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听起来很厉害但实际上很弱的的称号或官职?

全历史


各朝各代刚刚建国的时候,出于笼络人心的需要,也便于军事指挥,往往会设立一些品级极高的官职,而且有实权,动不动就是正一品、从一品。但是到了政权稳固时候,这些看起来品级极高的官职,皇帝都会将其虚化,反而将一些官阶较低的职务实权化,从而形成大量有名无实的大官。

比如汉朝初期,有丞相这个官职,可以开府治事,自己设立小朝廷,皇权很大程度被丞相架空。皇帝感到威胁,慢慢弱化丞相职能,将三司(司徒、司马、司空)实权化,进行分权。但三司也还是权利太大,也有开府治事的权利,所以后来又必须再分。魏晋南北朝时期又逐步设立三省(名字稍有变化,但职能大致相同),三司成为有名无实的大官。

到隋朝,开始设立六部进一步分权,三省官员权利受到一定限制。到唐朝,由于李世民曾经担任尚书令,后面设立尚书令官职,但没有实际任命,改由左、右仆射掌权,到中期,左右仆射也被虚化,由同中书门下三品再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实际掌权,称为宰相,掌权的官阶越来越低,二品以上官阶全部被虚化,都是皇帝期望不断分权,避免相权威胁皇权的结果。

发展到明朝,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彻底废除丞相制,彻底实现分权。但这样一来活又得自己全部干,太累,所以朱棣又设置内阁来分担一些杂事。后来的皇帝发现没有丞相干活实在太累,又逐步将内阁的权利实权化,内阁成员又原来是四品以下官阶逐渐提升到二品,张居正甚至以内阁首辅身份干到了正一品,可谓位极人臣。但是皇帝也不傻,实权化内阁的同时又将一部分权利分给太监,也就是司礼监,内阁负责票拟,司礼监负责批红,活分派下去了,自己也不至于被架空。毕竟要控制一群草包太监比控制一群代表帝国顶级智商水平的内阁官员要容易得多。

至魏晋时期设立九品中正制开始,中国官员就出现了品级,除了王朝初期和末期,极少出现一品官员掌权的现象,所以历朝历代的一品官几乎都是虚职。到了朝代中期,出于进一步分权的需要,大部分二品官员也被虚化,又形成了很多二品的虚职官员。例如隋唐时期的三司,开府仪同三司(司空、司马、司徒),到后来号称帝师的太傅,以及合称三师(正一品)的太师、太保,合称三少(从一品)的少师、少傅、少保,等等……全是虚职!一般而言,掌权的肱股之臣即将退休,皇帝为了表彰功绩,都会加封三师或者三少,以示恩宠,或者某某大官去世,皇帝要表现自己的仁德,也可能追封个三师或者三少之类的。但凡封了三师或者三少,无论是否在世,基本都意味政治生命结束,如果继续干下去,就会功高震主、威胁皇权了,皇帝下一步很可能设法铲除。例如前文提到的张居正,以内阁首辅身份加封太师,把皇帝当自己儿子一样训斥,严重威胁皇帝权威,刚死就被皇帝抄了家,祸及家人。


嘟嘟的大树


民国历史上,最唬人的官职,应该是“代总统”了吧!

一看官职,大家都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了。李宗仁在1949年当了10个月的代总统,这个代总统,其实就是个花架子,除了听着好听,啥用处都没有。

表面上看,代总统就是代理总统,一旦有尺寸之功就能正位为总统,可是,李宗仁当的这个总统,实在是太憋屈了!

