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抗战第一仗,仅营长以下军官伤亡就达300余人,军长边哭边骂

(电视连续剧《壮士出川》)

淞沪前线,川军第二十军周瀚熙旅在防线上守了三天,未失去尺寸阵地,但是到第三天上午时,尽管一再补充和增援,蕴藻浜右岸阵地上的李介立团的兵员也已经所剩无几,势难支撑。师长杨汉域接到报告,急令预备队里仅剩的吴伯勋营前往增援。吴营在增援途中遭到敌人炮击,营长吴伯勋负伤,幸而其余官兵仍得以进入阵地,右岸阵地也因此未出现动摇。

陈家行阵地打得也极其艰苦,营长一级只剩下景嘉谟一人,杨汉域拟派师部手枪连前去增援。手枪连是师部最后的防卫依赖,周瀚熙连忙说:“我们怎么好使用这个部队呢?”副旅长向廷瑞也说:“手枪兵只能在敌密集部队接近时发挥效力,可暂时留着以防万一。”杨汉域这才没有把手枪连派上去。

当天下午,杨森转薛岳命令,桂军将前来接替二十军防线,要求固守阵地,等待移交。不久,桂军韦云淞师前来接受阵地,二十军认认真真地把陈家行、蕴藻浜、桥亭宅、顿悟寺等阵地画图移交,并由对方签字为凭,以证明交付之前阵地并未失守。

(电视连续剧《壮士出川》)

正在交接之际,日军一部忽然向蕴藻浜阵地发起攻势。韦师接防部队刚进入阵地,一见这一情况,立即向后退缩。周瀚熙闻报,命令李介立团坚决抵抗,俟阵地稳固再向后撤。李介立当即指挥吴伯勋营奋起还击,直至将敌人击退。经此一战,吴营伤亡很大,实际上,周瀚熙整个旅能够召集起来的士兵也只剩下四十余人,其中已找不到一个排长。

李介立在最后的激战中手部负伤,被送至后方医院进行治疗。军委会传令嘉奖,授予其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勋章一枚,并将他由中校团长提升为上校团长。

在淞沪会战中,二十军共与日军血战七昼夜,部队伤亡惨重,仅营长就有二十二人伤亡,排连级军官阵亡达两百八十余人,士兵死伤达七千余人。在撤出战场时,一个军只能勉强编成一个旅,其中还有很多是轻伤未离队的官兵。

(电视连续剧《壮士出川》)

杨森提倡军人常带三分怒,你在他面前昂首挺胸,哪怕是出言顶撞,都要比献媚阿谀吃香得多。杨森自己说,他从懂事起,在战场上就从来没有哭过,不管遭遇多大的打击,受多大的创伤,也不轻易掉泪。

在杨森看来,吃了亏挨了打之后,第一反应应该是如何向对手发起反击以及对失误进行补救,哪有工夫去哭?可是打完抗战的第一仗,当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付出半生心血,一手训练出来的巴蜀子弟纷纷倒在血泊之中时,他哭了,一边哭还一边骂,说:“古诗中有一句话不通,什么叫一将功成万骨枯?写这诗的人一定没带过兵,一个优秀的带兵官,不会只把士兵当兵看待,而会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兄弟骨肉!”

当杨森面对“万骨枯”时,他没有功成的欣喜,只有彻骨的悲痛、婉惜和自责。想起林相侯家境不好,他特地拍发电报到自己的老家广安,将名下时价十多万银元的一座房子和一些田地全都赠送给了林相侯家属。

(电视连续剧《壮士出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