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为什么不让本科生当幼儿园老师?

今天早上在今日头条上看到一位宝妈的提问:“为什么不让本科生当幼儿园老师?幼儿园是人生当中性格培养的最关键的时期,但是我和几位孩子正在上幼儿园的妈妈都有一样的感慨,就是幼儿园老师,都是20岁不到的小屁孩儿,刚从技校里头专科毕业就来当老师了,对孩子说话,非常简单直接粗暴。”

这位妈妈感慨的确实是幼儿园存在的普遍现象,那就是本科毕业的幼师比较少,大多数是专科毕业。但是幼儿园从来也没有说不让本科生当幼师。只不过是本科生不屑于当幼师。(原谅我直率)

为什么本科生的比例在幼儿园比较少?

1、幼儿园师资匮乏的原因

幼儿园招生的都是3-6岁的孩子,甚至有些托班一岁半至三岁也有。也就是说,整个基础教育里面学前教育招收的对象是最小的。招收对象的年龄就表明了孩子的自理能力以及各方面的发展都需要有良好的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来支撑。

很多读了本科的毕业生,来到幼儿园的头两年是非常勤奋加兴奋,但是往往坚持的时间不长,究其原因有多方面,比如社会地位低下,比如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娇气,一点点小伤就能够揪住老师不放,比如没完没了的环境布置,没完没了的会议,没完没了的督导检查。而反观其他行业,就是最最没有含金量的流水线工人的工资都比幼师高。还能够坚持在幼教行业的可能凭着喜欢这份行业才坚持。并不是不让本科生当幼师,而是大环境下,本科生能坚持下来的少之又少。

2、幼儿园里遵守规则的语气是简洁干练,而非简单粗暴

在描述里看到说幼师说话都是简单粗暴,说刚刚中专毕业出来的都是小屁孩。其实不要小看这些小屁孩,这些小屁孩3、4年的学前教育学习,基本功是非常扎实的。如果能够换位思考,你就不会这么说了,想想人家十八九岁的小屁孩,却要当二三十个小屁孩的妈妈,吃喝拉撒全要负责。但是尽心尽力做的同时,却被家长不认可,可想而知退却的心在不停摇摆。

其实在幼儿园里面对孩子说话,特别是要遵守规则的时候,绝对要简洁干练的,因为对孩子说话,特别是整个班的孩子说话,如用商量的口吻孩子能听吗?简洁干练不等于简单粗暴。只是为了孩子能够更快的识别老师的口令,更快的遵守规则,更快的进入到游戏。

国家投入资金非常大,新建很多中心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为的就是能够解决幼儿园入学难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师资匮乏问题,相信也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所以,在我看来,幼师这个工作并不是学历越高越好。在幼儿园工作,排在第一位的是品行、爱心、保育经验,其次才是专业技能,唱跳弹画等。

所以一般的幼儿园班级安排都会有中青结合,就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一名年轻的教师,这样搭配,更有利于孩子的教学和生活。

还有一点,幼儿园的职称还是要求很高的,特别是要评中级教师职称。大多数青年教师在刚工作都会努力考本科文凭,教育局、幼儿园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也抓得非常严格,经常会有各种培训活动、技能比赛等,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所以经过培养,青年教师的能力是可以过关的,如果老师态度粗暴,可以建议和老师具体事情沟通,毕竟刚开始工作的青年教师一般情况下,都是比较温柔可爱的,孩子们也都喜欢活泼开朗的青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