李宗仁认为,想要当好这个代总统,必须团结两个手下——行政院长何应钦和立法院长孙科。

何应钦的行政院长,其实就相当于总理。李宗仁1949年1月22日就任代总统,找到何应钦就三天一小请,五天一大请,希望何应钦能够带着黄埔系大部跟着自己干。李宗仁的信心来自于两个方面,首先美国明确支持李不喜欢蒋,再者何应钦作为黄埔系老二和桂系老二白崇禧私人关系很好。不管是看美国的面子还是白崇禧的面子,何应钦都应该配合李宗仁的工作。

然而,当李宗仁把自己的施政计划向何应钦和盘托出后,何应钦立刻跑到奉化溪口向已经下野的前总统蒋介石汇报了。何应钦和蒋介石在溪口大笑,李宗仁的泪水只能咽到肚子里去。

孙科的立法院长,其实一直是国民党党内主要的反蒋派。对于争取孙科的支持,李宗仁很有信心。可是,李宗仁上任后,却发现完全找不到孙科了。原来,孙科早已带着立法院的全套人马跑到广州了。李宗仁打电话去问,孙科回答,按照新修订的法律,中华民国的首都已经迁到了广州,不仅立法院要搬,将来行政院、检察院、法院和考试院都要搬。

李宗仁无奈,只好请国民党内部很有威望的于右任老先生去劝孙科回南京来。于右任到了广州,却连孙科的面都没见到。被孙科躲着不见,于右任只好回到南京在中山陵大哭一场,再也没脸去见李宗仁了。

李宗仁上台初期,三大战役已经结束长江以北已经成了解放军的天下。所以李宗仁最主要的工作是与共产党进行谈判,试图划江而治。共产党提出的各种要求中,最简单的莫过于释放政治犯,李宗仁决定从这个最简单工作做起。

释放政治犯,最应该释放的毫无疑问是1936年西安事变的两位将军——张学良和杨虎城。当时张学良在台湾。李宗仁命令台湾省主席陈诚释放张学良,可是陈诚说,我不认识什么李总统,我只知道蒋总统。

当李宗仁要求释放张学良杨虎城的命令发出时,全国新闻都报道了。可是具体实施中,蒋介石发电报给陈诚说“如有命令到台省释放张学良,似可暂不置复。否则可以并不知张学良何在,以此事省府向不过问之意复之。”

就这样,李宗仁认为最简单的“释放政治犯”这件事都没有做成。

正当李宗仁上蹿下跳要求做这做那大展拳脚时,身边人一语惊醒梦中人“李总统,我劝你还是消停点吧,你看看总统府的保镖保姆还有保洁,有几个咱桂系自己人?”

李宗仁顿时呆立在当场,一句话说不出来。

事实上,民国总共37年,大多数时间设立了总统这个职位,可是这个总统职位在大部分时候都是无权无势的。袁世凯总统在1913年二次革命后才掌握实权,总共不到三年;黎元洪和冯国璋都当了总统,却被总理段祺瑞耍的团团转;徐世昌总统干脆就是橡皮图章;曹锟总统虽有实权,却极度依赖吴佩孚;到张作霖掌权,干脆叫大元帅不叫总统了;林森当了12年抗战总统,却莫名其妙死于车祸,极有可能是政治谋杀。

李宗仁,不过是众多傀儡总统的一个罢了。


历史知事


确实有很多听上去威武霸气,实际上根本排不上名次的官职


八十万禁军教头

这是林冲的官职,乍一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管着八十万人呐,绝对的实力人物啊,但其实呢,林冲这个职位真的很低。本来宋朝就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对武将多有打压,而且当时东京城里的禁军满打满算也就四五万人(参考金军围攻东京可知),哪里有八十万!这个数字只不过是拿出来唬唬人用的,还有就是禁军教头有很多,每一个教头负责一批禁军的专业训练,差不多一个教头负责一二百人吧,这些教头统称“八十万禁军教头”,而且教头上面还有副总教头,总教头,虞候,都虞候等等,太尉高俅是他们的最高长官,所以林冲这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放在现在最多也就是个连长级别的官,这种级别的官在东京不下五六十个,在全国也有几千个,所以教头在东京城真是不入流啊,也难怪林冲前期面对高俅,高衙内是能忍则忍啊,这根本不就不是一个档次好吗?


