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米价格行情还在跌,触底了吗?

侯佳仪


如今自新米上市已有一个月的时间了。但从各产区新米报价来看,成本虽有不同程度提高,但米价却不见上涨的势头,局部地区还持续出现跌跌不休的状态,今年大米销售真是件让米企头疼的事儿。说白了这一年的大米销售黄金期已到了,但就看不到希望啊!按照当前的市场行情,短期内这新米价格触底了吗?中国粮油信息网分析师尹秀颖认为,部分产区新季大米价格还未触底,后市或仍有下探空间。

成本高东北新米或暂稳

理论上新稻集中上市后,米企开机率上升市场供给量增加,米价走跌实属正常现象。但今年米企开机情况确实很冷清,“稻强米弱”的格局在不断的加重,截止到本周初黑龙江产区圆粒大米出厂报价1.94-1.95元/斤,部分企业还在下调价格。长粒香米出厂报价2.3-2.45元/斤不等、超级稻米出厂报价在2.05-2.10元/斤,但下游要货仍不积极。影响米企大米销售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2019年农户水稻单产产量下降,所产水稻达到三等以上的粮源少,米率低惜售。当前市场收购价格基本无法达到心理预期,粮易存观望后市为主,米企稻涨米未涨基本无利可图。其次,米企不敢冒险,高成本囤库存,大米卖不动,托市结束陈稻无缝隙投放,压力大。如果说原粮主体依靠市场化来收购,那么米企操作就方便的多,毕竟结合市场可以定合理的价格。但东北产区有三大收购主体,粮库托市、轮换粮以及米企,米企的话语权恐怕是低位的。特别是部分收购预备粮基层起价就较高,如果米企想收购到称心如意的粮,只能靠更高的价来吸引粮源了。最后,南方粳米主产区新米已上市,毫无竞争优势。现阶段米企大米加工都是按需生产,有订单就加工,无订单恐怕真就是要歇业了,情况就是这样的情况,这也就是东北米企真实的写照,大米价格高了真就是无订单。

苏皖新米一天一个价

自上周开始江苏产区新季粳米已有零星上市,本周市场供应量继续增加。由于是新米,水分偏大,多数在16-17%之间。但基于2018年江苏产区未启动托市再加上轮换价高开,使得好多贸易商高价存粮低价出,价格一路下行,亏损不少,今年收购格外谨慎,一般粮点都是定量收购,规避风险。同时今年江苏本省新季晚粳稻丰产,因此在无利好支撑下稻价走低,米价也随之下跌,这样一来南北方米价间不断扩大,影响其北方以及籼米产区的出货速度,截止目前苏北产区新季普通晚粳米价格在1.70元/斤左右。

籼米走货不畅格局难改

十月上旬籼米产区随着新米的陆续上市,托市未启动的情况下,随着上市量增多以及陈米仍在低价流通的背景下,新季大米价格小幅下行。国家粮食物资储备局10月21日晚公布,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关于印发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通知》(国粮发〔2018〕99号)有关规定,经研究,同意自10月22日起在安徽省内符合条件的相关地区启动2019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与2018年相比该产区托市启动时间推迟了近一周,如下图所示。截止到22日已公布的公告中仅安徽一个省份启动托市,托市的启动在很大程度上将给稻价给予一定底部支撑,带动局部地区稻价上涨,但整体来讲大米终端需求持续疲软,即使托市范围扩大,对于大米而言只能抑制米价进一步的下行,带动米价上涨的希望较渺茫。

糯米集中上市跌价或难

现如今南北方糯米已陆续大量上市,正如前期预测的那样上市后出现小幅下行,其中南北方产区圆粒糯米落价幅度约有0.05-0.1元/斤。长粒型糯米米价跌价后再次反弹,近期价格已逐渐步入稳定期,局部地区还在小幅上涨,基层粮源已很少,部分存在米厂手中。对于后市整体糯米价格或下行空间有限,特别是长粒糯米,进口量非常,成本高,但圆粒糯米在全面上市后还有些下探空间,有米企认为2.3-24或是圆粒糯米的底部。

综上所述,东北产区受收粮主体多的影响,大米加工成本将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将为新季大米价格提供有利支撑。但苏皖两省大米价格的下跌将成为东北米外发的绊脚石。这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米企的经营效益。东北米虽然好,但也有一定的阻碍。苏皖两省若托市或者轮换不及时启动,后期米价还将有进一步的下跌空间。短期内各产区行情还会有有一定得小幅波动。


