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可以再次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崛起吗?

snow1384856


可以的,具体来说就是可以个毛线!

作为我国最熟悉的陌生人,蒙古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被遗忘的存在。这个坐拥157万平方公里国土,领土面积位居全球第二大内陆国的国家,却只有区区300多万人口,而且因为极度贫困,蒙古在国际社会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如果不是历史教科书的记载,你很难想象800多年前的13世纪,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崛起过一个横扫亚欧大陆的空前强大的帝国,并深刻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影响了其后的国际格局演变。

今日蒙古的现状,完全不复当年蒙古帝国之勇。那么,整个快要被遗忘的国家,能够东山再起,称霸亚洲甚至震动世界吗?静夜史认为当然不能。因为想要蒙古成功崛起,需要同时满足的条件太多,缺一不可。而毁掉“蒙古梦”的因素,一个就够了,但现实情况中不止一个。

可以说,困难总比方法多的蒙古,什么都可以有,就是不能有奇迹,尤其是重新崛起的奇迹,静夜史认为其阻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是缺陷

区区300万人口,虽然是蒙古人口的全部,但在我国东部地区也就不到一个地级市的规模,这样的人口规模打群架都够呛,想要崛起更是痴人说梦。

人口稀少,首先无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这使得蒙古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自己的工业,习惯了接受苏联救济的蒙古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彻底废柴,不仅人口数量少,人口素质更是低下。人口慵懒的蒙古,使得整个国家死气沉沉。

以这样的国民素质来对抗中俄两个邻国,已经不是自不量力能够形容的了。

而人口稀少也带来兵员不足等巨大问题,今天的蒙古海军,虽然强大到连美国航母编队都无法靠近1000公里以内,但海陆空三军加上狗也才不过10000多个,以这样的军队连挑战中俄两国保安城管的资格都没有。

可以说,人口稀少是蒙古崛起的最大障碍,而因为经济长期落后,一旦人口膨胀,势必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所以蒙古人口势必无法多起来。

事实上自17世纪火器的大规模应用,游牧民族就彻底走向了衰落并再无翻身可能。冷兵器时代,人口较少的游牧民族可以以技术和生活方式取得优势,但17世纪以后,游牧民族只能被吊打。再加上清朝实行的人口政策导致漠北人口大量减少,彻底失去了崛起的希望。

2、政策是硬伤

1992年前的蒙古,是苏联事实上第16个加盟国,而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蒙古终于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不过奔向光明的蒙古却选择了最不光明的道路,这个选择包括“高度仇华”和“投靠西方”。

因为惧怕我国对蒙古有“非分之想”,这个曾经是我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国家,从苏联控制时期就是坚定的仇华分子。而苏联解体后,相比于苏联阴影的逢场作戏,蒙古仇华的表现可谓发自肺腑。

除了将为数不多的陆军空军布置在中蒙边境,蒙古还想尽一切办法制造两国的紧张关系,包括争夺成吉思汗的继承权。

当然,最让我们受伤的还是2012年的经济灾难。2008年全球次贷危机后,蒙古搭上我国经济的快车,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奇迹,很多砖家惊呼蒙古将成“下一个迪拜”。然后蒙古趁热打铁,于2012年出台了《限制外国投资法》,矛头直指我国这个最大投资国,这使得我国投资者基本血本无归,蒙古也一夜回到解放前。

而仇华的同时,不安分的蒙古还不断向西方靠拢,抛出所谓的“第三邻国”战略,和美国日本等打得火热。不仅如此,蒙古还受美国邀请派兵参加阿富汗、伊拉克等地的维和行动,可以说相当“老铁”。

但历史一再证明,小国的所谓远交近攻本质上就是嫌自己活得太久。蒙古的命运,必将和急刹车的经济一样,成为国际社会的笑柄。

3、形势是短板

俗话说“形势比人强”,蒙古纵有一腔热血,也难逃形势的左右。即便有英明的领导人,也必然成为随波逐流之辈。

蒙古想要崛起,必然要挑战中俄两国,夺回所谓的历史领土,但中俄两国作为安理会五常、拥核国家,自然不会将蒙古放在眼里。

而且因为1991年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围追堵截,使得被西方国家耍得团团转的俄罗斯从1996年开始转而和我国搞好关系。而我国因为一直以来都被美国封锁的外部环境,选择和俄罗斯报团取暖,成为关系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蒙古有泰迪的爆发力,但面对精诚合作的中俄,蒙古的上蹿下跳也必然沦为笑料。

