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有可能成为北上广深之后中国第五的城市吗?你怎么看?

胖胖福利社


还用思考吗

肯定是武汉

深圳是改革开放实验区

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中国的一带一路

就是发展内需经济和核心竞争力

武汉发展起来了

位居中部中心

能带动多大效应

带来多大的发展红利

武汉的发展

比北上广深发展更有深远意义

武汉发展的产业都是高瞻远瞩

比如芯片,显示屏,生物科技,物流,光电,软件,人工智能等等

都是超级规模和有规划的投入

广州深圳的小工厂能参与国际竞争吗

武汉是国家部署的产业利器

武汉不断招商引资

都是为未来部署的产业

真要搞小产业没技术含量的组装

深圳广州马上垮台

武汉最不缺就是大学生人力资源

还有附近周边的湖南河南江西

都是劳务输出大省

人力资源充沛

湖北武汉可用地方也有

为啥武汉不搞

格局定位不一样

在新的时代

武汉承担的历史使命

不是搞小作坊小加工厂

武汉的研究院

和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

搞核心竞争力创新

最终拿出产业升级的中国制造


彩蝶飞扬觅花丛


70后普通民工的亲身感受,武汉的工资不是一般的低,武汉的普工工资基本在3000-4500左右,物流高强度的装卸工5500左右,而且大多不签劳动合同,没有社保等基本保障,顶多买个意外险。广东一个四线城市中山市,工厂流水线普工基本都在5000-6000左右,五险是必须的,公积金大部分工厂也有。


一支香烟燃半天


武汉只会比肩北上,而不会正眼看一下广深!武汉的目标,是和北京上海一道,代表中国成为全球的一线中心城市之一。

因为如果武汉发展的目标仅仅是和广深并列,那就是暴殄天物,更是辜负了武汉冠绝天下首屈一指的方方面面的综合优势。

北上广深这个所谓的一线城市的格局只是改革开放初期阶段性的产物,特别是香港广州这种不发展科教、放弃实业的依靠简单倒卖和房地产城市,只是不同时代的暴发户而已。其实从一个国家大局来看,一个省内,仅仅相隔一百多公里不可能存在深圳香港广州三个一线城市,因为他们腹地是重叠的、职能是重复的、资源是竞争的。所以,现在广州香港已经逐渐回归二线城市的本色。

武汉和北京相比,确实缺乏行政优势;武汉和上海相比缺乏确实资本集聚和枢纽的优势。所以武汉不必高攀北京上海。

但是武汉和广州深圳相比,武汉几乎只有优势没有不足,可以说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上的城市。就摘取几点基本的方面:

区位上,武汉作为亚洲之心,东半球的水资源中心,中国的国家大十字,长江龙脉和京广脊梁在武汉完美交汇,使得武汉成为全球区位优势首屈一指的城市。这使得武汉成为武汉城市圈的中心,更让广州深圳成为接受武汉辐射的城市。

工业上,武汉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钢铁通信光学半导体等产业的中心,产业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产业门类最齐全,竞争力最强——而广州只成为一个摆地摊的轻工业城市,深圳虽然产业质量不错无奈规模太小。广深的工业实力和武汉没有可比性!

科教上,好不夸张地说,武汉的科教实力比广深的总和还要强十倍!武汉是中国三大科教中心之一,更是全球第一大高等教育中心城市,高等教育规模全球第一,人才储备世界领先!而广深最大的劣势恰恰就是科教,这也导致广州深圳市民素质偏低,产业层次低下!

交通上,武汉的交通优势更加是优势明显,十二个方向的高铁接入武汉以武汉为枢纽。万吨巨轮直达武汉使得武汉成为全球最大的河港。正在打造的两大国际门户型机场,使得武汉成为中国仅有的双机场航空门户枢纽!中国几乎大部分的物流人流,都必经武汉!

其它不一一分析,足够了,证明武汉之无比强大!

所以,京沪外的广州深圳等任何其他城市,和武汉相比,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可避免、无可弥补的硬伤。

未来的中国,唯有京沪武是名副其实、理所当然、众望所归的三大一线核心城市!


武大东湖


每次看到这种话题就想笑。武汉就是印度,二流实力一流心态,这两年爆富了一下就觉得牛逼了,大城市了。其实呢,武汉高校精英都去北上深,跟你没关系。经济呢,国企居多。制度呢,僵化官僚。管理者呢,泥腿子,都是湖北内部提拔的以前管襄阳宜昌的。一辈子都没在大城市生活过。好好一张白纸的光谷开发区搞成堵稀巴烂。城市建设毫无规划,房子间距楼层完全不管。居民素质就不说了,小市民。地主有钱了老想玩明星,傻缺!