王羲之的右将军

如果单独拿出“右将军”这个职位,很多人肯定认为这是高级武将啊,当年张飞,徐晃都担任过此职。但王羲之担任的这个右将军可没那么厉害,至少没有张飞,徐晃那时候厉害。晋武帝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设置了多达四十余种的武将衔,右将军只是其中之一,而且王羲之的正式官职是会稽内史领右将军!这个“领”很重要,其实说白了就是王羲之这个右将军的名号是在会稽内史的基础上再给的一个没有实际军权的荣誉称号罢了。


八府巡抚

这个官职在历史上其实是没有的,在清朝,巡抚是一省掌管,巡抚之上是总督,哪里有什么八府巡抚。其实八府巡抚的原型是“八府巡按”,而这个“八府巡按”正是官衔是“监察御史”,就是临时由朝廷委派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的官职,品级不高,只有五品,而巡抚可是二品大员,只不过监察御史是朝廷委派到地方巡查的,品级不高但毕竟是从天子身边来的,所以地方巡抚见了也都要客客气气的,生怕这些监察御史回去给他们穿小鞋。

其实还有一些荣誉衔的官职除了能体现一下地位之尊外也根本没有任何实权,比如东宫三师三少的官职,都挺唬人的,就是太子太傅,太子太师,太子少保这些,都是没有权利的虚职,只不过只有那些德高望重,有功于社稷的官员才能得到,虽然是虚职但也少。


咸鱼闲聊


在国军部队里,不管听起来多么高大上的军职,只要前面冠了一个“副”字,基本都是空架子。副主官如果没有兼任下一级作战单位的正职,可能也就只能管管自己指挥部的几个人,变成可有可无的“吉祥物”了。

要说明这一空泛的问题,需要通过实证来加以说明。我们不妨就以去世后被两岸共同悼念的抗日名将——郑洞国将军的经历来简要论证一下吧。

长城抗战时期的郑洞国、黄杰、关麟征等人

1938年台儿庄战役后,郑洞国由第2师师长“擢升”为52军副军长,他愤而辞了职

当时的52军,军长为关麟征,下辖郑洞国第2师和张耀明第25师。由于起家于25师,再加上张耀明还为陕西同乡及小迷弟,关麟征升为32军团长后就把张耀明扶到了52军军长的位置。而资历更深、战功更高的郑洞国仅仅出任了副军长,连第2师师长也不再兼任。


看起来郑洞国似乎升职了,其实他的副军长基本就是摆设,甚至比当师长还不如。郑洞国知道这与之前长城抗战时与好朋友杜聿明一起共同得罪了关麟征也有一点关系,于是就请了长假去了长沙,等于是辞职了。

1939年初,杜聿明出任由新编第11军改编而成的第五军军长后,力邀郑洞国出任荣誉1师师长,郑洞国欣然前往。不久,郑洞国擢升为第五军副军长兼荣誉1师,后来又率部参加了昆仑关战役,立下赫赫战功。

驻印军时期的郑洞国与蒋介石、蒋纬国等人

1944年8月,新一军军长郑洞国“升任”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成为史迪威的副手

攻克缅北重镇密支那后,新一军扩编成孙立人新一军和廖耀湘新六军,史迪威为总指挥,郑洞国为副总指挥。史迪威返回美国后,留下的职位由索尔登接任。

按郑洞国将军的长孙郑建邦所说,“祖父到任之后,除了身边的卫队,无权指挥任何一支部队”,“职责仅限于掌握军队纪律,鼓舞部队士气”。

当然,郑将军还是逐渐依靠自己的能力赢得了史迪威及索尔等的信任,有时也会亲临前线指挥,比如密支那战役,有时甚至会乘坐小型直升机飞临前线。

但总体来说,作为驻印军副总指挥的郑将军,并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指挥水平,也没获取足够的指挥权限。

驻守长春时期的郑洞国

1947年8月,郑洞国出任东北行辕副主任,“实际上等于靠边站了”

