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历史评价却很高?

史小二记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本回答约3000字左右,阅读时间3分钟,欢迎阅读。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第4位皇帝,共在位9个月,他在明朝的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在明朝16位皇帝中,他是一个守成的皇帝,他爷爷朱元璋打下江山,传给了朱允炆,百姓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他爹朱棣又发动了“靖难之役”,成功抢夺了皇位,而后又连续派兵对外征战,百姓更是苦不堪言,但是当朱高炽即位后,把他老爹颁布的一些苛政全部废除,做出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情,那么这位宅心仁厚的皇帝为什么在历史上评价如此高呢?东哥就跟大家说一下。

朱高炽的身世

在洪武11年(1378年)七月二十日,朱高炽在朱元璋的兴盛之地凤阳出生,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孙子,也是朱棣的长子,关于其出生,有这样一段记载:

仁孝皇后,梦冠冕执圭者上谒,寤而生帝。

古代帝王出生,必有祥瑞记载,因此朱高炽一出生,母亲仁孝皇后便梦见他儿子是个皇帝。只是他从小便被父亲嫌弃体型肥胖,加上他有足疾,因此行动颇为不便,有人搀扶也会摔倒,如此跟朱棣“貌奇伟,美髯髯,智谋有大略”的形象相比自是天差地别,此外朱棣却极为喜欢朱高炽的弟弟朱高煦,《明史》中写到“长七尺余,轻趫善骑射,两腋若龙鳞者数片”,再加上其弟跟随父亲朱棣南征北战而立下汗马功劳,所以朱棣更想立他的弟弟为继承人。

第一个图为朱高炽,第二图为朱高煦,兄弟俩还挺像。

童年的朱高炽是隔壁家的好孩子

童年的朱高炽表现很出众,《明史》中这样写“幼端重沉静,言动有经。”同时,朱高炽自幼便对读书感兴趣,4-5岁的时候就喜欢呆在宫中读书,而且遇见不懂的问题,还向一些学问好的大臣们去请教。

除了喜欢读书,朱高炽还喜欢射箭,《明史》中这样写到:“数日辄造精艺,发无不中”,意思是说朱高炽练了几天的射箭,便可以百发百中,而当身边的人问他为什么如此精准的时候,他说:“心志既正,无难者,然决口不自矜。”由此可见朱高炽小时候便较为文静、谦逊,且心志善良,同时不像其他顽皮的孩子一样贪玩,非常愿意学习和好问,简直就是现代版隔壁家的好孩子。

此图为朱高炽

18岁的朱高炽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世子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高炽正值18岁,爷爷朱元璋授金册,立为燕世子,据说他爷爷对这个孙子颇为满意,有这样一段故事,朱元璋有一次把朱棣的几个儿子,秦世子、晋世子、燕世子等几个世子和其他几位王的世子叫到身边亲自教导,然后为了考察这几位世子,便经常让他们分别检阅皇城的四门卫士,而朱高炽常常最后一个回来,朱元璋很好奇就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旦寒甚,卫士方食,俊食毕,乃阅,以故迟”。意思是早上天太冷了,让卫士们吃完早饭,再阅兵,所以才晚了,朱元璋一听开心的说他能体恤下人,真是宅心仁厚。

他爹发动“靖难之役”,他却有勇有谋的坐镇后方

建文元年(1399年)7月5日,燕王朱棣正式起兵,公开反对朝廷,大家知道北平是朱棣的藩封之地,是其根本所在,因此朱棣在外出征时,包括朱高煦在内的几位世子都在外作战,只有朱高炽一人留守北平,但是他却意识到守卫北平的重要性,因此在李景隆还没有围攻北平时,朱高炽便已积极准备,安抚城中军民。而在随后李景隆果然围攻北平之时,发动了几次攻城行动,都未成功,但“城中守备已完,虽老弱不及万人,帝(朱高炽)鼓舞激劝,下至妇人、小子皆奋效力......人心不变”,可见朱高炽的准备工作很到位,是一位真正有勇有谋的军事家。

此图为朱棣像,你们说跟图一图二俩儿子像不像呢?

皇储之位得来不易,但是他以仁孝使得天下归心

永乐二年(1404年)朱高炽被封为太子,其实早之前,朱棣就已经考虑太子之位,首先他嫌弃朱高炽,比较欣赏朱高煦,但是俩人在靖难之役中都贡献很大,而朝中大臣也分为两派,他们认为朱棣喜欢朱高煦多一点,所以很多人投机都赞成朱高煦为太子,但是朝中还有一部分人尊崇祖法,如解缙、黄淮等人认为“立嫡以长”,而解缙更是对朱棣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最终朱棣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可见他太子当的也不容易。

兄弟反目成仇,他却儒德宽厚

朱高炽被封为太子,朱高煦自然极为不甘心,因此在永乐时期经常诬陷朱高炽,这种政治打压还造就了多起大案,无数朝臣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比如解缙之案,解缙帮助朱高炽成功争夺太子之位,朱高煦自然很恨他,而由于朱棣的偏爱,朱高煦也极受宠爱,因此许多大臣还是站在他这一边,认为一切皆有可能。但是当这些大臣故意把主张立朱高煦为太子的消息传入民间之后,朱高煦却对朱棣说是解缙为了邀功买好故意将消息泄露,更是有一次朱棣出征不在家,他将解缙见朱高炽的消息告诉了朱棣,于是朱棣大怒,将解缙严刑拷问,乃至身亡,除了这个案子如耿通之死,黄杨之狱等等,并且不仅朱高煦一人虎视眈眈,就连赵王朱高燧也难消夺储之念,但是在朱高炽继位后,却没有对这个几位弟弟进行严惩,可见其儒德宽厚之心。

此图为赵王朱高燧,你认为像吗?

太子监国利国利民

在身为太子的时候,朱高炽一共6次监国,且在监国时期做出了大量的利国利民的良政,因此他也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

抚恤灾民,在永乐七年(1409年)他初次监国,他的出生地凤阳地区爆发了严重水灾,为了及时了解灾情和开展赈灾措施,他首先命令大臣巡视淮安、凤阳等一带灾情严重的地方,在了解了具体情况后,他免除了扬州、淮安、凤阳地区的田赋,并代百姓赎回因灾害而卖出的子女,同时又看到很多人因饥饿所迫无法生存,他又命人开仓赈济,而他这种政绩也有很多,比如山东水灾、隆州饥灾等徙民屯田,朱棣在位时推行过“垦荒归己”的奖励政策,但是效果一般,而在他监国时期便安置了山西等2000多户流民到隆庆进行开垦荒田,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亲近文臣,前面我们说朱高炽喜欢读书,自然也爱好文学,他尤其喜欢欧阳修的“奏议切直”,因此他建议大臣们要苦口言直,不要阿谀奉承,所以哪怕说他的坏话,他也不会追究,因此他身边很多文臣都直言不讳,给他的行政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反对酷吏,朱高炽极其反对酷吏,尤其是他老爸亲近的一些宦官,比如陈瑛,虽然是朱棣的宠臣,但是由于陈瑛“擅杀无辜”,所以朱高炽便对他进行了严惩。宽刑治罪,他在监国期间最重要的政治表现便是宽刑治罪,比如一些普通的罪犯,他通过向朱棣建议,赦免了他们一定的罪行,同时全国的犯罪量明显减少,此举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老爹去世,胖胖的他悲痛欲绝,首先稳定了局面再继位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病重的朱棣发下遗诏,将帝位传于太子朱高炽,而他在听到老爹去世后,“哭恸几绝,强起拜受”,但是即便这样,他还是强忍着悲痛,立即召见大臣,稳定了局面,同时与大学士杨荣、杨士奇等心腹,商量丧礼,而后同年8月,皇太子朱高炽即帝位,并大赦天下,是为明仁宗,此时的朱高炽已经47岁,做了整整20年的皇太子。

