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出去200万发票没有进项怎么办?

维奥


遇到没有进项发票的问题,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分析缺少进项对企业可能产生的影响,找到具体的原因并进行分析,然后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方案和措施进行改进和补救。

分析企业的具体情况

一般来说,开出200万的销项发票,是应该有相应的进项发票与之对应的。对应于制造业或者商贸企业来说,都应该有相应的采购成本。但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况:

(1)当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那么我们取得的发票是普通发票,而不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也就没有“进项”之说。

(2)对于某些特殊的服务性行业,能够取得进项本来就比较少。比如咨询业主要的成本是人力资源,那么需要对员工进行划分,看需要取得什么样的扣除凭证,而不仅仅局限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

2. 缺少进项票可能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针对企业不同的类型,可能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

(1)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本就应该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所以并不会影响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缴纳。但是如果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本票,那么会影响企业的所得税。

(2)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如果没有取得进项发票,那么不仅会影响企业增值税的缴纳,也会影响到企业所得税的缴纳。以商贸公司为例,假设未取得发票的金额为100万,那么会多缴纳13万元的增值税和25万元的企业所得税。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判断未取得进项发票的部分,对企业有多大的影响。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大量进项发票未能取得,可能对企业的税费产生较大的影响。

3. 找到具体原因,并进行分析

对于企业来说,针对不能取得进项的原因,一定要“追根寻源”,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对于大部分的企业,不能取得进项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企业财税核算不健全,管理不够严格,没有取得进项发票的意识,或者对取得发票的宣传培训力度不够。

(2)供应商不规范或者没有提供发票的意愿。这种情况多数出现在供应商多数是散户的情形,为了避税,供应商开票意愿较低,如果要求其提供发票,可能会提出加价的要求。

(3)没有较好的财务管理体系,没有对取得发票的各个环节进行税费的测算。导致缺票的成本被“隐藏”在了企业的总成本之中。

4. 企业需要思考的方案和应对措施

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企业没有进项发票,都应该予以重视,尽可能降低企业的综合税收成本,规避税收风险。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加强管理,不断宣导

对于需要取得进项的问题,需要进行自上而下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员取得发票的意识。

(2)甄选供应商

筛选出有意愿能够提供发票的供应商,不管是自开还是税务代开,总之是有意愿且能够提供发票。对于没有资质的供应商进行替换选择,特别要留意那些能够享受税收优惠的供应商,因为这些供应商,本身就经过了税收筹划,可以享受到区域性的核定优惠,综合税负并不高,是有意愿开票的,而且也不会要求加价。

(3)建立起财务管理体系

企业需要建立起财务管理体系,进行税收的核算。同时,可以考虑改变供应商或者对企业自身做出改变,来解决缺少进项票的问题。

比如,企业能否通过缩短整个供应链,将供应商变成企业的一个部分,来进行采购。

(4) 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在选择一些措施时,可能会使企业的综合成本有稍许增加,比如,企业接受了供应商的加价。那么这时候,企业可以考虑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来降低综合的成本。比如,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条件,可以享受税收优惠。

总的来说,企业要重视缺少进项的问题。先要分析企业的具体情况,以及缺少进项票对企业的影响,然后找到具体的原因,再提出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每个企业缺少进项票的情形可能各不相同,因此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但都可以用这个基本思路找到本企业的问题,然后通过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相结合,为企业量身定制基本措施,进行优化。望本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吧。


财会小童


开出去200万的发票,没有进项怎么办?

前几天刚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跟我说他们单位的情况。他们单位是一家商贸公司,其实就是在商业街有一家大厦,主要的业务是出租大厦的摊位,老板还在另外的地方有一家家具城,销售家具。这家家具城大概就是个体户的性质,一般也不开发票。恰巧有一天,有一个客户买了一套办公家具,要开发票,老板就通知大厦的会计开发票,大厦虽然是小规模纳税人,开三五万的普通发票享受免税,但大厦收到的进项发票都是水费啊,电费啊啥的,库存里根本买有办公家具,如何开出去呢?最终,会计的做法也很过激,她以为跟老板娘汇报完了就行了,没理会老板的一再催促,叫她到家具城区见他,老板不懂,你解释给他听就行了,结果老板一气之下,炒了她的鱿鱼。

你销售出去的东西,肯定是你库存里有的,或者你是加工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设备加工出来。头条上的朋友@康愉子说,进项税也是一种资产,可以说进项意味着你的库存商品的来源,如果没有进项,是不是可以说你是虚开呢?

