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显联合匡衡想整倒陈汤,幸好汉元帝醒悟过来,还陈汤功绩

陈汤在战场上斩杀匈奴单于,不料匡衡却对他不爽。

开始时,陈汤还十分纳闷。自汉朝开国以来,从来没见过对外开战胜利归来时,有如此被修理一说。陈汤想想,突然拍了脑袋叫了一声,哦,有人眼红了。

要解开这个死结,只有请皇帝亲自出面了。于是,陈汤急修一封书,送往长安。陈汤的书,写得很短,却很有威力。

概括起来,大意就是:臣陈汤与部将与敌战于西域,奋不顾身,终于斩下郅支单于,平定西域。为什么我们回来路上,不见地方政府效迎,还要喝倒彩,乱抓部将拷打审问,这到底是什么道理?

急书马上送到皇帝手上,刘奭一看,咦,有这等奇怪的事?于是他马上给沿途地方政府,下了一道死命令:必须立即释放所有逮捕人员,同时为胜利之师举行盛宴。

就这样,刘奭活生生的,把石显的整人计划搞砸了。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于是,陈汤和甘延寿的部队,顺利返还长安。

接下来,刘奭要做的工作,就是给他们评定功绩,以便封爵。如果不出意外,他们俩肯定要封侯的,不过封多少户侯,还得开会讨论。

然而,一听说刘奭要给陈汤和甘延寿封侯,石显首先就急了。他是真急,急啊。

石显是以整人发家的,然而没想到,在整甘延寿这事上,还真碰到对手了。而这个对手不是别的,正是皇帝刘奭。

一直以来,石显都把刘奭当傻子来忽悠,怎么突然对甘延寿和陈汤事件上脑袋像开窍似的,变得与从前不一样了?不过,既然将修理别人当成毕生奋斗事业,就得无条件进行下去。技术输了,可以总结经验教训,继续推进事业向前发展。

做事业嘛,可以输掉别的,就是不能输掉精神。于是,本着不服输的精神,石显不得不亲自出马。

这次,他联合匡衡一起对刘奭上书,说道:“甘延寿和陈汤假传圣旨,擅自调动部队出征,造成巨大恶劣影响,不杀他们,已经算很便宜他们了。现在陛下还要对他们封侯加爵,那将来汉朝跟外国再有什么纠纷,将领不都学他们去了?如果那样,简直就是给国家带来灾难啊。”

这话一出,刘奭一听,脑袋一拍,突然叫道,对哦,石鸟人说得很难哦。

按照规矩,得治陈汤和甘延寿的罪;可是,他们俩又十二分争气地,替皇帝和国家挣了面子,惩罚他们,似乎也说不过去。于是,脑袋突然灵光的刘奭,突然又像中病毒的电脑似的,变得不听使唤了。

他在犹豫,在徘徊,在挣扎。同时,他渴望有人主动出面,替他清除内心的纠葛和病毒。

这时候,一个高手出现了。

谁也没想到,前来营救思想困顿刘奭的,是一个曾经厉害气,如今游荡民间的高手。此个高手,就是与石显屡战屡败的,前宗正刘向。

此时,刘向尽管身游江湖,耳朵仍然灵敏,他闻听石显要拿陈汤假传圣旨这事做文章,一下子就来劲了。说刘向是学术大师,那是没错的。不过,此大师身怀绝技,现在正是他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时候了。

刘向的绝技就是一开笔,就能引经据典,写出滔滔大文。他马上向刘奭修了一封书,建议给陈汤和甘延寿封侯。文章很长,引用的故事也很经典。但是,真正打动刘奭的,是其中一句话。那句话,犹如一贴猛药,仿佛将刘奭从迷乱的梦中唤醒了。

刘向那至关重要的话,就是:陈汤和甘延寿没有劳师兴众,更没有动用汉朝后方一粒粮食,就建立了千古奇功。比起当年那个李广利,可是好上一百倍。然而,当年李广利惨胜归来,汉武大帝尚且封爵,甘延寿和陈汤凭什么不能封呀。还有,汉朝第一任西域总督,没有皇帝命令,率军出征归来,仍然享受爵位,难道甘陈俩人,做的不是郑吉好吗?

猛药,果然是猛药。

刘奭一拍脑袋,彻底醒了。

于是,他马上下令,赫免甘延寿和陈汤,再也不准谁多舌。接着,他又给匡衡下一道死命令,赶快给甘陈俩人评定功绩。

更厉害的是后面那句话,只许讨论封侯,不准讨论他们的功过。

刘奭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石显进攻又失败了。

然而,石显仍然顶风做案,对刘奭说道:“郅支单于不过是个冒牌单于,不值得替甘陈俩封侯。“

这次,刘奭耳朵像塞上棉花,啥也没听到。封爵会,继续进行。刘奭甚至还话出话来,说一定要对甘延寿和陈汤各封一千户侯。

石显和匡衡还在做最后的顽抗,不过他们退了一步,说封侯可以,但是不能封那么大的侯。

最后,甘延寿被封为义成侯,陈汤被封为关内侯,他们食邑各三百户,赏赐黄金各一千斤。

终于,陈汤还是胜了。 感谢上天,感谢刘奭,感谢郅支单于,终于让陈汤完成了传奇的封侯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