在位施政,利国利民

1,调整明蒙关系

朱棣在位时曾连续三年率兵北伐蒙古,因此明蒙关系极为紧张,因此他一上位,便积极处理明蒙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重视北方防务,其二保持与蒙古各部落朝贡关系。

2,重用贤臣,恢复三公、三少孤

永乐时期,由于朱棣亲近宦官,加上朱高煦夺储所引发的一系列案件,导致了许多重臣下狱,而朱高炽一上位,便立即赦免,比如户部尚书夏原吉、刑部尚书吴中等。除了赦免外,他还积极提拔一些官员,比如文渊阁大学士杨荣,春坊大学士杨士奇等。另外他复设“三公、三少”(即太师、太傅、太保与少师、少傅、少保职位),这六个职位在他老爹在位的时候废除了,这些职位对明代的官制影响很大,尤其对储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比如他儿子明宣宗朱瞻基也是一代贤君,俩人共创“仁宣之治”。

3,还都南京

在永乐时期,为了北方边防安慰,朱棣曾将都城南京迁于北京,而朱高炽即位后,户部尚书夏元吉建议还都南京,他采纳了建议,并命令诸臣做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包括加强对南京的管理,令设南京守备加强防护,并为各机构增加了一些官员,并于洪熙元年(1425年)4月命太监王景弘,都城建设不必过于整齐,以免劳民伤财,但是同年5月,他突然驾崩,但是弥留之际,却不忘迁都之事,一再嘱咐“四方向仰咸南京,斯亦吴之素心。”

结语:《明史》评价朱高炽的统治为: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谢谢大家阅读,能读到这说明您是历史喜爱之人,愿与您一起探讨那历史的风采,关注我,谢谢大家。


东哥聊历史


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是个大胖子,有多胖呢,应该在300斤左右。因为身体肥胖,所以行动不便,床铺,门口都要大一号,穿衣服费布料,因此,朱棣不大喜欢他,曾多次打算立二儿子朱高煦为皇储。

这事儿一直让朱棣十分纠结,后来是大明才子解缙给他下定决心立储的,解缙说:皇帝有个好孙子啊。因为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却生的英武雄伟,有帝王之气。

除了肥胖,朱高炽的才能一点也不比朱高熙差,靖难之役中,朱高炽坚守北京城,以一万之众兵士,发动北京城军民一起守住了北京,李景隆号称五十万大军也没有打开北京城门(虽然其中有水分)。朱棣称帝之后,屡次北伐,朱高炽坐镇监国,朝政不乱,井然有序,充分说明了朱高炽的治国才能。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朱棣时代以严猛治国,其间又发生了靖难之役,人心思安,朱高炽一改朱棣的严酷和朱元璋时代的“重典治国”理念,施以平和仁政,由此,文官士人得以“身心解放”,百姓得以休息,朱高炽不同于父亲祖父的执政风格得到官民一致拥护。

朱高炽虽然在位仅仅两百余天,但是有几件事却深得士大夫文人的拥护,故而让后世之人给予高评价。

一是为方孝孺平反。方孝孺被誉为明初读书人的“种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江山,在姚广孝的恳求下,朱棣开始并没有打算杀死时为帝师的方孝孺,便命令方孝孺写诏告国。方孝孺不从,说:即使诛灭我十族,我也不会给乱臣贼子写。朱棣便怒诛方孝孺十族,历史只有灭九族的例制,朱棣将方孝孺的学生门生算上,诛灭方孝孺十族。高压之下的士大夫文人敢怒不敢言,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痛”。朱高炽为方孝孺及其他被朱棣打压的臣子平反,争取了士大夫文人的支持和拥护,是得到历史高评价的第一个原因。

二是取消朱元璋时代的酷刑制度。朱元璋时代,大小官员每日上朝提心吊胆,如履薄冰,与家人诀别,能够晚上归来,便举家庆贺,算是又多活了一日,这种严猛的氛围让官员们生死难耐,朱棣夺取了江山之后,沿用朱元璋的严猛思路,而酷刑肉刑更是家常便饭,是常伴官员们的“噩梦”。朱高炽即位之后,取消了这些肉刑,实在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必然得到好的评价。

三是提升内阁职权。朱元璋罢相之后,直接管理六部,组建殿阁,由殿阁学士辅助处理政务,朱棣形成内阁,但是内阁官员只有五品,缺乏实权,皇权还是相对集中。朱高炽提升内阁学士的品级,可达一品,这意味着内阁的权力得到提升,对于那些文官士大夫们来说,是一件绝对可以看见“希望”的好事,自然会被高评价。

四是休养生息。朱棣在世的时候,建北京、剿北元、开运河、下西洋,件件都是大项目,劳民伤财,朱高炽深知这些大项目带来的民贫国困的后果,于是出台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使民得以休息,国得以生养。

综上几件事,两百余天,朱高炽虽然在位只有不足九个月,但是却顺天应人,能够得到后世的高评价,确在情理之中。


青灯问史


明成祖朱棣子嗣不多,一共有四个,和他的老爹朱元璋二十六个儿子比起来,那是小巫见大巫,就算朱棣这四个儿子也是他当燕王的时候生的,他四十多岁登基以后二十多年没有一点动静了,这难道真的是巧合吗?这些暂且不论,我们就来说一说他的嫡长子~朱高炽。


汉人讲究嫡长子继位,而且朱高炽也的确是比较聪明,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过于肥胖,有近300斤的体重,走路都需要别人搀扶,而且走一步喘三喘,身体极其不好,因此朱棣也不喜欢这个儿子。

他想如果把大明的江山传给老大朱高炽,万一没过几天,他一命呜呼了怎么办?就他这身子骨能适合当皇帝吗?所以朱棣在立储的这件事情上一直很纠结,但是如果废长立幼的话又不符合情理,况且老二老三对皇位一直虎视眈眈,这让当爹的朱棣很是头疼,但是不管怎么纠结朱棣还是把皇位传给了大胖儿子朱高炽,朱棣因为他当继承人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他看上了朱高炽的儿子,他的孙子朱瞻基,觉得这个孩子是一个当皇帝的料,从小就喜欢他。



公元1424年九月明仁宗朱高炽继承皇位,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7岁。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之献陵,由嫡长子朱瞻基继位。

大家请看从公元1424年九月,到第二年的五月朱高炽病重,一共不到300天,而在这短短的200多天的时间里,后人却给了朱高炽极高的评价,这一切单从他的庙号“仁宗”能看得出来庙号是后人在皇帝死后给皇帝立的封号,仁宗就证明这个人是仁义之士。



朱高炽继位的时候已经46岁了,实际上,史书评价朱高炽,并非仅仅是从他即位的那段时间来寻找依据,他即位之前的事迹,同样值得称道。 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他天性沉稳,喜学少言。虽然他的沉稳品质深受祖父朱元璋喜爱,他也因此早早被钦定为燕王世子,但朱棣事实上却并不喜欢这个儿子。


