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三国演义之后董卓时代

想当初董卓手下有四个手握重兵的大将,分别是李傕、郭汜、樊稠、张济。比起当初的吕布、华雄、徐荣之类,这四个算是董卓西凉军中的实力派。其中樊稠是最倒霉的,因私放马腾,被老战友李傕、郭汜在酒宴上杀死,吓得张济跑到弘农。后来李傕、郭汜内讧,实力削弱。张济又堂而皇之的去劝架,还想把皇帝这张王牌弄到弘农去。最终李傕、郭汜被曹操打的上山落草,张济也没能拿到皇帝这张王牌。

  作为后董卓时代唯一的西凉系军阀,张济也没闲着,为了争霸天下,延续董卓时代西凉兵马的荣光,张济毅然决然的兵发南阳,进攻袁术。张济是个好统帅,因为他打仗总是喊着“跟我冲!”然后冲锋在前。比起那些喊着“给我上”的将领,张济也是蛮拼的。

  不过冲锋在前虽然猛,但是危险无处不在。当年的孙坚是个例子,如今的张济也是个例子。张济很不幸的被流矢射中,连仇人是谁都不知道就挂了。张济死后,继承人是他的侄子张绣。张绣任用贾诩,占据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由于宛城距离许都(今河南省许昌市)非常近,张绣想起了当年张济的愿望,筹划着突袭许都,劫走汉献帝号令群雄。不过张绣的口号过于高调,让曹操提前得到了消息。

  曹操也很郁闷,打吕布吧,还怕张绣袭扰后方。打张绣吧,吕布又擅长趁火打劫。毕竟上次吕布趁曹操攻打徐州而突袭兖州的事情就在眼前,让这位刚对着刘备夸下海口灭吕布的曹丞相犯了难。

  荀彧经过对吕布节操的缜密分析,认为吕布是典型的有奶便是娘。给他点好处,自然能让他按兵不动。曹操根据吕布的实际需求,派人去正式册封吕布为平东将军,又做了和事佬,帮他和刘备劝架。

  接着,曹操带领十五万大军征讨张绣。张绣赶紧问贾诩该怎么办?贾诩决定立马投降,就张绣那仨瓜俩枣,根本不够曹操砍的。张绣从谏如流,当即带着部队投降了曹操。曹操对于张绣的投降很满意,这就是传说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因此曹操给了张绣高规格的礼遇。曹操和张绣在宛城中喝了好几天的酒,双方关系融洽,气氛和谐。

  俗话说温饱思淫欲,曹操又是个很喜欢和妇女同志打成一片的人。为了宛城的扫黄事业,酒余饭饱的曹操问自己的侄子曹安民,此地可有失足少女?曹安民专一负责曹操的饮食起居,对于曹操的爱好了如指掌。因此曹安民在刚踏入宛城的时候,就开始变身星探,到处留意有发展潜力的女性。

  小曹给老曹介绍了一个美艳少妇,此女邹氏,乃张济的妻子,新任小寡妇一枚。曹操立马表示十分关切这位小寡妇,派曹安民把邹氏带到大营来,亲自嘘寒问暖。

  要说这邹氏,也不是什么贞洁烈女。比如曹操表示为了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要与邹氏拼床而睡。邹氏立马表示响应国家号召,俩人睡两张床太浪费了。为了遏制pm2.5的肆虐,邹氏决定和曹操共睡一张床,共同探讨陈老师的艺术人生。之后的事情就全凭大家想象了。

  这对男女在一起的时间一长,邹氏觉得这也不是个事。这事要是让自己的侄子张绣知道,张济在九泉之下脑门隐隐发绿,恐怕会闹出乱子。因此建议和曹操一起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共同住在城外的军营当中,曹操虚怀若谷,欣然答应。

  一般情况下,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张绣的婶子突然失踪,经过调查,又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在曹操那里失足,张绣勃然大怒!

  这曹操一方面和张绣称兄道弟,一方面又勾搭了张绣的婶子,成了张绣的叔。真实婶儿可忍,侄儿不可忍!好像九泉之下的叔儿也不可忍。叔绿侄辱啊。

  张绣得报复,经过和贾诩的紧急磋商。张绣发现,要报复曹操,拢共分三步。先带兵接近曹操,再搞定曹操的贴身侍卫典韦,最后给曹操致命一击!

