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为什么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示威都是用军事演习呢?演习又不能真的打另一个国家?

我的世界女不懂


军事演习很容易就能转变成战争状态。

特别是这种全兵种军演,他的功能作用和政治意图是直击“靶标”的。一个或者几个战区共演,其实是会牵扯到所有战区联动的。所以,军演时,就看谁点燃‘’导火线‘’,这就是军演与战争中间隔着那层“窗户纸”。


浅见薄识572579


举个例子,你和邻居关系紧张,某一天邻居把20把大砍刀拿到院子里,当着你的面挨个磨一遍刀,你是什么感觉?是不有点“磨刀霍霍向猪羊”的意思?怕不?担心不?而且,随时都有可能砍过来。

其实军事上的演习和磨刀都是一个意思,亮肌肉,亮手腕,就是给敌对的国家看的。比如,和邻国发生摩擦,然后在边境附近举行大规模军演,这就是在震慑敌方,传达的信息有两个:1、秀肌肉,我不怕你,我有实力,2、我准备好了,随时可以打你。

首先就是秀肌肉,这个很明显了,军演要调动大规模的兵力以及各类型的武器装备等,这对于他国就是一种武力震慑。让对方看到你的实力,不敢轻举妄动,这才是关键的问题。

其次就是准备好了,比如现在美国吧,美军的航母编队、两栖攻击编队,以及两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就在伊朗旁边,这就是武力施压啊。美军的两栖攻击编队上的F35B以及林肯号上的F35C,这些飞机的作战半径都可以覆盖伊朗,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战斧式巡航导弹也可以覆盖伊朗。一点发生点什么意外,这三层的军事基地,就可以随时进行打击,并且有自保能力。

而军演还有一个能力,就是调动兵力。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前,德军的大部队就是以军演的名义开往边境,麻痹苏军,同时还漏出口风说是为了准备进攻英国。但是,德军部队集结完毕了,就等希特勒下令就进攻了,进攻对象是苏联。

而且,军演还有一层目的,这个就比较直接了,就是制造矛盾,制造冲突。大量部队集结边境,或者集结某地,很有可能就是两军之间近距离接触,这个距离产生美,距离拉近了很可能就是擦枪走火。如果是蓄意发动进攻,那么演习目的就是为了制造冲突,制造对方先动手的口实,然后军队立马开始进攻,这个参考七七事变。

当然了,军演也得有实力才行,一般都是实力强悍的一方去弄军演,实力低的就是自取其辱了。比如那日本在北方四岛附近大搞军演,那不就是闹笑话么,自己啥实力心里没点数么?俄罗斯的阅兵,也是秀肌肉,然而秀出来的肌肉不一样啊,一堆导弹。


军武文斋


理解这个问题,先看一个例子——

最近土耳其进攻叙利亚的库尔德人的时候,伊朗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他们就在土耳其和伊朗边境演习来着。

外界对此解读为,伊朗对土耳其不满,当然谈不到是一种威胁,但至少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确实,最近美国、土耳其、俄罗斯都同意在叙利亚的库尔德区划出一条144*32公里长的安全区或者缓冲区。而伊朗人的声音却很少被国际社会关注到。

其实伊朗对这个是不满意的。

他们对土耳其出兵叙利亚打库尔德人的批评声调,要高于俄罗斯。只是估计到和土耳其以及俄罗斯在维护叙利亚宪法委员会作用上的合作,伊朗才没更多谴责,而是通过军事演习,来表达了自己不满之情。

从这个最近发生的例子上,就能印证题目所言的,这确实算是一国对另一国的威胁手段之一。

至于题目说,军事演习不能真的打一个国家,这是一定的。如果打了,那就是入侵或者军事行动,就不是演习这么简单了。

演习的目的就是威慑手段。

就如同拥有核武器一样,谁也不会轻易使用,因为一旦如此,将两败俱伤。但有核武器就是要比没有核武器能给对方更大威胁。

所以,这就是军事演习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要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导致对方不敢轻举妄动,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意思。

