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和野史的简略记载,让安化长公主的和亲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前言

南诏是唐朝时期西南地区一个比较强大的政权,两国的互动也是非常丰富的。在两国之间有一颇为神秘的和亲事件,即安化长公主妻南诏。因为在正史、野史的记载中相当简略,由此也引发了广大学者的研究。 关于安化长公主前往南诏和亲的研究是比较丰富的,但是正史和野史关于安化长公主和亲事迹的记载只是寥寥数笔。

《新唐书•南蛮传中》记载:"'诚命使者临报,纵未称臣,且伐其谋,外以縻服蛮夷,内得独休息也。'帝谓然,乃以宗室女为安化长公主许婚。"

正史和野史关于安化长公主和亲的记载之少为安化长公主的事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笔者欲从安化长公主的尊贵地位、当时双方的国内现状以及双方的互动情况等方面来分析、证明安化长公主并没有前往南诏和亲,和亲事件只不过是唐王朝使用的一个政治外交手腕。


安化长公主


安化长公主的身份地位

《唐会要》卷6《公主·杂录》记载:"懿宗八女。同昌。降韦保衡。封卫国。谥文懿。安化。普康。昌元。昌宁。金华。仁寿。永寿。" "咸通十二年二月,葬卫国公主于少陵原。先是,诏百寮为挽歌词。仍令驸马韦保衡自撰公主神道碑。京兆尹薛能为外监护。供奉官场杨复璟为内监护,仪注甚盛。上与郭淑妃御延兴门哭送。"

同昌公主去世年仅21岁,如此年轻的同昌公主便受得懿宗的宠爱,在同昌公主早逝后,懿宗爱屋及乌,应该会对其他的女儿更加宠爱,从公主的排名来看,安化长公主仅次于同昌,其地位可见一斑。

同昌公主

安化长公主的尊贵突出在"长"字,安化长公主乃皇家之嫡系女,唐制规定,皇帝的姑母称为大公主,皇帝的姐妹称为长公主,皇帝的女儿则称为公主,当时令安化前往南诏和亲之际已是僖宗在位之时,而安化乃僖宗之妹,理应为长公主,这比公主的地位,也就是之前身为公主之时,更为高贵。唐代和亲公主出身主要分为出自皇家者:如之前的永安长公主、太和长公主、宁国公主、咸安公主等;出自宗室者:主要包括亲王女、宗室近亲女以及宗室外甥女;出自大臣者:只有金河公主和崇徽公主。

详细出身皇家和亲公主请看下表:


(选自崔明德:《汉唐和亲简表》)


初唐版图

根据崔明德先生统计的30位和亲公主,按照以上和亲公主的三个来源可以看出出自李唐皇室的有衡阳公主(高祖第十八女)、九江公主(高祖第八女)、宁国公主(肃宗之女)、咸安公主(德宗之女)、太和公主(穆宗第十妹)以及未确定的安化公主(懿宗第二女),共有6位皇室公主,占总数的21%。可以看出,真正的皇室公主外出和亲的只占少数。

这是因为皇室公主地位尊贵崇高,一般都与国内大臣、亲王联姻。再看皇室和亲公主之中,除了高祖不得已以两位皇室之女与突厥和亲之外,有三位公主去往回纥和亲,这是唐王朝的主动行为,当时唐王朝与回纥政权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应该说唐王朝皇室公主嫁往回纥算作联姻。

那么总体看来,唐王朝一般是不会出嫁皇室公主来和亲的,除了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即使派皇室公主外嫁也要在自己掌握绝对主动权的时候才会进行。而安化长公主出嫁南诏,按当时的两国实力和情势来看,唐王朝完全没有必要去和南诏和亲,即使和亲的话,也不会以尊崇高贵的皇室公主来换来南诏的归顺。

唐王朝与南诏的战和

公元750年—754年唐王朝与南诏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史称"天宝战争",三次战争皆以唐王朝的惨败而告终,唐军甚至出现全军覆没的惨状,这场战争令统治者愤怒不已,从而也使得双方愈发交恶。天宝战争之后,安史之乱即刻爆发,接二连三的大规模军事调动让唐王朝难以招架。

唐玄宗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十月,南诏联合吐蕃率二十余万军队分三路进攻剑南,但是由于南诏与吐蕃的矛盾扩大化,最终败退。这次南吐军事计划的破产让唐王朝得到了喘息。南诏与吐蕃之间矛盾日益激化,南诏逐渐失去自己的盟友,开始被孤立起来,而唐王朝正值百废待兴之时,藩镇割据之际,而且还要防范吐蕃在西南、西北边境的骚扰,急需盟友,因此唐王朝与南诏便开始走向了议和之路。

贞元十年(公元794年)的点苍山会盟对于双方意义重大,符合双方的利益。那此时唐王朝为何不打出和亲的招牌进一步拉拢自己的西南盟友南诏为自己所用呢?哪怕是用一个大臣之女来进行这种政治上的联姻,但是唐王朝并没有主动提出这种政策,或许换一句话来说,与唐王朝数次大战之后的南诏根本就不在唐王朝的和亲对象之内。

天宝战争

双方的和平关系只维持了不到六十年,便开始破裂,于是双方又再一次寻求政治上的和解,此次和解仍是以和亲为由进行谈判,但是其道路充满挫折。首先,南诏请求和亲的要求一开始就得到唐王朝臣子们一系列的反对。右谏议大夫柳韬、吏部侍郎崔澹、西川节度使崔安等人反对,他们认为:"蛮蓄鸟兽心,不识礼仪,安可以贱隶尚贵主,失国家大体?"