而令蒙古尴尬的是,美国和日本虽然和蒙古关系密切,称兄道弟,但终归是将蒙古作为一个棋子而不是妻子,是用完就扔的存在。加上蒙古夹在中俄两国之间的尴尬地位,注定了美国不可能为蒙古两肋插刀。

从2008年南奥塞梯战争中的格鲁吉亚,以及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中的乌克兰,我们就可以看出西方国家的所谓义气,很多时候根本就等于放屁。

所以,所谓蒙古的崛起,根本就是一个笑话。从17世纪游牧民族盛极而衰,势力范围被周边国家瓜分殆尽,蒙古这个游牧国家就注定彻底失去了东山再起的可能。

所以,崛起亚洲,称霸世界的梦想不要多想,解决好当前的温饱问题才是关键。而作为昔日宗主的我们,因为蒙古的分立而导致东北、华北和西北极端危险,因此对于北方这个蠢蠢欲动的邻居,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当然不可能,因为现在的蒙古没有强大的工业技术,也没有出海口,根本不适合发展经济和军事。

蒙古没有出海口,经济上不占优势

当今世界的所有强国,都是需要出海口的。因为海运太重要了,大宗的贸易只能通过海运,不管是空运还是陆上运输,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比如现在的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都是临海国家,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因素。

蒙古总统

而蒙古这个国家,完全是一个内陆国,没有出海口。蒙古本身发展经济需要足够强大的运输能力,比如修建铁路和公路等。而蒙古孟茜也缺少相关的资金。

蒙古不是工业国,根本生产不了武器

此外,蒙古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国家,只能依靠本国丰富的资源赚取外汇。比如蒙古的铜铁矿、蒙古的牛羊等。但是蒙古无法生产先进的武器,不可能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

蒙古只有一般的军事力量

当今世界的所有强国,都需要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所以,不管美国还是俄罗斯,法国、英国都不断在世界上展示自己的军事力量。美、俄这几年打仗一直不断,其实军事力量才是最直接的让其它国家信服的力量。

蒙古人口太少,不可能成为大国

再有一个无法改变的是,蒙古只有几百万人口,这和蒙古的地理环境有关,蒙古地处内陆,主要依靠畜牧业,在人口数量上一直受到限制。而当今世界的所有大国,基本上人口都在1亿以上。

蒙古只有几个大城市,人口太少了

总之,时代不同了,当年凭借骑兵可以形成局部优势,而现在一个人口只有数百万的国家,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即便是以色列这样的小国,也是依靠美国的全力扶持。蒙古并不具备这样的外部条件。


风云世界观


不可能!三个先天不足束缚着他们。首先是自然资源不足;其次是男人嘴馋人懒不干正事;再次是向西方学坏不学好。我的几个朋友,先期到蒙古投资干大了,甚至接触到上层大人物。他们很兴奋,回国筹资准备进一步扩大经营,酒席上还曾动员我也加入。当然不是看上我那点养老钱,而是借机赏赐给老朋友一些好处,共苦同甘之情。我只求安稳,不图大富,便谢绝好意。谁能想到,他们几乎“光腚”跑回国来。那边贪官污吏和流氓恶徒联手做扣,一纸诉状,没收侵吞了亿万财产。我的一位最近朋友几套房产细软变买还债。要不是女儿女婿以自己名义购房让二老使用,几近流浪街头。


用户6909244029891


也不能说绝对不可能,但是这种可能性有多大呢?微乎其微,跟你在路上捡到100万的概率差不多。

第一,从历史上来说。

在历史上,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建立人类疆域最为庞大的帝国,得益于冷兵器时代的局限性、冷兵器时代军事装备的开发、蒙古出现千年不遇的领导和它打下一城的三光政策。

