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上的重点高中,读高一,说老师上课都听不懂,考试差不多垫底了,急哭了怎么办?

知足常乐62446367


这个问题三言两语说不清,很想帮助你,所以写了3000字长文,希望能帮到你。

首先,不要慌,这是一个共性问题。初中和高中的课程有很大的差异性。除了少数天赋特别好的同学,大部分同学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因为高中和初中学习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

初中学习和高中学习的主要差异在三个方面:

1、高中的知识密度更高

一方面高中课本的知识含量本身就要比初中多得多,另一方面重点高中都会往前赶,尤其是一些市重点、省重点,在高二以前就把整个高中的课都上完了,高三就是纯复习。所以刚刚从初中升上来的孩子原本一堂课3-5个知识点,老师会反复多次给同学讲解清楚。现在一下子一堂课十来个知识点,有的知识点一划而过,讲过就算了,不会再跟学生说第二遍。

知识密度的提高等于变相要求学生专注力相应提高。网上有个视频很适合说明这个现象,老师一开始在黑板上写一些很简单的数学式子,底下的学生就开始走神了,结果一回神,满满一黑板计算步骤!实际情况是根本等不到学生走神那么久,往往一个疏忽,或者仅仅某一步没有理解,后面就完全接不上了,蒙圈的学生坐在那里,基本上后半节课就等于白上。

2、学习方法不适应

初中的学习,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是可以考到高分甚至满分的。尤其是一些学习刻苦的女孩子,只要够勤奋,是能学的很好的,这也使她们养成了依赖于类似于背出解题套路的这样一些学习方法。

高中学习则更为灵活,光靠死记硬背,一方面内容太多,背不下来,另一方面题目(tao)太(lu)灵(duo)活,就算把这个套路背下来,题型稍微变一变,又不会了。

对于初中靠死记硬背拿高分的孩子来说,不啻于灭顶之灾。他必须重新找到适合自己的,不那么死记硬背的方法才能学得好,否则要背的内容越来越多,光背也拿不到高分,孩子就被层层打击压垮了。目测提问者的女儿较大可能是这种情况。

3、不仅主课难度加大了,副科难度也断崖式增长

中考的主要副科只有物理和化学,其他副科之前会考考掉。初中物理难度很低,化学更是学了个皮毛。但是到了高中,在文理不分科之前,几乎所有副科都是高考难度。不但理科难度提高很多,就连文科都不能靠死记硬背过关。

一下子多出这么多负担,如果时间安排不擅长,不合理,很容易陷入胡子眉毛一把抓,最后啥也没搞好的窘境。所以新高一学生,如果学习节奏调节不过来,很容易晕掉。

4、上课内容和考试难度脱节

这一点在重点中学尤其明显。特别是好学校,为了杀杀高一新生的锐气,让他们知道啥是天高地厚,不要妄想在高中吃老本,会刻意出一些难度极高的试卷给学生做。这跟古代的杀威棒的概念很像。所谓杀威棒就是发配充军的犯人一到边镇,为了让他老实听话,杀杀他的气焰,要先打个十几二十棍,教他知道谁的拳头硬。

重点高中也是这样的。而且在整个高中学习中,好的老师会刻意把控试卷难度,当他发现学生上一次考得比较好,或者有骄傲自满情绪时,就会出难度很高的试卷,杀杀学生的骄娇二气。

当然,即便老师不刻意提高难度,高中考试难度本身也比较高,上课内容和考试难度之间有一个坑,需要学生通过思考,动脑筋,刷题,自己把坑填满。

那遇到上课听不懂,考试垫底的情况要怎么办呢?如何才能在高中打个翻身仗?这需要让孩子遵循以下4个步骤:

第一步、寻找突破口

学习难度陡然上升,这个时候学生要做的绝不是死磕自己最差的那一门。因为就算你死磕,一没有方法,二没有天赋,三基础还差,你完全没办法突破。只会越来越郁闷,越来越消沉,还会浪费很多时间。

我们要做的是找到自己擅长的科目,通过强项增强自信,找到学习节奏和学习方法。一般来说能考上高中,甚至重点高中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一门或者几门强势科目。

