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上,医生为什么要把字写这么“潦草”?

中国老百姓我有人权


每个人都难免会生病,都有过看病的经历,必然也都经历过看到病历本上龙飞凤舞的字迹时一脸懵的时候。明明写的是中国字,自己也不是文盲啊,怎么就是看不懂呢?首先,并不是所有的医生写的字都是龙飞凤舞,有很多同行的处方都是工工整整的。但不可否认,有的处方确实像“天书”。医生写处方潦草是许多国家都存在的问题,据报道,美国每年因医生写处方潦草导致约50万人受伤害。

其实医生之间有时候也看不懂其他医生写的字,医生比病人好一点的是,能够利用专业知识猜。比如,一个医生在病历里面开了药,写的是“左乙xxx”,而患者患的又是癫痫病。那么作为医生,虽然这后面三个字不认识,但可以猜出来上一个医生写的应该是“左乙拉西坦”。有的医院门诊量很大,除去和患者交流及医生思考的时间,留给医生书写病历的时间其实非常有限,许多医生都需要快速书写病历,才能提高看病效率,但这不是把字迹写得无法辨识的理由,毕竟医疗安全是第一位的。

医生的字迹潦草问题主要集中在门诊处方和门诊病历方面,客观因素是工作强度的大,一名医生一天处理十个病人时可以从容地写病历,可如果要处理一百人甚至是两百人呢?等医生一笔一划的写完,门口堵满了的患者可能要冲击来打人了;主观因素是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在医生那已是流水作业,千篇一律,多数没人仔细看,医生也就不重视。如果医生提前就意识到所接诊的患者会有医疗纠纷发生,那么他书写的文字一定会工整。

我们经常看的医患纠纷问题新闻,就是因为时间紧来不及写病历,一旦出现问题,有些情况医生说有,病人说没有;有些治疗,医生说做了,病人说没做,最后各执一词,争执不休,甚至闹上法庭。好在现在电子病历在很多医院已经开始实,。这样的话有助于患者对自己病情的了解,而且也有助于不同医院不同医生之间的互相交流。

但是现在的一个主要的问题是不同医院之间病例还不能够做到共享,所以这个是未来的改革的一个方向,希望我们国家的公立医院之间的患者的病历能够互相共享,互通有无,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整个病情,对患者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行为行为。




QCMC小善


医生为什么写病历都比较潦草。这个问题我直接问过我老婆家的几位医生,老婆的奶奶大外科医生,老婆的妈妈妇科医生,老婆的姑姑妇保医生。一个原因,就是太忙了,用手写病历的话病人多的时候逼出来的,所以赶时间,才会潦草,久而久之就变潦草了。

其实刚入行的医生一开始的病历并不是那么潦草的,因为刚入行的病人相对少,时间相对充裕。所有现在大医院的专家号为什么都限号,因为实在病人太多,医生忙不过来,如果在写病历上又耗费太多时间,一天的病人根本看不过来。我们来分析下一个专家医生,一般一天只挂50-60个号,按照一天坐诊8小时,按50个号计算,一个病人平均时间不到10分钟(9.6分钟),中间病人做完检查后,还要二次或三次拿结果过来开药或做下一步的分析,所以每一个病人在看病的时候,医生对其的询问、检查、书写病历等时间都特别紧凑,现在很多医生上班时间都免于上厕所(太忙了)。不知道有看过《北京遇上西雅图》中男主人公在陪女主人公去妇科门诊检查的时候,对美国(华人)女医生说的话么,大概意思“我在北京一天的病人就有100多个,比你一一个月的病人都多”男主人公没借助任何仪器,仅凭症状就把女主人公(即将生产的孕妇)情况给说明白,而且说对了。可见,我们国内的医生有多忙,尤其是大医院。

所以,网上或外界说,潦草的病历是为了防止病人自己买药等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写的潦草根本就是工作性质(病人多,太忙)演变过来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有用请加个关注,谢谢😜)




营盘里的耗子


这个话题

每个人都会生病,都会去医院找医生诊断

但是一般大医院的话现在都是电脑操作一系列的收费单、诊断结果、开药的单子了。这样患者能看的一清二楚比如说我个人最近去医院看病开的单子我是检查耳朵

都是类似这样的单子,所以
看的很清晰,了解的也很详细。

你问的这个医生处方为什么都很潦草?当然我也经历过,那是因为有不舒服了感觉不是什么大问题然后就近去这个诊所或者是社区卫生所里才会看到的。

字迹潦草是个正常现象,但不是绝对的。其实很多医生的字跟我们有的人一样是很不错的,他们也不是为了不让病人在药房拿药,因为很多药只有医院才有。况且一位医生一上午要接差不多几十个病人,也不会关心病人到底在哪儿拿的药(也有个别私人诊所会这样干)