毛猪数据


理论上新稻集中上市后,米企开机率上升市场供给量增加,米价走跌实属正常现象。但今年米企开机情况确实很冷清,“稻强米弱”的格局在不断的加重,截止到本周初黑龙江产区圆粒大米出厂报价1.94-1.95元/斤,部分企业还在下调价格。长粒香米出厂报价2.3-2.45元/斤不等、超级稻米出厂报价在2.05-2.10元/斤,但下游要货仍不积极。影响米企大米销售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2019年农户水稻单产产量下降,所产水稻达到三等以上的粮源少,米率低惜售。当前市场收购价格基本无法达到心理预期,粮易存观望后市为主,米企稻涨米未涨基本无利可图。其次,米企不敢冒险,高成本囤库存,大米卖不动,托市结束陈稻无缝隙投放,压力大。如果说原粮主体依靠市场化来收购,那么米企操作就方便的多,毕竟结合市场可以定合理的价格。但东北产区有三大收购主体,粮库托市、轮换粮以及米企,米企的话语权恐怕是低位的。特别是部分收购预备粮基层起价就较高,如果米企想收购到称心如意的粮,只能靠更高的价来吸引粮源了。最后,南方粳米主产区新米已上市,毫无竞争优势。现阶段米企大米加工都是按需生产,有订单就加工,无订单恐怕真就是要歇业了,情况就是这样的情况,这也就是东北米企真实的写照,大米价格高了真就是无订单。


风生水起靠自己11


如今自新米上市已有一个月的时间了。但从各产区新米报价来看,成本虽有不同程度提高,但米价却不见上涨的势头,局部地区还持续出现跌跌不休的状态,今年大米销售真是件让米企头疼的事儿。说白了这一年的大米销售黄金期已到了,但就看不到希望啊!按照当前的市场行情,短期内这新米价格触底了吗?中国粮油信息网分析师尹秀颖认为,部分产区新季大米价格还未触底,后市或仍有下探空间。

  成本高东北新米或暂稳

  理论上新稻集中上市后,米企开机率上升市场供给量增加,米价走跌实属正常现象。但今年米企开机情况确实很冷清, 稻强米弱 的格局在不断的加重,截止到本周初黑龙江产区圆粒大米出厂报价1.94-1.95元/斤,部分企业还在下调价格。长粒香米出厂报价2.3-2.45元/斤不等、超级稻米出厂报价在2.05-2.10元/斤,但下游要货仍不积极。影响米企大米销售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2019年农户水稻单产产量下降,所产水稻达到三等以上的粮源少,米率低惜售。当前市场收购价格基本无法达到心理预期,粮易存观望后市为主,米企稻涨米未涨基本无利可图。其次,米企不敢冒险,高成本囤库存,大米卖不动,托市结束陈稻无缝隙投放,压力大。如果说原粮主体依靠市场化来收购,那么米企操作就方便的多,毕竟结合市场可以定合理的价格。但东北产区有三大收购主体,粮库托市、轮换粮以及米企,米企的话语权恐怕是低位的。特别是部分收购预备粮基层起价就较高,如果米企想收购到称心如意的粮,只能靠更高的价来吸引粮源了。最后,南方粳米主产区新米已上市,毫无竞争优势。现阶段米企大米加工都是按需生产,有订单就加工,无订单恐怕真就是要歇业了,情况就是这样的情况,这也就是东北米企真实的写照,大米价格高了真就是无订单。

  苏皖新米一天一个价

  自上周开始江苏产区新季粳米已有零星上市,本周市场供应量继续增加。由于是新米,水分偏大,多数在16-17%之间。但基于2018年江苏产区未启动托市再加上轮换价高开,使得好多贸易商高价存粮低价出,价格一路下行,亏损不少,今年收购格外谨慎,一般粮点都是定量收购,规避风险。同时今年江苏本省新季晚粳稻丰产,因此在无利好支撑下稻价走低,米价也随之下跌,这样一来南北方米价间不断扩大,影响其北方以及籼米产区的出货速度,截止目前苏北产区新季普通晚粳米价格在1.70元/斤左右。