从人类社会进入到了现代,打仗拼的就是人才、资源、经济、军事装备等等全面的东西了。蒙古已经没有这样的优势了。

第二,世界已经发生变化了

现代世界几乎所有的强国和军事大国,无一例外都是海权国家,有着非比寻常的海洋军事实力。世界顶级强国的更迭也是由于海上军事实力的转移,造成了第一大国的更迭。如葡萄牙——西班牙——海上马车夫的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国家基本上都是一国的海上军事实力超越前一个国家,然后成为世界大国。

蒙古呢?他是内陆国家,一个像样的较大的内陆湖泊都没有,夹在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中间睡大觉。昨天看到一篇搞笑的文章说蒙古曾今有个海军,并且建设过海军舰船,但是等到舰船建好了,发现海没有了。

第三,从人口上来说

蒙古是一个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国家。全国人口只有三百万人,即使这三百万人全部参军,那也少得可怜。中国现役军队200多万人,一旦发生战争,可以在几周之内动员调集超过1000万人的预备役。俄罗斯、美国和周边其他国家,人口都是在一亿以上,分分钟干死你嘛。一人一口唾沫都淹死你。

有人说现代战争不能以人口为基础判定胜负。那么好,以人口的人才储备情况来判断怎么样呢?蒙古的高端人才真的寥寥可数。

第四,从社会经济结构上来说

蒙古的经济结构还是比较差,主要还是以畜牧业、矿业为主要的经济支柱。没有建立起强大的现代工业体系。可以说他现在想要造一颗导弹、一辆坦克都非常困难。如果发生了战争,你没有强大的现代工业体系,转变为军事工业体系。那么你战争装备的消耗就完全跟不上。仗打到一半,发现没有子弹了,很尴尬啊。

第五,世界其他国家军事力量根本不是随便能够超越得了的

蒙古周边有俄罗斯、中国两个军事强国,世界还有美国、日本、法国、英国,试问这些国家是吃干饭的?就是随便一个国家对你蒙古承诺不攻击你本土,就让你攻击过来,你发射导弹,全部给人拦截了。打着打着你发现自己没有导弹了,你自己就认输。

总之,时代不同了。属于蒙古的辉煌时代已经结束了。蒙古如果想要再次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大国,根本比登天还难。他唯一有机会的就是从新回到中国的怀抱,沾光中国,然后再次受到世界的瞩目。


德玛西亚敢死队长


这部片子叫《阿奴可敦》,是蒙古在2013年拍的史诗级别的大片。

如果你不知道阿奴可敦是谁,那么我再告诉你,她是噶尔丹的老婆

如果你还问噶尔丹是谁?其实就是康熙时期的“三征噶尔丹”的那个噶尔丹。

历史学不好的,大概也看过还珠格格里面的那个噶尔丹,尽管是虚构的。

这就是蒙古人眼中的“康熙”,很奇怪,蒙古人眼中的康熙和历史真实的康熙长相颇为相似,但是国内的电视剧对于康熙美化太多。


片中的清军简直就是中国电视剧里面的“西方侵略者”,又是开枪又是放炮,最后蒙古实在打不过洋枪洋炮武装到牙齿的清军,战败。

这部片子在网上有。


蒙古人对于自身有一种“特殊的迷恋”,蒙古国内有一堆的纳粹组织,疯狂的反华,蒙古任何政客如果想当选,几乎必然发表一些反华言论,说实话,蒙古国能出纳粹组织本身就是很搞笑的行为


蒙古国之所以能够存在,很大原因是由于它是作为中俄之间的一个缓冲国存在。

请看地图


蒙古是被中国和俄罗斯牢牢的夹住的一个国家。

这个国家是一个内陆国,没有出海口,它的任务就是作为两个大国之间的缓冲国生存下去,蒙古国经济用一无是处来形容,似乎也不是什么大错,蒙古国经济支柱只有两个:一个是畜牧业,一个是矿业,而矿业占据了大头。

畜牧业极度依赖气候,2009年到2010年,蒙古遭受了暴风雪,大批的牲畜死亡,GDP大跌,严重影响了蒙古国内的生活情况。

由于蒙古没有出海口,俄罗斯本身就是资源出国型国家,因此蒙古基本上只能把矿产品卖给中国,实际上蒙古的总出口里面,中国占据了85%,中国毫无疑问的控制了蒙古的出口业。


