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界,金庸的成就可以跟曹雪芹、罗贯中、蒲松龄、吴承恩等齐名吗?

很安慰你终于来了


小说本身就是一种消遣文学。想说最终的目的是给人看的。从小说这一问题产生以来,便是拥有广大读者的小说才是最成功的小说。

但是随着小说社会功能的强化,小说的功能渐渐的跳出了消遣这一娱乐的怪圈。开始担当的社会教化功能。社会教化功能及附加在小说身上,想说就不单单是看的人越多,说就越成功了。

于是小说有了主题思想,有了深刻的主题思想,才是一部伟大的小说。

金庸先生的小说有着鸿沟的主题,那就是爱国主义。慢读先生的小说会发现,除了血腥武打的场面,除了一夫多妻制的男女多角恋。但是充满着整个作品里面的作用,就是爱国主义的宣扬。

虽然金庸先生的小说,爱国主义所写的有一些狭隘的民族主义成分,但是这个小说,小说人物内心的那个时代所产生的必然结果,这并不能抹杀金庸先生爱国主义抒发高度。

从书剑恩仇录里的陈家洛。到碧血剑里的袁承志。甚至有着少数民族血统,也就是异族血统(按照小说的历史背景来说)里面的乔峰,那也是一个爱国英雄。最后升华到射雕英雄传的郭靖,将整个武侠小说的主题升华到一种境界。那就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所以从社会功能的交换上来说,仅仅是爱国主义这一点,金庸先生的小说电视主义在当代抬到崇高地位的原因之一。

他虽然没有红楼梦思想的深邃,没有西游记思想的深刻。但他抒发了爱国主义这一永恒的精神主题。所以我认为,它虽然不能和曹雪芹这一类的大家相比,但和现在我们国家所谓的一流小说家来说,金庸先生名列其中是不遑多让的。

这个小说除了要有深刻的主题思想,另外一点就是具有情趣。

小说最忌讳的就是空洞的说教,空洞的叫唤。但是金庸小说却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空洞的叫唤。他有情趣。金庸先生的小说中,包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从笑傲江湖中的琴箫合奏。再到笑傲江湖中的酒文化。从神雕侠侣对于政权更迭登的深刻把握。再到碧血剑里面的巫蛊文化。每一个小说中都包含着对中华文化正面或者侧面的反映。

还是那句话,小说是写给人看的,只有看小说的人足够多,才证明这部小说是成功的小说。一个小说要真正的成功,还要有深刻的主题思想和完美的情趣。这点金庸先生都做到了。

运用冯其英先生的一句话,金庸小说是中国新时代文学中突起的高峰。是华人文学的骄傲。尽管现在这个社会没有没有武,也没有侠,更没有武侠,但是在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还是可以读一下,这伟大的精神神话的。





旧事旧人历史说


有一次,一个县领导与大作家陈忠实坐一块聊天。县领导说,陈老师,你看现在形势这么好,国家发展这么迅速,你为啥不鼓足干劲,多写几部像《白鹿原》那样的脍炙人口的好作品!陈忠实看了他一眼,说,你懂个锤子!有些人总喜欢问一句话,“为啥路遥让田晓霞死,为啥路遥让田晓霞死?”田晓霞死不死不是路遥能决定的,他也没那本事,如果他有的话,他就不会让自己四十二岁就早早死了!有人说田晓霞是小说中的人物,一个艺术形象,作者当然能决定她的命运!比如,作者可以写,田晓霞被洪水冲走后,被一个树枝挂住了。有个庄稼汉发现了她,起初他还以为是白色垃圾,但定睛一看,妈呀,不得了,竟然是个人!这稼汉从小在河里游泳,水性非常好,于是他三两下子便游过去救了晓霞!晓霞醒来后脑震荡失去了记忆,就看到一个帅哥,那个庄稼汉,在她面前晃来晃去!庄稼汉悉心照料她,他们日久生情!后来孙少平找来,一往情深地唤醒了田晓霞的记忆,可是旧情已醒,新情难却,田晓霞到底应该如何抉择……

看到这,相信很多读者要叫我大忽悠了,这哪叫《平凡的世界》,这是《孙少平斗破苍穹》!杰出的文艺作品,是将现实与艺术结合起来的桥梁,作者无法让艺术人物生,也无法让谁死,他的生花妙笔只具有强大的架构与叙述能力,和深邃地看穿事物本质后客观的怒与憎!

在中国文艺界,在一本书中能够创造一群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只有四大名著能够做到,还有一个人就是金庸,而金庸写了N多部这样的作品。但你仔细考虑金庸作品中的人物与命运,似乎总是那么单薄,让人一眼就看透了,没有多少值得细嚼的地方!但像林冲,像武松,这些人物的命运与人物的经历你不由得在心里一遍一遍地思索,你想他是谁,他为什么那么干,好像冥冥中与我有某种相似与关联!甚至一个李逵,都曾让我在某种情境中止不住痛哭流涕!我听过无数遍水浒故事,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看了原著,无数次产生再看的冲动,水浒教我一个非常深刻的个性,男儿要有血性,无论多么窘尴(窘迫和尴尬),并且我觉得水浒将这种品性溶进了我的血液中!金庸没有一部作品,一个人物对我产生过这种影响,虽然我几乎看过所有金庸作品的电视剧,但我没有想过看他的作品,也没有看第二遍电视剧的冲动!金庸的小说就是无数梗的堆积,而不是命运的波澜起伏!它们只是作家摆布的一些棋子,为了让这盘棋更精彩,作者带人情味地让对手,这种棋下起来还有什么意思!