东北行辕副主任,作为主任陈诚的副手,理论上为东北地区的军政二把手。但援引郑建邦的说法,“几乎所有的军事事物,陈诚都交给了亲信、刚来东北的副主任罗卓英处理”。

陈诚去职后,卫立煌上任新成立的东北“剿总”总司令,郑洞国为几个副总司令之一。后来在蒋介石、卫立煌的严令和劝说下,郑洞国飞赴长春,兼任新组建的第一兵团司令,并接替梁华盛出任吉林省主席一职。

也就是说,如果郑将军不是以“剿总”副总身份兼任第一兵团司令,仅仅有“剿总”副总司令名头的话,也就等于被剥夺了实际的兵权,说话也没什么份量可言。

孙立人将军

孙立人将军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他被从新一军军长的位置“提拔”至东北保安副总司令,实际兵权等于全部移交给了曾经的部下、新任新一军军长潘裕昆。

所以,从郑洞国、孙立人将军的个人经历来管窥一下,大致可以看出国军部队中副职通常处于尴尬境地的一斑吧:有些副职听起来名头山响,实际上往往是被变相架空了。


敬请关注@司马砸光,谢谢~


司马砸光


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

这个头衔只有一个人被授予过,那就是少帅张学良。貌似一人(蒋介石)之下,万人之上。其实,这是个虚衔。

1930年6月21日,经过一系列的讨价还价后,蒋介石授予张学良“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他自己是“正”总司令。

但是,张学良这个副司令在“蒋阎之争”(中原大战)中,并不是真心支持蒋介石。虽然蒋介石给了张学良很多好处,把华北地区划给张学良,外加几千万巨款,还封他为副司令,但是,他一直不出兵。直到蒋介石胜局在握,占领济南,少帅才出兵“调节”。此时已经是1930年9月18日,这个副司令真是对党国忠心耿耿啊。

而且,副司令的部队一入关,就找蒋介石拿了500万军费。在这里也是替蒋介石感觉委屈,虽然是总司令,但是指挥不动副司令。

1930年10月9日张学良正式就职,中华名国三军副司令。1931年,“918事变”后,东北边防军在“三军副总司令”的“不抵抗”命令下,开始陆续撤出东三省。

1933年3月,128名日军攻占承德,东北全境沦陷。10日,张学良引咎辞职。

少帅虽有三军副司令的名号,却没有干三军副司令的活。他这个副总司令也指挥不动别人,担不起三军副司令的责任。这个官职,我觉得符合题目。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这个职务听起来是不是特别厉害?按照抗日战争时期的军事体制,军事委员会代行“战时大本营”的职权,委员长则是全国抗日军队的最高统帅,那“副委员长”就是几百万军队的“副统帅”,权力和地位相当牛叉了吧?




当时的“军事委员会四巨头”分别是:参谋总长兼军政部长何应钦上将、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长白崇禧上将、政治部长陈诚上将(一直兼着战区司令长官,先九后六)、军令部长徐永昌上将,各把一摊。从理论上说,他们都是“委员长和副委员长”的直接下级。然而他们却从来不把同一所大楼里共事的副委员长当回事儿,因为他是陆军一级上将冯玉祥。

1924年7月11日,孙中山参照苏联军制成立了“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作为广州政府的最高军事决策机关,孙中山逝世后汪精卫短期兼任主席,而蒋介石利用北伐战争的机会,以北伐军总司令的名以逐渐攫取了这个机构的权力,成为第三任主席。1927年宁汉对立期间,为了限制蒋的军权,军事委员会这个机构一度被取消。

(汪精卫)

1932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一二八事变后”,中日战争迫在眉睫,国民政府决定恢复设置军事委员会以统摄抗日军事,当年在洛阳会议上明确:“军事委员会之设立,其目的在捍御外侮,整理军事,俟抗日军事终了,即撤销之”。会议推选蒋介石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李宗仁、陈铭枢、李烈钧、陈济棠为军事委员会委员。

