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中医药学有没有超越古人的理论继续发展?

Blackfox008


传统中医发展到了汉代,以张仲景为代表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使中医学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峰,此后再难以突破。两千多年来,中医学基本是在张仲景设置的理论框架之下变得裹足不前,甚至是一代不如一代的萎缩。张仲景的八纲辨证,六经分类的理论框架太过于复杂玄奥,有架床叠屋、节外生枝之嫌。再加上后世医家的不断发挥补充,最终使中医学堕入繁琐经院哲学的深渊,使后世医家欲学难通,欲罢不能。这是千百年来中医很难突破前人成就而陷入近乎玄学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

中医学的实践与理论,来于民间,成于民间,经千万年来无数的人民群众实践、总结、归纳而使之合乎天地宇宙运行之理,属于大道至简之学,所以中医学的理论,原则上是不会那么纷繁复杂的。中医的核心无非就是阴阳互根消涨和五行的生克制化。《易经》对阴阳消涨和五行生克制化理论的解释是非常明了而简洁的,中医学的理论是从《易经》衍生出来的,所以用《易经》理论解释中医也比较简单明了,只要熟练掌握《易经》六十四卦的生克制化的基本原理和常用中草药的药性和归经,就可以运用中医中药的知识诊病治病。我在2006年因大病四处求医无果,后来我用《易经》介入中医进行自学,竟数月而自通,不但实现自疗自救,且因此走上业余中医的道路,十多年来,治愈大量的患者,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大医院无法治愈的人。

用易学解释中医,基本上可以撇开张仲景八纲辨证、六淫致病等方方面面的繁琐理论,直接用阴阳互根消涨,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来解决诊断和遣方用药,用药是否对症,一目了然。这种方法不但易学,而且治疗效果比传统方法高出许多。


老钟易学中医讲堂


个人观点:我是民间中医爱好者、近百年中医政策露头就打、现在所畏的、非法行医的政策统治之下、能学好前輩留下来的医理就不错了。然而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冲击下、还有多少年青人去学中医呢?说个小故事:我在上海打工生活有壹天晚上去书城看医书回家、路上有个警官查问我、身份证、问我干什么去的?我说看医书回来。那警官说:这年头没人愛看书了、拾几年了、我还没忘掉。所以说:当今能学好前輩的就不错了。


用户吴永祥


总体而言,中医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基本依靠《黄帝内经》,以及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孙思邈《千金方》的著作,以及有限的古代医学探索者的记录。加上,历史上,从未形成完善的医学教学体系,以及公认确定并经过验证的执行方案,因而,中医这个说法,一直存在概念上的误区。

实际上,历史上的这些名医,彼此之间,多数都互不相干!许多的说法,不明来历!比如,黄帝内经的作者,究竟是谁,师从何人,同门师兄弟是谁,传承给谁了,都没有可考记录。也就成了孤本!同样,张仲景、孙思邈也都是自学成才,各自的实践记录。既不能够承上,也未知如何启下!中间都是断代的。

所以,整个中医的形成,严格说来,都是民间的医学探索,或者实践,彼此各不相关,本不应该称为医学、只能够说是各自的经验。至今为止,真正会治疗疾病的中医,多数都没有文化,考过英语更是困难,因而要拿到正规的行医执照也很不容易。只是都是中国人,都有行医的行为,通称了中医,要的只是一个归属感。

由于中医本身的理论,多数都是基于易经等哲学思维模式,因而,并未形成真正完整、系统的医学体系!只能够说,靠了一下中国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这个角度来说,超越古人的中医药理论,也就无从入手!因为,究竟什么可以代表中医理论,阴阳五行?还是寒热温凉湿?这些,连理论都算不上,只能够算是一种观察、归类、总结的工作方法。

医学的核心,在于研究疾病的形成、发展、转归!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只是刚刚开始!对于人体的奥秘,科学家也只是了解皮毛!从病理学的角度去看待疾病的治疗,会更能够找到帮助人们获得健康、恢复健康的道路!


大健康生态


没有,肯定是没有,不论在中医学和中医的临床验证和中医学理论,都是在一种边缘化和退步之中。

当然有些学科,在医学研究和制药处方上有所改进,弥补了古人医药医学的不足,但,这也是在古老中医理论上的拓展和延续,应该还谈不上发展吧。

我们说中医学中医理论的发展。绝不是我们现在社会拥有的一些先进仪器,科学设备,以及在某方面有所进步,就以为超越了古人的理论和发展了中医业,我觉得这还远远不够,我们现在在医学手段上还有医学功能上有所发展,这是历史的必然,进步一点是无可厚非,这样的进步就好像以前是走路和骑自行车,现在是高铁,飞机替代了以前落后的交通工具。这是一种进步,毋庸置疑。。但是对于有没有超越古人的医学理论和医药实践,纵观我国医学的大环境和西化的趋势,在这方面应该是停滞不前和短路了。

古代的中医学理论由医学,地理,周易、占卜,佛、道、儒家文化所组成。三教九流中的一流木土二流医,三流地理四流推,五琴六书画,七僧、八道、九麻衣。除去一流木土,五琴六书画,其它六流,都与医学理论息息相关,耦断丝连。二流医,就是医学,三流地理四流推,就是风水地理卜易推算,七僧八道九麻衣,就是佛家,道家,儒家和麻衣相法。因此,中医学的理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和这些文化融会贯通,丝丝入扣。在中医学上的医学是标本兼治,还要顾及到南北及边塞不同方位的考量,推算预测给患者带来的预期达到什么阶段,通过望、闻、问、切,还要顾及到个人的喜忌和宗教信仰洽如其份的给患者开方处药,佛家有法药,道家有祝由,还有那些仙家异术,等等无一不揉合在浩瀚的中国医学宝鉴里,当然,难免会有糟粕,这是历史运行的必然。