从表面上看或许是出自中原王朝的汉民族主体意识的高傲心态,但是纵观整个唐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和亲不在少数,而且当初建立大唐的关陇贵族也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混血,因此在有唐一代,汉族中心论并不是非常突出,况且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种开明的民族政策还是贯穿整个唐王朝的。此外,唐王朝方面三番两次拖延婚期,并且单方面鸩杀南诏来使。

点苍山

《新唐书•南蛮传》载:"法遣宰相赵隆眉、杨奇混、段义宗朝行在,迎公主,高骈自扬州上言:'三人者,南诏心腹也,宜止而鸩之,蛮可图也。'帝从之。隆眉等皆死,自是谋臣尽矣,蛮益衰。"


我们可以看出双方在互通婚使方面就已经存在很大的波折,这完全不像要进行和亲的举动。接着唐王朝对婚期一拖再拖,从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许诺与公主和亲,到僖宗中和三年(公元883年)派安化长公主前往南诏和亲,这七年的时间,只是南诏方面一厢情愿而已。再看舜化贞向昭宗修好却未得到答复这件事,试问,如果双方和亲已经达成,又怎么会在十几年后需要重新修好呢?

唐僖宗

《新唐书•南蛮传》载:"法死,伪谥圣明文武皇帝。子舜化立,建元中兴。遣使款黎州修好,昭宗不答。后中国乱,不复通。"


假设安化长公主真的去往南诏和亲,作为皇室公主地位高贵尊崇,那么在正史之中怎么会没有完整的出嫁记录以及安化长公主在南诏的生活记载呢?一位皇室长公主不远万里,前往西南边陲的南诏,从王朝层面说是为了缓解当时朝廷的外患,使得王朝能够专心对付内忧;从个人层面来说,安化长公主是为了帮自己的皇帝哥哥分忧解难。两个方面于情于理,于公于私,都足以窥探安化长公主的良好修养和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节操。这样在古代封建王朝如此值得颂扬的一位公主,一件足以彪炳史册的事迹,理应在历史记载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却没有,这就很大程度说明,和亲并未成功。

《五代会要》卷30《南诏蛮》中大长和国主郑龙亶称后唐明宗皇帝为舅一事探微

王溥编纂的《五代会要》卷30《南诏蛮》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大长和国主郑龙亶于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遣其使臣赵和上在给明宗皇帝的奏疏中写道:"督爽大长和国宰相布燮等上大唐皇帝舅奏疏一封"。

唐与南诏疆域图

杜成辉先生在《唐安化长公主南诏和亲考》一文中便依据该史料认为奏疏中的长和国主称后唐皇帝为"舅"一事说明南诏与唐最后的和亲是成功的。他认为大长和国是南诏的继承政权,而后唐也一直视自己为李唐王朝的继承者,因此大长和国便以安化长公主作为姻亲渊源,来拉近与后唐的关系。

《资治通鉴》载:"(乾符)三月丙寅,……贵府牒欲使骠信称臣,奉表贡方物。骠信已遣人自西川入唐,与唐结为兄弟,不则舅甥。夫兄弟舅甥,书币而已,何表贡之有?……于骠信为诸父,骠信为君,则诸父皆称臣,况弟与甥乎!且骠信之先,由大唐之命得六诏合为一"。

这就是大长和国称后唐皇帝为舅的渊源,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是当时南诏方面主动要求与唐结为兄弟或者舅甥,为的就是不愿意向唐王朝称臣表贡。所以安化长公主和亲成功与否,并不影响日后大长和国对后唐的称呼,这不应该成为安化长公主和亲成功的一项依据。


评价

安化长公主和亲成功与否一事向来讨论已久,学者们也都是各抒己见,但是总体看来还是认为和亲成功的居多,笔者对此提出不同意见,此乃笔者之拙见。安化长公主和亲一事的确存在,不然各方面史料也不会无故记录,但是通过对长公主的尊贵地位、史料记载内容的详实程度以及唐王朝与南诏的战和关系发展的分析,可以看出安化长公主前往南诏和亲并没有成功,甚至没有发生。

和亲之提倡只不过是唐王朝官方提出的一个噱头,为的就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即两国都需要解决内忧外患问题,顺应南诏的和亲之请,以便稳住南诏之心,使得唐王朝统治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解决内忧之中。

从政治外交手段来看,这也是唐王朝统治者抓住南诏渴望议和之心理而使用的政治手段,对于唐王朝来说只不过是权宜之计,不然高骈等人也不会趁南诏大臣迎亲之时,将其心腹之臣鸩死。虽然手段不怎么高明,但是却使唐王朝方面借对方迎亲之机,不费吹灰之力而成功打压南诏,正所谓"隆眉等皆死,自是谋臣尽矣,蛮益衰"。

对于安化长公主前往南诏和亲一事,要把其放在当时唐王朝、南诏甚至整个西南地区的政治形势上来看,此外也应离不开吐蕃的因素。根据史料记载,吐蕃的强势期主要在唐王朝肃、代、德宗三位皇帝在位时期,在宪宗即位以后,吐蕃基本上已经衰落,对唐王朝西北、西南边境地区的掠夺大大减弱,因此唐王朝已经避免了东西线作战的需要,因此也没有必要真的派出皇室宗女前往南诏和亲。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唐会要》、《资治通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