2012年,蒙古实行外国人投资法,强制加强政府对蒙古资产出口国外的监管-----实际上就是中国铝业,而当年外国对蒙古投资就暴跌超过50%,蒙古立即出现了经济困难。


整个蒙古的GDP约为114亿美元

中国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GDP为2903亿人民币,约为425亿美元,是蒙古的3.7倍。

如果你认为这就是蒙古和呼和浩特的差距,那你就错了,蒙古乌兰巴托的蔬菜基本上是中国运输过去的,蒙古几乎所有的轻工业品都是中国运输过去的,可想而知那边的物价。


蒙古经济到今天为止依然没有超过2012年。


现在蒙古的问题不是说崛起不崛起的问题,而是如何避免崩溃的问题。

如果中国切断蒙古的出口,蒙古不可能把矿空运到其他国家,运输费用比矿还贵。

如果中国不提供蒙古的轻工业品和农业品,蒙古人可能就要饿肚子。

蒙古是存在经济崩溃的可能的。


李建秋的世界


不可能了,蒙古国一共300万人口,建国的时候才70多万人口,我就怀疑为什么70多万人口还赶不上中国一个县的人口多,为什么会给他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呢?当年东中国是怎么想的呢?年外蒙古独立的时候,为什么给他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球第二大稀土矿就在蒙古国,他发展了近70年,人口才增长到300万人,光他的首都乌兰巴托就有170万人,你去蒙古国开车的话,一天不一定能看到一个蒙古包


西门庆天


外蒙古是个内陆国,除了草原,牛,羊,马,还有矿产,稀土,没有特殊产业(国防,科技,工业),四面环抱着中俄,想要再崛起,先问问中俄,冷兵器时代的成吉思汗一去不复返了。


翁怡泽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蒙古第一次崛起的原因。然后对比这些原因,在反过来看看当今世界有没有蒙古再次崛起的可能。

蒙古帝国崛起的原因:

一强大的武力

强大的武力无疑是蒙古帝国征服世界的制胜法宝。蒙古骑兵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战无不胜,归根结底,是走了一条和当时世界各个军事强国发展主流不同的道路。蒙古崛起的时间是在13世纪,此时热兵器还没有出现(或者说刚初具雏形,比如宋朝时期使用的的突火枪,不过此时的热兵器在战争中对战局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冷兵器发展到了一个巅峰,比如宋朝的十八般兵器。此外宋朝还有神臂弓,床子弩这样的远程杀伤武器,杀伤力十分了得。为了应付这些兵器的威胁,防具又不断进化。比如金国出现的铁浮屠,几匹马连在一起,人马俱披甲,简直就是一辆重型坦克。而为了克制这种防范严密的骑兵,宋朝只能也不断加强步兵防护能力,比如南宋的步人甲,重量达到了惊人的60斤。

不仅在东方,西方也有类似的发展趋势。比如差不多同时期出现的板甲,也是把骑士包的严严实实,就像一个铁罐头。为了刺穿铁甲,西方的剑只能变得越来越细,最后演变成现在看到的西洋剑,都快细成绣花针了。总之,当时东西方军队的主流趋势都是不断发展重甲步兵或者重甲骑兵,双方是面对面死磕,这样必然导致机动能力的丧失。

但是蒙古骑兵走了另外一条路,那就是大量使用轻甲骑兵,最大化的最求机动能力,灵活性,远程打击能力。蒙古骑兵作战,一般是先利用轻骑兵不断用弓箭骚扰,慢慢蚕食对方的兵力,消磨士气,扰乱阵型,并且把对方驱赶到理想位置,然后用重骑兵冲锋,一举打垮敌人,这招从东方打到西方,几乎屡试不爽。但是不是所有军队都做得到的,首先每个士兵都要有高超的箭术和骑术,然后马的耐力要跟得上,最后军队必须要有严密的组织,这在当时,几乎只有蒙古骑兵能够做得到。