引领农潮


如今自新米上市已有一个月的时间了。但从各产区新米报价来看,成本虽有不同程度提高,但米价却不见上涨的势头,局部地区还持续出现跌跌不休的状态,今年大米销售真是件让米企头疼的事儿。说白了这一年的大米销售黄金期已到了,但就看不到希望啊!按照当前的市场行情,短期内这新米价格触底了吗?中国粮油信息网分析师尹秀颖认为,部分产区新季大米价格还未触底,后市或仍有下探空间。

成本高东北新米或暂稳

理论上新稻集中上市后,米企开机率上升市场供给量增加,米价走跌实属正常现象。但今年米企开机情况确实很冷清,“稻强米弱”的格局在不断的加重,截止到本周初黑龙江产区圆粒大米出厂报价1.94-1.95元/斤,部分企业还在下调价格。长粒香米出厂报价2.3-2.45元/斤不等、超级稻米出厂报价在2.05-2.10元/斤,但下游要货仍不积极。影响米企大米销售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2019年农户水稻单产产量下降,所产水稻达到三等以上的粮源少,米率低惜售。当前市场收购价格基本无法达到心理预期,粮易存观望后市为主,米企稻涨米未涨基本无利可图。其次,米企不敢冒险,高成本囤库存,大米卖不动,托市结束陈稻无缝隙投放,压力大。如果说原粮主体依靠市场化来收购,那么米企操作就方便的多,毕竟结合市场可以定合理的价格。但东北产区有三大收购主体,粮库托市、轮换粮以及米企,米企的话语权恐怕是低位的。特别是部分收购预备粮基层起价就较高,如果米企想收购到称心如意的粮,只能靠更高的价来吸引粮源了。最后,南方粳米主产区新米已上市,毫无竞争优势。现阶段米企大米加工都是按需生产,有订单就加工,无订单恐怕真就是要歇业了,情况就是这样的情况,这也就是东北米企真实的写照,大米价格高了真就是无订单。

苏皖新米一天一个价

自上周开始江苏产区新季粳米已有零星上市,本周市场供应量继续增加。由于是新米,水分偏大,多数在16-17%之间。但基于2018年江苏产区未启动托市再加上轮换价高开,使得好多贸易商高价存粮低价出,价格一路下行,亏损不少,今年收购格外谨慎,一般粮点都是定量收购,规避风险。同时今年江苏本省新季晚粳稻丰产,因此在无利好支撑下稻价走低,米价也随之下跌,这样一来南北方米价间不断扩大,影响其北方以及籼米产区的出货速度,截止目前苏北产区新季普通晚粳米价格在1.70元/斤左右。

籼米走货不畅格局难改

十月上旬籼米产区随着新米的陆续上市,托市未启动的情况下,随着上市量增多以及陈米仍在低价流通的背景下,新季大米价格小幅下行。国家粮食物资储备局10月21日晚公布,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关于印发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通知》(国粮发〔2018〕99号)有关规定,经研究,同意自10月22日起在安徽省内符合条件的相关地区启动2019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与2018年相比该产区托市启动时间推迟了近一周,如下图所示。截止到22日已公布的公告中仅安徽一个省份启动托市,托市的启动在很大程度上将给稻价给予一定底部支撑,带动局部地区稻价上涨,但整体来讲大米终端需求持续疲软,即使托市范围扩大,对于大米而言只能抑制米价进一步的下行,带动米价上涨的希望较渺茫。

糯米集中上市跌价或难

现如今南北方糯米已陆续大量上市,正如前期预测的那样上市后出现小幅下行,其中南北方产区圆粒糯米落价幅度约有0.05-0.1元/斤。长粒型糯米米价跌价后再次反弹,近期价格已逐渐步入稳定期,局部地区还在小幅上涨,基层粮源已很少,部分存在米厂手中。对于后市整体糯米价格或下行空间有限,特别是长粒糯米,进口量非常,成本高,但圆粒糯米在全面上市后还有些下探空间,有米企认为2.3-24或是圆粒糯米的底部。

综上所述,东北产区受收粮主体多的影响,大米加工成本将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将为新季大米价格提供有利支撑。但苏皖两省大米价格的下跌将成为东北米外发的绊脚石。这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米企的经营效益。东北米虽然好,但也有一定的阻碍。苏皖两省若托市或者轮换不及时启动,后期米价还将有进一步的下跌空间。短期内各产区行情还会有有一定得小幅波动。


