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和袁术联手会发生什么?

夜幕下的哈里博特


三国中袁绍和袁术联手会发生什么?

先放一张势力范围地图

从地图上看袁术地盘就那么一小块,但兵力却足足有十几万。

而袁绍官渡之战最强时可发兵70万兵马!两个兄弟加把劲,破百没问题.而当时三国总人口而不过

而当时曹操夹在中间,这两兄弟发兵,灭掉曹操,轻而易举。

然后就是以现有的地盘为基础,去“匡扶汉室啦”!以江东为先锋,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四大州为大本营,进可攻,退可守。徐而图之,打败刘表没问题,进而吞并天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原因有三

1.袁术、袁绍起点高。哥俩出身四世三公的顶级豪门士族袁家,是大司空袁逢之子,是袁家的嫡子和庶子,他们继承了袁家的大部分势力和影响力,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将军,是十八路诸侯中职位最高的,比曹操的奋武将军这种杂号将军高的不是一点点。

2.地盘好。袁术占据了南阳、汝南和江淮,虽然地盘不大但人口众多、富得流油。南阳和汝南是东汉最大的两个郡,据《后汉书》记载,南阳有三十七城,人口有二百四十万,汝南有人口二百一十万,一个第一一个第二。袁术这两个郡的实力比两个州都强。再加上粮草充足的淮南,以及长期染指的荆州,袁术可以说要兵马有兵马,要粮草有粮草,是当时名副其实的第一军阀。

袁绍就更不用说了,地大物博人才多。

3.袁家影响极大。袁术能收服江东猛虎孙坚,袁绍除了颜良、文丑之外,实际上还有实力不亚于他们二人的将士存在。后来失守乌巢的淳于琼,本来是个武艺极为高强的人。

赞同给个赞吧


小樱桃电影大师


如果袁绍和袁术联合,他们最先碰到的问题就会是,谁来当老大?

袁绍说,我的地盘最大,兵马最多,还是你哥,所以你袁术得听我的。

袁术说,你是庶出,我是嫡出,即便年龄比你小,但我还是嫡长子,所以应该得我来但这个老大。

更何况,袁绍和袁术两人之间的怨恨,还有点大。要想让他俩放下成见走到一块,还真的时间十分困难的事情。

一,袁绍和袁术对立的原因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需要选出一位盟主来统筹规划、指挥作战。而袁绍袁术,便是但是最好的人选。

因为他俩的家族,四世三公,身份地位十分显赫,袁氏家族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而在当时,袁术的官职是后将军,职位要高于还只是渤海太守的袁绍。

再加上袁术的血脉要比袁绍纯正,因此袁术便认为这次讨伐董卓的盟主,怎么说都得由他来当。

结果大家都知道,因为袁绍有诛灭宦官之功和不与董卓合作的举动,于是大家便推举袁绍当盟主。这可把袁术给气的,不禁对袁绍更有意见。

后来袁绍入主冀州,袁绍想着要把幽州牧刘虞匡扶为汉室皇帝,于是就找袁术商量,希望可以得到袁术的支持。但因为袁术有自己的打算,就用大义拒绝了袁绍,这下让袁绍也更加生气了。

随着时间的发展,袁绍为了断绝后顾之忧,于是就跟袁术的敌人曹操结盟,这下可把袁术给气的,因为曹操的不断发展,是威胁到袁术的发展,于是袁术也不甘示弱,跑去跟袁绍的敌人,公孙瓒结盟,这下他俩兄弟之间的矛盾,不禁更加恶劣。

二,两人结盟,会拥有多么强大的势力?

当然,如果袁绍和袁术能够放下怨恨,真真正正的联合在一起,那绝对会是三国初期,最为强大的势力。

当袁绍灭掉幽州的公孙瓒,控制着冀州、青州、并州、幽州,人口数百万,军队数十万,不论是地盘,军队,人口,都是当时的第一大势力。

而袁术呢,虽然所控制的地盘面积无法和袁绍相比,但架不住他控制住的淮南区域,各方面的条件实在是太好了,单单一个南阳郡,就拥有240万的人口,再加上他控制的汝南郡、颍川郡、河南郡、九江郡、庐江郡、丹阳郡、会稽郡、广陵郡、沛郡、吴郡,袁术势力横跨扬州、豫州、徐州整整3州11郡,尽是富庶繁华之地,总而言之,袁术不仅有人,还有钱。

而且他俩兄弟的部下,文臣武将也是人才济济。袁绍这边,文臣有沮授、田丰、郭图、许攸、逢纪、审配,武将有颜良、文丑、张郃、高览、麴义。

反观袁术,也差不到拿去,在文臣上,袁术有阎象,武将有纪灵、张勋、桥蕤、乐就。

虽说袁术这文臣武将的质量不咋滴,但一旦和袁绍联合,那情形,占据和整个华北、淮南,将当时人口最为众多和富饶的地方收入囊中,毋庸置疑,绝对会是当之无愧的巨无霸。

总而言之,那就是有钱,有人,有地,又有权。

三,两人联合后,第一个目标会是谁?

