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太极拳、形意拳等内家拳筋骨发劲对气血有没有消耗?为什么?

MiDream-末世


我是一名太极者

按照个人思维回答这个问题

内家拳发力是和气血有一定关系,发力也不能茫然,那样会对身体有一定害处,首先要明白力和劲的不同,通俗来说,力不属于劲,真正的内家发力,内压集中点在腹部,以髋关节(带动下半身)、腰椎骨节(带动上半身)配合气血的运动带动全身的运动,关键在于腹部的抟气(腰腹肌均衡收紧,内压增大,给腰椎的内动提供一个有力的内在支撑。所以,形意常说没有腿,或说叫暗腿,或说出来步就会使腿,就是指开发出这种力量之后,贴着地走就是步,脚一离地就是腿,力量来源于腰际。

内练一口气, 气和血有密切关系 所以说,内家拳发劲不是单一方面的运用,单靠气血怎么能发出劲呢?即使消耗了气血,也会在功中恢复,那么就是内家拳中的站桩打坐等方面。


神韵太极


太极拳,形意拳,内家拳发劲都对气血有消耗,甚至是伤害。所以练拳练功人,当气血足,意念强时,便有不得不发的感觉,这种感觉总想遇到一个坏人冲上去给他几拳。这个时候如果你修养不到,而且师父又不在身边,最容易走火入魔,伤了身体。我就有个拳友,没处发泄,便朝树身打了两拳,当时手就肿了,不应该。这种情况发劲只发六七分最好。长练功,心态好,童心永在,岁月不老。


淄博泥人李


我谈一下自己的粗浅感知,未必正确。

我是一个太极拳爱好者,只对太极拳有自己的看法和感触,也只说说太极拳。

关于筋骨发劲,我想这该是一个误解,筋骨会发劲吗?说这话的态度不够严谨,这样不仅误了太极拳,更误了许多太极拳的爱好者和习练者。诚然,太极拳久练之后,可以使筋骨松开拉长甚至这种行为是不由自己的,这也就是所谓的伸筋拔骨的概念,非常有助于气血的运行和增强,对于柔韧性和循环系统还有神经系统以及敏感性呼吸系统等等都是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这不能叫做筋骨发劲。

就太极拳的发劲,也分为几个层次,现在能看到最多的有肢体的旋转力,也就是肢体躯干的折叠离心力,靠的是身体大幅度旋转和快速的折叠所拧转出来的力,严格的说这种不能称之为“劲”,更加不能称之为太极拳的“劲”,否则,会曲解和亵渎了太极拳的“劲”,且不说误己,但绝对是误人不浅。

整体力,也叫太极拳的整劲,这已经是大师级别的功夫了,很不容易,不作论述。

还有就是太极拳的终极功夫,缠丝劲,这才是太极拳真正的“劲”。至纯至正的功夫,靠的是修为,而非炫耀的资本。

所谓发劲,意动而发,而非力气使然,相对会把气血的消耗降低到最小,以最低的成本来获取最大的功效。

所以,也就无所谓气血的消耗之虑了,这就是太极拳的“劲”,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力。

有些时候,消耗是为了更大更强更多的收获。



太极之道


我是一名太极爱者,首先何为气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即无形之血,血即有形之气。"它是人体内的一种天性的能量。而太极是一项意气运动,着重于对精气神的修练,行拳过程中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气随意走,进而推动血液运行,使气血运行流畅而致和平。而发劲是内外合一的爆发,必消耗气血,在行拳时,应因人而且应天时而且。年老弱者少发劲,秋冬应收藏阳少发劲。浅谈如有不对请友友们指教,谢谢!





沉静松


我从十四岁专业系统的练习陈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的特点是刚柔并济,发力的时候要求劲由脚起,通过腰胯的旋转把力量发出到手臂到拳,所以发劲的过程是一个放松的状态,最后一下把力量集中一点打出去,再配合上呼吸发声或者吼,太极拳发劲不像其他的运动会对人体机能造成损耗,太极拳是有氧运动,注重的是内在的锻炼,所以太极拳发劲对人的气血是没有损耗的。


多爸的VLOG




餐创联盟首席咨询官


死人就不会出现气血消耗,人只要活着,就需要消耗气血。

既有消耗就会有补充,只要合理锻炼,必定身体健康,甚至强壮,如何身体出毛病,那肯定是练习不得法,必定是练错了,而且中国的拳法理论和中医理论是一套的。

所以练拳不是把自己练得神神叨叨,请理性科学合理的练习。


大路上36号


对于内家拳来说,发力是需要由内劲催发出来的。首先需要明白什么是内劲,在哪里发生。大多说人对内劲是不理解的,不练出来的人是永远无法体会的。主要是在科学上和医学上没钱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和解释!

有些人解释为血液循环,有些解释为筋脉运动。它的主要核心点在于关节与关节衔接的空隙处,内家拳主要训练的是把关节训练松开,韧带或者说筋脉包裹的关节之间的空隙就会被拉长,拉长和收缩的活动会使人感受到内气的鼓荡,而且这种内气的感觉可以通过意识支配和传导,也就是内劲!腰胯处是人最大的关节,那里的感觉是最强烈的,所以很多人会讲以丹田为核心运转。

内家拳就用这种内气的传导协助发力,原则上如果平衡感掌握的很好,做到不偏不倚,这样发力是没有什么伤害的,反而是有益的,并可以加强运动。但是,想到做到阴阳无偏,实在是太难了,应该说是一种理想状态!所谓的无偏差,就是劲力的传导全部走的是平行于关节方向的拉伸和收缩,以及螺旋运动。当你做不到无偏差的时候,发力时就会使两个关节产生垂直于衔接方向的运动,这样就是损伤身体的,发力越多对身体的损伤越大,以前的老武术家,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一般都是很少发力,只要会了就可以了!

对于另外一种,也没有内劲练出来的人,发力更不好了,会损伤筋骨!

最后,对叫内家拳人的建议:先练松开,再学发力,学会后仍然以松柔训练为主,力少发!


太极工程师1


愚以为太极拳等内家拳是古人在气功修身过程中融入武术动作而成,练习时要松静虚空,以令筋骨强壮,气血畅通。而等到功夫渐成时,便可迅雷般出手。如果为求武功,频繁发力,对身体是有害的。正好比养兵习武是为防战止战,如果频繁打仗国家肯定会大伤元气。习拳本为养生拒武,若为求功夫高,而时常剧烈发力,也自然会消耗元气。


coalprep


符合科学就好!内家拳不用看套路打的漂亮不漂亮!多站桩少打!力上身了,用散打技术一样!内家拳实战讲究拳不露形!还有就是平时练再多,也打不过职业运动员!因为人家消耗大量时间精力去训练,对抗是家常便饭!所以,不要挑战职业运动员!尤其是业余的感觉不错的!只要曾经打过很多实战的人都不会轻易挑战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