朱高炽由于身体过于肥胖,他没有跟随父亲南征北战,但是话又说回来,他虽然没有打过仗,也不代表他是无能之辈,话说朱高炽镇守北平期间,建文帝大将李景隆率领50万大军攻打北平。而且,建文帝还专门送了一封秘密文书给朱高炽,想以封王来引诱朱高炽投降。 尽管当时朱高炽只有一万兵力,但他却连看都没看,就直接把建文帝的文书转送给了朱棣。并且朱高炽在坚守北平期间,积极听取城中老兵的意见,以多种方式与李景隆斗智斗勇,最终李景隆被迫撤军。朱高炽也因此创造了万人守城的奇迹。

朱高炽由于身体过于肥胖好静不好动。在一个人的时候,他喜欢看书,喜欢学习,从书中学习知识,学习做人的道理,虽然不被父亲喜欢,但是他依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足以说明为什么后人对他有极高的评价了。


佳宁姐姐说历史


朱高炽虽然在位仅仅两百余天,但是有几件事却深得士大夫文人的拥护,故而让后世之人给予高评价。

一是为方孝孺平反。方孝孺被誉为明初读书人的“种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江山,在姚广孝的恳求下,朱棣开始并没有打算杀死时为帝师的方孝孺,便命令方孝孺写诏告国。方孝孺不从,说:即使诛灭我十族,我也不会给乱臣贼子写。朱棣便怒诛方孝孺十族,历史只有灭九族的例制,朱棣将方孝孺的学生门生算上,诛灭方孝孺十族。高压之下的士大夫文人敢怒不敢言,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痛”。朱高炽为方孝孺及其他被朱棣打压的臣子平反,争取了士大夫文人的支持和拥护,是得到历史高评价的第一个原因。

朱高炽在位200余天,为什么在历史上的评价这么高?

二是取消朱元璋时代的酷刑制度。朱元璋时代,大小官员每日上朝提心吊胆,如履薄冰,与家人诀别,能够晚上归来,便举家庆贺,算是又多活了一日,这种严猛的氛围让官员们生死难耐,朱棣夺取了江山之后,沿用朱元璋的严猛思路,而酷刑肉刑更是家常便饭,是常伴官员们的“噩梦”。朱高炽即位之后,取消了这些肉刑,实在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必然得到好的评价。

三是提升内阁职权。朱元璋罢相之后,直接管理六部,组建殿阁,由殿阁学士辅助处理政务,朱棣形成内阁,但是内阁官员只有五品,缺乏实权,皇权还是相对集中。朱高炽提升内阁学士的品级,可达一品,这意味着内阁的权力得到提升,对于那些文官士大夫们来说,是一件绝对可以看见“希望”的好事,自然会被高评价。

朱高炽在位200余天,为什么在历史上的评价这么高?

四是休养生息。朱棣在世的时候,建北京、剿北元、开运河、下西洋,件件都是大项目,劳民伤财,朱高炽深知这些大项目带来的民贫国困的后果,于是出台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使民得以休息,国得以生养。

综上几件事,两百余天,朱高炽虽然在位只有不足九个月,但是却顺天应人,能够得到后世的高评价,确在情理之中。


跪射俑


为了让朱高炽成功减肥,据说朱棣将失职多送食物的供膳官剁成肉酱······这恐怕是朱棣对朱高炽身心最大的摧残了吧。练骑射朱高炽欲哭无泪,他胯下的战马也是如此。

虽然朱高炽在位不及一年,但是他自永乐中后期,就开始长期监国。时人评价,东宫监国,朝无废事。也正是因为朱高炽在日常政务处理中所积累出诸多经验,所以才有能力在朱棣去世后,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并拨乱反正。

甚至可以说,在朱棣主政期间,二人属于分工合作,作为皇帝,朱棣管理的是最重要的军国大事,而日常政务基本都由朱高炽来处理,无论是北征蒙古,还是北京筹办迁都事宜,都造成朱棣长期不在南京,所以朱棣命令太子朱高炽监国。

朱高炽的短板

不同的人所持政治理念不可能完全相同,而朱高炽不光有自己的政治理念,还有自己的脾气秉性,所以二人本身就有政治冲突,也存在一定积怨,这才是朱棣某些时候会考虑让朱高煦继位的原因,而不是因为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某一个儿子。当然朱高炽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是一个问题。

其实,朱高炽的优势也仅仅就是长子而已,论个人感情来说,朱棣最赏识的始终是朱高煦(后来看清其嘴脸后才淡漠下来),最宠爱的是朱高燧,而最不喜欢的恰恰是身体孱弱的朱高炽。

无须讳言,朱高炽的体型确实是肥胖,笨拙,行动迟缓,为此,朱高煦没少调侃他,这也引起了朱高炽长子朱瞻基的不满。也是出于身体原因,类似于骑马打仗,都不是他所擅长的,不可能象朱棣一样,御驾亲征蒙古草原。对于朱高炽来说,上马都是一件很费力的事,而朱高煦骁勇善战、战功卓越,还几度救过朱棣的性命。对于才干方面的赏识,朱棣肯定是倾向于朱高煦。

而对于朱高燧,朱棣很纯粹的,就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宠爱甚至溺爱,没有原因。

朱高炽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

虽然他只当了几个月的皇帝,但总比朱标要好些吧。朱标是太子做到归天,为什么要提朱标呢?

二人脾性相近。这也是朱高炽的优点、超过两个弟弟的优点,就以永乐初期向过往总结:

第一、中规中距,为人宽厚;

第二、最初作为前燕王的继承人,他是受朱元璋亲自册封,根红苗正;

第三、虽然朱高炽不擅长领兵打仗,但是守城方面还是有功劳的,在朱棣造反初期,朱高炽坚守北平,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仅仅率领了1万多人守城,竟然成功抵御了李景龙50多万南军的进攻,当然了,这里面是有猫腻的,本文就不提了。

朱高炽的宽仁平和,给他带来了极大回报。

这就体现在朱棣在继位初期,作为首要国事,大臣们劝谏朱棣早日册立太子,但是朱棣却一直在犹豫。凡是这类意见,他都加以搪塞,人选虽然不定,但他却又向群臣征求册立太子的意见,很明显朱棣自己也很纠结。

其实,朱棣知道他自己最喜爱的朱高燧是没有德行和本事继承皇位的,他还是倾向于朱高煦能够继承大统,这是试探群臣对朱高煦的拥护程度。长幼之分对于朱棣来说,这都不是问题,他不但打破了立嫡立长的传统,还把正牌的皇帝不知打到什么地方去了,不立嫡长心理压力也不大。

朱棣得到的结果却是大部分臣子的反对,你皇帝再强也终究还是要靠踏实忠心的臣子来做事,如果是朱高煦继位之初就君臣不合,会致令国家动荡,后果不堪想象,而且他们反对的原因,外加朱棣自身的好恶综合来说就是:

第一、封建社会的那套传统礼法。

第二、群臣对朱高炽的支持。

第三、朱棣非常喜欢自己的儿媳(长辈对晚辈的欣赏)。

第四、朱棣非常喜欢自己的长孙-“好圣孙”朱瞻基,传位不是踢球,如果他把皇位传给朱高煦,再想让老二将皇位回传给朱瞻基那是痴心妄想的。

第五、渐渐看清朱高煦的嘴脸和野心。

处处被掣肘的朱高炽

朱高炽被立为太子,虽然随顺了诸位大臣的心愿,但却造成了朱棣和朱高煦之间,以及朱高炽与朱高煦之间的矛盾,并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形成积怨,只待井喷的一天。