如果袁绍和袁术两人真的联合,在那个乱世出英雄的年代,下一步便会是进行扩张。而他们的第一个目标,便是是曹操。

为什么呢?因为,谁让曹操的地盘,就被他俩兄弟夹在中间啊?

那么,袁绍和袁术联合,到底能不能灭掉曹操呢?

答案是,可以的。

为什么呢?官渡之战的时候,许攸就建议袁绍派出一支奇兵偷袭许昌。如果袁术也加入进来,在曹操大部分兵力被牵制在官渡,袁术从背后偷袭,曹操还能有招架之力吗?

如果曹操被灭,袁绍袁术兄弟便是控制住了北方,下一步便会是南下。而南下的目标,很有可能便是孙策,因为孙策刚刚开始自立门户,不论是实力还是威望,都无法和袁绍袁术量相比。

如果江东都被袁绍袁术占领,那还能有可以阻止袁氏兄弟统一全国的脚步吗?

显然是没有的,即便是刘备,仅仅依靠数千人的兵马,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也将会是无济于事。

四,但别忘了袁氏兄弟俩之间的矛盾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假设,毕竟袁绍和袁术,都是不甘心给别人当小弟的。即便前期他俩真的联合在一起,日后也一定会闹掰。

也正是如此,即便他俩联合,如果不能做到亲密无间,真真正正的相互合作,那最终也会被别人挑拨离间,逐个击破。


狼群讲历史


之前写过因为嫡长子袁术和庶子但是过继成为嫡长子的袁绍之间的爱恨纠葛。详见本人原创青云奖文章《袁术和袁绍联合后就是天下最强,为何反而兄弟反目?有五个原因》。

今天我们就假设假如袁绍和袁术真的联手会发生什么。

董卓进京后,因为手握重兵,对于不听从自己的大臣不是贬斥就是屠杀,袁绍、袁术兄弟自知得罪了董卓,于是两兄弟都从洛阳逃掉了,一个以后将军的身份逃到南阳,一个则以渤海太守的身份逃到渤海郡。

等到后来董卓一怒之下杀光了袁家在洛阳的宗族,袁家的门人弟子纷纷投靠后将军袁术、渤海太守袁绍、山阳太守袁遗等袁家后人,在三国志记载的十一路诸侯酸枣结盟的时候,三路都是袁家人,袁绍更是盟主,袁家势力可见一斑。

曹操也说:如果袁绍率军从北方兵临孟津;袁术领军从南阳兵临武关,威胁三辅要地;在酸枣的其他几路诸侯占据成皋等要地,哪怕不用跟董卓作战,天下形式就会发生转变了。

“诸君听吾计,使勃海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邈等不能用。——三国志武帝纪

根据上图,袁绍、袁遗、袁术三兄弟可以说占据了绝佳的地理环境,从南到北都能连接成一条线,如果袁家兄弟真的能齐心协力,历史上根本没有曹操、刘备、孙权什么事情了。

但是,实际上大家都知道,这十八路诸侯除了曹操没一个是真心实意匡扶汉室的。大家都在勾心斗角,保存实力,尤其是袁绍袁术兄弟二人,更加互相看不上。

于是在仅有出兵攻击董卓的曹操失败后,其他诸人更加保守,于是不等董卓各个击破,自己已经开始内斗了起来。

董卓先是出奇兵击溃了河内王匡,估计同时也在河内的袁绍更是吓了一跳,更不敢出兵了。

等到董卓先把汉献帝给劫持到长安,然后自己一把火烧了洛阳后,袁术麾下的孙坚才赶着董卓撤退的脚步,不费一兵一卒就收复了帝都洛阳,只不过这个时候的洛阳早已经是一片灰烬,连皇帝、公卿大臣的墓葬都被掘开,被董卓西凉兵抢了珍宝。孙坚能做的只不过是组织士兵把这些坑给填上罢了。

