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夜店打碟到出海圈粉,李子柒們走紅有多難?

李子柒又火了。

說“又”是因為李子柒已經火了三年。2017年李子柒自行製作的美食視頻在全網播放量達到30億,微博粉絲數從10幾萬一路飆升到1000萬,被媒體稱為“2017第一網紅”和“美食網紅第一人”。相對於2017年只在1000萬粉絲中火爆不同,這一次李子柒真正意義上成為“國民級網紅”。


李子柒又紅了


百度指數清晰地呈現出李子柒再次走紅的時間線。

12月5日,名為“雷斯林Raist”的自媒體發佈了一篇原創文章《李子柒怎麼就不是文化輸出了?》,介紹李子柒在YouTuBe(油管)上已有734萬粉絲,所有視頻都是中文配音和中文字幕,和微博發佈的版本一模一樣,外國網友紛紛點贊其視頻呈現的“童話世界”。

這篇文章將李子柒與“文化輸出”聯繫在一起,成了一個極具衝突的話題,諸多媒體、自媒體、KOL、大V和網紅都參與到這一話題的討論中,李子柒的百度指數迎來了小高潮。

12月6日,人民日報微博評論說:因為李子柒,數百萬外國人愛上中國;

12月9日,共青團中央微博發聲:李子柒的視頻內容體現了中國的文化交流自信,是一種生活的新方式;

12月10日,央視新聞評論稱,李子柒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當天,#央視評李子柒為何火遍全球#登陸微博熱搜第二;

12月11日,新華網評論稱,李子柒是一個生活鏡像而非“文化英雄”。

得到新華社、央視和人民日報三大央級媒體關注的網紅屈指可數,這一次破圈的直接結果是,李子柒的百度指數直線爬升,引發全網討論。

“人紅是非多”,李子柒再一次走紅後早年衣著狂放在夜店打碟的照片流出。有網友說“人設崩塌”,有網友表示理解:“我的天!她到底還有什麼是不會的?”,在我看來,這樣的歷史會讓李子柒人設更加特別,因為“衝突”是網紅走紅的關鍵氣質:李佳琦男人賣口紅,流浪大師知識分子成了流浪漢,李子柒兼具古風與現代、城市與田園、柔弱與堅強的衝突……

自帶“衝突”屬性外,李子柒走紅的因素還有很多。截至到2019年6月,微博平臺上頭部作者規模達78萬,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2%,這些人都是潛在網紅,如果算上腰部、長尾創作者,以及電商、直播、抖音、小紅書、頭條號、百家號諸多平臺的創作者,這個群體人數保守估計在200萬到300萬之間。

在越來越多年輕人湧入網紅這一市場時,網紅要真正走“紅”難上加難。


中國網紅往事


2004年,芙蓉姐姐的照片,被網絡拍客上傳到水木清華、北大未名和MOP網站上,成為第一代網絡紅人,同時代的網紅還有天仙妹妹、楊迪與周翔宇組合的羌族雙煞、小胖等,他們興起於論壇,隨著論壇沒落,以及網紅鼻祖們上了年齡,如今基本都銷聲匿跡。

2005年,阿北在豆瓣衚衕用Python開發了豆瓣網站,成為文藝青年的聚集地,在分享書影音之餘通過小組等產品走上社區化路線。2007年,豆瓣上名為“晚晚”的網友以極具辨識度的大長腿和黑髮紅唇脫穎而出,快速走紅,與後來的張辛苑、南笙一起被並稱為“豆瓣三大女神”。

如今三大女神均已出走豆瓣,轉戰他處,從微博可以看到他們的狀態。晚晚在微博擁有457萬粉絲,簡介是M WOODS美術館創始人;張辛苑在2011年註銷了豆瓣,今天在微博擁有389萬粉絲,微博更新相對活躍;南笙參演了一些不溫不火的影視劇,如今在微博擁有420萬粉絲,較少更新。

2009年,因為誇張離奇的徵婚行為,羅玉鳳在網絡上出了名。當時微博誕生不久,鳳姐敏銳地註冊了微博,在新浪微博上聚集粉絲的同時,甚至一度成為騰訊微博草根明星排行榜第二。在2019年6月被銷號時,鳳姐微博粉絲數高達千萬。

2015年,隨著4G在中國的普及,短視頻和直播漸成風口,“一個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女子”Papi醬嘗試將自編自導自演的短視頻上傳微博,半年時間快速走紅,今天Papi醬在微博依然擁有3222萬粉絲,雖然不像當年紅,卻通過創立PapiTube MCN實現了轉型。與短視頻同時興起的直播,則催生了不少主播網紅,比如阿冷、miss……他們依靠粉絲的打賞活得滋潤。