财富基因


如今自新米上市已有一个月的时间了。但从各产区新米报价来看,成本虽有不同程度提高,但米价却不见上涨的势头,局部地区还持续出现跌跌不休的状态,今年大米销售真是件让米企头疼的事儿。说白了这一年的大米销售黄金期已到了,但就看不到希望啊!按照当前的市场行情,短期内这新米价格触底了吗?中国粮油信息网分析师尹秀颖认为,部分产区新季大米价格还未触底,后市或仍有下探空间。

成本高东北新米或暂稳

理论上新稻集中上市后,米企开机率上升市场供给量增加,米价走跌实属正常现象。但今年米企开机情况确实很冷清,“稻强米弱”的格局在不断的加重,截止到本周初黑龙江产区圆粒大米出厂报价1.94-1.95元/斤,部分企业还在下调价格。长粒香米出厂报价2.3-2.45元/斤不等、超级稻米出厂报价在2.05-2.10元/斤,但下游要货仍不积极。影响米企大米销售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2019年农户水稻单产产量下降,所产水稻达到三等以上的粮源少,米率低惜售。当前市场收购价格基本无法达到心理预期,粮易存观望后市为主,米企稻涨米未涨基本无利可图。其次,米企不敢冒险,高成本囤库存,大米卖不动,托市结束陈稻无缝隙投放,压力大。如果说原粮主体依靠市场化来收购,那么米企操作就方便的多,毕竟结合市场可以定合理的价格。但东北产区有三大收购主体,粮库托市、轮换粮以及米企,米企的话语权恐怕是低位的。特别是部分收购预备粮基层起价就较高,如果米企想收购到称心如意的粮,只能靠更高的价来吸引粮源了。最后,南方粳米主产区新米已上市,毫无竞争优势。现阶段米企大米加工都是按需生产,有订单就加工,无订单恐怕真就是要歇业了,情况就是这样的情况,这也就是东北米企真实的写照,大米价格高了真就是无订单。

苏皖新米一天一个价

自上周开始江苏产区新季粳米已有零星上市,本周市场供应量继续增加。由于是新米,水分偏大,多数在16-17%之间。但基于2018年江苏产区未启动托市再加上轮换价高开,使得好多贸易商高价存粮低价出,价格一路下行,亏损不少,今年收购格外谨慎,一般粮点都是定量收购,规避风险。同时今年江苏本省新季晚粳稻丰产,因此在无利好支撑下稻价走低,米价也随之下跌,这样一来南北方米价间不断扩大,影响其北方以及籼米产区的出货速度,截止目前苏北产区新季普通晚粳米价格在1.70元/斤左右。

籼米走货不畅格局难改

十月上旬籼米产区随着新米的陆续上市,托市未启动的情况下,随着上市量增多以及陈米仍在低价流通的背景下,新季大米价格小幅下行。国家粮食物资储备局10月21日晚公布,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关于印发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通知》(国粮发〔2018〕99号)有关规定,经研究,同意自10月22日起在安徽省内符合条件的相关地区启动2019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与2018年相比该产区托市启动时间推迟了近一周,如下图所示。截止到22日已公布的公告中仅安徽一个省份启动托市,托市的启动在很大程度上将给稻价给予一定底部支撑,带动局部地区稻价上涨,但整体来讲大米终端需求持续疲软,即使托市范围扩大,对于大米而言只能抑制米价进一步的下行,带动米价上涨的希望较渺茫。

糯米集中上市跌价或难

现如今南北方糯米已陆续大量上市,正如前期预测的那样上市后出现小幅下行,其中南北方产区圆粒糯米落价幅度约有0.05-0.1元/斤。长粒型糯米米价跌价后再次反弹,近期价格已逐渐步入稳定期,局部地区还在小幅上涨,基层粮源已很少,部分存在米厂手中。对于后市整体糯米价格或下行空间有限,特别是长粒糯米,进口量非常,成本高,但圆粒糯米在全面上市后还有些下探空间,有米企认为2.3-24或是圆粒糯米的底部。