随后吃光了粮食的诸侯们没有了董卓的压力于是开始开心的争权夺利。

袁绍不但骗取了韩馥的冀州,并且逼得韩馥投靠张邈,后来惧怕袁绍指示张邈杀掉自己,干脆躲到厕所里自尽了。

而且袁绍和袁术兄弟不和,互相攻击。袁术看到袁绍和公孙瓒正在敌对,马上跟公孙瓒结盟,共同对付自家兄弟。

而袁绍看到袁术竟然这么干,干脆联合曹操先抓着袁术打一顿再说……

另外一位袁家兄弟袁遗,则是跟着袁绍,啥都听袁绍的。袁绍叫袁遗先抢占扬州,马上带兵去占扬州,结果这个时候袁术已经占据了扬州,袁术直接二话不说领兵打跑了自家兄弟袁遗。袁遗在半路上死于乱兵之手。

袁术后来称帝,准备和吕布结盟,于是派人去跟吕布谈,说会迎娶吕布女儿做皇后,吕布很开心,马上答应了。如果这一事件成真,袁术和吕布的联盟将立刻成为当时第一大势力,而袁绍也极有可能向袁术靠拢!

但是吕布麾下有一个官员陈珪,这人一想,假如袁术和吕布结盟,那么吕布将成为坚定的袁术利益共同体,两人将不会互相争斗,而且吕布所在的徐州和袁术所在的扬州将连成一片,而且以袁术的号召力和吕布的战力,再加上时好时坏,但同样是袁氏的河北袁绍,这几人将会给汉室天下增加极大的隐患。

于是陈珪故意略施小计,就激怒吕布不但不嫁女儿,还把袁术使者送给曹操以示诚意。

而且除了袁氏家族的门生故吏,袁氏兄弟还有大量的外援!

袁术在扬州还好,当地的蛮族兵还需要一定的时日才能听袁术的。

但是袁绍在北方通过联姻、贿赂等手段,拉拢了一大批游牧部落首领,可以说在整个北方,袁绍不仅能动用整个冀州的精兵,还可以随时随地拉拢数以万计的异族骑兵,这实力就非常恐怖了。

这也是袁绍死后,曹操也要亲自带兵北伐乌桓,击溃边境游牧民族骑兵的重要理由。

所以说袁氏兄弟无论是在讨伐董卓时期,还是在群雄争霸时期,可以说都有过无数次可以联合的机会,而且无论什么时期联合,都有很大概率成为天底下最强大的势力集团。

可惜袁绍、袁术兄弟二人不但不能团结一心,反而互相攻杀,把一把好牌打个稀烂,最后成全了曹操。

真是时也命也!


以史为鉴


先说合作,三国局面没出来之前,也就是汉室气数将尽的时候,天下大乱,各路诸侯,民间团体分分雄起,都想借此雄据一方,其中战斗力最牛逼的就是袁氏这俩兄弟,袁术,出身名门,四世三公,这在当时可以算是顶级牛逼的家室了,如此,其号召力也是可见一般,再说袁绍,这就有点尴尬了,四世三公对他来说并不那么名正言顺,毕竟是后娘养的的嘛,也因此被袁术各种鄙视。言归正传,虽然家室优势沾不上,但是,袁绍广结天下豪杰,他拥有一个在当时最强大的智囊团,豪不夸张的说,没有他干不成的是,这也就是后来为什么让他当讨董的总司令的原因之一,实力也是牛逼的不行。

综上,这俩兄弟要是联手,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到时候,基本没有曹刘任何事了,三国的局面也不会出现,历史也将因此而改写。

But,这俩兄弟却互相看不惯,后来,因为袁绍被上位之后,袁术彻底炸了,凭什么让一个后娘养的当上盟主!他有什么比我更高的优势?然后在后来的多年间他们之间爆发过多次战争,各自耗损严重,曹刘也相继独立。硬生生把一手好牌被打的稀巴烂。


Dark9527


三国中的真实历史是,袁术在根基不稳树敌颇多的时候愚蠢地称帝,造成了群起而攻之的情况,本来在当时的诸侯中实力靠前的袁术,迅速的消亡了。而袁绍,本就是名门望族的领主,门生故吏遍布全天下,可谓是一手遮天,是综合实力最强的诸侯之一。这两个人虽然是兄弟关系,但是并不和睦,甚至是在互相算计,分裂了袁家势力。以至于最终袁术迅速消亡之后,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胜袁绍,袁族从此一蹶不振,残余势力也在曹操的扫荡下慢慢消亡。如果袁绍能和袁术一起联合攻打曹操,到底会不会直接统一全中国?我觉得不会。虽然袁绍袁术联合到一起,军事力量占有绝对的优势,比任何一个诸侯都要强大太多。但是袁绍和袁术两兄弟本就不是同心同德的,两人联合在一起就算能够消灭几个诸侯,也肯定会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生出越来越大的矛盾,最终发生严重的内战,大大消耗袁家的实力。