各有分工这种工作方式,本身就有问题,因为这让父子二人都不自在,到底谁说了算,很显然朱棣说了算,但是在他北征和营建北平皇城的时候,大多时间并不在南京,日常政务都由朱高炽来处理,即便是一般政务的处理,朱棣就能放心么,同样不行。

朱高炽的权限中有中低官员的人事权,这是朱棣特地交代的,高层官员的提拔任免都要朱棣亲自做主。

一方面限制了朱高炽本就不大的权利。

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担心。怕朱高炽受人挑唆,下手过重,类似于朱允炆那个糊涂蛋一样,做出蠢事,被利益集团左右,甚至受人挑唆搞不好趁着自己不在南京就直接“起事”。

总结来说,太子监国虽然是朱棣授权,但是朱棣本人却并不放心。在那个时期,朱高炽也无非就是个顶级秘书,在每次朱棣出差回到南京后,都要让朱高炽将所有处理过的政务记录呈报上来,还有更过分的,比如说,处理一件事,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最后处理的结果是怎样的?

朱高炽虽然没有过多抱怨,但可想而知他的内心的崩溃的,对这种放权方式也是抗拒的,即便是个臣子也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权利,我一个做儿子的,你不放心我?为啥不给我相应的权利,朱高炽在意的是这让他很难在政治上一展抱负。

在朱棣看来,朱高炽明显是在夺权,因此没少对朱高炽进行过斥责。并且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每次回到南京主政的时候,总要把某些朱高炽处理过的政务,更改后作废,理由也不是依据法度与合理性,很纯粹的就是秀肌肉,让朱高炽知道到底谁说了算。

父子二人积怨越来越深,朱棣还张榜,将朱高炽的“乱政”公诸于众,让朱高炽颜面扫地,这实在是不智之举。明明有些政令,处理的非常得当,但朱棣说改就改,这遭到了一些官员的反对,朱棣大笔一挥,人头落地,以后在朝中虽然有很多人支持朱高炽,但也仅限于暗中支持,不再有人敢替他辩护什么了。

群臣们都在压抑着,不经意间,朝中的势力,渐渐泾渭分明,一方面是皇权的忠实拥护者,也就是保皇派,另一方面,就是从根本上就看不起朱棣的一些大臣,朱高炽的脾气秉性随和,政务处理能力尚佳,法度掌握宽严并济,朝中或明或暗,赞赏他的人很多。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分投机分子,毕竟朱棣某一天离世,那么继位的肯定是朱高炽,投机分子就会抓紧时间不遗余力的在朱高炽没有登基以前,巴结逢迎,好在他登基以后,收获回报。

朱棣和朱高炽的积怨越来越深,逐渐爆发出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甚至心悸的冲突。其实归根结底都是朱棣和太子的冲突。这个时候,看出苗头的朱高煦和朱高燧指使在朝中的支持者利用朱棣对太子的猜忌和不满,散布流言,中伤陷害,不断的刺激朱棣,关押处死朱高炽的东宫派系势力。

很多与太子关系不错的朝臣,都受到了陷害。朱棣还曾秘密下令自己的心腹,暗中调查太子,而金忠摘下官帽,叩首痛哭,他愿意为朱高炽担保,如果朱高炽是不可靠的,他本人愿意连坐,朱棣才没有进一步行动(换人监视)。

朱棣的态度,因为朱高煦和朱高燧的挑拨离间越发冰冷强硬,而同样是这种态度,也反过来刺激了朱高煦和朱高燧,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的打击朱高炽的嫡系势力,但是不懂收敛的朱高煦太过肆无忌惮,终于也引起了朱棣的警觉和震怒,将其废为庶人,还是朱高炽流着泪求放过,才使朱高煦保住了亲王爵位,但被削去两队护卫,发送到山东乐安。

就这样朱高炽少了一个最有力的皇位竞争者,也少一股强劲的反对势力,这让心理上已经不堪重负的朱高炽暗暗松了口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永乐后期,闲杂人等被撇除了个干净,纯粹演变成了父子二人的闹剧。将近20年的积怨渐渐爆发,还是因为分权问题,一方面要让朱高炽监国,而另一方面,又绝不放权,让朱高炽的处境非常尴尬。

朱棣一面故作姿态,亲笔授权有事不必奏来,一面又事后查错,无论对错都要斥责,这样的日子加上朱高炽本就孱弱的身体,能有高寿才是怪事。

在最后一次北征的途中,朱棣已经感到时日无多。他曾经说过,东宫(就是朱高炽)处理政务的时间已经够长,而且非常熟练,我返回北京后,要把所有军国大事,都托付给他,我也该享受天伦之乐了,意思就是想提前交接,退位享福。

看来,朱棣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有很大的担忧,否则不会突然想起放权,让朱高炽即位。

朱棣也有舔犊之情和自己的苦衷

再怎么样也是自己儿子,何况还有自己喜欢的朱瞻基呢,其实他对朱高炽和东宫势力所采取的行动,目的不过是想削弱和限制其能量,以防逐渐演变为规模庞大的太子党,对自己的皇权造成威胁,哪怕厚道的朱高炽没有这个心,也怕小人撺掇,朱允炆就是反面典型。所以虽然朱高炽连连遭受打击和限权,但是很奇怪的,他的太子地位还是比较稳当。

朱棣虽然对朱高炽敲敲打打几十年,但是下手也并不重,狠手都下在外人身上了,他也没有把事态过于放大,这些都被朱棣控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之内,关押和杀戮的人,也都是朱高炽的“近臣”,并没有牵扯过甚。他的目的,只是让朱高炽的权利继续被笼罩在皇权之下,以免发生不可控制的事态。

朱高炽也比较聪明,以前他曾经处分过朱棣的宠臣,但在受到阻力后,他便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甚至对于朱棣安插在自己身边的眼线,也假装不知(已经有人告知朱高炽)再加上朱棣的宠臣金忠,以及诸如杨士奇,胡濙等人的保护,朱高炽的太子之位,一步步巩固,只不过权力被限定到一定范围和程度而已。

(几幅画作都是朱瞻基亲笔)

时代不同责任不同

这父子俩的工作是阶段性的,各有各的使命。

朱棣负责保命、铁腕惩“奸”、开疆拓土。

朱高炽负责守成,并且拨乱反正把诸多不良现象灭除于萌芽状态。

朱棣开疆拓土,北及蒙古,南征交趾,远航西洋,迁都北京。这些都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些功绩即便放到今天也让后世子孙们感到振奋和钦佩。

但是这却超出了明朝当时所能负担的极限。这也是后来刘大夏哪怕面对皇帝的讨要,也拒绝交出海航资料的原因。

朱高炽继承皇位,是为洪熙帝。他对永乐时期的政策,从各个方面做了相应的调整,否定了朱棣以前很多并不合适做法,开创并实施了仁宣之治。

朱高炽停止了耗资巨大、耗费空前的四项巨额经费。

看到这里某些朋友可能会感到惋惜,觉得他应该顺着他爹和他爷爷的足迹占领俄罗斯,解放全欧洲^_^,但那只是咱们的想法,当时的条件,已经不允许朱高炽沿着他父亲朱棣的老路走下去。

