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砚秋有多豪——能吃能喝还能抽(原创)

民国那一群名伶都是懂得享受生活之人,几乎没有不好吃的,能数出名的大角儿都喜欢美味,俗点说就是嘴馋,比如四大名旦,虽然大家都嘴馋,但每个人解馋的方式却不一样,梅兰芳节制,尚小云挑剔,荀慧生随性,至于程砚秋,只能用豪迈形容了,非荤不餐,无酒不欢,生冷不忌,而且食量大的惊人,以至梨园界的人都视程砚秋为天人,但只敢心慕,没人敢效法。

四大名旦合影,坐中间者为程砚秋

童芷苓年轻时,曾目睹程砚秋吃肘子,大为惊讶。一个两斤多重的肘子,程砚秋说着笑着就吃完了,孰料吃过肘子后,仍嫌不过瘾,又吃了十几个鸡蛋,这下真把童芷苓吓坏了,她悄悄地问身边的朋友:这种吃法会不会伤了程先生的脾胃?那朋友却笑笑说:不碍事,程先生的饭量大着呢!

程砚秋不仅能吃,而且能喝,一旦和朋友们坐上了酒桌,觥筹交错、谈笑风生,满桌子的人都甘拜下风——喝不过他呀。能喝酒又不影响唱戏,这是程砚秋的一绝,即使一瓶白兰地刚刚下肚,也照样能精神抖擞地登台演出,唱起戏来,嗓音仍然丝毫不受影响,甚至有些人认为,喝足了酒的程砚秋,其登台演出的艺术效果,比没有喝酒、头脑清醒的时候的表演可以更上一筹。

程砚秋舞台形象 叶浅予创作

程砚秋能喝,连当时的香港总督都知道。1926年7月,程砚秋赴香港演出,总督特赠他两瓶一百二十年的白兰地。金融家资耀华回忆,他在1936年春坐火车外出公干,偶遇程砚秋,大喜之下,便立即约请程在餐车上用餐。听说要请程砚秋,车上的伙房倾其所有,用餐时全体工作人员一齐出来向程先生问好。程砚秋自带一瓶十几年的法国白兰地,说:"今晚,您请我吃饭,我请您喝酒。"只是资耀华还没喝,程先生自己已经下去了三杯。

因为酒,程砚秋没少和家里人生气。1941年,程砚秋息演退隐,到了北平西北郊的青龙桥务农。他的夫人果素瑛每隔一段时间去看望他,每次都劝他少喝酒。爱酒如命的程砚秋哪里肯听,吵着让老婆赶紧回去,并在日记里大发牢骚,"总是管束,又把我的东西吃喝完"。还有一次,程砚秋到德国访问,见当地生活,觉得甚好,便生了举家移民的念头。家人朋友劝他归国早日登台,程砚秋便任性地大喝烈酒配德国肘子,一月之后,体重骤增,程砚秋便寄给夫人一张新拍的照,说:"特摄影寄回,以表坚定不移之意志。"

不但喝酒,程砚秋抽起烟来更厉害。上世纪50年代,吴祖光负责做程砚秋《荒山泪》的导演,那段时间他们经常一起吃饭。程砚秋吃的是大鱼大肉,喝的是烈性白酒,更可怕的是,他抽烟抽的是粗大的烈性雪茄烟。有一次,吴祖光试着抽了一口,呛得半晌说不出话来。吴祖光劝他,"抽这样的烟,喝这样的酒会坏嗓子,应当戒掉",他淡然一笑,说:"嗓子不好的,不抽烟不喝酒也好不了,嗓子好的,抽烟喝酒也坏不了。"

程砚秋早期的舞台形象

大概是暴食暴饮的缘故,程砚秋后来身材发福,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舞台艺术。顾正秋先生讲过一个故时,"上演《武家坡》时,薛平贵站在山坡前,王宝钏一出场,观众都不禁发出一阵笑声。为什么笑呢?因为谭富英饰的薛平贵,当时已贵为西凉国王,却是体型瘦小,而程先生饰的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却是高大富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不过程先生一开口唱,台下就鸦雀无声。他进寒窑的那个身段,高胖的身体仿佛忽然缩小了,唰的一下就进去了,真是干净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