  张绣手下有两个得力助手,文是贾诩,武是胡车儿。这俩人对于张绣报复曹操事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首先是贾诩制订了详细的方案,张绣带兵屯住在曹操大营旁边,理由是怕新降士卒逃跑,因此驻兵在曹军的包围之中。看上去很合理,没什么问题。接着就轮到这位胡车儿上场。

  胡车儿在全书中就出现这一次,但是我们不能低估他的本事。胡车儿完全是一个三国版的戴宗加时迁的结合体!胡车儿能日行七百里,负重五百斤。虽然从数据上看,一天比戴宗少跑一百里,但是这个负重五百斤相当厉害。除了这些本事之外,胡车儿还是个卓越的盗贼,手段十分高超。胡车儿按照计划,趁着贾诩和典韦喝酒,去典韦大帐偷走了典韦重八十斤的双铁戟。堂而皇之的去一个将军的军营中,盗走两支特征十分明显的铁戟而不被发现,而且不用刻意去踩点。绝对是盗圣级别的。

  一切就绪之后,张绣突然发难,进攻曹操的中军大营。这一下打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根本未做任何准备的曹军突然打乱,四散溃败。那头典韦酒还没醒,揉着惺忪的眼睛就稀里糊涂的上了战场。突然,典韦发现不妙,随身装备都没有了。这要是有双铁戟和战甲,杀出一条血路。如果有数十枝手戟,也能扔出去杀退一波人马。可惜啥玩意都没有,只能随手拿了一柄普通的腰刀杀了出去。死守营门,为曹操的撤退争取时间。

  有一点可能会被大家忽视。汉代士兵配备的腰刀,并不是电视剧中那种大刀片。汉朝时中国的主要刀型为环首刀,细长而窄,日后演化为日本的太刀和中国的唐刀(横刀)。这种刀的主要作用是集体作战时,可当枪来冲刺。既然是当枪使用,成本更高的环首刀没有在军队中广泛配备,也不是主战武器。主要用于侍卫佩带,中看也中用。就像现在警卫员配备手枪,但是手枪打仗绝对没有步枪好用。

  典韦就拿着这样一把刀,如果单挑那肯定非常好使,但是面对着正规军列着队、摆着阵打典韦一个人。这把刀砍死二十几个人之后就砍缺不能用了。典韦弃刀,手提两个敌人作战,终于在对方马队、步兵方阵、弓弩队的协同作战下,典韦腹背受敌,轰然倒地身亡。典韦作为一员猛将,一直没练到手撕鬼子的绝技就阵亡了,诚然可惜。不过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我相信没人会比典韦做的更好。这正是典韦一个人的阻击作用,给曹操的撤退,争取到了宝贵时间。

  曹操所骑的是万中无一的好马“绝影”,虽然中了三箭,依然随风奔跑,渡河而跑。那位拉皮条的曹安民就没那么幸运,没能渡河,被张秀的部队砍成了糊状。逃过河的曹操也没有就此安全,绝影又中一箭,就地抛锚。曹操换上长子曹昂的战马,迅速逃跑。而曹昂不幸的被射成了刺猬。

  这注定是乱到极致的一夜,张绣带人四处追杀曹操。而曹操的主力部队,当年收编黄巾余党组建的青州兵,趁机干起了老本行,抢劫当地居民。曹操大将于禁见状,带领本部兵马进行镇压,安抚当地居民。因此我们如果从卫星云图俯瞰当晚的战况,一定是张绣追杀曹军,曹军也追杀曹军。

  青州兵撤退,到曹操那里说于禁造反。那么于禁真的是造反吗?有可能。在当时那个情况下,曹操的嫡系部队都开始军纪涣散的干起了老本行,会给人以曹操凶多吉少的表象。就于禁本身来说,并不是一个忠肝义胆的烈臣。于禁的本部兵马是可以就地阻击张绣的,但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一路“剿杀(原文)”青州兵。按说兄弟部队军纪不严,过去约束一下就好了,犯不着杀人,更犯不着玩命剿杀!但是于禁就是这么做的,不仅剿杀,还追杀,一直追到“禁既见操等俱到,乃引军射住阵角,凿堑安营。(原文)”当于禁发现曹操还活着,等待他的是夏侯惇、许褚、李典、乐进等。于是开始安营扎寨,调转枪口,阻击张绣,而且是非常轻而易举的打败了张绣,之后才去跟曹操解释。

  曹操得顾全大局,这次现眼现大了,就因为一个寡妇,害的曹军损失惨重。曹操的儿子、侄子都死了,大将典韦也死了,对于曹操来说,影响太坏。因此曹操树立了两个让大家学习的典型,死了的就是典韦,活着的就是于禁,再批评几句夏侯惇治军不严。这事完美结束,于禁就这样被典型了。作为一个很有才华的将领,于禁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副将的身份出现。若干若干年后,曹操没和任何人商量,也没听任何人的意见,就把于禁作为主将送到了最危险的襄阳前线对阵关羽,这才扒掉了于禁的一世英名。

  张绣战败,投奔了刘表。作为后董卓时代硕果仅存的西凉军阀,还有跟曹操一较高下的时候。然而在这之前,一只出头鸟的出现,抢夺了当时汉朝所有的头版头条,成为了众矢之的。下一节,咱们来聊聊这个枪打出头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