升上高中以后,孩子可能因为以上所罗列的原因,整体成绩下滑,但强势科目肯定还是要比别的学科成绩要好一些。哪怕此时强势科目也只有中等成绩,也不要紧。

从强势科目入手,第一,比较感兴趣,不会完全摸不到门道,可以借强势科目调整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并能有效提升成绩的学习方法。

第二,强势科目如果能尽快取得进步,就能让孩子产生自信:高中学习也不是那样可怕,我是能学得好的。

第三,一门学科成绩进步较大时,学生会引起老师注意,至少老师能感到这个孩子是想学好的,而因此多关心一下他,给予学习上的帮助。

第二步、由基础入手,不要妄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这一点很多进入重点高中后落后的学生往往想不到,因为能进重点中学,除非是走关系或者摇号调配进去的,否则初中成绩都还不错。这类之前的好学生都有个共性,就是希望能面面俱到,无视难易,把所有的题目都刷一遍。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企图面面俱到,最后只会哪面都不行。很多学校到高三以后,老师才会告诉学生最后一道或者两道大题不会的可以放弃。因为无论你再怎么花时间,绞尽脑汁,做不出就是做不出,再投入大量时间刷题也不行,就算做出了,性价比也太低。高考试卷上,最难的题是给985高校甚至北清刷人用的。

所以当学生要提高成绩时,也要为自己设立目标。从基础题入手,先彻底放弃难题。但是要求会的题一定要做对。有的孩子为了做后面的难题,会的题也没认真审题,最后结果就是难的题不会,会的题做错,这分数怎么会好看?

第三步、学会安排时间

前面说过因为高中一下子多了很多很难的副科,加上要适应初中、高中学校时间安排的不同。有的孩子每天都学到凌晨三四点,第二天起来精神不济,上课效果也不好。

所以时间安排很重要,尤其是有的学生还有回到家刷手机的习惯,坏习惯一定要克服。合理的时间安排是成绩提高的保证。

第四步、不要放弃,啃下硬骨头

无论孩子现在成绩多差,就算上课完全跟听天书一样,都不能放弃。不放弃总还有希望,放弃就彻底没戏了。

对于听不懂,要怎么解决呢?其实很简单,就是立足于教科书,一遍一遍反复看。

分享一下我在考心理咨询师时的经验。

我在报考心理咨询师的时候,也是完全看不懂教材,三个月要拿下一门之前没有涉猎过的学科,难度不会比高中学习简单。第一遍读教科书和听课的时候,几乎也是蒙圈的状态,专业术语太多了,听不懂。

我就回去翻第二遍教科书,这一遍很多人名跟专业术语看起来就眼熟多了,但是直接做题肯定是不行的。接着再听一遍老师讲课,甚至找到不同老师讲课的资源,同样一个章节这个老师讲的跟另外一个老师讲的会有不同,举的例子也不一样。交叉验证之下就更容易懂了。大概看过三遍教科书听过2遍课之后开始同步刷题。题目刷再几遍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其实学习这回事换汤不换药,都是差不多的。换到高中学习,首先一定要把教科书吃透。不要上来就《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有的学生就喜欢上来就刷题,题都不认识你呢,概念都不清楚,刷了有什么用?这时候积累的错题一点用处都没有,只能检验你吃老本会多少。

越是基础差越是要亲近教科书,教科书不熟之前《一课一练》都不要做,没有意义。只有教科书吃透了,你再去上课、补课、刷题才是有效的。

如果本校任课老师讲的你还是不懂,可以找一些校外补习,不要去上特别高大上的补习班,不要找培优的,要找普通学校补差的。因为你现在可能还不适应进度比较快的老师讲的课。结合自己学校老师和校外补习的老师,甚至网上再找一些学习资源都可以,目标是多听一遍,就多熟悉一点。

最后才是刷题。还是不要追求难题,从自己会的入手,如果这套题70%你都会,这个时候再收录错题集,这才是有效的错题,有参考价值。

根据这套学习方法,硬骨头一定会被啃下来。

最后两点注意事项:

第一、目标设定不要太高,不要想一下子提高几十分,哪怕一次考试提高十来分,甚至前进1-2个名次,也是好的。目标太高,就会一次次被打击,损伤自信心,不是个好事。

第二、如果在啃硬骨头的过程中,跟不上学校老师的节奏,不要慌,按照学生自己的节奏来。要知道重点学校的节奏是给那些很快能适应高中学习的“快同学”设置的。作为“慢孩子”还是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哪怕作业完不成也没关系,家长跟老师沟通一下,老师会理解的。因为学生不是刻意去逃避写作业,而是要留出时间补基础。

总之,只要找到自己的强势科目,由基础入手,合理地安排时间,最后再立足于教科书,根据自己的节奏一点一点查缺补漏,不说前几名,至少中等偏上是一定可以达到的。

祝你的孩子早日跟上高中的学习节奏,成绩获得进步!

