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准备三个月充足吗?

渐行渐远79675


时间够用,不过紧紧张张的。公考准备的不仅仅是复习,还有报一个合适的岗位。(年年公考120分,自己岗位面试都没进,别的岗位就是第一的情况大把存在)

一、紧紧张张的三个月说下如何复习吧。

复习时间安排上

学习视频课,当然也可以报班,一个月足以,多了学不进去了也,然后两个月做题,一个月的行测,半个月的申论,剩下的半个月做做套题,提升下速度。

行测:

常识,说实话,不要下大力气,这都是投入多产出少的,最后几天看看,或者学习无聊的时候当小说看下解解乏。

言语:这类我自己在复习的时候也不是太看,毕竟中国人,就看语感。如果题主要学的话有一些秒杀办法。比如看见什么字什么词了怎么匹配。

判断推理:这个最有意思,因为你正常思路想,累不说还不见得对,这个要好好学一下,可以上网上找一些视频课(公考年年都一样,不一定非要最新的视频)学会了一看题出答案,爽的不要不要的。

数量和资料:很多人头疼的一个事。不过硬着头皮也要做,大多数人不做的地方就是你反超的机会,而且很多题直接设X,或者秒杀法,特别分数百分数转化法都是不错的技巧。

申论

大作文以外的题,特别是国考,看题主问题时间也应该准备国考,就是原文中找。原文中没有的别加。

大作文,做好文章结构的处理。然后有时间看一下人民日报的评论部分。

二、学的好不好也要看职位。

国考如果你真的优秀,报部级的也要慎重,优秀的人实在太多了。当然越偏远的职位越容易考上,但是工资也越低,这个看自己把握了,一般模拟练习130+的分数,市区的能冲一下。110+的县乡冲一下,模拟100以下的,需要努力学了。


渡船的渔夫


两次山东省考终于上岸,目前正在等待公示,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帮助到你。如果你全职备考,每天可以保证有效学习时间八小时,那么一百四十分应该可以保证。上岸与否,需要综合您同岗位竞争对手的水平。

一百四十分是个什么概念

一百四十分可以保证你在乡镇岗将将进面,但是进入有效名次比较困难。在济南或者青岛等热门地区、一些热门岗位估计大概率是要陪跑的。如果你有比较心仪的单位,可以搜索一下近三年的录用人员的成绩,就可以明确自己需要取得一个怎样的分数才能上岸了。

一百四十分大概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我毕业于山东省一个二本院校,大四通过司法考试,自我交代一下智力水平。各位客官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以下摘取有用信息,不当之处还望包涵。

我高中文科背景、大学法学专业,因此常识部分平均线以上,早晨抽取半个小时做

常识真题。早晨起床剩下半个小时,是学习言语理解部分的实词填空。每天一个小时对这两部分坚持不懈的巩固。

言语理解剩余的片段阅读与排序等部分,只通过循环听课和少量真题维持,印象中通过加速软件通过不下四次。资料分析,也是听过两次课然后不着急做题,认真对照电子讲义反复记诵公式,最后反复刷了近六百道题。判断推理部分,需要大量刷题的只有图形推理部分,其他几个模块以听课和少量真题维持。数量关系真的抱歉,我直接放弃了,最后靠申论提分。

关于申论

申论可能属于一门玄学。我平常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只是在三个不同阶段听了三次课。另外,需要交代一下,进入单位一年的时间,我负责起草一些信息和汇报,应该是大有帮助的。

希望你尽可能多付出,方能以我为主,一战成公!


雅士与乞丐


过来人的经验分享给你,我今年上半年参加省考,考试时间是4月20几号,我过完年也就是2月初开始看书备考,同时我还在上班,只是利用业余时间看书,期间杜绝一切社交活动,下班就回家看书,最后考了120分,遗憾的是我报考的岗位面试分数122,所以我也无缘进面。由此你可以看到,单单就考试而已准备3个月时间是完全够的,战线拉太长容易产生疲劳倦怠。只是在报考岗位的时候要慎重选择,不要跟我一样选错了岗位。以我这个分数选个差点的单位是百分百进面的。


体制内小白


三个月时间还是可以的,如何复习的有效果,这边给您一些建议

一、刷什么题?

