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蒙古帝国先西征荒凉之地而不是先南征江南富庶之地?

卢建斗


这个问题中有两个错误前提。

1,西北荒凉而江南富庶。

2,蒙古帝国先西征后南伐。

第一个错误很多人都指出了。西北在当时并不荒凉。在成吉思汗建国之后到西征之间,新疆地区东部主要是哈喇鲁和畏兀,都是发展程度很好的定居文明,蒙古人吸收了很多当地文化,蒙文就是使用畏兀字书写。不过这两个定居文明都主动投降了,不用伐。新疆西部和中亚东部属于西辽,也就是哈喇契丹,是存在二百多年的强大帝国,之前一直是花剌子模的宗主国,刚被乃蛮部的王子篡位。中亚、阿富汗地区属于花剌子模帝国,是当时亚洲大陆上最强的帝国之一,刚刚跟阿拉伯帝国巴格达的哈里发打了一仗。

西域重视商业,贸易发达,不断有商人带着锦缎珠宝来和蒙古人交易,成吉思汗一点都不想跟他们打仗,而是派了一百个商人过去想建立贸易关系。

第二个错误指出的人比较少,就是蒙古帝国扩张的顺序。蒙古帝国一直是南伐为主,西征为辅,先南伐后西征。

成吉思汗本人接受过金朝的官号,蒙古属于金朝的附属部落,所以他首先想的就是干掉金朝。只不过攻打金朝的过程特别顺利,很快就把河北山东洗劫一遍,最后包围中都,敲诈勒索,带着公主,童男童女和各种财宝回去了。之后他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继续攻略中原,自己回草原,然后才出了商人和使者被花剌子模帝国的边境长官侮辱,激起他西征意念之事。

成吉思汗攻金
成吉思汗西征

窝阔台汗即位之后也是先南伐,而且自己亲自带兵出征,灭金之后才组织西征,而且这次就不亲自西征了,只是派各支长子,由拔都带着西征。

窝阔台灭金及长子西征
蒙哥时期还是如此,不过是兵分两路,派旭烈兀西征,自己亲征南宋,蒙哥汗最后死在了战场上。

所以说蒙古帝国先西征后南伐是错的,情况恰恰相反。


pku小动物


蒙古帝国的军队为什么首先西征中亚和西亚的广大区域,而不是首先南下灭亡南宋呢?不是不想,而是不能,蒙古军队因为没有强大的水军,所以迟迟未能攻下南宋的合州、襄阳等地,几次逼近长江北岸,但却不能在长江中上游一带顺利渡江,南宋与蒙古之间的战争被迫进入到了持久战阶段,由于战争进入到了持久战阶段,蒙古军队转而分兵西征,直到第三次西征结束以后,蒙古军队才开始全力伐宋。

蒙古军队第一次西征期间,金朝和西夏还没有灭亡,并且金朝还有一定的实力,此时不可能越过金朝而去攻打南宋。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以后,蒙古同时与西夏、金、南宋对峙,这个时候,成吉思汗采取的是远交近攻的策略,最终的目的是各个击破,蒙古不是不想南征江南富庶之地,而是宋蒙之间还隔着强大的金,并且这个时候金与西夏还是同盟关系,想要灭亡南宋,必须首先伐金,而要全力伐金,则首先要破除金夏同盟关系。

(成吉思汗画像)

为了孤立金朝,剪除金朝的羽翼,公元1207年至公元1209年,成吉思汗先后发动两次征服西夏的战争,蒙古军队包围西夏的都城中兴府,夏襄宗被迫求和,西夏与蒙古修好,并转而进攻金朝,此后,金与西夏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爆发了一系列的战争,旷日持久的冲突,使得金朝和西夏的国力都大为削弱,在此期间,蒙古还大举进攻金朝,并于1205年占领金中都,金朝被迫迁都至开封,金朝的大片土地被蒙古军队占领以后,金朝统治者为了拓展疆土,开始出兵攻打南宋,南宋此时采取了联蒙抗金的策略,双方约定,金朝灭亡以后,黄河以北的土地划入蒙古的疆域,而黄河以南的土地则还给宋朝。

蒙古军队占领金中都以后,成吉思汗又发动了征服西辽的战争,并于1218年灭亡西辽,灭亡西辽以后,蒙古军队征伐的重点是西域、中亚和西亚的广大区域,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发动了征服花剌子模的战争,并于1221年灭亡花剌子模,征服花剌子模的战争也是蒙古军队第一次西征,第一次西征结束以后,蒙古军队又开始进攻西夏和金朝,于1227年灭亡西夏,并于1234年灭亡金朝,金朝灭亡以后,蒙古军队开始进攻南宋,1235年,宋蒙战争开始,蒙古征服南宋的战争一共分为三个阶段,1235年至1241年,蒙古征伐南宋的战争是由窝阔台率领的,1253年至1259年,蒙古征伐南宋的战争是由蒙哥率领的,1268年至1279年,蒙古军队征伐南宋的战争则是由忽必烈率领的。