另外一方面是,袁绍和袁术二人算不上是英明的领主,曹操和其他的一些诸侯绝对不是等闲之辈,就算袁绍和袁术二人联合起来在军队数量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绝对不算少数,曹操还是很有可能击破二人的联盟的,加上其他诸侯的抵抗,袁绍和袁术二人的联合凶多吉少。

综上所述,我个人觉得就算是袁绍和袁术二人联合起来,他们统一全国的几率也是微乎其微的。




miss姚爱上水


袁绍跟袁术联手有点难度,因为袁术是正妻生的正宗的嫡长子,袁绍是小妾生的庶子。袁术一直看不起袁绍,每次说到袁绍都是嗤之以鼻。但是一定要假设,我们可以先分析下他们二人的性格。

袁绍这个人非常喜欢听好话,喜欢别人奉承他,巴结他,从田丰进言否决他攻打曹操开始,就表现的非常不喜欢,后来田丰骂了他,他就处死了田丰,可见没有容人之量,忠言逆耳,轻视曹操,导致之后的大败。

袁术这人有一种优越感,因为自家是四世三公,还是嫡长子,自小都是觉得别人不如自己,专断独行,得了玉玺之后觉得自己才是最有资格当皇帝的人,于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称了帝。结果被各诸侯群起而攻之。

性格上二兄弟都是那种听不得别人意见的那种性格,就算联合,中间还隔着一个政治经验非常老辣的曹操,曹操完全用小手段就可以让本来心不齐的二人离心离德,联合起来打曹操不太可能,因为曹操也可以跟别人联合节制他们。



打碟小迪


联手后——

袁术说,我比你大,得听我的。

袁绍说,我是嫡子,得听我的。

袁术的谋士将领说,老大,我们只听你的。

袁术点头,废话!

袁绍的谋士将领说,老大,我们只听你的。

袁绍点头,必须的。

结果,两兄弟还没等去打曹操,就自己干上了。袁绍势力强些,把袁术围了起来,要饿死他。

最后,袁术吐血而死,临终前说道,早知道这样也喝不上酸梅汤,联合个屁!

而袁绍,因为内斗,折损不少,再也不能百万雄狮逼官渡,倒是曹操能够耀武扬威。

袁绍临终前也叹息,联合个屁啊,不然还能装装逼!

——哥啊,你见过南辕北辙的两匹马同拉一辆车,还能送快递吗?这两兄弟若能联手,早联手了,他们可都是宁死不屈的主儿。


九鸦人物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年代,其中有一对相打相杀的兄弟,后人都说,如果他们能和睦相处,那么历史的走向将会是另外一种情形,甚至有可能不会出现三国鼎立这一段历史,这兄弟俩就是袁绍和袁术。

袁氏兄弟出身于汝南汝阳贵族,是东汉末年顶级的贵族之一,家族中一连四代有五个人位列三公。当时袁家的门生广布天下,势力极为庞大。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有着这样高贵出身的人,在群雄逐鹿的纷纭乱世之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自光武帝建立东汉,历经十位皇帝之后,帝位传到昏庸无道的汉灵帝。

其时,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暴发,东汉王朝进入风雨飘摇的末世,卷入了宦戚相争的乱局当中,最终以蹇硕和何进为代表的宦官与外戚势力两败俱亡为结局。

在宫中一片混乱的情况下,当时担任司隶校尉的袁绍主持大局,召董卓与袁术、曹操等人率兵入宫,又将张让等宦官诛杀殆尽,结束了宦戚相争的局面。

由于新皇还没有确立,乱局结束之后,新的矛盾又显现了出来。

董卓入京之后,想拥立年幼的刘协为帝,而袁绍却想立汉室宗亲刘虞为帝。两人因此事剑拔弩张,袁绍因害怕董卓谋害,出走逃亡冀州。

袁绍走后,董卓立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董卓心狠手辣,随后废掉少帝刘辩,并将少帝及何太后杀害,其暴行引起天下诸侯共愤。

袁绍是当时最有号召力的人物,振臂一呼,天下响应。不久,董卓被袁术的部将孙坚击败,后吕布杀死,此时袁绍的威望大振,可谓天下无两。

然而,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袁氏兄弟两却相打相杀起来。

在这种历史的重要关头,这两兄弟为什么却干了起来呢?