金庸的出现,一下子将武侠小说从流行快餐文学推到了经典主流文学的水平,但它和名著还差了好几个档次!借助现代影视的传播做到了尽人皆知,但远没有深入人心,所以也会渐渐式微,为人们遗忘!就是这样!





彩虹的星星


公正的说,比不了。

以前是武侠迷,别说金庸的小说,14本都看过,古龙的也全看过,梁羽生大部分看过,没都看,主要差不多。甚至出点名的,比如温瑞安也都看过,其他比如诸葛青云啦也涉猎过。所以还是有点发言权的。武侠小说排名应该是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古龙迷别喷,古龙本来是可以比肩甚至超越金庸的,可惜浪子的性格,很多好书没完本,比如大旗英雄传,护花铃。好了,言归正传。

在这之前,先说几个问题,大家觉得梁羽生写的最好的是哪本?封神演义为什么没有替代西游记成为四大名著?为什么田晓霞会死?

卖个关子,继续往下,中国那么多书,为什么是这四本成四大名著?除了文笔好,故事好看外,人性,代表性,真实性才是根本。

代表性,西游代表神话小说大家没意见吧,三国代表一个封建王朝的衰落和兴起的过程,你会发现大部分王朝建立过程都可以套用三国,其中如何招揽人才,如何合纵,如何偷袭,不展开了。水浒传,如果你只注意到官逼民反我只能呵呵了,其实他代表的是一个封建王朝中间阶段的市井百态。(后面招安后可以略过)李忠卖艺,镇关西,牛二,施恩快活林被霸占,包括潘金莲,不是一个个活生生封建社会中期的写照吗。至于红楼,除了代表一个封建家族的兴衰,还是个百科全书。这个不展开,说红楼不好看的,看不完的我也无话可说,因为我也没看完,但这不影响红楼的地位,好比你理解不了相对论,不影响爱因斯坦的地位一样。

人性。为什么封神演义干不过西游?因为封神里面人物出来似乎就是为了灭商,至于为什么,天数。这就无语了,而西游,孙悟空开始看到猴死了,去学长生,学到本领了,改善自己生活,划掉生死簿打破规则受到打压,反抗到招安总总,一个小人物的奋斗史,换成你是孙悟空,大概也差不多。又比如猪八戒,单位里像猪八戒的人少吗,拍拍领导,能少干就少干,这就是人性,你换个背景,人性依旧不变。

真实性。指的是人物创作出来后,根据背景,人物结局作者也无法改变,只能顺其发展,比如林冲,大部分人不也这样吗?换你结局会好点吗?注意林冲的性格。

我们在反过来看看金庸,无论怎么说,金庸代表了武侠小说。什么是武侠小说,说白了就是超能力者。古代是神话小说,到金庸就是武侠,现在改成修仙,穿越,到国外就是蜘蛛侠,哈利波特,你能想象哈利波特成世界名著吗?很难。这个题材要想成名著,就得和西游PK了。说实话,很难胜过西游。

我们来看看人性和真实性。金庸是连载,没有精雕细琢,硬伤太多,很多反人性和真实性。比如射雕,我就搞不懂,一个个侠义中人,为什么在欧阳克做恶偷良家妇女时洪七公不杀欧阳克?为什么有机会时不杀欧阳锋反而救他然后被反伤?慕容家以复国为己任,不种田发展,哪怕你搞黑社会也行啊,但他平常都在干嘛?!他爹放着和少林寺这么好的关系不用,挑拨杀个不知所云的乔峰他爹?张无忌这么就交出明教大权?他凭什么相信明教交给别人就会好?不展开了,吹金庸的可以休矣,名著不是那么好当的。


竹杖芒鞋55304006


我认为在近现代文学界,金庸的地位仅仅次于鲁迅。在任何一个范畴要想成为一代大师,首先你必须是开创者,然后你又是集大成者,其次就是你的社会影响力和时代影响力足够大。满足这三点你才有成为大师的可能。

鲁迅无疑全部具备,开创了新小说,他的作品不多,但每篇作品都无人超越。只写了一部中篇小说就成了世界名著。开创了杂文,成了标杆,成了一个时代的脊梁。

再说金庸,武侠小说虽不是他开创的,但他是武侠小说的成就的集大成者。许多人说武侠小说不入流,是低俗小说。那是你没有读懂金庸小说。金庸小说不是低俗小说,是高雅艺术!