我是亦君,如果回答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我,给我留言:)


亦君说书


我是一名省重点高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你女儿这种情况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入学成绩就垫底,初中本来学得不是很扎实,但是中考还可以,擦边进入了重点高中。

第二种情况是进入高一的前几个月,没有适应高中的节奏,没跟上,然后每天都跟不上,滚雪球,最后上课都听不懂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高中老师一般都会照顾刚刚入学的孩子,高一的头一个月头两个月,进度和节奏都比较慢,帮助孩子适应。只要不是入学成绩垫底,学生一般不会在高一的一开始出现这样的情况,上课听不懂,考试直接垫底。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该怎么办?

好在高一现在只是进行了几个月而已,放心,只要能够打破恶性循环,调整好心态,做好每天的事,还是能够赶上来的。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调整好心态,不要焦躁,不要发生内耗。家长要不断的鼓励孩子,要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提高成绩,哭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解决问题。

2.明确初中和高中的差异,找到适合自己的高中学习方法。一定要记住,高中拼的不是学习时间,而是学习效率。所以要尽可能的提高效率,减少高一熬夜的次数。要不然晚上熬夜写作业,第二天早上听课不专心,晚上写作业不会写,又得熬夜,长此以往就变成了恶性循环。

3.提高效率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每天的事,完成整个学习环节。上课前要预习,才知道上课的重点和复习的重点,做完作业要订正,梳理错误的知识点,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4.适当的补缺补差,及时问问题。注意一定要适量,千万不能病急乱投医。孩子得知道自己的知识点缺漏。其实最好就是在下课后及时的问老师没听懂的问题,今日事今日毕,不拖到第二天。

5.合理的安排时间。不要指望一个晚上可以搞清楚所有的不懂的问题。一定要保证当天的知识点的吸收。在此基础上,把以前没搞懂的问题梳理成表格,每天安排一到两个知识点。就像是愚公移山,以前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搞定。

6.最后多和班主任和老师交流。看看孩子究竟是真着急还是假着急。所谓的假着急有两种情况,一是没考好,着急给家长看,怕责罚。二是脸上着急,行为照旧不改变。听听老师的建议,然后配合老师去解决问题。千万不能自乱阵脚。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学生本身基础不扎实,能力也有限。老师是根据全体学生的素质确定教学内容和节奏的。那么就要降低对孩子的标准,要让孩子跟自己比,吸收老师和环境的有利因素,每天取得一点进步,最后的高考成绩也不会太差。因为带过很多届学生,有一些借读生,也可以考上一本甚至是211。所以事情无绝对,只怕有心人。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希望得到您的关注,和点赞~~


陈老师谈教育


这个“女儿”竟然跟我上高一时候一模一样,我记得我在高一上学期时也是哭着对我妈说:“老师上课我都听不懂,考试除了语文成绩是第一以外,其他都垫底。”

但是庆幸的是,经过后期的努力,到高一下半学期的时候,成绩也慢慢提升,高考考取了不错的大学。

我把当年的一些经验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帮到你女儿。

第一、“路遥知马力”:新的环境、新的师生、新的知识,不要着急,慢下来,走稳些。

很多学生,尤其是女生,进入高中后,由于整体环境跟初中有非常大的差别,心理上会有压力,担心自己在新的环境中适应不了,担心自己在与同学的比较中会落后。尤其是从普通的初中考入到重点高中的学生,更是容易出现这种问题。

这时,学生及家长一定要把心态调整好,稳下来,慢下来,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个脚印地继续努力,相信自己在漫长的高中学习中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有了良好的心态,就是打赢考试战役的第一步。

第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询问孩子哪些功课学起来吃力;询问别的学生为什么学起来不吃力。

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了解功课为什么学习起来会感觉吃力,为什么会听不懂:是课本知识难?老师讲课方法孩子接受不了?孩子座位靠后听不清老师讲课?原因有很多,逐条进行分析,把问题一一进行分解,了解孩子上课听不懂、成绩垫底的根本原因。

同时,家长可以和别的家长进行沟通请教:别人家的孩子是否也是听不懂?是否也吃力?有没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分享?

