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老子出函谷关化胡为佛,他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佛教没有反对?

秋天的红叶882


我是刘忙观点,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播。

这个提问事实上涉及到三个问题:民族文化不自信、佛道之争和帝王统治思想。



关于老子化胡,在《后汉书》和《三国志》中就有记载:

老子入关,之天竺维卫国。国王夫人,名曰净妙。老子因其画寝,乘日精,入净妙口中。后年四月八日夜半时,剖左腋而生,坠地即行七步。于是佛道兴焉。

大意是说,老子西出函谷关后,到达印度,在那里变成了释迦牟尼佛,建立了佛教,并开始对印度人实行教化,这就是所谓的“老子化胡”。



这种说法现在看起来挺可笑的,就像当下的韩国人说孔子是韩国的、屈原是韩国的,连东亚人的我祖先都是韩国的。如果以宗教在中国发展和传播的历史看,道教明显要晚于佛教,史书记载,佛教在中国传播起于东汉中期,叫伊存说法。而道教起源则在东汉末年,是张鲁的五斗米教。

以一个文化传播者的角度看,这样的争论毫无意义,如果释迦牟尼佛在世,如果老子在世,应该不会进行这种辩论,这不是严重的我执、我慢吗?一个伟大宗教家的胸怀会如此的小吗?很多人说这种争论显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我怎么觉得是文化短视呢?



其实佛道两家在传播过程中是相互利用、相互借鉴、相互完善的。其真正目的不是为了一争高下,而是为了渡化众生的我方便,比如净土宗的慧远大师就从道家学说里借鉴了很多名词,从而发扬光大了佛法。而道教的所谓太清、上清、玉清也借鉴了佛法里佛、法、僧三宝的理论。

历史上的佛道之争,伴随着更多的是帝王喜好和政治利益。比如著名的三武灭佛事件,全是因为帝王的原因。



在整个唐朝,因为老子与皇室皆李姓,予道教以特殊礼遇,太宗更明诏道教居于佛教之上,定道先佛后之席次,成为唐朝一贯方针,道教乃得蓬勃发展,佛教遭到压制。唐武宗时期,皇帝宠信道士赵归真,拆佛寺四千六百余所,迫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还俗,收充两税户。为历史上佛教徒之大浩劫,佛经被毁,僧人死伤惨烈。



在唐以后的一千多年里,历经宋元明清,佛道两宗仍然互相争斗,宋朝的道教异常发达,全真教一度成为国教,而寺庙则被迫改为宫观,菩萨改名大士。到了元朝,则是先道后佛,因为丘处机一言止杀,佛教曾经被奉为国教,但随着统治的稳固,皇家不允许说自己是胡人,因此道教一度又处于下风。到了清朝,因为皇帝们的提倡,佛教一度占据上峰,尤其是雍正皇帝,曾自命为圆明居士、破尘居士,对佛法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一百多年来佛教文化的发达,和清朝皇帝的提倡是分不开的。



到了当代,因为国家宗教政策的宽松,佛道之争没那么强烈了,但是确变得越来越功利化和世俗化,真正有文化担当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连基本的信仰和敬畏心都没有了,谁还会在意佛道谁高谁低这种事呢?文化衰落如此,让人感慨。


刘忙观点


万法归宗,三教一理!故中国的佛道儒并无相争斗,不信你去五台山,三教都在同一屋檐下,和謵相处上千年!老子西出化胡自有其真历史和原因,正因为西出,故而今人方能看到《道经,德经》!老子西出化胡,只是重走周穆王长征路而已,长征艰难,都是不得已!红军二万五里长征,老毛也是被迫之举!老子处在春秋时期,中原混乱,外围虎视,老子西出,是为化解西北之险,此种以柔克远决策,古今能有几人知?还对老子西出化胡大加怀疑与否认!老子何时西出化胡?孔子死后第十九年,已近战国!孔子失败了,老子对周也失去了信心,故而西出,先青牛,后白象,一路艰辛,其带出的弟子随从,九死一生!佛家谓老子为燃灯,点燃了他们心中一盏人生明灯,也给老子,甚至孔子各起了名号,因此在佛学中不存在老子一名!更奇的是佛家有《心经》,道家也有《心经》,大同小异,都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空空色色,色色空空!”


严维权


老子化胡是指中国老子西出函谷关,到西域(包括天竺)对西域人,天竺人实行教化的传说。根据老子化胡说,佛教其实亦源出老子,释迦牟尼是老子的徒弟。

《西游记》原著有这样一段话:

“菩萨道:你有甚么兵器?老君道:有,有,有。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个圈子,说道:这件兵器,乃锟钢抟炼的,被我将还丹点成,养就一身灵气,善能变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诸物;一名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等我丢下去打他一下。”

很多人都说其实这不过是西游记里贬低佛教的方式,但严格来讲的话化胡为佛这句话并不是道家的人提出来的,而是佛教传入之初,为了便于传播和被人接受,就说自己的教义是老子西出函谷所受!

