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没有做过皇帝,如何发展成为大姓的?

张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姓。宋版《百家姓》中,张姓排在第二十四位,人数超过6800000。从宋朝至今,张姓人口都稳步增加。

到了2018年,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仅中国大陆姓张的人口就有89600000人,在全国人口的占比达到了百分之6.83。

如果算上海外的张氏宗亲,张姓人口将超过一个亿。这个数字也是很惊人了。

总所周知,很多大姓的崛起都是因为本家出了皇帝,比如汉代刘姓人数激增,宋代赵姓排到第一位,都是和当时的皇帝有关。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张姓并没有出现过建立统一国家的皇帝。那么为什么张姓人数那么多呢?

其实关于张姓没有人当过皇帝民间有这样的的传说,迷信的东西不能信,咱们就图个乐子,听着玩玩得了。

传说天界一把手玉皇大帝就就姓张,叫做张友仁。据说当年姜子牙封神的时候,想要坐玉皇大帝的位置,又苦于不好意思直说。

所以当各路神仙对号入座的时候,他就指着玉皇大帝的位置说——有人坐。没想到张友仁听了直接坐到了位子上,说我就叫张友仁,姜子牙也只能眼看着他做了玉帝。

明清时期还有一部叫做《玉皇宝卷》的文学作品,书中张友仁是一个农民。他积德行善多做好事,后来上天做了玉帝。

因为天上的玉皇大帝姓张,为了避免冲撞天庭,人间的皇帝就自然没有姓张的了。

当然这是传说,作不得真。至于为什么张姓的人数那么多,经过查找资料,我总结了以下这么几点。

首先,张姓起源早,历史长,有充足的发展时间。

张姓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黄帝的后代挥长于制造箭矢,子孙被赐姓张氏。挥是张姓的得姓始祖,他的后代是河北张氏。

《通志·氏族略》中记载,春秋时晋国大夫解张的子孙以解张的字来作为姓氏,成为张姓家族一部分。

张氏家族世代在晋国为官。赵魏韩三家分晋后,张氏一部分留在原地,一部分随三国国都而迁移成为山西、河北、河南的张氏。

张姓很多人还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这些都是有文字记载的较早的张姓。张姓出现很早,数千年的发展时间为张姓成为一个大姓提供了条件。

其次,张姓人分布广泛,占有大片土地。

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原本晋国的张姓随国都迁移。经过不断的发展,张姓遍及三国,很快占有了华北、中原的大片地区。

据记载,战国时还有张姓从晋国迁往福建。唐朝高宗年间,有中原张姓军校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奉皇上之命入福建。福建张氏后来又有部分迁入广东。

清初开始,很多广东、福建张姓人开始前往台湾甚至东南亚地区,走向了海外。在古代,占有大量土地是人丁兴旺的基础。

另外,张姓分布在全国各地,避免了像很多族人过于集中的姓氏遭到战争爆发或自然灾害等毁灭性打击的风险。

虽然张姓确实没人做过皇帝,但是张姓不缺名门贵族。这对张姓的发展十分有利。

汉朝开国功臣留侯张良,道教真正创始者张道陵,明朝首辅张居正,都是张氏家族人的杰出代表。

张姓能成为大姓,还在于不断有外来的补充。古代很多少数民族融合时喜欢挑一些大姓来作为自己的姓氏,皇帝的姓不能随便用,最受欢迎的就是有很多名门望族的张姓了。

历史上,鲜卑、匈奴、契丹等很多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时都改为姓张。很多统治者在赐姓时,也把张姓作为首选。

比如,三国时诸葛亮赐蛮酋长龙佑那为张姓。还有大批汉族别姓的人改姓张。《三国志·魏志》有记载,曹魏名将张辽就是由聂姓改为张姓的。

其他地区也有姓姬、姓韩的人改为张姓。最后,没有族人做皇帝对姓氏发展并非全是坏处。

朝代更迭必然会引起后朝统治者对前朝统治者甚至其族人的报复和追杀,而没有人当过皇帝的张氏就没有这种烦恼。

分析到了现在,想必大家应该已经对张姓成为这样一个大姓的原因有所了解了。不得不说,想要成为一个这样的大姓,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能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