(作战中的蒙古骑兵)

蒙古军队征服南宋的战争,一直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时战时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蒙古没有强大的水军,再加上长江中上游一带有大片的山地和丘陵,并不适合蒙古骑兵长驱直入,蒙古军队始终未能攻下长江中上游的襄阳、合州等地,无法在长江中上游的北岸一带顺利渡江,无法在这里渡江,就无法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灭亡南宋,那蒙古军队为什么不从长江下游一带渡江呢?因为这里河网密布,长江下游一带的江面比较宽广,水量大,在这里渡江有一些困难,最稳妥的办法就是首先攻占长江中上游北岸的城池,从这里渡江,然后顺流而下。

(元世祖忽必烈画像)

为了灭亡南宋,蒙古军队还发动了征服大理的战争,企图从西南方向包围南宋。

由于蒙古与南宋之间的战争进入到了持久战阶段,所以蒙古军队转而分兵西征,在灭亡南宋之前,蒙古军队对中亚、西亚和东欧的广大区域,一共进行了两次西征,分别建立了金帐汗国和伊尔汗国。

在第三次西征结束以后,蒙古军队开始全力伐宋,公元1268年,元世祖忽必烈对南宋发起了规模更大的战争,并于1279年灭亡南宋,元朝之所以能够顺利灭亡南宋,就是因为此时的蒙古军队已经有了强大的水军。

在水军和陆军的协同作战之下,元朝军队攻占了襄阳,并在长江中游一带顺利渡江,此后,夺取了江南富庶之地,并灭亡了南宋。


腾飞说史


杀害蒙古商队,处死蒙古使节,花剌子模激怒成吉思汗

13世纪初,在成吉思汗的统治下,蒙古部族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先后攻灭了草原上的多个部落。1218年,成吉思汗灭掉西辽,蒙古帝国开始与中亚国家花剌子模接壤。花剌子模人以经商著称于世。蒙古帝国兴起后,大批花剌子模商人来到蒙古,通过与蒙古人的贸易,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由于花剌子模商人贩卖来的珍稀商品引起了蒙古贵族们的强烈兴趣,成吉思汗曾专门降旨,命令在商路沿途设立驿站,保护花剌子模商人的活动,双方逐渐建立起了密切的贸易关系。此后,成吉思汗又命令蒙古诸王、贵族、高级将领、后妃们各自挑选两三名亲信,组成一支庞大的蒙古商队,前往花剌子模进行贸易。这支蒙古商队的规模很大,有四百多人和500头骆驼,携带有黄金、白银、丝绸、驼毛织品、海狸毛皮和黑豹皮等贵重商品。

当蒙古商队行至花剌子模边境的讹答剌城(今哈萨克斯坦境内)时,该城守将对蒙古商队的金银财物起了贪心,他先是诬蔑蒙古商队是间谍,随后又杀害了商队的全部成员,洗劫了他们携带的财物。商队遇害的消息传来后,成吉思汗立即派专使前往花剌子模交涉,要求交出凶手。花剌子模王摩诃末不但拒绝了成吉思汗的要求,还下令杀害了成吉思汗派来交涉的使者。成吉思汗闻讯后十分愤怒,决心用战争来惩罚花剌子模,为商队报仇。

  成吉思汗率军亲征,杀人元凶终被惩处

1219年秋,成吉思汗率20万蒙古大军出征花剌子模。花剌子模虽然拥有40万军队,又有精良的武器、充足的物资储备和坚固的城池,但军心涣散,战斗力不强。蒙古军队首先围攻讹答剌城,不断向城里发射石块、火箭、毒箭。但讹答剌城墙高大坚固,守军据险坚守,蒙古军队一时难以攻破。于是,成吉思汗留下儿子察合台、窝阔台继续攻城,自己则亲率主力进攻花剌子模军事重镇不花剌。

1220年2月,成吉思汗到达不花剌,蒙古大军从三面包围了城市。随着成吉思汗一声令下,蒙古大军阵中炮石纷飞,成排的火箭射入城中。围攻三天之后,守城的将领看到蒙古军队骁勇善战,攻城很是凶猛,担心城被攻破,趁着夜色率2万士兵突围。成吉思汗立刻派骑兵追击敌军,彻底歼灭了这支溃逃的军队。次日,不花剌城宣告投降。为了报复抵抗过蒙古大军的不花剌军民和为战死的将士复仇,蒙古军队在掠取了不花剌的所有财物后,将这座美丽的城市付之一炬。不久,察合台、窝阔台也攻下讹答剌,他们抓到了下令杀害蒙古商队的花剌子模将领,用酷刑处死了他,又在城里大肆杀戮,替被杀的商队报了仇。