综上所述,东北产区受收粮主体多的影响,大米加工成本将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将为新季大米价格提供有利支撑。但苏皖两省大米价格的下跌将成为东北米外发的绊脚石。这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米企的经营效益。东北米虽然好,但也有一定的阻碍。苏皖两省若托市或者轮换不及时启动,后期米价还将有进一步的下跌空间。短期内各产区行情还会有有一定得小幅波动。


关心三农138


我们先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看早稻大米的K线走势,左边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大米还有一个横盘震荡然后在反弹的需求。还有一个回调之后在上涨的过程,所以耐心等待大米的触底


另外我们要观察之前泰国香米价格涨跌以及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价格做对比。白米和其他品种均保持涨势。本期优质(2018/19年产)HomMali泰国香米延续上周33美元/吨的跌势,不过跌幅大为收窄,下跌1美元,至1175美元/吨;2017/18年产的则录得较大涨势,周环比上涨16美元,至1225美元/吨,上周也保持平稳,没有出现下跌。HomMali100%泰国香米跌幅也同样收窄至1美元,报1125美元/吨。茉莉香米继续下跌,跌幅为7美元,较上周的16美元/吨收窄,报692美元/吨,显示本期香米基本止跌企稳。泰国白米则继续全线上扬,环比涨幅稍扩大至6美元/吨,各破碎率大米报417-442美元/吨。白碎米上涨5美元,报386美元/吨。泰国白糯米持续前期涨势,再创年内新高,环比上涨13美元/吨,至1030美元/吨。泰国蒸谷米也保持连续涨势,环比上涨2美元/吨,报429-435美元/吨,创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近期泰国白米、蒸谷米稳中走强,部分品种涨势扩大,主要原因或是泰铢升值至六年高点,加上季节供应较为紧张,物流费用提高,这样的情况下,虽然进口国需求平稳,但这些多为中低端刚需品种,导致报价坚挺。贸易商表示,在雨季,供应量将继续下降,起码要到8月,新一批大米才会进入市场。预计这段时间泰国白米、蒸谷米等报价仍将较为坚挺。而香米近期价格有所波动,与白米等品种走势形成一定程度的分化,这或与香米的价格弹性较高有关。总体而言,泰国香米当前已经处于相对高位,价格继续推升将抑制需求,反过来导致价格波动。

本期全球大米报价整体较为平稳,除美国大米和印度巴斯马蒂大米出现涨势之外,其他均与上期持平。美国白米4%破碎和4%破碎蒸谷米分别报价488-492美元/吨和523-527美元/吨,均较上期上涨10美元/吨,近期美国恶劣天气影响玉米和小麦产量,导致其CBOT期价大幅上涨,也推升了美国大米的行情。印度巴斯马蒂大米本期最高报价大幅上涨100美元,至1180-1300美元/吨。据报道,主要原因是卢比升值导致价格上涨,尽管大多数进口国的需求低迷。

气候变化威胁到印度的农作物产量,水稻单产可能受严重打击

研究表明,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印度主要农作物水稻的单产下降幅度较大。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更多地依赖一种作物——大米,可能使印度的粮食供应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研究敦促农民应有选择地扩大可替代作物的种植面积,以应对损失。发表在《环境研究快报》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印度大部分地区,包括马哈拉施特拉邦、中央邦、安得拉邦、特拉安那州和贾坎德省,正在干旱的肆虐下摇摇欲坠。由于西南季风的缓慢步伐,情况变得更糟,而西南季风只灌溉50%以上的农业用地。截至周二,全国36个分区中有30个分区面临着20%以上的雨水赤字,其中4个分区的赤字超过60%。研究人员研究了过去46年中气候条件变化对五种季风(kharif)作物单产的影响:指状谷子(ragi)、玉米、珍珠谷子、高粱(jowar)和水稻。这些作物的单产与印度593个地区IMD的相应温度和降雨量数据进行了比较。

过去50年来,印度季风区的总降雨量一直在下降。尽管极端降雨事件越来越频繁和多变,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干旱的严重程度和频率也有所增加。研究表明,与小米、高粱和玉米相比,印度主要作物水稻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单产下降幅度更大,前者表现出更好的抗极端干旱的能力,更好地应对年度气候变化,因此在干旱期间单产下降幅度较小。主要作者、环境数据科学家凯尔·弗兰克尔·戴维斯(KyleFrankelDavis)说:“由于越来越多地依赖单一作物——水稻,印度的粮食供应可能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目前,雨季(Kharif)水稻占全年粮食产量的44%,占粮食产量的73%,而玉米(15%)、珍珠谷子(8%)、高粱(2.5%)和手指谷子(1.5%)等可替代粮食占剩余部分,这些作物对农村生计和饮食具有区域重要性。