迁都北京后,虽然天子守国门,给北方战事带来了一定便利,而随着朱高炽的国策调整,北京在当时的重要程度,尤其作为首都来说,意义不大,朱高炽也曾经想过,还都南京。

这不是个人好恶的问题,而是有着非常现实的目的,整个皇家宫廷、官僚机构、北京周边的卫戍部队所需消耗,每年都要从南方将大量的物资运到北方,运费本身就极其惊人,甚至超过了物质本身的价值。

更要命的是,有无数中间商赚差价,比如开支的日子到了,官员们收到了一张张白条,粮食有,但是运不过来,官员们自己去南京领?没办法,挥泪大甩卖,都塞给了商人,而商人逐利,没有大好处他们也怵头这通折腾,所以他们的利润是非常丰厚的,这就面临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明代的公务员工资是能逼出人命的低,再被商人盘剥一气,就更过不下去了,一时间帝国高管们怨声载道,这也是朱高炽打算还都南京的原因。

朱高炽还赦免了朱棣时期很多遭受迫害的官员和家属,把他们解救出来,恢复自由,并首次平反,宣称方孝孺等人是忠臣,承认建文帝一朝的政治地位合法有效,还原历史本来面目。

再就是颇为遭恨的司法部门,包括朱高炽在内也深受其害,他纠正司法部门的办事作风,不允许再恶意构陷,小题大做,从制度上废除了诽谤罪,禁止法外用刑,随意株连无辜。

为了防止司法乱权,他下令三法司会同内阁五府六部等机构的负责人同审罪犯。有效的制止了永乐时期的诬告成风,迭兴大狱的恐怖活动。永乐时期,紫禁城工程,虽然有着很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但是,同样造成了国困民穷的局面,为了缓解这种情况,朱高炽免除了灾区的田赋,还提供无偿的救济。

在永乐时期过多的征用了民间的物资(无偿征用)和劳役(无偿征用),这给民间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朱高炽上台后,做出规定:

按市场价格购买所需物资,并大幅减免当时物料征收数量,有效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公平的裁判制度,方便了民众,同样一件事,转害民,为利民,受到民众的欢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物资方面,各地官员的贪腐行为。

对于以前曾经关押和打击过的东宫官属。朱高炽一再鼓励这些人不要回头再担忧朱棣时期的朝堂风气,现在正是他们畅所欲言一展抱负的最佳时机。

前不久还是阶下之囚,现在又被朱高炽提拔重用,臣子们敢不用命,一个个感动的跟什么似的,自然而然的,朱高炽身边紧密的围绕着一些使用起来如臂使指的忠诚势力。

朱高炽并不是纯粹的好好先生,比如大将丘福,他是朱高煦的坚定拥护者,曾经不遗余力的想将朱高煦推上皇位,其中恐怕也参与了对朱高炽的打压和对其官属的陷害,所以,几乎所有北征战死的将领,全部予以追封,但是,丘福却被排除在外。

朱高炽在即位不足一年的时间内,大刀阔斧的调整和改变了永乐时期的一些弊政,巩固和稳定了当时的社会局势,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短,都是非常少有的,朱高炽的许多做法,明显带着否定永乐政治以及朱棣个人意愿的色彩,甚至近乎偏激,所以某些事未免有些矫枉过正,他也是人,高压几十年总要有个宣泄口,否则人会疯掉的。

如此看来朱高炽这种政治理念都是在他监国时期,通过对政务的熟悉和处理,而逐步产生和形成的,并不是在他即位之后,才后知后觉的下手整顿,所以他的功绩在永乐中期就体现出来了,而非短短不到一年干出旷世成就。

朱高炽稳定局势,缓解困境,平息斗争,他的执政理念为后来的宣德帝朱瞻基所继承,后世合称为仁宣之治,如前所述,永乐时期致使国力下降,呈超负荷状态,这在朱高炽执政的几个月内,得到缓解和调整,而仁宣之治的成功,正是适应了社会需求,弥补修正了弊政,才使整个社会重新步入正常的轨迹。

朱棣和朱高炽两人的矛盾和积怨也是这一转变的重要因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二人的矛盾和积怨促成并加速了当时社会趋势的转变和发展。

有着足够执政经验和能力的朱高炽,在朱棣压迫下兢兢业业几十年,一朝得以翻身,自然在怒火的喷薄的助势下,飞快的扭转着朱棣曾经掌握的一切,迫不及待的以自己的政治理念来修正一条条有伤国力、民力的政策法令,这就是短期见效的原因,这是二十年的成果,而非不到一年。


古今通史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棣驾崩于北征凯旋途中的榆木川,八月二十五日,朱高炽获悉了朱棣驾崩的消息,九月七日,朱高炽继位,改明年为洪熙元年。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炽于皇宫中的钦安殿猝然驾崩,此时距离朱高炽继位只有不到九个月。

关于朱高炽猝然驾崩的原因,《明史》、《明仁宗实录》等史料中都是讳莫如深,后世的一些史学家根据史料中留下的一些蛛丝马迹提出了朱高炽死于纵欲、雷击、中毒、心脏病等几种不同的说法。由于这几种说法都缺乏足够的证据,所以朱高炽猝然驾崩的原因就成了一个历史迷案。

虽然朱高炽的死因成了一个历史迷案,但在历史上对他却有着极高的评价,朱瞻基继位后给他上的庙号是仁宗,意为“仁孝而天下归心”,清修《明史》中也给予了他“用人行政,善不胜书”和“与文、景比隆”的评价。

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明史》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只当了不到九个月皇帝的朱高炽,在历史上为何会有着极高的评价?

通过相关史料的记载,个人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四。

一、负责编纂史料的文官集团必定会给朱高炽一个极高的评价

从永乐二年朱棣册立朱高炽为太子开始至永乐十四年朱高煦就藩为止,文官集团为了帮助朱高炽挫败朱高煦争夺太子之位的企图,在先后发生的解缙案、耿通案、迎驾案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解缙、耿通等支持朱高炽的朝臣和十多位太子属官被杀,杨荣、杨士奇等文官集团的骨干力量大多都被关进监狱。

在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后,如果朱高炽被描述成为一个平庸的皇帝,文官集团不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脸,所以,无论朱高炽如何,负责编纂史料的文官集团必定会给朱高炽一个极高的评价。

二、武将对朱高炽很满意

继位的半个月内,朱高炽先后任命武安侯郑亨为大同镇守总兵官、襄城伯李隆为山海关镇守总兵官、武进伯朱荣为辽东镇守总兵官、都督佥事谭广为宣府镇守总兵官、都督同知梁铭为宁夏镇守总兵官,通过朱高炽给予镇守总兵官常驻各镇、负责卫所士卒的操练、统一指挥附近各卫所士卒守备边防等权力的情况来看,朱高炽是想以镇守总兵官取代藩王成为新的边防核心。

命武安侯郑亨等四人俱充总兵官,亨镇守大同;襄城伯李隆镇山海;武进伯朱荣镇辽东。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谭广为本府左都督,命镇守宣府。命后军都督府同知梁铭镇守宁夏。——《明仁宗实录》

如此一来,武将的权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加、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这对于武将来说无疑是个大大的惊喜,所以,他们对朱高炽很是满意。