当然,有些朋友说,我买货的时候图便宜,没要发票,所以,有库存,但是没有发票。如果您是这样想的,我建议您还是早点关门吧,就算是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不需要抵扣,但计算企业所得税时的成本不需要扣除吗?而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如果是组织形式是公司,是必要取得发票后才能在所得税税前扣除,当然5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在外。不要发票,躲得过增值税,躲不过所得税。

鉴于以上的基本认知,很少会出现题主描述的情况。大多数一般纳税人,会根据手中的进项开销售发票,没有进项,宁可不开发票,而小规模纳税人发票跟企业所得税相关,不仅要取得发票,还会控制销售额不超过免税额度,尽量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所以开了200万发票没有进项怎么办?那就照章纳税呗。200万的销售发票里,包含23万的增值税,将近3万的附加税,至于所得税,那就看企业的利润了,但应该也不少,因为没有进项,作为物料成本的大头是不能扣除的,扣除的无非就是水电费,办公费,人工费等项目。

总之,发票就跟货物的身份证一样,有了发票,货就是白道上的,干啥都是正大光明的,没有发票,那就相当于黑户,干啥都得偷偷摸摸的,如果你想跟他洗白,那就得付出巨大的成本。本来这些成本,可以有一些留在你的利润里。


简净轩语


增值税法征询意见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开出去200万元发票而没有进项该怎么办的话题,又有新解。根据增值税新一轮改革的已知项和可展望的未来,开具200万元发票没有进项的涉税事项,和当下比较,整体变化比较小,但是也可以看到积极的一面。

一、不久的将来,“小规模纳税人”或“一般纳税人”的字眼不会再出现

一个会计年度开出去200万元的发票,按照目前增值税纳税人身份界定的标准,可能是小规模纳税人,亦可以是一般纳税人。

此次可期的税改,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点,就是对纳税人的描述和界定,今后不再分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统称为纳税人。

笔者长期与中小微企业打交道,小企业中的小规模纳税人,长期处于自卑的状态。无论是开具的增值税发票的形式和税率,亦或者掌握的经济资源,都是其自卑的根源。

纳税人头上再无任何有区别的标签,是作为纳税人被一视同仁受到尊重,也是享受公平待遇的具体体现。纳税人生意做得大,多缴纳税款为社会做贡献;纳税人生意做得小,多提供就业机会,同样为社会发光发热。

中小微企业,完全可以骄傲的说:“我是光荣的纳税人”!

二、增值税起征点

2019年1月份,小微企业优惠政策的出台,给几千万小微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对于起征点这个话题的讨论,无论是业界还是广大读者群体,都有不少的争论。

征询意见中提到,增值税起征点有望达到30万元。以往2万、3万、10万或者30万元的概念不清,将彻底成为历史。起征点明确是30万元,值得期待!

题中开具200万元的发票的描述,如果评分到4个季度,应该是超过30万元起征点的,承担增值税纳税义务是大概率事件。然而,新一轮增值税改革的预期,200万元的发票是什么期间开具的,200万元的发票是一个还是几个纳税人开具的……值得所有人期待!

三、综合税制,所得税改革值得期待

本次增值税征询意见时期,重点在增值税。消息面,对于所得税及其它税费种,并没有更多的表述。目前综合税制的背景下,包括所得税在内的其他税费种,深化改革应该属于大概率事件。

特别是企业所得税作为目前主要税种之一,这样的预期越发强烈。笔者认为,增值税起征点明确,那么为什么不给企业所得税也设置一个起征点呢?很多学者关注的对小企业赚了多少钱征收所得税,笔者以为企业所得税起征点参照销售额设定,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更实惠!

题中200万元的销售额,如果可以在以销售额为起征点或者以税前利润为起征点二选一,那么中小微企业的实惠将进一步扩大。幸喜之余,值得广大中小微企业期待。

四、综述

由于篇幅的缘故,本文重点讲述了2个税种,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将迎来各税费种齐头并进的良性互动。

开出去200万发票没有进项怎么办?可以归纳为2方面主要的内容:一方面,税收优惠政策不断跟进和深入,无论是营商环境还是纳税人信心都是积极的;另一方面,诚信经营,依法纳税人是永恒不变的课题,当下和将来尤为突出!


顺通财税段贤明


开出了200万发票没有进项怎么办?