军事演习的第二个目的是要锻炼自己的军事力量,检验实操和配合能力以及武器装备性能,为实战做准备。

既然是演习,当然就不能当真,也就是说就不能直接进攻对方。

只要演习在己方,对方再反对、再紧张,也不能对演习下手。如果对方因为有军事演习而攻打自己,那么战争发动者的罪名坐实了,未来在战争中乃至和谈中就会被动。

当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越来越多的演习,在进行前公开说:不针对第三方。

这既可以是真实情况,也可以是一种外交说辞,以示给一旦出现擦枪走火的局面,为己方开脱责任。

不过擦枪走火的情况也有。演习时有炮弹落入对方领土的话,纠纷就产生了,甚至也会引发不小的摩擦。

印度和巴基斯坦就曾因为所谓的军事演习最终酿成了边境冲突。

因此演习如何把握“度”,也算是一门军事斗争艺术。


木春山谈天下


军事演习?天知道是真的军事演习还是借口军事演习集结部队发动战争?日军轰炸珍珠港,美军第一句话就是“这不是演习”。

一、军事演习可以合法调动军队

以军事演习为理由,可以合法调动军队。以军事演习为由,调动并集结大批部队,这比起大兵压境的公开挑衅要温和一些。但其实谁都知道军事演习也是军事集结,完成战斗队形后随时就能组织军事进攻。

二、军事演习可以合法炫耀武力

军事演习可以看成一次亮肌肉的表演赛,历史上齐桓公就在召陵,给楚国使臣屈完组织过军事演习,显示联军强大战斗力。美国很喜欢用军事演习了炫耀武力,向对方展示自己的攻击能力。大规模军事演习甚至是大规模战争的预演,当年里根总统对利比亚都空袭就是参加军事演习的部队迅速从演习状态转入战斗状态。

三、军事演习是最好的战斗准备

卢沟桥事变,日军就是军事演习时挑起。德国偷袭丹麦、挪威,也是代号“威悉河演习”。盟军“市场花园行动”就是以军事演习名义,到了飞机上才说是实战。彭德怀主张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作战,就提出美军如果部署在鸭绿江边,人家就是不过江,每年组织几次军事演习我们都受不了。每次美军军事演习,中国边防军都要进入戒备状态,以防美军突然袭击,几十万边防军被吸住。


一梭烟雨江湖行


先回答第二问,军事演习是有可能演变成真正的战争的,而且在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例子,比如在1973年,当时正处于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埃及军方为了达到麻痹、突袭以色列的目的,就是打着军事演习的旗号,趁机在苏伊士运河的西岸集结了大量的军队,并成功对以色列一方发动了突然袭击,突破了以方的“巴列夫防线”。


第二个例子就是则是发生在1968年,苏联直接军事干预捷克的改革,当时苏联一方也是以“波西朱亚森林”联合军事演习为幌子,在发动战争之前的三个月时间里,顺利地完成了在捷克境内的相关军队调动和部署,在8月20日的深夜,苏联一方就开始把这场所谓的“军事演习”直接变成了战争,把捷克方面打了个措手不及,并且在6小时后控制了捷克的首都布拉格,以及在23小时后占领捷克全境。

所以,军事演习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不仅仅是演习而已,是存在直接演变成战争的可能性的,当然,这种情况很少,像上面提到的两种情况是特例,大部分带有政治目的的军事演习无非就是武力炫耀罢了(除此之外也有不带政治目的,纯粹是自己练兵的军演),也就是“作秀”,通过这种武力的展示来给对方带去压力,从而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政治目的,因为军演是展现自己国家实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最直接的让潜在的对手或者敌人了解到自己的实力,或者表明自己不惜一战的决心,从而给对方带去压力,使其忌惮,不敢轻举妄动。


举个例子,比如最近势同水火美国和伊朗,美国在伊朗附近海域举行的各种模拟攻击演习就是很明显是对伊朗施加压力,这种演习就像是在告诉伊朗:如果再不老实我就真的要揍你了,从而达到迫使伊朗屈服的目的,也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伊朗好像完全不吃美国佬这一套,从人家举行的反航母作战演习来看,也很明显是向美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不惜一战。所以,在双方目前都不想爆发直接军事冲突的情况下,军事演习就是一个传达信号的好选择了,美国通过模拟打击军演,展示自己的国家实力,希望能让伊朗妥协,而伊朗一方也是通过军演来表明自己根本就不怕战争,因此,为什么要军演?因为双方都不想真正的死人啊!


