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入股蔚来并为其代工?若传言为真,谁更值得期待?

2020年1月,蔚来品牌的整体交付量为1598辆,同比下滑11.47%。而蔚来李斌表示,由于1月仅有16个有效工作日,较往年减少6日。如果计算日交付量,蔚来销量是提升22%。呃…好像似乎有点道理哈。

即使如此,蔚来的日子也并不好过。2020年初,首先是高瓴资本清掉了手上持有的蔚来股份。此前,高瓴资本一直是未来汽车的主要投资方,是蔚来汽车的第三大股东,连续三轮投资。其次还曝出延迟发放工资,拟用股票抵年终奖的消息……

同时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今年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大幅下降,几乎腰斩。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0万辆和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5.4%和54.4%。再加上2019年下半年开始的下滑,新能源汽车告别野蛮生产时代,是不争的事实。这对蔚来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蔚来急需大量的资金注入。

今年1月15日,有消息传出,广汽即将投资蔚来汽车。广汽随后澄清,并非以集团名义,而是旗下子公司以自有资金对外募集基金的方式参与投资。广汽同时表示,预计自有基金及募集基金总额不超过1.5亿美元”。蔚来汽车多次强调,融资一直在顺利进行,“只是暂时还不方便公布投资方”。而这1.5亿美元以蔚来的烧钱速度来说的话,根本不屑一提。

随后,2月18日,又有一则关于蔚来融资的传闻,吉利以大约3亿美元的投资金额入股。同时,吉利可能会对蔚来进行产能整合,日后将由吉利方面为蔚来代工生产。按照蔚来汽车刚刚在一级市场进行的可转债3.07美元核算,吉利此轮投资后,将占到蔚来汽车10%不到的股份,有望成为蔚来汽车第三大股东。

但是,随后两天双方就对此传闻进行了回复,吉利汽车方面回应称:“我们不对市场作出评论。”蔚来汽车方面回应称:“对于该传闻不作评价,所有融资相关均以公告为准。”

今年,蔚来宣布已相继获得累计2亿美元的可转债融资项目,但仍不足以填补蔚来对资金的庞大需求。蔚来在品牌在成立之初,除强产品力、高智能化的纯电SUV外,还在以近乎不计成本的高质量服务与其它竞争对手实现差异化。

但这种营销模式利弊共存,好的方面,蔚来可以通过优质服务迅速拉拢客户,形成自己的核心车主群体,并且进一步提升品牌定位与口碑,巩固豪华纯电品牌的形象。坏的方面则是,在资金并不充裕的情况下,蔚来一直试图以降本、瘦身摆脱困境,所以服务政策的“缩水”或者说微调。

近日,蔚来就针对此前的“服务无忧”增值服务进行了部分调整,这就是蔚来持续进行开源节流减少运营支出的体现。而可能会导致了老车主与新车主一定程度上的不满。 因此怎样权衡成本与服务之间的关系,能让所有车主认可与信服,成为蔚来目前最大的“矛盾”之处。

目前来看,蔚来在市场上的应用口碑较为不错,缺资金是其最大的痛点。若消息为真,对蔚来而言,3亿美元或许是杯水车薪,但资金短缺的情况在近期会有一定缓解。同时论财力,吉利连番的买买买,让人们对其资金流颇具信心,若蔚来获得吉利投资,从另一方面看就如同获得了一张在资本市场通行范围更广的“信用卡”。最重要的是,蔚来可以向吉利学习,在销售网络、一部分的传统汽车技术等,形成很好的互补。

近两年,吉利以打造全球化汽车集团为目标,致力于从传统汽车集团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全球化与科技化也成了李书福必谈的两大战略,虽有豪华品牌沃尔沃加持,但吉利一直摆脱不了传统车企的标签。后续收购的汽车品牌也以小众为主,市场极为细分,打造全球化品牌并非易事,吉利需要新的筹码。

前不久,吉利竞购阿斯顿·马丁以失败告终,再加上最近特斯拉的资本表现不错,可能会催化吉利投资蔚来的决策速度。虽然蔚来与吉利旗下的高性能电动车品牌极星汽车是竞争关系,但二者基因不同,以蔚来互联网式运营思维,其在消费者眼中注定是特立独行的存在,若将来吉利将蔚来收入旗下,不排除内部赛马机制式的正面PK。所以,吉利投资蔚来是有可能性的。

但是若消息为真,从目前来看也只是吉利财务投资性入股蔚来,也许就是阿斯顿马丁没收成,转手投资蔚来了。虽然吉利这个投资人车企的身份引人遐想,甚至有猜测其将为蔚来代工,但目前来看还是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江淮蔚来工厂目前年10万台的全铝车身生产线产能怎么办?吉利是否愿意追加投资为蔚来定制全铝车身生产线?蔚来是否要在代工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相比入股投资,两家中国车企,传统和新势力之间,若能在技术、平台共享等方面展开合作,可能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