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保质期长还是武器性能棒?为何太平军能拿着吴三桂的武器去战斗?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发生在一个半世纪之前的太平天国早已烟消云散,但是关于太平天国的故事却经久不衰。

在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后,一路高歌猛进, 迅速进入湖南,席卷长江流域。在太平军途径岳州时,在一处地窖中发现了康熙年间吴三桂留下的武器库。然后,太平军直接顺手牵羊,用吴三桂的武器迅速装备太平军,极大的提升了太平军的战斗力!进而攻占武昌,直下南京!


太平天国失败后,根据其忠王李秀成的自述,太平军确实发现了吴三桂的武器库。民间也有很多人对太平军发现吴三桂武器库一事进行了记录,看起来应该是板上钉钉了。

而且太平军在转战岳州前后判若两军,更佐证了这一事件的真实性!

那么问题来了,埋藏了将近200年的火炮火药真的可以用吗?静夜史认为绝对不可能!原因如下:


1、气候潮湿武器难保存

岳州地区处于长江流域,降雨量大,气候潮湿,每年夏季,这里都会有长达数月的梅雨季节,在这阴雨连绵的地方,空气湿度自然大,能让火药不受潮,火炮不生锈几乎不可能!

当然,能让火炮不生锈,火药不受潮的办法也不是没有,隔绝空气就行。但是在清朝时期,基本只有墓葬才花大工夫隔绝空气,意在保存尸体。让火药库隔绝空气,实在是难以办到!再加上因为雨水较多,岳州地区的地下水位较高,如果窖藏条件稍有疏忽,进水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所以,在当时的条件下,火药历经近200年不受潮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同样火炮火枪不生锈的可能性也几乎没有!

不是所有的大炮,都有油包纸防锈!

在宝岛拍摄的电影《赛德克·巴莱》中,主角莫那鲁道时隔30年想要重新举事反抗日本殖民者同志,当他挖出年轻时埋藏在地下的长枪时,发现这些武器因为长时间的潮湿环境已经腐朽不堪。


即使武器库被掩埋,土里的武器也一样会生锈!

我国古代基本都是黑火药,这种火药需要木炭、硫磺和硝石混合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硝石会因为受潮等原因受损,这种情况下会导致火药威力不足。所以在下一次使用时必须重新添加硝石才能使用。

设想,过了近200年的火药,到底还有多少威力可言。


2、明朝火器并不先进

话说左宗棠在西征新疆的途中,在陝西凤翔挖出了200多年前的一尊明朝火炮,拿来一试,居然是清朝都不曾有的落地开花弹。此景让左宗棠大为惊叹:“利器之入中国三百余年矣,使那时有人把稳于此,何至岛族纵横海上,数十年挟此傲我?”

但问题是明朝中期以后,火炮技术就落后于西方,不得不从嘉靖年间开始大量仿制西方的佛郎机炮。当时的西方都不曾有开花弹,而全部是实心铁弹,不知道明朝的科学家是如何达到这一成就的?


而且,有这样先进的、如此好上手的东西,清朝的八旗居然主动捡起大刀长矛对着明朝的火器做人肉冲锋!

步子迈大了,容易扯淡。海口夸大了,容易闪腰!

事实是,这个故事是假的!明朝火器没有那么先进,清朝也没有如此愚昧!


要知道,雍正之所以不断强调要“弓马骑射”,并不是因为八旗子弟沉迷于弓马骑射无法自拔,都沉迷了还强调个啥?正是因为八旗子弟都去摆弄火器导致上不得马,拉不开弓,所以才去重拾技艺!

所以,清朝的火器是完全强于明朝的火器的!


吴三桂时期,明朝灭亡不久,火器相比于明朝火器,不会先进太久。而明朝火器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必定要远远超过吴三桂时期。说太平军装备了吴三桂的火器然后实力大增的说法,实在是站不住脚!

那么,实际情况是太平军确实在岳州之后实力大增,如果不是吴三桂武器的帮忙,那是什么原因呢?静夜史认为这可能是清军的武器,而且是同时期的清军武器。


一种可能就是这里虽然曾经是吴三桂的武器库,但是随着吴三桂的败亡,这里被清军重新占领,然后成为清军的武器库!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军的武器也在不断更新,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军抢夺清军的武器然后战斗力迅速提升也就不难理解了!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