历史与现状


别去和北京、上海争,看看弱一点的深圳,武汉有哪些差距

先看看在校大学生数量

武汉市97万,深圳市8万

这多出来的90万大学生数量,在深圳是劳动力

看户籍人口

武汉比深圳多429万

深圳需赡养、抚育人口为150万

武汉需赡养、抚育人口为430万

武汉比深圳多280万

看常住流动人口

深圳

常住流动人口主要是青年劳动人口,

818万基本是劳动人口。

武汉,很大一部分流动人口是在校大学生

287万常住流动人口中接近100万是研究生、本专科大学生。

同样是1200万左右常住人口,按照常规计算:

武汉劳动人口630万左右;

深圳劳动人口1100万左右;

武汉赡养、抚育、培养人口530万;

深圳赡养、抚育、培养人口160万;

武汉以少500万劳动人口,多370万负担人口,若果经济追上深圳的话,深圳羞死算了!

武汉作为省会城市无法抛弃众多社会责任,无法与劳动人口多,社会责任小的城市竞争。无论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重庆均不具备这种特殊优势。

一线城市争夺的是常住流动劳动力,省会城市争夺户籍人口;

经济城市使用大学生,省会城市培养大学生;

经济只是劳动人口的产值,不用多说!


天佑中华紫气东来


看数据吧。武汉的数据是二线城市里面最差的,天津重庆南京苏州杭州成都每个都比武汉强。但是从评论区就可以看出来,武汉人善于自嗨吹牛逼,连广州深圳都不放在眼里。事实上武汉不说跟上面这些比了,别被西安长沙赶超就烧高香了。

最后上个发改委的榜,武汉坐稳第十一,武十一郎实至名归。







上天保佑中华


我是湖北人、在南京生活10多年了,也因为工作的原因走遍了除新疆、西藏以外的所有省份。每次回到湖北老家最大的感触就是可惜,地理位置好、环境优美.可是养活不了人啊。你见过几个江苏、广东人来湖北打工的。


小别960


武汉现在是中国第五城,照如今的发展趋势,再过十年将于北上齐名,这很正常!



手机用户51139144327


武汉很多有钱人,拆迁户,你懂?

这几年基建下了功夫,学校也多,人才不少,消费一流,工资就不好意思说了。毕竟有实力的企业不多,留不住人啊。

然后就是汉口看不起武昌,武昌看不起汉阳,汉阳看不起阳逻新洲。武汉土著看不起外来人口的出身,外来人口看不起武汉土著的好吃懒做没本事。

但是呢,也有好的,一个城市有江有湖有山。

一个城市,要有发展,要有宜居,要有人文。要有北京的城市名片世界地位,要有上海的多元经济,要有广州的包容性。

武汉,还要努力啊。


爻阿爻


有潜力成为北上广深之后第五城的城市最少有十个,分别是:武汉、成都、天津、重庆、西安、杭州、南京、苏州、青岛。

2019前三季度GDP进入万亿俱乐部的城市,只有12家,北上广深之外的8家,分别是重庆 、\t\t\t \t\t\t\t天津 \t\t\t \t\t\t\t、苏州 、成都 \t\t\t \t\t\t\t、武汉 \t\t\t 、 杭州 、 \t\t\t \t\t\t\t南京;

紧随其后的是8000亿以上的共4家,他们是青岛、\t\t\t \t\t\t\t无锡 、长沙 、宁波。

然后,重要的中心城市、节点城市有郑州 \t\t\t \t\t\t\t、西安、大连也在6000亿以上了。

如果一个城市在2025年前,经济规模还达不到万亿水平的话,想成为第五城,就很难了,总量上不去,自然就吸引不了就业、纳税。城市综合实力的也难提升。人才、资金、信息、物流、消费也就上不去了,就不大可能形成良性循环,不大可能接近或者达到北上广深的科教文卫整体水平了。

我们用筛选和排除的方法来把上面这些6000亿以上的城市逐个分析一下:

8000亿以下、6000亿以上的青岛、\t\t\t \t\t\t\t无锡 、长沙 、宁波、郑州 \t\t\t \t\t\t\t、西安、大连共七家。

郑州、西安、青岛、大连都是位置比较偏北的城市,前面有北京、天津还有未来的雄安压着,估计只有西安、青岛还有点希望;苏州、南京、无锡、宁波跟上海太近,除了杭州、苏州,估计不可能再滋生第五城了;西安呢,主要是整个西部无一大城、中心城。所以,我们暂且留下西安、青岛,杭州、苏州南北四城来争夺中国第五城。

中部无疑就是重庆、武汉、成都之争了。

好了,八家候选城市出来了,武汉、成都、重庆、天津、西安、杭州、苏州、青岛。

苏杭二州严格意义上来说,都是上海后花园,别人到了苏杭了,离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码头这么近,干脆拜大码头去,那么,苏杭就忍痛去掉吧;还剩六家,天津、西安、青岛,西安实力实在是太弱了,再过十年再争吧?天津离首都这么近,想第五都难,还有雄安在候补呢,也退出吧?青岛呢?多少年都说要打造北方香港了,但青岛的金融偏弱、位置偏北,很难聚集人气,也算了吧?

最后,就剩武汉、成都、重庆三家中部城市了。成都、重庆相隔太近,重庆是直辖市,后发优势、固有潜力胜过成都。

那么,最后,就是重庆、武汉之争了。

武汉的辐射半径应该比重庆大,地理位置不输重庆,差就差在活力上,补上活力、补上民营经济的短板,中国第五城应该是武汉!否则,只有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