孩子自己在学校也可以多向成绩优秀的学生请教:他们成绩优秀的原因在哪里?向优秀的学生看齐,切不可沉溺于自卑中,不敢张口向老师、同学求教,这种自卑的心理只会让自己的成绩越来越糟,失去上进的机会。

第三、“重复是最好的老师”:从基本知识抓起,把简单的知识先学会,由易到难逐步提升。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一定不要忘记:重复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如果听不懂老师讲的课,遇到题也不懂怎么做,起码要学会背诵和记忆,把课本上出现的公式、常识、老师划的重点用重复的方式加以记忆,就算不理解,也要先死记硬背下来。这是提高的根本。

随着对基础知识记忆的增加,学生会慢慢理解一些知识的内部联系,并通过反复的习题练习来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反复的记忆-练习-再记忆-再练习的循环反复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一定要记住:学习,对于很多基础差的学生而言,真的没有捷径可走,唯一的办法就是付出比别人多,比别人多练习,多花时间记忆。

第四、“刨根问底”:虚心求学,敢于不断追问。

成绩越差的学生,越是不敢提问。

尤其是女生,心理觉得自卑,觉得自己的问题太简单,说出来怕别人嘲笑。

其实,这种心理是非常不必要的。因为作为学生,学习是在学校的最大目的。当自己基础差的时候,不懂装懂才是成功路上最大的障碍石。

当老师在课上讲的知识点,自己不明白时,要敢于在下课后向老师提问,请求老师再重新讲解一遍,实在不行就到老师办公室,让老师给你开小灶。一般老师是不会拒绝勤学好问的学生的。

一节课的“问题”最好当堂课解决,不要留到下节课,因为知识点都是相关联的,积累的“问题”越多,欠的知识“债”就越多,将来“还”起来就觉得压力太大,一下子无法解决。

同时,还要多向身边的同学请教,让一些听懂的学生给自己再讲解一遍。同学之间相互帮助,一起学习,学习效率也会更高。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对您有帮助。

人鱼妈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硕士,喜欢研究家庭教育的自媒体人。喜欢我的回答,就关注我吧!

人鱼妈妈教育


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但真的很难办。

我就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一路以第一名的成绩冲到重点高中,高一的时候还能进年级前十,高二时莫名其妙就跟被人点了穴一样,数理化啥都听不进去了,时至今日,我也只能用见鬼了来形容。没有亲历过的人,是理解不了一个一直学业优秀的孩子,成绩突然滑坡后,受到的一万点暴击。所以我很理解你孩子的处境和心情。

但是,你孩子和我们当年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我们当年没有课外班,学习就靠一位老师教然后自己理解,但你孩子现在可以寻求解决的途径很多呀,一对一家教可以找起来呀。

你要尽全力帮孩子开窍,就3年了,最后一搏,千万不要放弃。


新上海人


我儿子今年上高三,他也曾经经历过同样的阶段。当年他在初中的时候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结果一上重点高中第一次排名班里倒数第四,当时我一听排名头皮都发麻,孩子也是说老师上课讲的听不懂。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要慌,帮孩子调整状态是当务之急。我儿子现在上高三,成绩已经稳步提高到了班级的上游。

找出孩子听不懂的原因

1、第一种情况是老师讲的太快。尤其是重点高中的老师,如果分跨重点班和平行班,那么对于平行班的孩子来说,老师讲课肯定比较快。因为老师习惯了重点班的速度。还有一种情况是老师认为学生都进行了假期的先修,大部分同学都能跟上,往往老师不会兼顾少数同学会放快速度。

2、第二种情况是孩子不适应老师的讲课方式。相对于初中阶段而言,高中的老师讲课更加粗线条,主要是传授孩子们方法,不在细节上过多纠缠。而孩子习惯了初中老师反复讲、讲反复的讲课方式,不太适应高中老师的讲课方式。