这项研究强调了扩大种植其他四种可替代谷物的面积的必要性,可以减少由极端气候引起的印度谷物产量的变化。戴维斯说:“这样做将意味着,在干旱时期,印度大量人口的粮食供应不那么危险。”然而,他补充说,这样做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粮食安全影响和障碍可能很大,比如,玉米在印度不是一种广泛消费的传统谷物,而且越来越多地被用作饲料。研究人员强调,未来几年的天气状况可能会变得更糟,季风季节降水分布更加不均匀,加之气温升高,这将对主要农作物的产量产生不利影响。

戴维斯说:“作物多样化是使粮食生产系统适应气候变化日益增长的影响、改善营养、减少农业用水需求以及同时减少能源需求的有效途径。”

泰国出口商呼吁政府制定长远的大米愿景

新政府正被敦促在泰国水稻发展上制定明确的方向,不仅包括短期,还包括中期和长期,以维持泰国的经济作物。据泰国大米出口协会主席查伦·拉奥塔马塔斯(charoen laothamatas)称,政府应考虑泰国大米行业的整体情况,而不仅仅是稻谷价格。”最好的解决方案应该服务于整个行业。大米价格主要依赖需求。泰国应该促进农民生产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大米。”他呼吁政府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保持开放,不管他们是农民、出口商、磨坊主还是大米包装工。利益相关者将为泰国的水稻发展政策提供建议,使上游和下游参与者都受益。

在短期内,出口商同意一项收入保障政策,以帮助农民,因为与英拉政府那倒霉的水稻典押计划相比,这被认为是一种预算花费最少和造成损害最小的好方法。但查伦表示,收入保障应以适当的比率提供,以防止农民蒙受损失,而农民登记程序应严格,以避免腐败。他说,保障价格不应比市场价格高出太多,因为这样的做法将激励农民大力水稻种植,最终导致供过于求。政府还应帮助解决现有的管理成本,如包装、处理和物流费用,这些费用现在都高于竞争对手。查伦表示,从中期来看,稻米政策应侧重于稻种开发,以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市场需求。他说,政府应该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举行会谈,共同开发水稻品种,应该继续进行大型农场项目,但由知识渊博的人和水稻专家监督,而不是由Kamnans(分区负责人)或村长监督。从长远来看,国家应该有一个20年的水稻发展规划,为行业发展指明广阔的方向。查伦表示,长期计划应包括生产、水稻分区、灌溉系统开发和水稻种子开发。一个明确的方向对于水稻产业的发展是很重要的。目前,泰国的碾米能力高达每年1.2亿吨,而稻谷年均产量仅为3200万吨。这是浪费资源。“大米出口商现在主要以投机方式进行贸易,而全球大米贸易则充满了外汇波动和激烈竞争等风险因素。”查伦说:“我们(各方)需要讨论泰国每年需要生产和在世界市场上出口的大米量和品种。”一旦发现我们的大米产量超过需求,我们就应该减少产量,转而生产其他作物。”

澳洲大米生产

大米生产是澳大利亚一个有利可图的农业产业。虽然澳大利亚的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占全球水稻的比例很小,但其独特的农艺学和作物管理却十分突出。自20世纪初新南威尔士州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灌溉区开始种植水稻以来,这一产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澳大利亚的水稻播种方法包括在栽培的水湾中进行湿播种,在以前的作物残茬中进行直接干播种,以及在永久性凸起的苗床上进行直接播种。中粒温带品种在澳大利亚的条件下表现最好,其中许多品种是通过育种在当地发展起来的,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澳大利亚农民生产世界上最节水的水稻。与所有其他水稻生产国相比,摆脱主要病虫害和良好的管理做法使它们每公顷获得最高产量。澳大利亚的稻田里有几种杂草,但实际上是通过除草剂进行有效管理的。从播种到收获,整个农牧业机械化程度很高。一个整合的系统将农民、工业界和政府利益相关者联系起来,确保了良好的作物生产,以及在国内外进行良好的加工和营销。水资源的减少、水稻生育期的末端冷应力和环境问题是澳大利亚水稻产业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然而,最高的用水效率、快速采用创新的养护技术、开发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品种、采用整体方法进行综合研究是本企业的强大特色。