正因为每个大夫每天要接很多病人,也是有压力的,很难有心情把每个字都一笔一画地写好。这样的重复之下,医生的字迹也就千奇百怪、越来越丑了。另外,医生的处方里会有大量的缩写,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很难理解上面的内容。

总得来说,他们也是时间长了,久而久之写字就没有那么仔细了,所以大家不舒服就赶快去看医生,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


精彩凯文


看到这个题目,我立即想起了我的大学生活。当时我们还在读大一,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向往。我们毕业之后的理想当然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夫。我们同学开玩笑说,如果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首先应该在写字上向他们看齐。因为,很多医生的字迹都比较难认,甚至比较潦草,所以我们都努力把自己的名字写的很乱,认不出来最好。后来想想,我们都是太幼稚了,等我们参加了工作,才发现这不是练出来的,是逼出来的。下面,张大夫说说这里面的事情。

有一些朋友认为大夫是故意这样写的。其实真不是这样,您对这件事的理解真的是不对的。门诊大夫在临床上给患者看病,那么多患者在后面排队,大夫心理想的一定是尽快的给患者看病,能够给更多的患者看病,即使患者不多的情况下,他想的也是如何给予患者最佳的治疗手段。他写字,不是在练书法,不是在陶冶情操,所以,他不太可能写出完美的字迹。而在住院部的临床医生,每天的工作除了正常的诊疗外,会写很多的医疗文书,比如病历书写等,每天需要完成可能上万字的书写,这还是在正常诊疗之外需要完成的。所以,他也真的没有时间去琢磨怎么把字写好的问题。

但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使用电子病历和电子处方,这一方面节省了人力、无力,一方面也减少了潦草字迹的出现,这样患者能够清楚看明白字,医生也更加省力。

总之,当您看到医生写出了潦草的字迹时,您可以询问他写得到底是什么内容,这是您的权利,同时也希望您能理解医生的不易。这种情况以后会越来越少,祝您健康!


张之瀛大夫


目前我国的医疗体系中,仍然坚持手写病历的大夫,都是古代书法中草书的最优良继承人。他们的草书,工整,飘逸,从他们的字体中能看到大夫身体中那份对自由深深的向往。

上面这段话并不是讽刺,而是衬托。

别说医生,我们小时候写作业的时候,如果没有对工整,字体的要求,哪个不是通过“潦草”这一途径来迅速完成作业?同理,医生这么做也是这个原因。

现在的医院,每天比商场都热闹。举个例子,有一回我去了趟黄岛的青医附院看牙,牙科在4楼,坐电梯上去我竟然发现每一层,是每一层都是熙熙攘攘的场面。如果把墙上关于每个科室的指示牌撤掉,你一定会觉得这里是商场,而且在促销。

好不容易到了4楼,排队挂号花了5分钟,到了我才发现,专家号一个没剩下,普通号前面最少的也得等十几个人。去看过牙的应该都知道,最快的拔牙也得半个小时。这不,从上午一直等到下午,中午在一楼的小食堂吃了一顿。

所以你说现在医院的大夫有多忙?普通医生一个人一天可能要面对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病患,如果还是手写病历,手写开药,你不赶紧的,你不潦草,不行云流水,不放飞自我,后面排队的病患,医院的领导分分钟冲过来揪着你的耳朵喊道:

“赶紧的!”

所以,医生写字那么潦草也是身不由己。如果真的希望他们有朝一日能改过来,只能祈祷未来中国老百姓都健健康康吧。


唐岛湾大侠


病历上,医生为什么要把字写这么“潦草”?

这个是什么原因:纠结了好久。为什么医院医生开处方签,患者看不懂。护士,药剂师看的懂。原因是什么?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避免病人看清楚开的什么药。自己到外面买药服用。第二:避免病人看清楚得的什么病,造成心里恐慌。对治疗病情不好。2008年有一次我到成都一家民营医院看病,一般普通小病,可是医生是三甲医院退休主治医生应聘到这家民营医院。一看处方签大手笔。一共要:380元。吓我一跳。这么贵,不知道开的什么药。字体撩草,连我自己搞书法的都看不出是什么字体,何况一般普通人。我拿起处方签到药店问一下药师。这要多少钱给我配一处方。药店人也看不出是写的什么药,一看5种药品。字体是龙飞凤舞。


郁金香137652766


我是非常反感门诊病历书写潦草的。因为如果书写潦草,我根本看不懂这个医生写了什么。当病人拿着病历来找你时

“医生,麻烦您给我开一下上次那个医生给我开的药”