1. 历年国考试题。选取国考2014年至2019年副省、市地每年两套题,共计12套试题。选取2014年以后的试题,可以紧跟国考命题趋势,让广大考生直观感受命题人的命题趋势和命题难度。

2. 各题型训练题。选取配套教材的训练题,按照归纳概括、提出对策、综合分析、贯彻执行、申发论述五大题型划分。选取各个题型的训练题,可以有针对性的了解各个题型的命制特点,掌握作答方法。

二、如何刷题?

1.用一周的时间做2018年、2019年的国考副省、市地4套试题,感受考试难度、命题特点、与省考的区别。

2.详细学习理论知识后,做配套教材的训练题。按照题型进行刷题,选取简单题目、常规题目。

3.在做完教材上的基础训练题后,做历年试题。继续按照题型进行刷题,将历年试题按照题型区分好,根据年份由远及近的先做某个题型的国考试题,再做教材上的复杂题目和创新题目。

三、如何复盘?

很多考生刷题仅仅注重做题的数量,而忽视了核对答案。其实,准确的核对1道题的答案胜过无效率的刷100道题。

我们在做完一道题目之后,要学会“对答案”。当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完全一致时,要回忆自己当时如何写出来这个答案的情境,记住这个做题的感觉。当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不一致时,要详细分析这个答案的来源,在遗漏处做好标注。如果自己做题时没有想到,那么请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个词汇,作为自己的积累。做完一类题型时,在笔记本上写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样才算是“对好答案,做好复盘”。

申论复习方法

一、热点知识“广撒网”

申论考察的是考生对于时事热点的了解能力,考察的是对国家政策的认知能力,所以在备考初期,就要开始学着去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社会话题,尤其是十九大、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涉及的内容。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所选取的申论热点是有历史延续性的、消极性的,而且是具备实效性的,即是近一年或者近半年所涉及的热点话题,与之相关性较大的有民生、生态、文化等话题,众考生在了解的时候可多从这些方面涉猎。

二、专业知识 提前了解

申论考试是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统一,综合的是各方面知识的涉猎,需要的是杂家;专业的是一些题目具体的答案书写。在公务员日常行政工作中会涉及15种法定公文和不定项的事务性公文,而公务员考试中都有可能出现,且以事务性公文为主。所以,就需要我们提前去了解这些公文的种类以及每类的格式及内容重点。

三、阅读方法 提前训练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科目,从题量上看并不多,只有5道题目。但是,涉及的材料却是七八千字,所以申论考试从本质上来说考察的是信息提取能力,即从七八千字的材料中快速、精准提取信息的能力。

这就需要考生具备非常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即快速锁定答案的方法,阅读方法有很多种,字、词、句、段落、篇章等阅读,关键是要找到合适自己的以及要学会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淮安中公教育


因人而异。

以我个人经验来看,用三个月时间来准备公务员考试是足够的了,当初我也就用了一个半月时间来看视频、刷题,最后也进面了,不过面试被逆袭……

推荐你最开始就直接看视频课,不用去看材料什么的,刷过一遍视频之后你就对各种题型都有了了解,之后你再开始刷真题或者某个机构出的5000题就好了。

备考过程中别想太多,专心学习,加油!


TRAVLER


这个还是因人而异吧,看你个人的学习情况,每年的考试大军中都有很多备战很多年的学员,如果可以还是要尽早备考哦,预祝考试顺利!有问题可以继续向中公教育咨询哦!