在夜店打碟的李子柒在Papi醬身上看到了機會,自學拍攝剪輯,自制短視頻,在2016年末在美拍上傳短視頻《自制蘭州拉麵》,2017年《鞦韆》獲得近1000 萬的播放量,逐步形成獨特風格,以美食文化為主線,圍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製作了《手工造紙》《漢妝》《麵包窯》等代表作,這一年,李子柒在微博實現了出圈,收穫話題閱讀量過億,這是李子柒第一次走紅。

2016年,是短視頻和直播元年,同時是知識付費元年,出現了許多知識網紅,張辰亮的《海錯圖筆記》出版,成為科普現象級圖書作品。2017年,國家博物館講解員、著名科普博主河森堡主講的《進擊的智人》視頻刷屏,其餘“知識網紅”還有畢導、李永樂等,他們因為淵博的知識而受到粉絲追隨。

2019年,如涵控股以“網紅電商第一股”身份上市,其主要控制者張大奕曾躋身在2015年中國網紅排行榜中排名第9名,如今在微博擁有1164萬粉絲,微博上誕生的電商網紅還有俊平大魔王等人,不過,現在第一電商網紅則非李佳琦莫屬,在直播中傳授口紅知識得到眾多剁手黨青睞,雙11全天帶貨交易額在10億級,其背後是一個新興的電商網紅群體,電商網紅正在試圖通過微博、抖音等出圈,李佳琦在微博已擁有857萬粉絲,薇婭則擁有536萬粉絲。

論壇網紅、豆瓣網紅、微博網紅、短視頻網紅、直播網紅、知識網紅、電商網紅、Vlog網紅……十多年來,鐵打的粉絲,流水的網紅,網紅不紅原因各異,躥紅原因千篇一律,大都曇花一現,像流浪大師、犀利哥這樣的火幾天的網紅不勝枚舉,像李子柒這樣一紅紅三年的鳳毛麟角。


網紅走紅之路


就像央視新聞評論李子柒,“沒有熱愛就成不了李子柒,沒有熱愛也看不懂李子柒。外國人看懂了李子柒的熱愛,也解釋了為何李子柒的很多作品沒有翻譯卻依舊火遍全球。”優秀的網紅往往對一件事物有偏執般的熱愛,熱愛來自於興趣、職業和天賦。

李子柒為了做拉麵視頻,花了兩個月時間向師傅學習,終於以“二細”的標準完成視頻錄製。李佳琦對美妝的瞭解讓很多女生都自嘆不如,這背後是多年做櫃檯導購的職業沉澱。張辰亮在走紅前,以“博物君”身份運營微博賬號“博物雜誌”六年,僅僅是靠做科普就積累了千萬粉絲。

優秀的網紅往往是因為熱愛一件事物,全身心投入其中,甚至沉澱蟄伏多年,才最終實現爆發,甚至還有很多網紅都是將興趣變成了職業甚至事業。

因為熱愛,才可以做到極致;因為熱愛,才可以感染粉絲;因為熱愛,才可以堅持不懈,而熱愛是裝不出來的——在鳳姐、芙蓉姐姐、流浪大師、公知們身上,我看不到他們對任何事物的熱愛。粉絲與偶像的存在,底層邏輯就是熱愛:粉絲因為愛你的歌,愛你的電影,愛你的作品才愛你,像蔡徐坤這樣的沒有作品的偶像很難擁有真正的粉絲。對網紅而言,同樣如此:你熱愛什麼,你憑什麼讓粉絲熱愛你,比你的人設、你的創意、你的表達更重要。

熱愛是道,表現是術,平臺則是勢。每一代網紅都是抓住新興平臺快速增長的紅利,論壇、豆瓣、知乎、微信、微博、秒拍、美拍、直播、電商平臺、小紅書……都成就了各自的網紅。出名要趁早,瞄準一個正處於增長期的內容平臺,享受到早期紅利至關重要。

在平臺走紅後,能否進一步和持續性走紅的關鍵在於出圈,李子柒、李佳琦、晚晚、河森堡甚至更早的鳳姐,均是靠微博成功出圈。

再度走紅迎來不少非議後,李子柒進行了回應,她感謝了自己的貴人L先生,這位L先生純粹因為欣賞,信任,報以極大的決心,在李子柒未答應任何承諾的情況下,就出手幫她搞定了新浪的大幅度流量扶持,《全棧市場人》作者李嗲Lydia-對此評價是“天助自助者”,同時她認為:

“李子柒是美拍走出來的,李佳琦是抖音走出來的,河森堡是知乎走出來的,晚晚是豆瓣走出來的,無論是多麼小眾的平臺的頭部,最後的出圈都是在微博實現的。可以說微博是必要不充分陣地,任何一個平臺的博主都不應該放棄對微博的耕種和維護。”

可以說,

微博是網紅出圈的必經之路。作為全民網紅最重要的推手,微博有足夠的爆發力,平臺上聚集的媒體、大V等頭部用戶能在短時間內將新人推到粉絲和大眾面前;公開的社交關係鏈則進一步加深了用戶和網紅的之間關係,形成社交資產。不管從哪裡出發,網紅都會來到微博。

近年來,隨著國內網紅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以及中國互聯網全球化發展的趨勢,一些網紅開始出海發展,最普遍的做法是將內容上傳到YouTuBe上,李子柒因此成為“文化輸出”的現象,類似的還有辦公室小野等網紅,她們在海外的主要商業模式是視頻平臺廣告分成。

像李子柒這樣一紅紅三年,越來越紅,紅到海外,紅到全民關注成為一種現象的超級網紅,很少,一個網紅要成為全民網紅很難很難,要熱愛、要努力、要實力,更要運氣。


尋找下一個李子柒


2016年papi醬在微博走紅後,前央視主持人張泉靈接受採訪時說:“會有下一個papi醬誕生嗎?我要實話實說非常難。”然而,一年後興起於美拍、如今再度爆發的李子柒,證明了這一判斷的錯誤,張泉靈當時說:“對大部分內容創作者來說,還存在不少困境,而最大的困境在於網紅如何變現。”我當時的觀點則是“短視頻創業,短期內唯一不需要考慮的是賺錢——在你做短視頻火起來之後,錢自然會來找你,短視頻與網紅IP、粉絲經濟、打賞模式、視頻廣告等模式均可很好結合,錢景不會比圖文自媒體差。”

現在看來,我的判斷是對的。紅人節上微博宣佈,今年上半年微博賦能內容作者的變現規模就已超過100億。作為綜合內容平臺,網紅在微博上可通過電商、廣告、知識付費諸多模式變現,李子柒年入數千萬,而年入數億的網紅比比皆是。

如今再來回答“會有下一個李子柒誕生嗎?”我的答案依然是:會。互聯網流量和用戶紅利都有見頂的趨勢,李子柒們甚至都要出海發展,但是很重要的幾個依據是:

1、中國互聯網用戶基數龐大。

2、中國用戶精神消費升級,更多注意力有待網紅挖掘;

3、5G時代,更多平臺、媒體和變現模式會出現,大量的新機會,特別是垂直領域。

從微博的數據可以看出中文互聯網依然具有誕生下一個李子柒的土壤。截至今年6月,微博平臺上頭部作者規模達到78萬,其中大V用戶規模快速提升至接近6萬,一年淨增長2萬。微博覆蓋的垂直領域進一步擴大到64個,月閱讀量超過百億的領域增至33個。用戶在微博上也變得更加活躍,今年上半年,微博流量和互動量的同比增長均超過了20%。微博“不分彼此”,對起家於微博和別的平臺的網紅一視同仁,任何平臺走出的紅人都會到微博發展,變得更紅。

微博還只是一個平臺,網紅市場遍地是黃金。下一個李子柒會誕生在何方?一定要注意:網紅市場本質上只是文娛市場的一部分,網紅跟明星一樣是文娛創作者。李子柒憑什麼就這麼優秀?核心原因在於“文化”二字,她成功地將東方傳統文化融入到視頻中,進而讓視頻更有深度、厚度和分量,“李子柒”這個IP因此變得更有文化價值,可持續的同時,呈現出厚積薄發的能量。

今天的網紅,大概率要先成為優質的內容創作者,微博被註銷是鳳姐網紅生涯的結束,也是一個網紅時代結束的標誌:論壇網紅、豆瓣女神以及鳳姐們是話題炒作和人設販賣,他們所提供的是一張又一張的照片,這是“重人設、輕內容”的網紅階段,短視頻直播興起後網紅進入“重內容”的階段,網紅往往會是一個優秀的創作者。

對於平臺來說,要催生和扶持更多李子柒,一方面要回歸“內容”二字,構建友好的內容創作環境、高效的內容分發路徑、重度的內容運營機制和健康的內容變現生態。另一方面,則要開放包容,將內容創作者的利益放在跟用戶平等的位置、平臺利益向後退。良好的土壤才能讓一顆好的種子變為參天大樹,平臺做好生態,下一個李子柒出現就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