三、文官集团对朱高炽很满意

朱高炽继位后,为了对文官集团投桃报李,不仅恢复了永乐时期废除的三公、三孤头衔,还通过内阁辅臣兼任六部尚书的方式提高了内阁辅臣的品级。

这可以被看做是明代文官集团权力开始增加的标志性事件,因为内阁辅臣通过兼任六部尚书、加封三公和三孤头衔的方式就能将品级提升到从一品甚至是正一品。

随着内阁辅臣品级的提升,文官集团就能以内阁为中枢不断增加自己的权力,所以,文官集团同样也会对朱高炽很满意。

四、百姓对朱高炽很满意

朱高炽继位后立即下令停止按计划即将开始的下西洋活动,并且在随后又相继下令停止采办、对鞑靼等部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此外,朱高炽还宣布准备“还都南京,诏北京诸司悉称行在”。

盖京师者四方之本,世云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所都。我太祖高皇帝定鼎于此三十余年,宗社奠安,生民无事,且皇祖陵寝所在,宜命皇子之贤者率重兵以镇之,外以杜觊觎之心,内以壮两京之势。他日回銮,亦可以省东南转输劳费。——《明仁宗实录》

随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下西洋、采办等活动的停止,百姓的负担大大降低,并且朱高炽还同时颁布了许多有利于百姓休养生息的抚民重农措施,所以,百姓对朱高炽同样也很满意。

综上所述,有了负责编纂史料的文官集团必定会给朱高炽一个极高评价的前提,再加上武将、文官集团、百姓、士绅都对朱高炽很满意,朱高炽在历史上的评价怎么会低,所以,只当了不到九个月皇帝的朱高炽必然会在历史上有着极高的评价。


玺言春秋


原因就在于明仁宗朱高炽虽然即位时间不长却奠定了明朝盛世——仁宣之治的基础

明仁宗短短一年的即位时间,虽然不长,但确实对朱元璋、明成祖施政不足的拨乱反正。明仁宗让明朝这辆货车离开偏差的方向,回到正轨,这就弥足珍贵。

明仁宗在短短一年做了什么:

1、明成祖一死、明仁宗尚未即位,即可释放在太子期间被下狱的夏原吉等旧部下;

2、即位后,即可停止下西洋、买马、采办等耗费大额国库资金的支出行为,削减财政开支,减轻国民负担;

3、淘汰厄官;释放被谪隶军籍的官员回家乡;规定文官70岁可致仕;

4、敕令官府所用的物资均以原产地市场价值计价购买,对科派生病人民的官吏严惩不贷;

5、增加朱氏诸侯每年俸禄;

6、设立南京守备,为李隆任职;

7、废除要求都城人民必须在京城卫所养马的规定;

8、停止向民间购买金银,废除两京户部行用库;诏令天下卫所修建城池;

9、废除全国各地雨泽奏章收藏于通政使的做法,要求雨泽奏章即到即上奏,以了解各地天气情况;

10、规定三法司会同大学生、府、部、通政、六科在承天门共同给囚犯定罪,作为永久性法律;

11、增加京官和士兵的月俸禄;

12、释放建文帝时期因建文帝被牵连的所有官吏家属;

13、诏令都城附近的卫军轮番到京城进行操练,成为定制;

14、派遣御史巡视边境防卫和考察天下官吏;

15、规定朝臣回老家探亲的赏赐数量等级;

16、规定地方官员如果在发生灾情不上奏要求赈灾就要被问罪;

17、严禁法外加罚,即便是明仁宗亲自下诏法外 加罚,大臣必须上奏要求明仁宗废除;规定自宫的不孝论罪;除非涉及谋反罪,否则不得连坐家属;废除诽谤禁令,民间上告的都不得治罪;

18、在听说山东、两淮、徐州等地缺粮而官府正准备征收夏季税粮时,为防止工部和户部反对,在没有知会工部和户部,先让杨士奇起草诏书、自己用国玺盖章后,才通知工部和户部,让他们执行。


总的来说,明朝宽松治国、息兵养民的仁宣之治是明仁宗开启并奠定基础、明宣宗继续发展。明仁宗的作用就类似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只是明仁宗即位时间太短。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存在感最低的明朝皇帝,但史书评价他可以比肩周成王,汉文帝

说到明仁宗朱高炽,可能是明代十六个皇帝里面,最没有存在感的。他上承朱元璋、建文皇帝和朱棣,下启明宣宗朱瞻基,爷爷消灭元朝,爸爸发动靖难之役,赶跑侄子建文帝,将首都迁到北京,仁宗的儿子宣宗则大力发展经济。

谁的成就都比明仁宗大。最主要的是,明仁宗仅仅当了8个月皇帝,就一命呜呼,仅次于当了一个月皇帝的明光宗,真是够悲催的。

但是,明仁宗朱高炽又是一个不能绕过去的皇帝,就如题主所说,史书对明仁宗的评价非常之高。那么,史书是怎么评价的,明仁宗又干了什么事呢?

先来看看史书是怎么评价他的。在《明史纪事本末》里面,作者谷应泰说:“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将明仁宗比作周代的周成王和汉代的汉文帝,这两个人都是起到承前启后,将朝代推向巅峰的人。可见,对明仁宗评价之高。《明史》里面则说明仁宗“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其实,《明史》的评价更高,竟然说他的功德都无法书写完全。那么,明仁宗朱高炽到底做了什么呢?

明仁宗从小宅心仁厚,倾心儒学,深受朱元璋喜爱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得稍微介绍一下他的生平。

朱高炽出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7月20日,是朱元璋获得的第四个孙子,朱棣的长子。当时,明朝刚刚建立十年,国家还没有从战乱中恢复过来。

就在前一年,朱高炽的父亲朱棣才刚刚被分封到北平,做燕王。

朱高炽虽然是长子,当时开始的时候,朱棣非常不喜欢他。为什么?史书记载,朱高炽天生就有脚疾,走路一瘸一拐,而且体形肥胖,每次走路都必须有太监搀扶,否则就会摔倒。

此外,朱高炽从小就喜欢儒家思想,喜欢读“四书五经“,每天书本不离手,还喜欢写书法,画画。儒家思想将朱高炽塑造成了一个谦逊有礼,宅心仁厚的人。

朱棣是个美男子,有文韬武略,戎马一生,自然对这么个“废物儿子”心怀不满。再加上后来,朱棣又有了二儿子朱高煦和三儿子朱高燧。朱高煦能征善战,曾跟随父亲参加靖难之役,立下汗马功劳,深得父亲的喜欢。

在靖难之役中,有一次朱棣病重,甚至对朱高煦说,我病了,你要多努力,朱高炽身体有病。其目的是暗示,朱高炽是不可能做继承人的,朱棣心目中的继承人是朱高煦。

本来,朱高炽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没有机会做皇帝。但是,上天赐给了他一个贵人,就是他的爷爷朱元璋。朱元璋特别喜欢这个孙子,朱元璋找来了几个长孙,让他们住在身边。

有一次,朱元璋让他们去检阅皇城士兵,朱高炽是最后一个回来的。朱元璋问他,为什么回来这么晚。朱高炽说,冬天早上这么冷,士兵们在那里吃饭,我是看他们吃完饭才回来的。朱元璋非常高兴,说“能体恤下人,是吾心也”。