1935年起,国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增设二名副委员长,并任命阎锡山、冯玉祥为副委员长,其中阎老西常年呆在山西根本不来南京办公,于是冯玉祥成为唯一一个在军委会大楼里视事的副委员长。西安事变发生后,又加推何应钦、朱培德、唐生智、陈绍宽为该会常务委员,鉴于蒋介石被扣,所以军事委员会会议由副委员长冯玉祥临时负责召集。



其实就是个招牌,因为指挥与调动军队的权力,属于军委会常委、军政部长何应钦,冯玉祥根本调不动一兵一卒。全面抗日战争发后,鉴于国民政府并未正式对日宣战,是以蒋介石认为“不必另设名目,即以军事委员会主持战事可也”, 于是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被授权行使陆海空军最高统帅权,统一指挥战时军政。

1938年1月,原来曾经反蒋的地方派系老大比如李宗仁、阎锡山、张发奎等,都成为了战区司令长官,仍然挂着军委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确实有些碍眼了,于是军委会在蒋的授意下,又决定取消副委员长、常务委员制。重新任命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程潜、陈绍宽、李济深为委员,冯玉祥的副委员长牌牌终于被拿下了。

(冯玉祥)

也就是说,冯玉祥这个副委员长整整当了六年多,而这六年中,他的权力与职务相比,那简直“弱爆了”。归根到底是他既无基本部队,也不是蒋介石着意使用的军队嫡系或者军事人才。1930年中原大战以后,冯的西北军系统已经土崩瓦解,所残存的一些力量比如宋哲元、孙连仲、韩复榘、石友三等部队也是各自为政,完全不听冯玉祥招呼。

而蒋介石之所以给出这个有职无权的虚位,只是为了做出“团结抗日”的一个姿态,毕竟冯玉祥在军界资历深厚,当年北伐军的四个集团军总司令就是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和李宗仁。但是阎锡山和李宗仁都还掌握着一定的军事力量,需要加以提防,而冯玉祥已经是个光杆司令,属于“人畜无害”的闲散军头,所以才放心地留置中枢,当然也只能是个摆设。

(阎锡山)


度度狼gg


这样的官大多出现在散官之中。中国古代的官职按等级分为职事官和散官两大类,前者掌握实权,后者没有实权,但是品级都相同、待遇也相同,分文武两类。

散官最早出现在隋朝,然后一直延续到清朝。

官居一品的文散官主要有光禄大夫、荣禄大夫,二品官有资政大夫、中奉大夫。武散官官居一品、二品的有辅国大将军、镇国大将军、骠骑大将军、建威将军。

总的来说,散官的官名实际跟荣誉称号差不多,品级虽然和职事官相同,实权却相差甚远,这和现在高官低配的道理一样。


大将军威武K


史上最唬人的称号当《水浒传》中形容豹子头林冲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莫属。


(《水浒传》东京禁军任教的林冲)

实际上这一称号确实存在于史,以前看施耐庵《水浒传》看了半天也搞不明白,为何手握八十万禁军的林冲会被高俅、高衙内父子欺负的跟孙子似的。后来了解了些宋朝史才惊觉“八十万禁军教头”就是哈牛皮充大旗的称号,林冲教头称号实际上在当时弱鸡的很。

记得不错的话,《水浒传》中有八十万禁军教头之称的一共有六位。豹子头林冲、九纹龙史进的师傅王进、金枪班教头徐宁、还有征伐辽朝时负责向宋江军运送物资的王文斌,以及两个比王进林冲等级要高一些的丘岳和周昂,此二人后跟随高俅进攻水泊梁山,实际算作是八十万禁军的正副“都教头”。

注意,《水浒传》中只出现了六位教头并不代表只有六位,不然按照八十万禁军六位教头均摊来说,每人下辖也有十六万不是,那也了不得啊!