追击花剌子模国王,蒙古大军横扫俄罗斯、乌克兰

随后,成吉思汗开始进攻花剌子模的新都撒麻尔干。为了抵抗成吉思汗,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增修了工程浩大的壁垒,调集了十几万波斯和突厥士兵协助守城,还找来20只战象助威。面对围城的蒙古军队,花剌子模军曾发动过几次反击,并出动了战象,但是战象却被蒙古军队的火器所惊,掉头冲入花剌子模军中,结果花剌子模在首战中惨败。初战失利后,花剌子模的士气开始瓦解,城中士兵纷纷携眷属及辎重出降,贵族和僧侣也潜入成吉思汗军营中商洽投降条件,并在得到蒙古人的承诺后开城投降。

蒙古大军进入撤麻尔干后才发现,摩诃末早已逃走,成吉思汗于是派大将哲别和速不台率军队前去追击。摩诃末不停地逃跑,最后逃到里海的一个小岛上躲了起来,侥幸逃过了蒙古人的追捕,但受到极度惊吓的摩诃末也走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不久后就病死在这座孤岛上。具有戏剧意味的是,追击摩诃末的蒙古军队并没有得知他的死讯,为了捉拿摩诃末,这支蒙古军队从里海南边攻入波斯和南高加索地区,此后又越过高加索山,横扫钦察草原、俄罗斯平原南部及乌克兰地区。

摩诃末死后,他的儿子扎兰丁纠集了一些残兵败将,企图继续抗击蒙古大军。1221年,蒙古军队在印度河畔与扎兰丁的部队展开了决战。灵活机动的蒙古铁骑再次显示出强大的威力,花剌子模的军队被彻底击溃,扎兰丁逃入印度。1223年,成吉思汗率主力部队东返。由哲别、速不台统领的部队也在击败了斡罗思(俄罗斯)诸国王公与钦察人的联军后退兵,大军渡过伏尔加河,经由里海、咸海以北与成吉思汗会师,一同回到蒙古,第一次西征取得胜利


流年留念R


人少好欺负,平原草原气温都适合。江南太富,人民安定,那么破坏安定滴就是敌人。人口数量巨大,和蒙古帝国几次西征后人口总和不相上下,乃至还要多。军力差不多,财富又可以换来大量雇佣军,同时强大海军可以带走政治高层,随时可以打回来(宋高宗策略)。所以,十打九输。只有政治不稳定内部冲突巨大时才有胜算,这就是南宋末日滴原因!要知道,地多不值钱,当年世界最强国不是蒙古,而是宋王朝。


hao33合亲1斤兵


中亚地区可不是荒凉之地,虽然沙漠多,但是人家很富,但兵力比不上东方,西辽到那里称霸了一百多年,蒙古人先打那里可以增强自己的军队,弥补自己的短板,回来后就不是只会打野战的军团了,而是一只综合军队,具备了攻城能力


蓝色星球ly


打仗是一场巨大的消耗,彼时的宋虽然尚文抑武不尚武功,但财力雄厚,家底厚,活活耗死了辽 金 西夏。蒙古后续已经灭国无数的时候,兵锋强劲,与赵宋消耗了几十年,大汗都挂了!草原上草莽英雄辈出,但战略家仅仅只出了成吉思汗一个人,第一个能整合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人。吸收了农耕文明的法制,将松散的游牧部落整合成了中央集权的军国体制。吸收了农耕文明的冶铁,火药技术,建立了第一个能与农耕民族正面刚的游牧军团。后续的蒙古大汗的功绩都是成吉思汗奠定的。之所以先西征再南征,第一是与宋有合约,第二赵宋彼时经济繁荣国力尚可,先易后难,第三,打仗最重要的是消耗,蒙古西征抢夺的主要资源是铁和马匹。蒙古在征服了西部之后集赞了相当的国力,在后续与宋的消耗中将宋活活耗死。

所以先西征主要是因为要解决资源问题,另外赵宋国力不弱时机未到


大明终始


因为中亚比所谓的南宋富裕的多,别说中亚,就是当时的金朝都甩南宋八条街,蒙古西征,出动的都是主力,精锐,打南宋,基本都是偏师和伪军。所谓蒙哥被飞石打死不过是一家之言,正史记载是不适应四川的气候患病而死。


说实话的正经人


这是个战略性问题!蒙古以骑兵著称,而当时宋朝远攻有火炮,也有一定数量骑兵!骑兵在战场中的角色是冲锋到敌阵营进行屠杀!而宋朝的火炮能远打骑兵!因而蒙古先西征后贺得一定数量的马匹!待秋收时马肥兵壮,那时大宋农耕也已存库,大举南下攻打城池可携夺更多的资原粮食!待征讨完大宋江山,人力,物力,财力己到达高峰,所以成吉思汉又开始征讨欧洲建立了当时最大的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