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獨秀書法,一枝獨秀

在中國現代史上,陳獨秀先生首先是作為一個政治人物留在人們記憶中的。他至今受到我們的關注,更多的是與他的文化人生有關。他是一位激情飽滿的詩人,一位治學嚴謹的學者,一位個性突出的書法家。他在文字學、語言學方面,著述頗豐;同時力倡“美術革命”,直到今天也是美術界津津樂道的話題;在書法理論和實踐上,也有著很深的造詣。

陳獨秀 草書七言聯 立軸 水墨紙本

1916年,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聘請陳獨秀擔任北大文科學長,黃侃等人詰問蔡元培,陳獨秀憑什麼能當文科學長?蔡元培告訴他們,陳獨秀精通訓詁、音韻。陳獨秀作為一個學者,他在文字語言上研究,成果最多,影響也最大。

陳獨秀 篆書《散氏盤》 立軸 紙本

1909年始,陳獨秀著手研究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對古文字的字義淵源進行探求,發表了《說文引申義考》。後又撰寫《字義類例》,則是這項工作的繼續與深入。此書把字類分成假借、通用、引申、反訓、增益、辨偽、異同、正俗、類似十類。1932年陳獨秀被捕下獄,他的訓詁、音韻之學,於獄中始得大造。胡適就曾經說,我真羨慕陳獨秀,監獄裡雖然生活艱苦,卻有許多閒暇來著述,他若脫離苦厄就不能安心著作了。陳獨秀在獄中所寫的著作,除了《實庵自傳》兩章之外,還有《實庵字說》《識字初階》《甲戌隨筆》《老子考略》《中國古代語音有復聲母說》《古音陰陽入互用例表》《連語類編》《屈宋韻表及考釋》《晉呂靜韻集目》《荀子韻表及考釋》《廣韻冬鍾江中元古韻考》《干支為字母說》等,這些著述,多方位地思考中國文字的起源和演變。其最有價值的文字學專著,則是《小學識字教本》一書。他認為,從文字的形式和發展,可以看到社會和國家的形式和發展。

陳獨秀 草書 四屏立軸 水墨紙本

陳獨秀像許多文化人一樣,並不自詡為書法家,他的書法不為一般人所知。說陳獨秀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一個極具個性的傑出書法家,許多人會不以為然。但他的書法,在當時就受到了很高的讚賞,名重大江南北。只是後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不大被人們提起了。

陳獨秀 草書七言聯 (二軸) 紙本

1916年底,北京大學為改革校風,充實大學生文化生活,經蔡元培與陳獨秀倡議,成立了“北京大學書法研究社”,請馬敘倫、沈尹默、劉季平等人為書法導師,陳獨秀本人也親自參與其中。這在民國初年是一偉大的創舉,是近現代書法史上的一個特別事件,在北京大學這樣一個高等學府,有一群人把書法作為一門藝術來研究,這無疑成為書法藝術走進現代的一個重要標誌。

陳獨秀的書法有一定的家學淵源。他兩歲時生父病卒,出嗣於四叔陳衍庶為子。陳衍庶字昔凡,號石門湖客、石耕老人,活動於清代同治、光緒年間。他在官宦之餘雅好金石書畫,是當地頗有名氣的書畫家。《懷寧縣誌》記,他特別崇尚鄧石如、劉石庵、王石谷、沈石田,故自顏其居曰“四石師齋”。《歷代畫史匯傳補編》《虹廬畫談》等繪畫史籍中對陳衍庶繪畫有記載。陳獨秀生長於這樣的一個環境裡,必然要受到一定的薰陶。

陳獨秀 行書 立軸

他有著堅實的學識,過人的才情,此外更有一份特殊的境遇。因此,在我們看來,他的字裡便總是縈繞著一種孤獨與蒼涼。陳獨秀有不少書法作品傳世,大都是被捕期間和出獄之後寫下的。陳獨秀羈押獄中時,除了朋友學生,還有軍政要員,還有知其善書而慕其名的好事者,備上禮品來獄中探望,請他留下墨寶,他都慷慨應允,奮筆揮毫,藉此抒發心中塊壘。那一揮而就的暢快,是其它方式難以達到的。他給一名偵緝隊長寫了“還我河山”和“先天下憂”兩條橫幅;給一位不知名的來人寫下了一幅“彩筆昔曾幹氣象,白頭吟望苦低垂”的對聯。何應欽請他寫字,他提筆寫了“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相贈,以明其志。他的學生陳中凡來探視,陳獨秀以篆書錄謝枋得《北行》詩“雪中松柏愈青青”,表達了自己的信念。出獄後,他拒絕了各種誘惑,蟄居江津,潛心學問,留下許多書稿和書信墨跡。

陳獨秀 草書 陶詩一首 鏡心 紙本

中國文化史上有一個現象,大凡文化人物在精神遭受挫折時,往往都會不約而同地親近於書法而放棄政治,專心致志於書法藝術,以書法來排遣愁悶,療治精神創傷。陳獨秀被共產黨開除,坐了國民黨的牢獄,經歷了政治上的跌宕起伏,他便埋頭文字學研究和書法藝術。“珊珊媚骨吳興體,書法由來見性真。不識恩仇識權位,古今如此讀書人。”這是陳獨秀1934年在南京老虎橋監獄中所寫大型組詩《金粉淚》(五十六首七言絕句組成)的第三十六首。歷經種種磨難,此時的陳獨秀的心態,昭然呈現在人們面前。

陳獨秀 手札

在民國時期的眾多學人中,陳獨秀的書法是風幟獨標的。從他的書法作品以及大量的信札手跡中,我們可以看到他駕馭筆墨的能力。他的書法,變幻莫測,精彩紛呈,顯示了他的桀驁不馴的性格與卓爾不群的藝術天分,表現出極盡變化的藝術創造能力。

陳獨秀 行書扇面 紙本

陳獨秀 致何遂信札一通

陳獨秀等致胡適信札

陳獨秀 書法 鏡心 水墨紙本

陳獨秀 行書七言詩 立軸 紙本

陳獨秀 隸書七言詩 立軸 紙本

陳獨秀 行書李益詩 立軸 水墨紙本

陳獨秀 隸書 立軸 水墨紙本

陳獨秀 致陶亢德書札 13.5×20.7cm

轉自:隔山樓,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