《水浒传》没有明说当时到底禁军有多少教头,后我翻阅史料发现,单宋仁宗时,单教头就有二百七十个,另外又有更高级别的都教头、都军头等不下四十个。宋仁宗时期,算是比较昌盛的时期,到了林冲所在的徽宗时期,军队尾大不掉,空头军衔官职更甚往朝,禁军教头以上职位绝不下于三百个。

如此一来,我们再按照八十万禁军均摊给三百人,每个教头所辖不过两千六百余人,这样一来八十万禁军的唬人称号就大大缩水了。

(林冲)

你以为到这就结束了?那就太天真了。北宋徽宗时的东京位于今河南开封,小小弹丸之地,就是人扎堆站,怎么可能容得下八十万禁军?

北宋这个禁军和我们所理解的禁军还是有出入的。我们理解的禁军既皇帝的御林军,专戍卫宫城皇权的军队,如果这样看来放在北宋看起来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称号似乎没毛病。然而不是,北宋对禁军有新的定义,既由中央政府控制的精锐正规军,包括东京与地方的。并且这个八十万是沿袭后周军队编制的称号,实际上宋太祖赵匡胤时期,禁军地方加上京都的不过十九万。原因很简单,赵匡胤重文轻武,本就不多,又裁员缩编。

但是,到了宋仁宗时期,禁军所有地方与东京的确实膨胀到了八十万,但是这也仅是纸老虎而已。

比如我们看后来女真六万铁骑南下灭北宋时,当时北宋号称有不下十几万精锐禁军戍卫东京,有恃无恐。然而事实令人大跌眼镜,所戍十几万禁军被六万女真人如切瓜砍枣般灭了。可见,这个十几万禁军,真正能上阵的不过只有六万人以下才有可能成就女真人以少胜多的传奇。

(女真人六万铁骑灭北宋)

我们按照这个比例可见,当时北宋号称八十万的禁军,绝对有不下于四分之三的人吃空饷,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挂虚职。事实胜于雄辩,当时徽宗时东京禁军确实只有十几万而已,其中又仅有不超过一半合格,撑死了不过六万左右,并且有一半以上是战时从地方调遣而来,那么这个数字在林冲在东京时又得缩减一半。

如此一来,真相便来了,林冲在东京任禁军教头时,真正在东京的禁军人数在五万至九万之间,按照北宋不下于三百个教头且大多吃空饷的尿性来看,绝大多数教头会在东京吃香的喝辣的,林冲所辖的禁军均摊下来不过两百到三百人左右。

并且,教头不是将军,仅是教授禁军武艺的职位而已,无权调派军队。当然,按照林冲武艺来看,不排除他在东京禁军中有较高的威望与地位,这也能解释高俅为什么有所忌惮给他来阴的,否则就直接杀了便罢。

我们再考究北宋武官共九品数十级来看,林冲的禁军教头却并不在此列,可见其连个像样的官职都没有,在他之上更有都教头、都军头、各正副都教都军头等不下于十几个官职。而我们知道《水浒传》里高俅是太尉,算是专司军队最高领导人。



(高俅)

你们说这个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的称号唬不唬人?!


不书


亚洲小姐

我的儿童时期,一直以为亚洲小姐类似于世界小姐,是整个亚洲最大的选美赛事,但是后来发现不是,是香港亚洲电视举办的,因此而得名,其风头一直被香港无线电视举办的香港小姐赛事压着,2000年起一度停办,2010年起移到安徽省合肥市举办。


太上皇

比如李渊,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唐高祖李渊失势,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传位给李世民,自己做了有名无实的“太上皇”,从此再也没有接触过政事。

还有李隆基,安史之乱中李隆基逃向四川,太子李亨即位为唐肃宗,尊李隆基为“上皇天帝”,自此李隆基的权力被架空。

除此之外,中国历史上还有多位“太上皇”,情况各不相同,有些太上皇是有实权的。


八十万禁军教头

我的儿童时期,一直以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是教八十万兵力的禁军的总教头,后来发现不是,“八十万禁军”需要连起来读,在宋代,禁军指朝廷的正规军。八十万禁军教头是“八十万禁军”其中的一个教练,级别也就相当于一个士官。