刚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在今天发表了,中医学终于可以在国家的倡导下大力发展了,这是大快人心的好事情,他对中医医学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为发展中医学打开了一道厚重的门,从此,中医学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医医学理论必将在这大好的环境趋势下得到良性发掘与发展。感恩,我的祖国。


草原春芳


中医还是有所发展的,但是现在纯粹的传统中医水平是落后于古代中医的。

中医借助了现代科学技术,在中药种植、提取等方面有了巨大进步。不要埋怨人工养殖降低药效,降低与否现在并无定论,至少产量会降低很多。也不要埋怨现代工艺影响中药效果,没有现代科技,又有多少人有天天煮中药的条件。中医失去中药,只会死的更快。

中医借助现代科技,在对于疾病诊断治疗上也有了巨大进步,比如骨科有了X光,能更精确的进行治疗和确定治疗效果。

但是要注意的是,这是中医在现代科技基础上的发展,而非中医自身理论的发展。现在的中医已经丢失了很多自己的传统理论。

我最近对研究中医发展的问题很有兴趣,就是中医如何对药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这个问题我在头条上问了无数次,可惜到现在也无人能回答,除了一个尝,和经过千百年经验积累得出的。这样的回答我不会满意,估计有头脑的人都不会满意。

如果现在有一种全新的植物,中医是否还有能力进行辨析,把它纳入中医体系?恐怕现在没有一个中医敢做出肯定的回答,其实这也回答了现代中医为什么不如古代,至少华佗可以发明麻沸散,而现代中医却没有类似的药物,所以现代中医在外科上几乎没有存在感,毕竟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关羽这样的还是凤毛麟角。

今天我还想再问下这个问题,而且我下个不准确的断言,在严格中医理论下,谁有一套系统研究中药的方法,谁就是中医界的大宗师!

中医现在有两条路,一是坚持传统路线,二是跟现代科技相结合。至于哪个对还是交给时间验证吧。作为普通群众,只要能获得高质量医疗服务,就够了,姓中还是姓西,不重要


如是我闻325


现代中医药学还想超越古人理论?真是痴人说梦!中医经典理论可追溯到上古中古,再到春秋战国,发展最快是在汉唐、宋元,自清末以来给糟蹋的越来越厉害了,现在除了民间还有点真正的中医火种,其他地方真正中医不到1%,美其名曰“发展创新”!再美其名曰“中西医结合”!都是按西医的思维来管理中医,这样下去真正的中医即将彻底死亡殆尽了,就这还想超越古人?也真能想得出来!


墨青顺


中医,自古以来,前人是总结了的,而且总结的到位。只是后来人没有很好地去传承发展。要知道,医疗这种事也没有什么特效的药物可发展,也没有任何理论可超越。只是有现代的中医喷子们可超越,他们超越的理论是中医没有特效药,是在激将中医,为什么大病小病都找西医。

没错,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也是无可否认的。要知道古代医芓者们对人体的研究是十分了得的,而且分析的清清楚楚,没看过黄帝内经的人肯定不知其所以然。

人的生老病死,|因果报应是上天安排的,如果说现代医学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那是大错特错了。人的生命,财产属于国家的,你看有谁的生命政府部门来买单,就算政府买单也救不了你的性命,只能损耗社会资源。

所以,要想保全生命,最好的方法是自救。打个比方:如果你庄稼欠收了,没有吃的,靠政府只能救临时,救不了长久。最有效的方法还是靠左邻右舍,亲戚朋友的的照顾。是不是,我说错了我负责。

人的生身体疾病不是靠某种学科和高科技能解决的,人不是机器机械,坏了就换,烂了就修。人全靠自身的自愈能力和药物的帮助,一万年以后还是这样,不要再作无谓的幻想


民间名医23事


没有太迫切的理由,跟中国汉字一样,还需要发明更多的汉字吗,可以搞出来,但是只是不紧要,只是供娱乐,现有的汉字已满足表达功能。中医一样,他的原理是基于东方哲学,满足一切治疗的指导性需求。创新的只是基于传统中医原理的应用级的创新,就像汉字已够用,需要创新的只是行文风格。


用户2012854307357


只要努力,现在的中医药完全有超越古人的理论继续发展,比如,在继承古代医学理论和药学理论基础上,着重对某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等规律及用药规律,诊断、养生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可独创流派,著书立说,从而把某种疾病从认识到病因病机,再到辩证诊断,症状表现及各个阶段用药处方逐一总结概括出来,但这些理论都是必须通过长期实践探索验证前提下,才能作出有效的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医学理论,这样才算得上在中医领域有所成就,有所建树,才能算得上在中医药理论超越古人。


探讨世事


中医以几本古书为命根,不允许检验其理论的真伪,何来突破?何来继续发展?西医完全是依实证科学的道路发展前进的,所以会不断纠错,不断吸收新的科技成果,从而具有无穷生命力。以诊断为例,中医几千年靠望闻问切,即使做到极致,还是有极大局限性。西方医学最早的诊断其实也类似望闻问切,即靠医生的个人经验。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了显微镜,X光机,一直到现在的计算机影像,用DNA检测遗传病等等,前途无限宽广。中国人常以为祖宗留下的东西都是好的,动不得。其实我们这代人将来都会做祖宗,你觉得我们现在什么都好,应该让子孙全盘去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