哨兵ZH


一、政治衡量:当我们去分析一个问题时要从这件事的本质去分析,当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示威的目的是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希望能够通过一种性价比比较高的手段来进行维护,并且现在是一个高度文明和谐的社会了,在当今的任何一个国家对另外一个为国家发动战争。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成本早远远高于过去。所以现在大多数都是通过军事演习的方法手段。技能达成警告的目的,又不会给国家造成财政上的压力。现在国家有矛盾,最后的手段才是军事。也是政治谈判的保证,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有资格在谈判桌上争取自己的利益。而自己的军事实力不仅仅通过战争进行体现的,军事演习依然可以展现出来,也是体现自身强大的体现。

二、经济衡量:军事演习常用于练兵手段,平常不以战争恐吓为目的的军事演习,每个国家都会有几次的。就比如美国,每年都会有上百场的军事演习,军事演习对于提升自身战斗力有很大的帮助。而且每年的军事预算,军事演习是必选的。在当今社会上军事演习不仅可以示威还可以对战士的战斗力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花同样的钱可以完成两个目标,何乐而不为呢?


春心荡漾369LY


演习是有很多层次的,一般的演习就是测试新型装备、部队反应能力、后勤保障能力、突防能力、应急能力、救援能力、协调作战能力、指挥调动能力等等,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部队会对某一项技能进行专门的检验检测演戏,看看成效。但是在我们国家,每年都会举行全军调动的大演习,这就是综合能力的检测。但是一般不会作为战时演习来规定。不过随着军改的深入,现在的演习都是实战化的,说简单点就是:仗怎么打,部队就怎么练!现在大家看到的朱日和军演就是这样子的,因为只有向着实战出发才能锤炼部队。

当然,当一个国家威胁到自身国家的安全的时候,这个时间的演习的级别就提高很多了。

首先,部队的调动基本上都是平时一线战斗人员,而且都是精锐部队。这样的安排不仅仅说是为了能保证一战必胜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威慑。我们国家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意思就是我不用打你,我只要亮一下肌肉,就能吓住你。最现实的就是前两年缅甸果敢地区的武装冲突,缅甸政府的炮弹落到我国境内,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很大的财产和人员损失,国家已经连续发出了多次警告,结果缅甸政府就是不听,国家忍无可忍,就开始调动部队。结果就是缅甸政府一看到我们国家在往边境调部队,然后就怂了。这就是威慑,我不需要打你,你就会怕。

其次,装备的调动。在发生战争的前一段时间,国家会调动现役精良装备到前线,对于现在侦查技术如此发达的时期,不用自己往外宣传,敌国就会知道另一方在调动什么装备。然后通过这些装备一对比,发现自己完全不是对手,也就会怂了。所以装备的展示也是会让敌方吓破胆的重要途径。试想一下,大批的先进战机、导弹、坦克、火炮、军舰跑到你家门口,你怕不怕?分分钟就能吓尿。

再次,后勤保障的调动。从古至今,打仗靠的都是后勤补给,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支部队,少则几千人,多则几万人,这些人里面有战斗人员,有救援人员,有运输人员等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资,就算你只驻扎在前线不动,每天的消耗都是巨大的数字。何况一旦战争发生,那烧钱的就更厉害了,经常都说枪炮一响,黄金万两。指的就是后勤保障。当敌方看到你长长的车队源源不断的输送物资,自己又没有办法提供相对等的物资保障的时候,会是什么心情?这仗还用打吗?当然,现代战争,后勤不单单是指吃饭的问题,还有更多。

最后,实弹演习。当然,一些强大点的敌对国家看到前面这些了都还不知进退的,就会一意孤行,非得把自己弄到满身是伤才会放弃。此时,就会上演边境实弹演习。这种演习完全就是实战,就比如前一秒你可能还在演习冲锋的路上,可能下一秒就接到命令马上出发突袭哪个哪个高地方。此时的演习不仅仅是告诉对方我有能力把你打趴下,而是告诉对方,我随时都可以把你打趴下,要不你来试试?一般的国家看到这些阵仗之后,就会开始外交,讲和等等。但是也免不了那些二愣子国家,非得来试试刀锋利不锋利。就像当年的越南一样,自以为很了不起,自诩为世界第三强国,以为是自己打败了美国和法国,他不知道的是我大中华倾全国之力在支持他。可惜啊,这家伙不识时务,结果就是被打的现在都穷的叮当响。

现代战争,大家都是向着和平共处来发展,谁都不希望发生战争来殃及无辜百姓。所以一般一方受到威胁之后,不会选择马上开战,都会选择演习来化解,其实这也是一种礼仪吧,毕竟自己对着山头轰几炮就能吓走敌人,能不动手就不动手的事情最简单了。


赣西老板娘


因为世界上以军事演习为名,完成军队的调动,兵力的集结之后,突然发动的战争屡见不鲜,所以军事演习既能向敌方炫耀武力,震摄对方,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又可以掩盖自己的战前准备,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世界军事强国普遍重视军事演习,这是提高部队执行任务的能力的最好方式。