根据题主的资料,企业是一般纳税人,开了200万销项,但没有取得进项扣税凭证。

根据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政策规定,开具了发票,增值税纳税义务即发生的,也就是说200万应该计算缴纳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应缴增值税=销项-进项

因此如果没有进项,应缴增值税=200×适用税率

此外还要缴纳附加税费

建议:

⑴既然没有进项,税款肯定比正常缴纳的多,早一点筹集资金按时缴纳入库。

⑵如果确实缴纳有困难,应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汇报,规定的期限内向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提交申请要在征期结束前,比如:征期是15号,那么15号之前就要提交延期缴纳税款申请,这样即使形成欠税,不会有罚款,只缴纳滞纳金。

⑶延期最长可以三个月,三个月之内,如果有增值税留抵税款,可以用留抵税款抵减欠税。


新税视点


开出去200万发票,没有进项发票,至少说明你这个生意毛利率高啊。

为什么?一旦有各种原材料成本,或者纯粹就是倒手的生意,进项额会很高。200万的生意,扣掉自己的各种成本,管理费用(人员工资、办公成本)、销售费用(招待费、广告费)什么的,应该还能赚不少。


开票200万,如果是有形动产租赁业务,比如车辆出租,增值税适用征收率为3%,增值税、城建及附加、印花税等合计近6.8万元;若是不动产租赁,比如房屋出租,增值税适用征收率为5%,增值税、城建及附加、印花税等约为10.8万元,房屋出租还得从价计征房产税,近23万元,全部税费合计约33.7万元。可见,两者纳税差额近27万元。


对于一般纳税人,因为进项发票的税款可以抵扣销项税,所以,一般纳税人的进项发票,要取得同等税率的发票才是最合适的。如果取得低税率的专用发票,或者是普通发票,对一般纳税人来说,都意味着将自己的利润拱手让人。如果没有进项发票,一般纳税人开具专用发票,税率就是税负,如果按照13%来计算,税负还是相当高的。


如果你是小规模纳税人,因为本身你就不能抵扣,也就无所谓进项,所以站在增值税的角度,无论你自开增值税普通发票,还是自开或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对你的税负都没有影响。但如果是因为没有取得发票,也就没有经营成本,会直接影响和增加你的所得税。


如果你是贸易类的公司,应该有你对应的进货商给你对开进项票,如果对方拒绝给你开票,200万的开票金额,在金税三期这样的大环境下,很难逃过税务的监管,最好劝说对方给你开出进项票。如果你是做培训类的公司,没有进货成本,那么你应该有一些公司运营成本吧。


最后说说未收发票问题,如果税务能够证明以下两点:

一是与供应商串通不收发票;

二是导致供应商因此少交了税,如果能证明以上两点,你有被罚款的风险。

罚款金额为对方少缴税金额一倍以下。如果税务不能证明以上两点,无法就未收发票票问题被罚款。


对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仅是增值税的扣税凭证,也是所得税的扣税凭证,普通发票只能是所得税的扣税凭证。

对于小规模,普通发票只是所得税的扣税凭证,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慧算账


没有进项?发票交易是真实的吗?如果虚开自己自首好点。如果不是虚开,你买进一百多万商品没进项不合理的。

如果都是真实的,二百万的发票按照13的税率,你要交二十三万的增值税,其次还有二十三万的十几个点的附加税费,增值税加附加税需要二十五万。

你没有进项,在会计账上,就基本没有对应的成本,利润就很高的,季度还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应该是利润百分之十。

所以总的来说缴纳的税很高!!!


阿哈胖财


那首先说明不管你是工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进货渠道出现了问题,如你是一般纳税人,光有销项税而没进项税,虽然今年国家降低了增值税率,税率由百分之十六降为十三,但你这二百万的开出的发票光增值税就的交26万,加上城建税及附加的30万了,还有企业所得税,算一下交上这么多税你还能赚钱吗?所以说还的把好进货,尽量找能开专用发票的一般纳税人给你供货,这样进销相抵交税就少了。最后提醒一句:千万不要投机取巧去买什么进项发票,现在是大数据时代,税务局发票监控平台可以监控企业开的每张专用发票的去向,即对发票从企业开具到流转都可钻取查询,如查到你的进货发票是异常发票,补税是少不了的,还影响到信用等级等等,千万不要‘偷鸡不成蚀把米’。


悟之随笔


按我们会计和我说过的毛算算,你这个算200万利润,13点几的增值税加附加印花等,25企业所得税,拿出来再加20的个税。200/1.13*0.13约23万,200-23=177-(177*0.25)约133-(133*0.2)约等于107万!其它不会算!你要交约等于93万税!


庸人自扰wxgy


小规模问题不大,一般纳税人的话就麻烦了,找别的公司买点吧,或者你自己办一个 个体户 把发票开给自己。


拿水舀子买冰棍儿


这种情况存在的可能性在目前来看是比较低的。无论是制造业还是贸易。都是先有进项才有销项的。但如果是服务业,那这个就很少的啦。服务业金融业几乎都没有什么见效,开两百多万的销项发票,那基本上没有任何抵扣的成本,那就视为利润。所以增值税加附加税,就有10%几啦。再加上25%的所得税全部加起来就是30%多。算下来有八九十万块钱的税收,所以从整个经营角度的来看的话,合法经营比较稳当,该交税的交税该自己赚的就自己赚。麻烦少,风险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