3、也可能是老师自己的普通话不够标准。如果老师的方言比较严重,学生们听起来也会非常费劲。但从题主描述的情况来看,说明应该不是老师语言的问题,而是孩子个人的问题,成绩垫底了,说明还是孩子不能适应老师的讲课方式。



帮助孩子适应高中的学习

1、首先让孩子调整心态。告诉孩子高中阶段的讲课方式和初中不同,即使暂时成绩垫底也不要自暴自弃,尽量适应,课上认真听能听多少是多少。

2、如果课上实在听不懂,可以提前预习或先修。现在高中生的实际情况是假期先修的现象非常普遍,有些个别的孩子没有先修。而普遍先修的现象导致老师讲课的速度放快,没有先修的孩子听起来就会费劲。弥补的方法之一就是提前预习,尽量能够提前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在进度上和别的同学赶齐。

3、课上听不懂的问题,课下赶紧去问老师。要让孩子学会追着老师跑,当堂的问题课下解决,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我就是这样教育我儿子的,孩子一下课就钻到办公室里。课下的弥补和巩固对孩子而言非常重要。一定要鼓励孩子抓时间抢时间,把上课没听懂的问题搞清楚。

4、短板科目进行课后辅导。不要听信不课后补习也能跟上等说法,如果孩子确实出现了瘸腿的科目,趁着在高一阶段赶紧给孩子进行课后辅导,这样在高三进行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孩子才能跟上进度。



高中阶段讲课的速度很快,很多老师在高二阶段就已经结束了全部的过程,高三阶段专注于复习。孩子课上听不懂,家长首先帮助孩子调整心态,教会孩子适应高中的讲课方式,给孩子进行必要的课后辅导,孩子的成绩很快就会有所提升,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轩老师谈教育


孩子刚刚进入高一,还没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出现这种情况一点也不意外。侄女上高一时,上课听不懂老师讲课,小测物理考了35分,往家打电话直接放开喉咙就哭。其实,能进入省重点高中的,都是原来学校的佼佼者,侄女哪里受得了这种落差啊?后来我看全班成绩单,发现除了五六个八九十分,十来个七十多分,一片60分以下。连我的得意门生也仅考了58分。这样,我就明白了,成绩偏低的原因是开课速度快,学生练习少,还没熟练掌握,老师就又讲新内容了。既然这样,那就别慌,平静下心情,考虑怎么应对吧。

不要丧失信心,继续认真听讲,充分利用时间练习巩固

出现听不懂课,考试成绩偏低的情况,千万不要丧失信心,认为自己无药可救了。只有继续认真听讲,充分利用时间练习巩固,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另外,新课开到一个阶段,老师也会回顾下,一定要把握住阶段性复习的机会,把不太懂的争取弄懂,把没熟练掌握的,通过练习尽可能熟练掌握。这时要求不要太高,只要小检测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就行。通过几次回顾复习,你就会觉得先前学过的东西慢慢懂了,做起来不发蒙了,成绩一次比一次提高了。这样,你对自己的信心才会重新找回来。

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分析自己的认知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从前的佼佼者,集中在一起,还是会分出高下。在新集体中,自己处于什么状态,要坦然接受。这并不意味着在学习上放松,而是在心理上解放自己,不过分纠结名次,把精力集中到学习、钻研上去。很多孩子成绩一不理想,先是怀疑自己,既而焦躁不已,学不下去,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就是真的跟不上来了。不能否认,班上有几个天才,老师讲得再快,练习再少,阶段性小测,人家的成绩依然亮眼。如果我们不属于那种头脑反应特别灵光的,那就依靠扎实地努力,锲而不舍地奋斗。你会发现,日积月累,我们居然也无限接近了学霸。侄女就是这样,靠着不懈地努力走过高中三年,最终考取了一所211大学。

最艰难的时刻要挺住,要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道理好讲,事难做。在学习的过程中,艰难的不是繁重的课业,艰难的是你经过长久地努力,成绩依旧在原地打转转,甚至还会微微后撤。这时,学生往往承受不了屡屡地打击,慢慢有点撤劲儿。这时,如果真的不能坚持下去,也许你与进步真的就要无缘了。人们都知道竹在快速生长前,有一个在地下扎根的漫长过程,学生长久努力看不到进步,恰就如竹的扎根。只有鼓足干劲儿,继续向前,才能迎来拔节猛窜的时候。

