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用責任為群眾構築疫情下溫暖防線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各社區“網格化”管理讓防疫工作無死角。作為社區書記,眾興鎮紅光社區黨委書記李飛,用責任為群眾構築起一道道防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保障。

2月20日上午,眾興鎮紅光社區的工作人員帶著水果和牛奶來到了雨潤廣場小區張先生的家。2月13日張先生一家四口打算從寧夏銀川返回泗陽,並在網上填寫了返泗人員登記表。社區黨委書記李飛第一時間與其取得聯繫,一來囑咐他們注意安全,二來讓張先生一家要做好個人防護和14天居家觀察的準備。

張先生:當天早上是六點鐘到小區門口,李書記到小區門口給我們辦理進入小區的相關手續,讓我們感到心裡很溫暖,一開始我們以為還進不了小區的。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像這樣的家訪工作從1月22日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李飛幾乎就沒有停過。春節期間,紅光社區從湖北返回的人員有 68 人,李飛挨個和這 68 個人談話,做他們的思想工作。為了做到隔離不隔愛,居家不拘束,社區每天上門兩次對返鄉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和消毒,同時保障居家隔離人員生活物品供給,安排心理輔導志願者及時跟進。

眾興鎮紅光社區黨委書記 李飛: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有返泗人員到達泗陽,作為我來說要第一時間作出反應,要到他家去做家訪,同時要做好相關記錄, 並確定好包保人,也要做好居家隔離之後的服務工作。

眾興鎮紅光社區人口密集,社區內有學校、商業綜合體,常住人口28600 多人。疫情防控工作至今,身患中度糜爛性胃炎的李飛一天也沒休息過,辦公室裡還放著前幾天打完的點滴瓶。最多的時候,李飛四天三夜沒有沾到過床,更沒回過家,累了就在辦公室眯一會兒,身體力行為居民築起安全網。對於在抗疫一線醫護人員的家庭,社區努力做好保障工作,免除前方親人的後顧之憂。徐波的妻子陳豔是ICU的一名護士,2月11日被抽調去宿遷市傳染病醫院,李飛隔三差五就會來徐波家看看。

眾興鎮紅光社區居民 徐波:李書記留了電話留了微信,有什麼需要直接跟他說就行了。我也很高興能生活在這個社區裡面。

從剛開始社區防控臨時黨支部的成立,到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的籌備;從黨員應急小分隊的組建,到宣傳牌匾、音頻製作;從建立健全物業快速響應機制,到疫情地返鄉人員的走訪排查,社區裡的每一個人都忙得像陀螺。

眾興鎮紅光社區黨委書記 李飛:社區就跟一個大家庭一樣,我作為這個家庭的家長,我要對我身後的28600多居民負責,我要對他們的健康負責,真正抗戰在一線,奮鬥在一線,對得起我轄區的每一位居民,同時我要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社區裡的居民常說,李飛就是有著“十八般武藝”、“三頭六臂”的書記,定期深入社區16個居民小區走訪排查。因為管控到位,截至目前,紅光社區內無一例確診病例,無一人感染。

眾興鎮紅光社區黨委書記 李飛:大家的這份理解也是對我的支持,我也希望帶領大家把這個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真正的守住小區門,管好小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