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东晋篇~《陶侃搬砖励志》

《陶侃搬砖励志》

公元316年,匈奴军队攻陷长安,俘虏了晋帝,西晋宣告灭亡。

西晋灭亡以后,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重建政权,史称东晋,他就是晋元帝。司马睿也曾任用祖逖等人北伐,以图收复中原,但由于东晋政治腐败,内部权力斗争复杂,北伐力量不足,没有成功。

祖逖死后,东晋王朝内乱不断。晋元帝眼见王氏势力越来越强大,便首先在军事上分散王敦的权力。王敦心怀野心,此时更加不满,在晋元帝和他的儿子晋明帝时先后两次发动兵变。第一次攻进建康,杀了一批反对他的大臣;第二次进攻失败,自己病死。到晋成帝时,又一位镇将苏俊起兵,杀进建康。正在朝廷束手无策的时候,荆州刺史陶侃出兵,经过两年的战斗,平定可苏俊的叛乱。

陶侃原是王敦的部下,担任荆州刺史后,有人妒忌他,在王敦面前说他坏话。王敦几次生出要杀陶侃的念头。陶侃知道,如果自己逃走,王敦一定会下决心杀了自己。他竟主动去见王敦,满不在乎地说:“犹犹豫豫不成大事,你早一点决断吧!”王敦听了陶侃的话,果然决定不杀他,而把他调到广州。那时候,广州还是偏僻的地区,调到广州实际上是降了他的职。

陶侃胸怀大志,性情豁达。到广州后,每天早晨起床,都把一百块砖头从书房搬到屋外;到了晚上,又一叠叠把砖头运到屋里。人们奇怪地问他,他严肃地说:“我虽然身在南方,但心里还想要收复中原。如果闲散惯了,将来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怎么能担当重任呢。所以,我每天借这个练练筋骨。”王敦兵变失败病死,东晋王朝把陶侃提升为征西大将军,仍兼荆州刺史。官虽然做得大了,可陶侃还是十分小心谨慎。衙门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亲自认真检查,从不放松。他常常以大禹为榜样,认为人活着要对国家有贡献,死了要留下好名誉,才有价值。

平时,陶侃厌恶清谈浮华,勉励部下爱惜一分一秒的时间。听说部下有些官吏吃酒赌博,耽误公事,他吩咐收缴那些官吏的酒器和赌具,一古脑儿都扔到江里。大家见陶侃如此严肃,都吓得不敢再去赌博喝酒了。

有一次,陶侃到郊外去视察,看见一个路人随手摘下一把没有成熟的稻穗,拿在手里玩弄。陶侃问他为什么要拔稻子,那个路人只好实说是顺手拔一点玩玩。陶侃听了,勃然大怒说“你自己不耕种,还要无缘无故毁坏人家的庄稼,真是岂有此理!”说罢,就命令兵士把那人捆绑起来,狠狠地鞭打了一顿,才把他放了。

人们听到刺史这样保护庄稼,爱护百姓,种田更勤快了。荆州地方就渐渐富裕起来。

荆州在长江边上,平时,官府造船,常常留下许多木屑和竹头。陶侃吩咐把这些废品都收藏在仓库里。有一次新春时节,路上积雪融化,地面又湿又滑。陶侃就吩咐管事的官吏,把仓库里的木屑拿出来铺地。后来,东晋出兵攻打武汉。水军造船缺少竹钉,陶侃又叫人把收藏起来的竹头拿出来给兵士去做造船用的竹钉。

到这时候,大家才知道陶侃收集木屑竹头的用处,都佩服他考虑得周到。

陶侃前前后后带了41年的兵。在他管辖的地方,执法严明,社会秩序安定,老百姓都拥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