货币升值,印度、泰国大米价格上涨

本周(截至6月25日的一周)印度大米的出口价格在卢比升值的背景下小幅上涨,尽管大多数出口主区域的需求低迷,而孟加拉国贸易商则寻求与菲律宾达成出口协议。对于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印度来说,本周5%的破碎率的蒸谷米的报价约为每吨367-370美元,高于上周的365-367美元。南部安得拉邦Kakinada的一位出口商说,出口需求疲软,在未来几周内不可能复苏,除非价格适合。该国农业部长拉扎克(AbdurRazzak)本周早些时候表示,邻国孟加拉国的贸易商正与菲律宾谈判,以达成大米出口协议。他补充说,这个南亚国家可以向菲律宾出口20万吨至30万吨大米。通常生产蒸谷米的孟加拉国取消了长期以来对大米出口的禁令,希望在价格大幅下降后,能卖出多达150万吨大米以支持农民。然而,考虑到大米的价格比印度和泰国更昂贵,即使在国内价格下跌之后,该国仍然很难出口大米。

泰国是世界第二大大米出口国,周四(6月20日)价格从每吨393-404美元上涨至每吨390-407美元,曼谷离岸价(FOB)。交易商表示,价格上涨可能是由于大米供应季节性下降所致。”曼谷一位大米贸易商说:“雨季价格上涨,供应减少,物流成本更高,这是正常现象。”周四,泰国泰铢兑美元汇率创下近六年来的最高点,同时也推高了口粮的价格,这继续对泰国大米的需求形成抑制。”另一位曼谷大米贸易商表示,今年年初以来,需求一直平稳,出口商只向老客户销售大米。在雨季,供应量将继续下降,起码要到8月,新一批大米才会进入市场。

“越南的需求也没有任何刺激,5%破碎率大米的价格从上周的345美元降至周四的340美元-345美元/吨,交易员说。”胡志明市的一位交易员说,由于需求低迷,本周的交易活动很平静,尽管目前的夏秋收成供应充足。国外大米的价格对于我们国内的大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数据查找,还有撰写不易,请帮忙点击转发


投资值得


新玉米价格目前还没有触底,但是进入了底部的震荡,目前随着天气的好转,新玉米可以进入晾晒阶段,还会有大量的玉米进入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的消化能力有限时还有一次下跌,目前全国的玉米质量还不太好,前期的霉雨季节对上市的玉米对市场上的质量会行程冲击,价格方面形成短期的下跌,到了十一月中旬,东北玉米进入收割期,主产区的玉米也会对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快速的下跌形成才会有企稳反弹。从需求端来讲,母猪的存栏量是正常的六分之一,猪的存栏目前在低位,补栏量有限,长期很难有改变。本来猪的出栏不够用。鸡的存栏也是被环保和种鸡的限制。目前已经达到了行业的峰值。综合考虑玉米的下跌还有一次快速冲击,然后回调震荡,进去元月份开始进入上涨周期。忘采纳,谢谢😜!


蛋鸡产业运营服务


如今自新米上市已有一个月的时间了。但从各产区新米报价来看,成本虽有不同程度提高,但米价却不见上涨的势头,局部地区还持续出现跌跌不休的状态,今年大米销售真是件让米企头疼的事儿。说白了这一年的大米销售黄金期已到了,但就看不到希望啊!按照当前的市场行情,短期内这新米价格触底了吗?中国粮油信息网分析师尹秀颖认为,部分产区新季大米价格还未触底,后市或仍有下探空间。


期权之家


关注

如今自新米上市已有一个月的时间了。但从各产区新米报价来看,成本虽有不同程度提高,但米价却不见上涨的势头,局部地区还持续出现跌跌不休的状态,今年大米销售真是件让米企头疼的事儿。说白了这一年的大米销售黄金期已到了,但就看不到希望啊!按照当前的市场行情,短期内这新米价格触底了吗?资深分析师认为,部分产区新季大米价格还未触底,后市或仍有下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