结果拿到这个病历一看,完全懵逼,作为一个医生,有时候还能通过上下文和患者的描述,猜测一下可能的内容。但是有的时候真的太潦草了,完全不知道写的什么,猜都没法猜。

所以啊,我觉得电脑办公真的是个好东西。现在很多医院都是电脑办公了,诊断、处方、检查全部电脑打印。医生的劳动力也被解放出来了,比如原来开一个红霉素软膏,医生要写5个字,现在只需要在电脑上输入“hms”三个字母,红霉素软膏就出来了。

而且电脑打印出来的字清晰好认,往病历本上一黏贴就好。有的地方更方便,数据联网了,只要一刷患者的就诊卡,患者曾经的就诊记录都出来了。

我自己写病历写的很公正(虽然我写字丑) ,主要就是希望能够让别人看懂。

有的医生写字潦草可能是因为太忙,一天要写很多字,我是不赞成这样的。

希望科技越来越发达,生活越来越方便


人体探索者


已经有很多人在回答这个问题了,我也来说说我的看法。

毫不夸耀的说,孙医生的字还是非常漂亮的,病历书写也非常认真,最重要的是,我写的也很快。以为医生写字潦草是因为太忙的原因,我以为也是不确切的。

但是确实有忙的因素。

20年前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没有电脑,所有的文字材料全部需要手写。刚上岗,还要求写大病历,各系统查下来,五六千字,交给老师修改,修改一次抄一次,换一个老师一个说法。有时要抄三四次,抄的怀疑人生。入院病历、病程记录、医嘱、会诊、讨论、辅助检查申请单、出院记录,首页等等全是手写。

但那时候,病程真的是在描述病情,不用为了多少行,多少字去凑,并不一定3天写一次病程,病程变化随时在写。也没有现在战战兢兢的感觉,时刻在想着自己写的是法律文书。那是医患关系很融洽。

之后情况慢慢就变了,增加了好多医疗文件,各种沟通,各种核心制度,各种知情文书,要写,要签字,要同意,医生不停在办公室、病房奔波,写字的时间少了,字迹自然也匆忙起来。

以后就使用了电脑,各种文书通过电脑进行,病历、处方等都是印刷体,字自然好认了许多。但年轻人写文书的功力明显就弱了,复制黏贴,张冠李戴,因为文书的原因导致的各种诉讼明显增多。其实也并不是一件好事,究其原因,根源在于医患之间的信任缺失。

非常怀念手写病历的日子,那是我的青葱岁月啊!


孙医生讲糖


病历为什么写的潦草主要原因是基础教育不行,80年代以前毕业的大学生字写的规整,因为从小教育的好,以前规定小学三年级以前不准用钢笔和 圆珠笔写字,一律用铝笔写字,老师纠正写字姿态,学用结合,现在也不讲写字知识了,只要分数高就行,你们看现在博士毕业生那字写的向小学生的字,各个方面要求的太低了。


用户7487971721814


病历上,医生为什么要把字写这么潦草?

去医院门诊看过病的人都知道,每次看病大夫写的病历都是字迹潦草有如“天书”,非业内人士根本就看不懂几个字,于是心里就有个疑问:看病这么严肃的事,医生为啥就不把病历写的认真清晰一些呢?


但奇怪的是,病历写的如此潦草,拿到药剂科取药的时候,药剂科的大夫却几乎从来不会拿错药,给人的感觉就好像这“天书病历”用的字体是某种密码,只有他们内部人看的懂,为的是防止病号去外面买药似的,也就是所谓的“病历阴谋论”。可仔细一推敲,这种观点根本站不住脚,因为这病历拿给外面药房的人,人家也能准确无误的看明白。

可大夫为什么要把病历写的如此潦草呢?以前我曾经问过当医生的朋友,他的解释是,没有什么特殊原因,就是因为大夫看病实在太忙,一天最少也要看几十个病号,如果一笔一划的写病历,时间全浪费在这上头了,得少看好多病号。明白了个中缘由,后来再看到这样的病历,就再也不足为奇了。


不过,这种手写病历可能慢慢会成为历史了,现在好多的医院已逐渐推广使用电脑打印的病历,而且有的大夫带实习生,写病历这部分会让实习生在旁边代劳,这就省却了很多时间,可以更专心的看病,实习医生写的病历都是清晰可辨。

有个“怪像”很有意思。有很多人见惯了这种“天书病历”,觉得医术越高明、越有知名度的大夫,写的病历就越潦草,突然哪天见到字迹规整的病历,反而会据此认为大夫是新手、实习生,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其实这样的病历并不是我国医学的传统,过去的老中医开药方写的字,都是非常漂亮的,他们一般都有一定的书法功底,因为传统中医对这方面有要求,认为药方的书法水平是和医德联系在一起的。只是后来西医从西方传入中国,西方的文字是字母构成,写快起来本就会比汉字潦草,或许中国最初学西医的大夫们,一开始学习就太过认真,把这也当做西医精髓的一部分给学过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