后来,每次朱元璋找朱高炽聊国家社稷,朱高炽都会对爷爷说,自己最关心的是老百姓是否能够生活富足。这让乞丐出身的朱元璋非常满意。

朱元璋的意见,也潜移默化影响了朱棣。

朱高炽的弟弟多次对他栽赃陷害,险些让他丧失了继位的资格

此外,虽然朱棣喜欢自己的二儿子朱高煦,但是朱高煦就是一个纨绔子弟,不学无术,甚至滥杀无辜,偷盗自己舅舅的马,这让朱元璋及其朱高煦身边的人,都非常讨厌他。朱高煦的这个性格,也注定导致自己悲剧的命运。

朱高煦还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他很早就想栽赃陷害朱高炽,让他彻底丧失做继承人的打算。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带领军队南下作战前,朱棣命令朱高炽留守北平,进行监国。后来,建文帝的军队包围了北平,朱高炽在母亲徐氏的帮助下,安抚军民,礼贤下士,甚至以身作则,事必躬亲,每天四更起床,二更睡觉。

朱高炽说,父亲在外面作战,我怎么能够偷懒呢?就这样,朱高炽出色的完成了守城任务,后来与朱棣军队里应外合,赶跑了建文帝的军队,这一事件,开始让朱棣对朱高炽刮目相看。

不过,朱高煦却给自己的哥哥暗中下绊。他跟朱棣说,哥哥在爷爷身边的时候,与建文帝关系非常好,因此,他有可能会背叛我们,投靠建文帝。

建文帝的大臣方孝孺此时也考虑到,可以用这个办法离间朱棣与朱高炽。于是,故意写了封信去策反朱高炽。这件事被朱棣知道了,朱棣开始对朱高炽产生怀疑。

朱高炽很会办事,立即将方孝孺的人和信送到前线朱棣处,以此打消了朱棣的怀疑。

朱高煦作茧自缚,最终激怒了永乐皇帝

虽然朱棣开始对朱高炽不再厌恶,但是,他还是很喜欢自己的二儿子朱高煦。很多大臣建议他立朱高炽为太子,朱棣不但不为所动,甚至掀起了几次冤狱,将有功之臣解缙、耿通逮捕入狱,最后被残害致死。这里面,也有朱高煦的挑拨离间。

真正让朱棣开始厌恶朱高煦的事件是,朱棣封朱高煦为汉王,按照明朝制度,成为藩王之后,应该到封地就任。但是,朱高煦迟迟不走,一直留在首都南京。朱高煦当然不能走,走了,他继位的希望就更渺茫了。

这引起了朱棣的警觉与厌恶,并训斥了朱高煦,将他周围的官员贬谪到了交趾(现在的越南)。但朱高煦仍旧不为所动,后来甚至听说朱高煦在府中招募了三千勇士,在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甚至擅杀兵马指挥使。

朱棣大怒,当面斥责朱高煦,甚至要将他废为庶人。此时,朱高炽出现了,他立即劝说父亲手下留情。朱棣对此感到很满意,于是坚定了让朱高炽继位的信心。

朱高煦失去了夺嫡的资格后,三儿子朱高燧又冒出来了,开始与哥哥做对。

朱棣后来先后五次带兵北上与蒙古军队作战,都让朱高炽监国。朱高燧多次栽赃陷害,但被朱棣识破。

由此,朱高炽前方的障碍都没有了,再加上朱高炽数次监国,都井井有条,非常出色,得到了朱棣的欢心。

朱高炽监国出色,最终让他顺利继位

在监国过程中,朱高炽主要做了以下几个事情:

第一是抚恤灾民。永乐七年(1409年),明中都凤阳遭灾,朱高炽立即命人前往赈灾。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紫禁城修建完毕,政府开始从南京转向北京。朱高炽路过山东的时候,发现因为闹饥荒,老百姓衣不蔽体,没有饭吃。

于是朱高炽当场赈灾,朱棣非常满意。

第二是徙民屯田。主要是号召山西等老百姓和流民开垦荒地,促进农业生产。

第三是亲近文臣。朱高炽读了大量儒家的书籍,并将其思想运用到治理国家中。

第四是贬斥酷吏。朱元璋和朱棣都喜欢使用酷吏,毕竟乱世用重典。但是,等到国家平定了,就必须以仁孝治国,于是,他罢免了几个朱棣手下的酷吏。

第五,宽缓刑罚。朱高炽多次建议朱棣,对于很多情节轻的罪犯,可以让他们用钱减轻处罚,没有钱的,让他们去种树,既可以发展经济,充实国库,也可以体现宽容的特点。朱棣深表同意。

明宣宗继位后的政策,为明朝走向强盛奠定了基础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死在了远征蒙古的路上。朱高炽顺利即位,是为明仁宗。

虽然明仁宗在位仅仅8个月,但他解决了很多明朝的的危机。

第一个就是解决了明朝与蒙古的恩怨。朱棣五次远征,劳民伤财,最后两败俱伤。明仁宗主动跟蒙古示好,甚至不惜作出让步,允许他们前来朝贡(朝贡就意味着蒙古可以得到丰厚的赏赐)。

当然,当时蒙古部落里面的瓦剌部,一直有入侵明朝的打算,但是由于自己势力还很弱小,只好先着重统一蒙古内部,表面与明朝修好,韬光养晦。

明仁宗当然知道瓦剌部的目的,但是他还是主动与瓦剌部和好。这导致二十多年之后,瓦剌部给明朝带来了一次巨大的冲击(俘虏明英宗)。

此外,明仁宗还主动与蒙古进行贸易,并严格监视边境的贸易,防止蒙古部落趁机偷袭。

第二个,明仁宗还主动调整了北部的边防和军队,如设立五军都督府和边防都司等,加强了北方边界的防守力量,使蒙古不敢轻易入侵。

第三个,明仁宗还恢复了重用贤臣的政策,释放了很多朱棣时期。被捕的大臣,真正开始以儒家思想治国。

第四个,取消了劳民伤财的下西洋活动。虽然我们后人对此表示惋惜,认为明朝丧失了在海洋时代,可以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与欧洲人争,开眼看世界胜的机会。但是,不得不说,这对当时国家恢复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五个,则是关注赈灾和宽刑平狱。这其实是延续了他做监国时的思想。

明仁宗的这些政策,直接带来的是明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社会的稳定,缓和了内部的矛盾,为后来明朝稳定有积极的贡献。


兮兮说事儿


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可能有肥胖症。他日常移步,需要人挽扶。且行动后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整天一幅病猪的模样。根本不受杀伐果断的朱棣的喜欢。朱棣曾多次要立二儿子朱高煦为皇储,废了他。

大明才子解缙看出了朱棣的纠结所在,这个老缙不管不顾,在针对立储的问题上,就一句话:成祖皇帝,您有个好孙子啊。朱高炽的儿子叫朱瞻基,生的英武雄伟,气宇轩昂,有帝王之气。朱棣思虑再三,没轻举妄动。

其实,胖归胖,朱高炽运筹帷幄的能力不差。靖难之役中,朱高炽留守北京城,以一万之众,抵挡住了李景隆电秭五十万大军的进攻,硬是守住了北京城。在建文帝亲书劝朱高炽投降时,朱高炽不为所动,派人把朱允炆的信使与未拆开的书信直接送到朱棣面精,赢得朱棣称赞。还有,在靖难之役中,行动迟缓的高炽把后方管理得井井有条,保证了前方粮草的供应。靖难之役,朱高炽是有功的。后来,终于敲定,朱高炽当接班人。

朱棣称帝之后,多次率军北伐,又是朱高炽坐镇监国,朝政依然井然有序。

朱高炽虽然在位一年不到,为何在历史上有极高的评价?