成绩上窜下跳不要急,只要能窜上去,那就是通过继续努力可能稳定住的水平

如果通过持续努力,猛然一次,成绩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高分,之后便又沉下去,短时间内起不来,不要着急。成绩能挑起来,说明你有了达到某一水平的可能,只是知识储备还不能让你稳定住。这时,除了继续查漏补缺,潜心练习、总结,没有什么窍门。学习也若种植,要有“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修行之心。当你眼里不只盯着成绩时,通过不断地纠错、改错,探究、总结,成绩反而提高了呢。

总之,高中学习,既是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学习方法的摸索,又是心理的训练。“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放清香”?


楼台明月


高一就是个坎,我女儿也是重点高中的重点班。整个高一上学期上数学课就是一边听一边哭,在年级里出了名。焦虑到耳鸣失眠,从小学到初中我从来没因为她学习操过心,说实话她变成这个样子我也崩溃了!想尽一切办法挽救,但是效果了了。不过经过一个寒假的缓冲后明显好转,假期里自己安排时间平衡各科学习,慢慢适应了。到下学期从班里的三十多名,到了十五六名。高二分科以后明显好转,现在高三基本都是前五名,区六千多人排在五六十名。我用过来人的经验跟你说你不用太着急,就是一入高中孩子没跟上节奏,不适应。这种情况很多,只要不放弃一定会慢慢追上来,高三还会复习回过头去看高一的知识就不是那么难了。


红泥小火炉与芭拉拉


孩子刚上高一有些不适应很正常,大多数高一学生都有这个阶段,有的学生适应的快,一两周就能适应高中老师的节奏,有的学生就比较慢,需要一些方法调整学习状态。我是一名高一的班主任,下面跟你说说我的看法。

一、孩子上课为什么听不懂

1、可能是学习知识变多,听课难度加重。

跟初中相比,高中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大幅提高,但是老师教学的课时是一样的,所以老师难免在课上只讲章节的重点和难点,琐碎的细节一两句就带过,留给孩子自己掌握。如果孩子习惯了初中老师把知识反复讲,掰开讲,高中突然发生变化就会感到难度很大。

2、可能是老师上课太快

重点高中通常会把学生分成两个群体,一种是尖子生扎堆的重点班,一种是普通班。很多老师是同时带重点班和普通班的。为了照顾尖子班的学习进度,老师在备课时会加快节奏,这是普通班的学生就可能会跟不上,或者是少部分基础不好的同学跟不上。

3、可能是学习氛围变化,心理压力太大

初三最后冲刺的难度可能都比不上高一日常学习的难度。初中大家学习都很轻松,不需要那么拼,高中氛围跟初中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而且身边的老师、同学都会给你很大压力。进入高一就是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对于学生来说,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调整。

二、帮助孩子更快的调整

1、慢慢找到自己的节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高一是一个磨合时期,要坚持学习,对于新的课程有决心去理解和掌握,一个一个去攻克,找到自己的节奏和学习方式,后面就会渐入佳境。

2、课前最好预习。

在知道老师讲课节奏快的前提下,自己上课前先把课本上的知识例题过一遍,知道老师大概要讲哪些内容,上课才能抓住重点。否则乱听一气,孩子课堂上掌握起来就会费劲。

3、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

在高一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难题,适时总结自己克服难题的经验,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认识到和发挥长处,比如如何发散思维,如何记忆公式,总结积累成功经验可以让接下来的路更好走。

4、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

汲取老师和同学的有益看法、方式,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碰到问题多问问老师,没有一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成绩好。所以千万不要在内心排斥老师,甚至躲老师躲得远远地。

总之,孩子刚上高一感觉学习跟不上,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很多在当时觉得不可战胜的难题,到了高二高三再回头看,往往不过如此,所以家长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有不畏挫折的勇气,渡过这个难关,孩子学习成绩一定会有大提升。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中留言。


高锋老师


和我高一时太像了,不同的是我虽然“啥都听不懂”,但是可没有像这位女生“急哭”,我都不知道“哭”,我每次考试都是垫底(倒数一二)的存在,所以我现在挺后悔,挺遗憾的。就自己经历过的来说说。