中公教育吉林市817


作为已经上岸的过来人,不请自来,想分享下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的效率足够高,那么三个月的准备你也有能力上岸了。三个月看似很短,只要把握好每一天的时间,那也是一个很长的复习了。我来说说三个复习的一些建议吧。

知识点

首先不论时间长短,我都不建议直接刷题,那样,你记住的只是题目,不是知识点。首先你应该在前期巩固掌握好知识点。可以考虑先自己做一套真题,看看有哪些知识点,然后某宝、某站或者百度云搜一些课程,有针对性的复习。


习题

每天的习题量是只能多不能少,虽然我原来说过,像言语不能说做了很多只凭语感,想选哪个选哪个,而是要靠对应的知识点来解题,但是做了很多是为了让自己更快地看出来题目知识的考查点,让你更好的解题。

这是在考去年月份之前的粉笔刷题量,还有做的纸质题,这些题目有的真的看到就能知道答案,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把每个选项的错对都解释出来。

我还记得去年上考场以后,真的有如神助,看到题目马上就能想到对应的知识点,很快地解题,这真的很爽,就是那种对题目了如指掌的感觉。

真题

在中后期,真题也必须要加入自己的复习计划了,最好有时间的小伙伴还是用纸质试卷,毕竟考试是纸质的,不是机考,所以一定要有用纸质真题练习的机会。

真题练习再有时间的情况下,最好是掐点做完一整套,并且加上答题卡,这样更能模拟考试的情况,如果时间情况不太允许,那么就掐时间分模块完成,把每个模块的时间分解开来。

真题不是做完一套丢一套,每一套题要有每一套题的收获,我每一次做完一套题,都会把这套题的一些粗心的点,或者不该错的点记下来,下一次在复习时,就会有着重点。

粉笔、腰果、步知等APP每个周末都会有模考,虽然说成绩不一定就是最后的结果,不过可以去参加一下,让自己有一个模拟上考场的状态,这样对你进考场后的心态有很大的作用。

总结

但是也不能只有题,还是得多总结,盲目的刷题,会让自己的心态不稳定,也会让自己更加迷茫。

所以一定要利用好笔记本,进行总结归纳。

特别是在做完一套真题的情况下,一定要在将有缺漏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复习。

建议

我的建议是,前面主要是知识点的学习巩固,然后习题练习,言语、判断、资料三大得分模考一定要多练习,确保每个知识点都牢记于心。后面主要就是刷真题,然后总结归纳,最后冲刺阶段,放松一点,不要把自己逼的太紧,把生物钟调节到考试的状态,例如早上几点起床,必须保证9点开始脑子运转起来,中午随个午觉,下午两点开始脑子又要运转起来。

最后还是想说心态的问题。

考试其实不是战胜敌人,而是战胜自己,所以调整好心态,别被那个不好的自己击垮。

微笑着走进战场,相信也会微笑地走出战场的!


对公考感兴趣或者备考公考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一波,赞一波,或者留言、私信讨论,我会尽我所能帮忙的。前面也讲过一些相关方法,我也会不定期在头条分享小知识,一起讨论一起进步呀,我在岸上等你们,加油。

慕容琳雨


这个怎么说呢,三个月有上岸的,这个说到底都是看自身的条件呢人是有天赋高低的, 有的人每天复习1个小时的行测,可能效果很好。有的人可能每天复习5个小时的行测,还是什么都不会。一定要认清自己的实力,确实有水平,当然可以不用那么辛苦,但是如果你确实是只笨鸟的话,那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先飞。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与此同时,要相应的保证效率,要知道,投入了学习时间并不意味着就拥有了相应的知识回报,要真正安下心来,一丝不苟,踏实认真的学习,才能提升自己的实力。

  也就是要具备公考考察的基本能力,包括基本的运算、基本的阅读能力、基本的写作能力,等等。不要以为这是玩笑,对于基础不好的人来说,这些都很成问题。

  有的人可能觉得自己运算没问题,但是别说碰到复杂点的试题,就是给你两个5位数做乘法,你算错的概率还是很高的。有个简单的判断方法,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你熟练吗,阶乘你能解吗?类似这种基础类的东西,对于上了四年大学的理工科学生,可能不是问题,但是换成文科生,可能就是大问题,函授生之类的更不用说,可能连阶乘什么的都没接触过。