1.执政风格受欢迎。

他的爷爷朱元璋时代以无所不用其极的酷刑制度来治理天下,达官士人每日上朝提心吊胆、如履薄冰。甚至早晨上班与家人诀别,晚上能平安归来,就是庆幸。朱棣坐北朝南后,依然延续朱元璋的苛政。这让大明臣民有了朝不保夕、生不如死的感觉。朱高炽即位之后,敢为天下先,取消了这些残绝人寰的肉刑,他施政平和,能使百姓精神与肉体得到放松。所以,他得到了官民的一致拥护。此举好评如潮,为后来的“仁宣之治”奠定基础。



2.为方孝孺平反也赢得了好口碑。方孝孺因治学严谨、才高八斗、忠君体国,被时人称为读书人的“种子”。靖难之役战功后,朱棣在自己的军师姚广孝的恳求与劝谏下,本没有打算杀死他。他当时是帝师的身份,配得上写诏告国书。朱棣有意让他起草,方孝孺坚决不从。朱棣要灭他九族,他铁骨铮铮地说:即使诛灭我十族,又奈我何啊?并大骂朱棣是燕贼。

朱棣暴怒,决意灭他十族,在传统的灭九族的基础上,朱棣将方孝孺的门生又算上一族,诛灭了方孝孺的十族。如此高压之下,形成了极强的白色恐怖色彩,弄得广大文人敢怒而不敢言。朱高炽上台后,为方孝孺正名、平反,赢得了口碑。



3.凭一己之力,提升了内阁职权。朱元璋罢相之后,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朱元璋又组建殿阁,由殿阁学士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实际上是皇帝一人说了算。朱棣虽然组建了内阁,但形同虚设:内阁官员只有五品职别,根本没有实权,中央权力仍在皇帝手中。

朱高炽提升了内阁学士的品级,规定最高可达一品。这样,内阁的权力得到提升,内阁的话语权得以确认,不再是皇帝一言九鼎了。使文官士大夫们看到了希望,有了盼头,确实是一件好事,值得颂扬。



4.体贴民众,与民休养生息。

他停止政绩工程,与民休养生息。他老爸朱棣在世时:迁都、建北京、兵锋指北元、派郑利多次下西洋、组织人力,编修《永乐大典》。件件都是劳民伤财的大项目。尽管可以彪柄史册,但,却带来民生凋敝。

鉴此,朱高炽出台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他政策,使民力得以休息,国家得以生养。他执政时,基本上杜绝了兴师动众、大兴土木、消耗国力 民力的行为。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5.个人性格与为人处世方式容易接受。

皇帝日理万机,有时因性情暴躁,也会受到劝谏与批评。朱高炽也有冲动的时候,说出的话也不免刺耳,叫人难以接受。但他有足够的度量认识自己的缺点和向人道歉。他一心为公的热诚受人待见。

朱高炽是一位开明的儒家君主,他严以律己,效仿古代贤王,坚持俭朴、宽厚和诚挚的理想。让人民对君主有耳目一新的认识,是不可多得的好帝王。


希望星晨58298869


明仁宗朱高炽,作为永乐帝朱棣的嫡长子,继承皇位本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事实上却是一波三折,甚至几近被废。但不管如何,他最终还是顺利登基,尽管在位时间不到一年,却在历史上留下了很高的评价,这其中,有几个原因还是值得说道说道的。

胖,有时也是一种优势

为何这么说呢?朱高炽个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肥胖,甚至于走路都需要人搀扶,给人的感觉自然就是有点病怏怏,没有活力,所以也导致英武果决的老爹朱棣对他始终看不上眼,但换一个角度看,肥胖也不全然就是件坏事!

因为胖,导致行动不便,注定了他不能像父亲一样热衷于行军驰骋,征战疆场,但是却让他有了足够的时间,去专心于自己喜爱的事情——文学、经籍,这也让他和朝中的文臣官僚们有了更多共同的语言,更被士大夫们视为自己人。

最重要一点,因为身体原因,朱棣常年领兵在外征讨,都无一例外选择让他留下监国。父子俩一武一文,一外一内,分工明确。客观上也给了朱高炽大量的时间来打磨施政能力,为自己培养领导班子做提前准备。

一句话,正因为胖,让朱高炽因祸得福!

性格适应了时代的需求

关于这一点,其实也是最好理解的。

大明经过朱元璋、朱棣(也包括建文那几年)两代人的努力,疆域已经空前的广大,但是建国这么多年,打仗兵事一直未停,民力疲敝,天下人心思安,大明这台战争机器也确实需要换一换节奏,与民休养了。

所以,天生性格宽厚、仁爱的朱高炽可谓生逢其时,他的执政风格完全适应了当时的时代需求。另外,如前文所说,虽然他只在位一年不到,但是他监国的时间可远比在位的时间长,朱棣常年不在京城,国家内政上的很多处理方案其实都是由朱高炽定夺,只是最后呈报给朱棣阅览而已。

朱棣对于自己这个大儿子其他方面也许有不满,但是对他的本分和信任却是很高的,所以基本也就放心让朱高炽进行调整管理,因此,朱高炽很多的政策就可以保持持续性,效果也是可以看到的!

打铁也需自身硬

朱高炽能有这么好的评价,也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客观地说,他也当得起这些评价。

除了他性格仁厚,能够最大程度团结臣属,便于为自己的施政营造和谐的氛围之外,他的很多举措确实做到了有利天下苍生的效果。

比如在科举制度上为北方读书人站台,他认为当时的制度对南方举子太过偏袒,规定每科进士中北方人务必占比40%;再比如改组内阁,大力提高翰林学士的政治地位,裁汰冗吏,给父亲时的很多偏激政策拨乱反正。还有轻徭薄赋,发展经济,鼓励农桑等。这些仁政,都让大明气象为之焕然一新。

最难能可贵的是,朱高炽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人在暴躁发怒时总会做出一些有失理智的事情,但是事后的反省和认错却不是每个人都善于去做的,更何况是皇帝至尊,朱高炽却有这样的心胸和气度,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主动寻求别人的谅解,这样的品行,更为自己加分!

别忘了史书是谁写的

这一点,其实比较容易被人忽视,但是却是任何帝王都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那就是写书人的主观态度。

前任的历史,一般都是后面继任者时代的文官们组织编写的,以朱高炽的宅心仁厚,宽容有为,和这些文人官僚们密切的关系,他们当然会为朱高炽歌功颂德,毕竟,在他们眼里,朱高炽这位主子实在是千年难遇的好菩萨,重视、提拔、理解他们,心灵相通,是儒家思想中理想的为君之人。

加之朱高炽之后是儿子朱瞻基继位,父子相承,在朱瞻基手下写朱高炽的故事,自然更不会在记载上有抹黑中伤的恶意之嫌。

想想历史上重武轻文(刘彻、朱棣等)或者不是父死子继(远的不说,就说明朝朱厚照、朱由校俩人)的那些帝王们,史书中留给我们的记载即便不是荒唐昏聩,至少也是毁誉参半吧!


以上,小哥愚见,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