女儿考上重点高中,初中基础相当不错,但是高中知识和初中知识没有必然性联系,或者说初中知识不牢固,高中就学不好吗?大大的错误!进入高中,考的是学习习惯,只有把自己学习意识建立起来了,才能到哪都游刃有余。


首先,分析题主问题:老师上课都听不懂。这问题就大了,怎么会全听不懂呢?这种情况也有,但基本上都是出现在少数不学习男孩子身上,就我所见,女生基本没有。所以,我断定:这是将现象较为夸张化了。不过,考试垫底,说明情况的确很严重,再不加以解决,问题会持续恶化。

高中无非就是初中的拓展而已,高一更是最为关键性时期,好多学生高考成绩不理想,就是因为高一、高二基础不扎实,直接导致高三学习成绩提不来的“罪魁祸首”。而高一课程更是占了高中60%内容(学校不同,情况有差异),大部分有难度的内容都是高一所学。

从初中到高中,难度一下子跨越太大,为了更好学习高中内容,就有了“初高中衔接教材”的讲解,即便如此,却仍有很多同学跨越不了“难度障碍”,尤其在女生身上体现非常明显、非常着急,显得很焦躁。


其次,高中老师有可能普通话不标准,理解费力。但是经过了时间适应,是完全没问题的。女儿考试,至少也有一月时间吧,磨合时期是完全够的,但成绩垫底,就是自身问题。听了这么多,难道就对女儿没有什么办法了吗?别怕,公子哥为你支招:

充分预习、不留祸患

女儿上课听不懂,可不是老师原因,老师也只是加快学习进度,面向全班,一视同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了老师要讲啥,还会听不懂吗?不存在的。预习中不了解之处,做下重点,课上认真听课。可做到事半功倍。

课下巩固

及时复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习新知识:一天之内若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推移,遗忘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只有36%,乙组按照艾宾浩斯规律复习,一天后记忆保持率98%。

可见,即使复习多么重要,尤其是在高一极为“争分夺秒”时期,更显得不可或缺。还不懂,迅速问学科老师,针对你的情况,也不要再问同学了。同学不一定能讲得清楚,老师知道重点、可以拓展,清晰讲解会让你一目了然的。多问老师,我若是老师,我就喜欢问问题学生。闷头闷脑的学生,除非你能无师自通哦。



努力+心态=成绩

我相信女生的态度肯定是不错的。但要有方向的努力,别这道题解不出来,就放弃了。知难而上,才是学生最好的态度。“胜不骄败不馁”,端正心态。谁都想每次考试都考高分,但是可能吗?难免因为一些差错,结果不如人意,别慌,这是很自然的,也是成长过程。

我见过一个女生,月考成绩太差,中午在那偷偷的抹眼泪,眼圈就红了,还不照样挺过来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有自己不能明白的。



这无非就是就是一种自我认知的过程,挺过去了,一切都会好的。站在现在角度看,高中知识也不过如此,虽然自己确实很菜,但这并不影响我“轻视”它。这位女生也一样,不要因为一时的失意,就“着急”的没办法了。迈过了这道坎,你会发现,也不过如此,有啥好难的。

我是公子哥,关注我,了解更多教育问题。


教育公子哥


我的女儿也是考的是重点高中,而且是学校年级第一考上的,高中老师也很重视,但是高一孩子就不适应了,我家孩子从小到大适应慢慢学的节奏,从小学开始就是开学学的肯定不好,单一到期末考试准拿高分,她接收慢,特别是高一数学和地理很难,老师都怀疑这个第一是含水分的,后来慢慢的,地理计算有的很难,不会我家孩子就在本子上记下来不会的,下课问老师,有时间就问,问的都以为老师会烦了,会了反倒不觉得难了,但是数学一直是大难题,初中觉得她数学挺好的,不知怎么的就是觉得难,她也着急,心情也不好,上火,学习还挺刻苦的,身体就搞的不好,我就去学校旁边租个房子陪读,天天带着家里的饭,每天熬点汤,回来用泡脚盆泡上艾蒿一边看卷子一边泡脚,两不耽误,最后考的也挺好,现在学高翻,她喜欢的,我都后悔陪读晚了,要是一开始就陪读,在她不适应高中生活的时候在旁边开导她也许会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