  如果判定自己基础不好,就一定要早准备,因为弥补基础不足的时间可能是非常的长的。对于基础阶段的检验,我认为只要能够达到辅导书里的例题你都能很容易的看懂(不一定要做出来),够难度的模拟题你虽然不一定能做出来,但是对着答案你能知道这题是怎么回事,你的基础就基本达标了。

  基础准备好了后,接下来的强化阶段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足够。这个要看天赋,当然也要看基础。每天强化做题目,掌握答题思路,答题方法。正常来说,在保证每天学习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十天半个月是可以的。这一阶段,行测方面保证够质量的模拟题目每套在规定时间内能达到75分左右就可以。申论方面要保证不管什么材料,一接触就能拿出答题的思路,写作的框架,基本能完成写作。

  行测方面还是继续做题,做真题,找差距,通过做真题看自己哪方面比较弱,强化弥补。每天一定要保证按规定时间答一套真题,及时查漏补缺;申论方面,在前面已经培养出大致思路的前提下,现在要强化的是细节,语言的运用,词句的处理等等,最好每天都手写一套,可以估算一下时间,再则现在很多人平时根本不写字,如果考前不适应一段时间的话,考试的时候手会很不爽,影响答题状态。有很多考生在申论考试之前从来没有动笔实际练习过,在考试时就会出现书写不顺畅,时间难把握,不适应紧张的考试节奏和大量快速书写的要求,考试结果可想而知。在这一阶段,认真投入,勤勤恳恳,半个月左右足矣。

  总之,在准备时间上,基础阶段的准备时间应该是差异最大的,如果你基础够好,你甚至可以跨过这一阶段,用1个月的时间全力冲刺,结果也会不错。但是如果你基础不好,那你就一定要用足够的时间把自己的基础夯实,为考前1个月冲刺做好准备。


山西公务员考试资讯


第一个阶段,自我认知阶段,时长5天左右。

这一阶段旨在了解考试具体的内容以及自身的优劣势,比如考试的时长以及考试的具体内容,题目的特点,擅长行测还是申论等,好的开头相当于成功了一半,只有充分了解了基础信息,自身后面的复习才会更有方向性,具体的复习方式是:以模拟真实考场的状态做真题,尤其注意保持安静的环境,关掉手机,涂答题卡,与真实考试越接近,越能透彻的了解自己。具体模拟的量,建议3套即可。做完三套题目后要做好分析,每个部分的正确率,以及自己有多少题目没有做完,什么题目正确率最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等,写成分析报告,为下一个阶段的提升打下基础。

第二个阶段,专项学习阶段,时长50天,也就是能力提升。

鉴于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常规包括行测和申论两个方面,建议上午学习行测,下午学习申论。尤其注意行测复习可以分题型备考,大致分为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以及常识判断五个部分复习,关于言语理解的复习注意词汇量的积累以及语境思维的培养,误区是刷题,正确率忽上忽下,关于数量关系的复习注意掌握常考考点,尤其是技巧方面多积累,关于判断推理方面注意逻辑判断和图形推理的训练,尤其是逻辑判断中逻辑思维的养成,可以通过学习教材和相应课程的方式更快掌握。关于资料分析复习注意列式和计算能力的培养,尤其估算能力。关于常识判断复习注意生活的积累,量变产生质变,用有效的储备量确定正确选项。这一阶段的学习会让自身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但是会出现无法很好地运用知识的情况,或者是考试没有时间去做的情况,那么熟能生巧极为重要。


中山中公教育


所谓集中精力办大事,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备考时间拉长了,人就会疲倦懈怠。备考时间三个月是最合适的,国考一般在每年的11月,所以8月开始备考,节奏紧凑,完全来得及,祝君早日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