原来,这袁氏兄弟同父异母,且两人母亲的身份悬殊。袁绍虽然是兄长,却是奴婢所生,袁术虽是弟弟,但由正妻而出。因此,性格孤傲的袁术从来瞧不起这个地位卑微的哥哥,成了袁绍心中永远抹之不去的烙印。

两人谁看谁都是咋看咋不顺眼,也都不希望对方过得比自己好。当袁绍过继给伯父,成了家族中名义上的嫡长子时,袁术心里的醋坛子打翻了,对袁绍更加地仇视。

而当群雄推举袁绍为盟主之时,袁术不是去帮助兄长,而是在暗中去使绊子。

反过来袁绍的性格也好不到哪里去,天生一颗自卑的心,只想着超越袁术,以出一口小时候被袁术瞧不起的恶气。

但是袁术作为袁家嫡子的特殊身份,在社会事务中扮演的角色始终处于优势,处处掩盖了袁绍的风头。

两兄弟在你死我活的争斗当中,竟然联合对方的敌人来对付自家的兄弟。袁绍为了对付袁术,与袁家共同的潜在敌人曹操结成同盟,无形之中助长了曹操的势力,为曹操最终灭掉袁氏势力埋下了伏笔。

而袁术也不示弱,公然拉拢袁绍的对手公孙瓒与之结盟,还派得力干将孙坚去攻打袁绍的盟友刘表,结果孙坚大败,被刘表部将黄祖斩杀。

孙坚阵亡之后,令袁术实力大损,再也没有力量与刘表抗衡了。事实上,如果袁术不得罪刘表,刘表完全可以做为袁术的靠山,但经此战之后,将往日无仇近日无冤的刘表给轻易地得罪了。

刘表被袁术惹毛了之后,就追着袁术打,打得袁术放弃南阳跑了。

袁术打不过刘表,就把怨气发泄到袁绍的盟友曹操的身上,领着自己的那一班残兵败将去攻打曹操,曹操哪里是袁术的对手,差点被全军覆灭了。

这时奇葩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曹操身陷绝境,眼看就要遭受灭顶之灾的时候。袁绍却联合刘表及时的帮助曹操打败了袁术。于是,袁术在袁绍、刘表、曹操三方合力夹击之下,最终彻底溃败,逃到九江。

袁术与袁绍两兄弟手足相残之时,彼此的实力不断地被消耗。而此时的曹操尽得渔翁之利,使得曹操原本不值一提的弱小势力也趁机慢慢坐大。

这种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的蠢事,两人都干了不少。

当袁绍想拥立汉室宗亲刘虞为帝时,而此时的袁术有自立之心,便借忠义之名阻止袁绍废立皇帝。

公元197年,手持传国玉玺的袁术在寿春称帝,袁术称帝之后,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导致百姓深陷水深火热当中。

这给了天下诸侯讨伐袁术的口实,使其顿时成了众矢之的,孙策与袁术解除了盟约关系,曾经追随他的人都与他划清界线。而曹操在乱世当中悄悄地积蓄力量,见袁术败象已现,便联合吕布一举将其攻败。

在袁术走投无路之时,才知道了亲情的可贵,便拉下面皮去投靠袁绍,无奈半路被刘备阻隔,不久呕血而死。

袁术死后,曹操羽翼已丰,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曾经显赫一时的袁氏家族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纵观袁绍与袁术相打相杀的一生,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如果二人联手,其实可以轻易地占领中原和江南广阔的疆域,那里人口富足、经济发达,加上袁氏兄弟本来就兵多将广,又扼守着各大交通要塞,只要灭掉吕布和曹操其中的一方,其它的势力比如刘备、孙权之流就微不足道了。

不过,假如袁绍与袁术真的能和睦相处一致对外而统一了三国,那么统一之后谁当老大又成了一个大问题,在争夺最高权力的过程中,两人恐怕还是会有一场恶战,有可能由三国鼎立变成两国之争,最后由一方灭掉另外一方而创造另外一个王朝。

不过,历史没有假设,历史的走向自有其发展的内在规律,不是由一两个人的力量而左右得了的。














以他们两个的性格最大的可能就是会发生火拼,因为而且很可能是袁术先偷袭袁绍,因为袁术能力不如袁绍,但是却是嫡出,从内心深处看不起袁绍,正常的竞争比不过袁绍,就很可能嫉妒心里发作,偷袭袁绍。相比来说,袁绍比袁术心胸宽阔一点,但是也仅仅是一点,所以要不他被袁术偷袭杀了,要不他也会杀了袁术。


挑剑论古今


你听说过十八路诸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