二千里奔袭,连续作战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粮草辎重问题,是一支军队的重中之重,很多军事行动,都是因为粮草不济,而不得不放弃甚至失败。典型的如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好几次都是因为缺粮问题,不得不退兵,断送了大好局面。而且,粮草辎重也影响军队的机动性和持续作战能力,古达打仗时,往往要征发大量民夫来运送粮草辎重,极大的拖慢了行军速度。但是,蒙古的草原骑兵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他们每个士兵都有至少三匹马,通过换乘来保证足够的续航能力。他们的军粮大多是风干的牛肉,便于携带,这几个原因使得蒙古军队能够千里奔袭,连续作战。

三 疯狂杀戮,屠城

对于蒙古军队来说,他的对手不存在降而复叛的情况,因为,死人是不会反叛的。蒙古人的战争哲学非常简单,在他们眼里,没有士兵,平民,妇孺幼童之分,每攻破一座城池后,基本上将整座城屠光,所有的物资都补充军队。这样一来,就不用分兵留守后方,也不用担心得到的城池再度反叛了。

四 东西方各个国家、政权大多处于衰弱期或者极端的腐朽中

不得不说,蒙古的崛起,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里面,十三世纪,无论东方和西方,各个国家大都在走下坡路,或者处于衰弱状态了。比如金国,在灭了辽国后,也渐渐不思进取,统治阶层沉迷在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中了,而宋朝就更不用说了,不仅腐朽,还奸臣当道,襄阳被围了三年,皇帝竟然不知道。

这些优势,对于现在的蒙古还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蒙古想要再度崛起,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爆发一次核战,地球被打回石器时代。


一卷青史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句诗词,肯定了铁木真的成就。但是当时铁木真所取成就,是在历史特定时期有局限性的。蒙古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铁木真在崛起前一直游离于西辽、西夏、金国、南宋等国之间,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逐渐壮大自己,铁木真后来一统蒙古各部落,正式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也就是蒙古帝国大汗,这就是大蒙古帝国的雏形。


建立后的大蒙古帝国犹如开挂的人生一般,先后歼灭西辽,西夏,金等国,征服中亚,东欧等地区,蒙古铁骑最远的到达了东欧的黑海之滨。1271年,忽必烈改大蒙古帝国为大元朝,迁都燕京。1279年在崖山海战中,元军消灭了南宋大部分主力,从此元朝统一了整个中国。

当时大蒙古帝国的成功,主要是由于西辽、西夏、金、南宋之间相互牵制,没有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专心对付他。再加上蒙古国善骑射,蒙古帝国骑兵对其他国家来说简直就是噩梦。要是当时有像明朝这样的强势国家对蒙古各部落进行打压,成吉思汗也许难以有后来如此辉煌的成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运气来了,门板都挡不住。”


但是明朝至清朝末,蒙古为什么没能再次崛起?

其实如果蒙哥大汉死得早,以及地理位置上的一些限制,大蒙古帝国的铁骑还真有可能踏遍整个世界的每个角落。

自从元朝被明朝赶到大漠后,从此一蹶不振,笔者分析后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点、火器的兴起让蒙古铁骑再也没有当初的优势。


大蒙古帝国的民族是马背民族,当初成吉思汗征服四方,主要的就是靠蒙古骑兵。蒙古铁骑素有彪悍骁勇善战著称,成千上万的骑兵在冷兵器时代对敌军步兵发起冲锋,那种压迫感绝对会另对手感到恐惧和绝望。但是到了明朝时,在世界上已经有很多国家在使用火器这种武器来打击敌人。明朝就是利用火器来对抗蒙古人的,加上蒙古人的火器运用技术水平太差,所以整个蒙古骑兵的优势荡然无存。哪怕是到了明末,在后金掌握火器之前,后金的骑兵面对明朝的火器也是无计可施的。

第二点、蒙古人的彪悍民风被其他民族所同化。

蒙古铁骑当年打遍天下无敌手,战斗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真正蒙古人只有区区的50至70万人左右。每当蒙古铁骑经过一个地方,都会有一帮蒙古人留在当地,经过上百年的生活之后,这些蒙古人彪悍的民风都已经被当地的民族所同化。明朝统一中国后,中国区域内的蒙古人已经被严重汉化,基本上欧洲、中亚、我国东北部的蒙古人基本上失去了纯正的血统,那么他们独有的强悍民族特性将不复存在。