八府巡按

八府巡按是小说戏剧里面的说法,在历史上曾经叫做十三省巡按,听起来似乎是管理十三省的官员,要知道古代一个省可能比现在的省大多了,所以十三省巡按听起来像一个一品或者二品的大官。但实际上这个官职只有七品。


Ace心晴


很多人都说了听起来很大,但是实际上很小的官职。那我就来一个反的,听起来很小,但是实际上很大的官职——弼马温。

太白金星在招安孙悟空之后,玉帝封了孙悟空为弼马温。在和属下喝酒的时候,问他们是几品官职。

属下:没品。

孙悟空:没品?莫非是大到了极点?

属下:哪里是大到极点,根本不入流。

孙悟空:什么是不入流?

属下:最低最小的官,只配给玉帝看马。

孙悟空听到之后,可谓是生气到了极点,打翻了面前的桌子。闯出了南天门,回到花果山做他的美猴王。

很多人生起了对孙悟空的同情之心,认为这是玉帝骗了他,实际上是错怪了玉帝。他此次上天,得了两大好处。


第一:籍名在录。意思是名字留在了仙界上面,是天庭的正规编制,也就是现在的公务员。有的妖怪修炼一生,最后都做不到籍名在录。

孙悟空回到花果山之后,就有两个小妖怪前来投奔:

久闻大王招贤,无有得见,今见大王受了天禄,得意荣归,特献“赭黄袍”一件,与大王呈庆。肯不弃鄙贱,收纳小人,亦得效犬马之劳。

这句话中有真有假,是看到孙悟空受了天庭正规编制之后,前来投奔。想当年孙悟空在下界为妖,他们这两人也不见前来。如今刚刚从天庭下来,立刻跑来献殷勤。

后来二郎真君和梅山六圣前去捉拿妖猴,最后幸不辱命。梅山六圣说要“压着妖猴去请功”。但是被二郎真君拒绝了,皆是因为“汝等未受天禄,不得面见玉帝。”


虽然梅山六圣是末流的神仙,但是此次捉拿妖猴有功。然而因为未曾受天禄,甚至连见玉帝的资格都没有。然而孙悟空在下界为,玉帝还是“授予天禄”,可见还是认可他的。

第二:弼马温是个不小的官职。玉帝问武曲星君天庭当中还有什么职位空缺?最后得知御马监缺一个正堂管事。然而御马监是个什么地方?它等同于天庭当中的宫、殿、方、处,属于天庭直属部门的负责人。

虽然电视剧当中,弼马温似乎是一个光杆司令,每天还需要自己去放马。但是实际并非如此,建成、建赋、点簿、力士等大小官员。其中官职最小的是力士,他们负责养马。剩余的人都是管事的,也就是说只需要坐在办公室批批文件。

而且这个御马监也不是凭空而来的,明朝边设立有御马监,平时主要给军队饲养战马,也负责皇家的马匹。


如此说来弼马温是御马监的执事,放在明朝甚至还是一个四品的官职,并不是电视剧当中所说的不入流。

而且到了明朝后期,御马监的职责也开始逐渐扩大。从刚开始的只负责养马,到后来涉及财政军事等领域。

为了照顾数量众多的马匹,甚至还需要配备相应的管理技术人员,包括了腾骧四卫及四卫、勇士营。这支部队最多的时候人数达到4万多人,在古代的时候,4万多人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部队,更何况还是驻扎在皇宫之中。

4万多人所养的马,总不能只有几千匹吧。光是皇宫当中所用,就不止几千匹了,时不时的还要赏给一些大臣。所以就要配备相应的牧场,以及对应的饲料等等。

几万匹的马,一天就得吃几万斤的饲料,这中间全部都是油水。一天的一出一进之间,油水就够普通人生活一辈子。

所以说弼马温绝对不是一个小官,而是一个有着非常大油水的官职。可惜孙悟空到头来还只是一个猴子,如果他真的耐得住性子,说不准也就没有后来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