一般的军事演习都是从实战需要出发,力求提高和检验在复杂地形、不良天候和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完成连续攻击的能力;演习时完全按作战编制,多军种、兵种联合参加,进行协同演练,运用先进手段,探求取得战场最佳效果的方法。

2004年美国代号为“夏季脉动—2004”的海上军事演习,就是为提高7支航母战斗群同时在全球水域部署的能力。

和平时期的军事演习一种重要的战略威摄方式。通过演习可以强化对敌对势力的威胁力度。鼓舞本方士气,展示国威军威。



还有一种联合军演,是指两个以上军种或两支以上军队联合进行的军事演习。联合军演可以加强不同国家的军队交流,通过交流指挥和军队演练的经验,提高国家间军队组织协调能力,增加相互了解与合作。

加强不同国家的军队交流,通过交流指挥和军队演练的经验,提高国家间军队组织协调能力,增加相互了解与合作。



军事演习可以合理、隐蔽的进行战争的准备和训练。这方面的例子不少,许多战争最初都是在军事演习的幌子下完成了战前准备,突然爆发的。

大家都知道,战争是不能靠“纸上谈兵”来赢得胜利的。所以军事演习可以给部队提供逼真、全面、多方位、多角度的战争演练,对于向我国这样爱好和平的国家,尤其重要。



我们从来不会侵略别人,不去称霸世界,但我们一定要有保卫国家的能力,这个能力要靠实战演练获得。所以我国的军事演习从来都不是向任何国家进行的军事示威,而是一种军事训练的高级阶段。


历史漫谈君


老金认为,军演成为局势紧张的时候一国向另一国示威的办法,原因有三:

第一,军演是表达最强烈抗议的信号!言下之意,你再不采取让步或者答应我的要求,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这种军演一般是有领土争端或者有外交纠纷的双方举行,比如朝鲜半岛以前经常举行针对性演习,让对抗螺旋式上升!

第二,双方有外交纠纷或者可能爆发战争的时候,一方或者双方举行军演,有表明态度的效果,向对方表明我已经准备好了,有种你就干!

这种军演一般是弱国先举行,给自己壮胆,虚张声势,意图阻止强国的入侵!

比如前段时间乌克兰在边境的军演,就是给俄罗斯看,事实上乌克兰没有实力入侵俄罗斯,只是通过军演阻止俄罗斯进一步入侵罢了。

第三,谁说军演不是真打?军演本身就是名正言顺调动本国军队,可以虚张声势,也可以真刀实枪干起来!

典型的案例是1973年10月6日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在此之前,以色列占领埃及西奈半岛,一直推进到苏伊士运河变边,双方隔河相望,以色列还建立了有名的巴列夫防线:

沿运河岸边筑起高高的沙墙,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输送汽油的管道,如果埃及军队进攻,首先遇到高高的沙墙,易守难攻!如果要渡河,以色列便朝运河里放汽油,点着!烧死渡河部队!

为了对付强大的巴列夫防线,埃及军队开始一次又一次的军事演习,一次又一次的回撤演习部队,以此麻痹对岸的以色列军队!

最终在10月6日犹太人赎罪日这一天,军演变成实战!埃及蛙人堵住运河里的汽油管道,用高压水枪冲开高大的沙墙,很快打开以色列巴列夫防线!

所以,一旦邻国有军演,都不能等闲视之!

老金写于印度教圣城普什卡。




老金看世界


一对夫妻吵架了,晚上丈夫躺上床准备睡觉,老婆坐在院中不停的磨刀,丈夫一夜未敢睡,自此夫妻和睦。军事演习就如磨刀,一是威慑,若是威慑无用则可能变为实战。二是练兵,荷枪实弹正好做战前军事准备,可随时开战。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所以,即使两个国家之间有利益冲突,也不会轻易发动战争,为了表达自己的态度和实力,军事演习是代价小,收效大的好方法。

一、表达强硬态度,不惜一战的决心,震慑对方。若对方就此认清事实,化干戈为玉帛,那便达到目的,既扬了国威又得了实惠。

二、趁机练兵,军事调动。和平年代,国家的军事部署调动都会备受关注,趁着军事演习可以完成军事调度。

三、荷枪实弹、战前准备。既然双方的冲突已经到了需要一场军事演习的地步了,说不定就真的会有战争冲突,有备无患,荷枪实弹的军事演习,即使演习也是实战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