每天的必备功课。只是,我实在不想在看朋友圈中耽误更多的时间。因为很多要做的事情,比看朋友圈重要多少倍。

朋友圈无情地消耗着我们的精力和体力,使得多少人把时间碎片化,无法安心投入一件事情之中。

想来想去,朋友圈爆满的“罪魁祸首”,居然还是微信好友过多。好友多了,自然朋友圈里的内容就多。内容多了,就成了无序杂乱的信息叠加,甚至是无效信息的重复。本人虽不是如同鲁迅当年所说,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创作,但是每天也有不少自己要干的事情。如果都浪费在这些无效的信息和无效的社交上,岂不是浪费生命?

于是,我开始要彻底“清剿”微信好友了。首先,对准从很多微信群中加入的根本不认识的好友,基本删去。接着,对几年都不大在微信中说话的认识的人,也陆续删除,甚至包括一些以前关系一般的同学。当然,这次“清剿”微信的“工作重点”是对准了那些总爱在微信中推销商品的人,不管他是熟人,还是工作关系,既然人家把朋友圈当做了推销场,自然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别人交流,自己也不大热衷在网上买东西,何不自己主动退出对方的交际圈呢?

如此下来,居然删除了近200人。由于此次“清剿”,还充分留有余地,仔细清点一下,还是留了300多人。这些人中间,平时总是有或多或少的交集。其实,想想看,一个人再热衷社交,其实和你有密切交际的也就是几十个人。绝大多数人都是“像雾像雨又像风”,好长时间才联系一次。

“清剿”微信朋友圈,虽然初战告捷,清掉不少无关紧要的闲人、杂人,但还是不能彻底阻挡住很多人,包括一些熟悉的人,习惯爱转发一些无用或者道听途说得来的消息。好在微信的技术升级也快,可以选择“不看对方”就省下不少烦恼了。

微信也是一个江湖,亟需我们不断地“打扫”内部,摒弃无效、无聊、无益社交。宁肯少加一些好友,少看一些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我们要做的更有意义的事情!

(作者为资深出版人)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com)

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