第三点、思想文化上的彻底洗脑。


进入清朝后,当权者对蒙古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洗脑运动,鼓励蒙古地区信仰黄教,对信仰黄教的男人给予非常优厚的补助。同时,清廷还给蒙古各部落的酋长封为王,让他们相互之间牵制。黄教属于佛教中的一个支系,佛教中规定喇嘛是不能结婚的,当时的蒙古就有好几十万人的喇嘛,这让本来人口就少的蒙古地区更是雪上加霜。人口的骤减加上佛教的理念让蒙古人彻底的失去了以往民族彪悍性。人口上的减少、军队的没落加上思想上的被阉割,蒙古所以无法崛起。终清朝一世,蒙古从没有对清朝政权形成过威胁。

今天的蒙古可以再次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崛起吗?

今天的蒙古地理位置非常的特殊,他就像是俄罗斯和中国的一个缓冲带,对两个大国谁也不敢得罪,就像是一个踩钢丝的演员一样不得不小心翼翼。

我们先去看看蒙古的经济状况。蒙古完全是一个内陆国家,交通落后,没有自己的出海口,所以货运完全是靠陆路运输和空运。蒙古的土地非常贫瘠,以草原和戈壁沙漠为主,蒙古人主要从事农牧业,大型企业也很少,经济来源比较单一,导致国内生产总值低下(2017年为111.49亿美元),比我国2017年GDP最少的西藏(189.5亿美元)少了将近80亿美元。


我们再来看看蒙古的军事力量情况,蒙古有海陆空三军。大家没有看错,蒙古的确是有海军的,蒙古设立了海军,但是只有七个人,负责一些内河航运工作。

蒙古的现役正规军队大概8500人,预备役大约有137000人,准军事部队大概8000人(其中边防部队5000人,建筑部队1500人,内卫部队900人,民防部队500人)。武器装备方面飞机58架,坦克700多辆,火炮1500门左右。武器装备几乎全部是清一色苏式老化武器装备,自己的一些重要武器装备完全没有生产能力。

不过蒙古人也基本想的很明白,毕竟自己无论怎么发展武力,都不可能打过两个邻国中的任何一个。经济上高度依赖邻国,政治上几乎毫无存在感,军事上基本战略放弃,如果说蒙古能够崛起的话,那冈比亚侵略中国的事情似乎也是可以考虑一下的。


小约翰


它凭什么崛起?它用什么崛起?

我没有去过蒙古,朋友邀约了几次都因故未能成行。朋友们经常往来中蒙之间,主要是做些商易的事,我们主要进口各种矿产畜产,出口就五花八门了,除于谦家丈人的军舰未谈妥外,那边没有不要的东西。朋友屡屡谈到那边情况,试述之。

一,社会制度。蒙古在苏联时代基本归苏联统治,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旦苏联解体后实行改革,貌似走上了民主道路,实则成了资本权贵体制,人们为个人富裕而奋斗,以权抓钱,贫富差距很大,社会矛盾突出,是个说不清看不准制度的国家。

二,经济情况。蒙古没有什么工业,以出口资源和畜牧产品换取外汇,国内仍处在主要依靠畜牧生产生活时代,经济状况非常落后。

三,人口状况。蒙古全国满打满算也就300多万人,还不足我们人口密集地区一个地级市人口多,可见其战争潜力状况。

四,军事力量。蒙古现有兵力也就3万人左右,主要是陆军2万6~7千人,空军2~3千人,装备还是苏联时代的装备,近年也购置了几架三代战机。因为没有国防工业,武器装备全部靠进口。从部队规模到装备情况即可窥见其作战能力之一斑。

五,特别注明。蒙古人特别懒惰,基本无积蓄,今日有酒今天醉,冬天经常有因醉冷死在路边的男人和女人。蒙古除乌兰巴托、额尔登特、乔巴山、温都尔汗等少数城市外,老百姓基本仍以游牧状态生存,其城市与中国相比也只能达县城水平。

就这么个政治、经济、人口、军事和社会情况,在工业化信息化时代要想崛起,可能蒙古跨越的障碍要比中国振兴初期面临的困难多得多。可以预见,在50~100年间,蒙古崛起只能是一场真正的“春天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