初期的佛教来中原传教不易,胡僧所说的佛教“八正道”,中国人根本就不信,常被称为“胡说八道”“胡说”“胡诌白挒”“胡扯”等,可见当时的中国人并不接受佛教的那些思想,所以常依附于黄老之学而行。佛教刚开始是承认《老子化胡经》的,并且现在还收录在佛教的《大藏经》,但后来佛教借助五胡乱华的时机在中原立稳脚后就开始猛烈的抨击《老子化胡经》。

道教徒们神话老子,大致始自创教时的东汉。那时五斗米教的教主在《老子想尔注》里就称老子为太上老君。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老子化胡为佛被后世的史书所记录,能翻阅到最早记载此事的,是《三国志》。

《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

“罽宾国、大夏国、高附国、天竺国皆并属大月氏。临儿国,浮屠经(佛经)云其国王生浮屠。浮屠,太子也,父曰屑头邪,母云莫邪。浮屠身服色黄,发青如青丝,乳青毛,蛉赤如铜。始莫邪梦白象而孕,及生,从母左胁出,生而有结,堕地能行七步。此国在天竺城中。天竺又有神人,名沙律。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屠经曰复立者其人也。浮屠所载临蒲塞、桑门、伯闻、疏问、白疏间、比丘、晨门,皆弟子号也。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属弟子别号,合有二十九,不能详载,故略之如此。”

正是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南朝宋齐之际,道士顾欢作《夷夏论》大体是说夷夏异俗,佛教不能全形守礼、是西戊之俗,绝恶之学,不可以信仰;并进而指出,汉族人有自己的礼制风俗,为什么要模仿外国?又有萧齐道士假托张融名义作《三破论》,攻击佛教是“入国而破国”、“入家而破家”、“入身而破身”云云。

南北朝时期浩浩荡荡的灭佛运动,便也开始开展了......


王铭苇


关于老子化胡问题,不是历史。它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广泛传播民间,严重威协传统道教之后,道教贬佛造出谎话。老子时代对周边不称胡。边患也不是主要矛盾。老子归隐是真,化胡是假。佛道浅显,易为大众接受,佛教众徒远大于道教。而道教宗旨深奥,普通大众文化程度低,很难入境。道教根源不在老子,在于老子之前的官学。历史久远,老子是集大成者,老子时属诸子百家,不是宗教,是学问。东汉琅邪人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后,拉上老子为宗。老子由学术变为宗教。道教宗旨源于道家,却不是一回事。道教创立后,逐渐世俗化,炼丹、符录等均不是道家的究天人之理。这一点应该区分开来。道教源于道家宗旨,却不等于道家。老子之说属学问,而不是宗教。《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成道教,《西游记》机智神勇的孙悟空师傅也是道教高人。是佛道两家比高低才会出现老子化胡。



左说春秋


老子西出函谷关到西域,去到的是周朝的西面,现在的新疆或西藏,不是周朝南面的天竺。

佛教的发源地也不是在印度,而是在中国的西藏,佛教起源于西藏的古象雄佛教,古象雄佛教原名雍仲本教,老子化胡就是把雍仲本教改名为佛教。

“雍仲本教”就是一切佛教的总源头,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佛法,更是一切佛法的总根源。

古老的象雄无论是文化还是宗教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古象雄文化甚至影响了众多其他周边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至今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宗教等领域依旧能够找寻到这些来自远古象雄的文明符号,至今依然能够看到来自远古象雄文明的遗存,无愧是藏族乃至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要了解西藏文明,必先了解象雄文明;要研究藏传佛教,也必先研究本教”

佛祖的心印“卍”万字 ,藏语叫作“雍仲”,(“雍”是胜义无生,和谐永恒的象征,就是诸法的空性与真谛;“仲”是世俗无灭的意思),“雍仲”是源自象雄语的音译词,意为「本质之光」。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就是最早使用这个佛号的佛教。

中文名称

古象雄佛法

外文名称

Bonismo

别名

雍仲本教,本波佛教,

发祥地

古象雄

创始人

辛饶弥沃佛

主要法门

象雄大圆满

主要标志

雍仲恰幸

主要文化

五明学科,中国古象雄文化

历史

一万八千年

地位

世界佛教的起源

君主

李迷夏


太上邪神


《老子化胡经》来源于佛道两教皆有可能!先说来源于佛教的原因:当佛教刚传入中土时候,影响力很小,佛教徒为了传播佛法而和道教扯上关系,编写出这部经,来扩大佛教的影响力!下面说下来源于道教的原因,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快超过了道教的影响力,信徒也比道教徒多,道教徒为了维护本土宗教,证明道法至上,万法归于道宗,你们佛教的佛祖也是老子转世而来,特编写出这部经,用以来拉回自己所失去的土壤!所以这部经历来都不作为考证史时的证据,有空读读罢了,不可当真!世人喜欢佛教还是道教,看各自的缘分,二教皆提倡随缘,传教收徒随大家的缘分,而不是强行大家信教,有佛缘就学佛,有道缘就修道,各安其心!凡是那些站到自己宗教角度攻击别教来传教的人,你们也别和他们学,也学不到两教的精髓,这样人心胸狭隘,没包容性,只能走向极端!


时空穿越者之一


三教互敬,互学才是本,想分也分不开。人体三田各占一,统归道,道是什么?宇宙的总规律。


枣园贫侠


呵呵,说“道教编造老子化胡”的是佛教的观点,而不是历史的记载。佛教理论中,老子化胡论出自西晋惠帝时期的道士王浮编造的《老子化胡经》。这种事蒙蒙不懂历史的人也就算了。西晋惠帝之前成书的正史《三国志》和三国时期成书的私史《魏略》都提到了老子化胡论,可见并不像佛教所记载那样。二者都提到,老子化胡论大约出自西汉哀帝之后到东汉明帝之前,那个时候道教还没有立教。明帝之后一百年,东汉顺帝祖天师张道陵才创立正一盟威道。只不过道教后来续编过老子化胡而已。老子化胡是谁编造不知道,不过别忘道教身上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