他通过他构建的一个虚拟的江湖来写尽了人间百态: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有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 ,有同生共死的兄弟情义,更有顶天立地,豪气干云的大英雄。同时有各种卑鄙无耻,虚情假意,凶狠残忍的反面人物。他塑造的人物形象各个有特色,活灵活现。所涉及文化方面包罗万象不盛枚举。

一部《天龙八部》重新诠释了英雄的定义。三部《神雕姊妹篇》写尽了侠意,友情,爱情。艺术成就最高的当属《笑傲江湖》了。表面上是写快意恩仇的江湖世界。实际上是批判人性的虚伪,自私,对权利的贪婪。是一部讽刺政治的小说。小说最精彩的地方就是令狐冲的出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一个放大版的王熙凤出场,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日月神教的内斗,映射了政治生活中人性对权力的迷恋和贪婪。所以说《笑傲江湖》是一部很有深度的严肃的政治讽刺小说。绝不是一部通俗小说。一部《鹿鼎记》写尽了官场百态,实实在在是一部现实版的官场现形记。

我最佩服的就是金庸说的一段话,大意就是有人问《笑傲江湖》写的是什么时期的事,金庸说,他写的是人性,人性没有时期,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性。所以我们发现,金庸小说里面的形象,我们生活中总能找见原型:有虚伪的君子剑,有独裁的任我行,有爱让下属拍马的丁春秋,有狐媚爱生事且毒辣的马夫人…为政治服务的艺术 ,那个政治时代结束了,它就失传了,只有为人性服务的艺术才能永远流传。这就是金庸小说能在不分年龄段,不分国家的人群中都能长盛不衰的原因。

金庸不仅是一个小说家,还是一个伟大的媒体人。他办的明报是当时香港最著名的报纸,他是当时最著名的时评人,为此邓小平接见金庸时还和他探讨过。

金庸不仅是一个小说家,媒体人,还是一个历史学家 ,这是金庸最津津乐道。他的小说涉及到的历史人物都有出处。而且金庸还写过一些历史作品。

当然金庸最大的成就就是小说,这也是他最被人称道的成就。写武侠的并不是只有金庸是一面旗帜,但只有金庸把武侠写成了文学艺术!

从前面说的要成为一代大师的三个条件来看,金庸虽然比鲁迅稍有差距,但从他的文学成就社会影响力和时代影响力来看,近代却无一人能在和他相提并论。



白云飞131



金庸风雅大侠出世,——八十年代初期在大陆风靡一时,此时此刻,恰好是中国文艺处于“革命的浪漫主义”尾声,举国可值一看的文艺书籍,寥寥无几:即如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梁晓声《陈奂生进城》……《新星》一类改革体裁,已令国人感激涕零、激动不已!那时,即使王朔具可读性的痞子小说,也仅以《空中小姐》、《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崭露头角于文坛。那会儿,文艺青年烫头搭配喇叭裤逛街、看电影,必遭老革命联手老辈子整饬乃至肃反!人们的脑壳,无书可供“跑马”,近乎荒原:对于上过学的人,比缺吃少穿更熬煎。

值此地老天荒的空白断层期,金庸武侠蓦然空投以莅临大陆(绝不亚于日本当年偷袭珍珠港那么震动美国国人一般……),遍地开花,上到达官显贵下至寻常百姓,到处读金庸论杨过说神雕侠侣,——在邓丽君土蜂蜜一般甜歌的伴奏下,文坛中央,——金庸一如牡丹亭亭净植!

金庸武侠小说,其中,笔下的百般兵器全是历史长河中仅有且真实存在的,所写历史及武功门派也属历史有过的……叙述基调飘逸如侠,家国意境侠义情怀有度与情深,文字功底厚重,——如此这般武侠小说,难怪王朔常怼金君了!而金庸人生历练,是基于香港未回归中国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然而,金庸欲与四大名著《红楼梦》之流争锋,恰似王朔怼金庸,——差距太大,不可与日而语!这是与作家所处身的时代背景、历史氛围、修为,心历、身历有关……


但是,金庸在中国文坛已扎根了,不论当下,还是未来,绝对拥有一席之地,——又一另类经典!

文章憎命达,——能于取信当时,必然流传于后世。


九夏涛声



这个问题看似认真,其实就是个无厘头,无非是为了心中的某种冀念找到切实的借口和说词,从而让一个江湖学者去媲美古今文化大师。

曹雪芹、罗贯中和吴承恩三个,乃是四大名著的作者,还有一个施耐庵施大爷。这四个人写出了光耀古今的煌煌巨著,被后世公举为四大名著。

蒲松龄则是另一本书《聊斋志异》的作者。虽然蒲松龄乃一介落第秀才,但他的这本《聊斋志异》却堪比四大名著,有着极高的美誉和极佳的口碑。

而金庸则是当代的一个小说作者,以写江湖侠义为主,写出了很多被人们称颂的武侠小说。人们对其的厚爱,从“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四个字来概括发端,进而把金庸推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让其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上,直接去同四大名著交手过招。甚至有人说以金庸的品味,完全可以吊打四大名著和四大名著的作者,是一位雄视古今的绝对当代大侠。

殊不知这话却真的暴露了这种说法的品格低下和目空一切,是一个自以为是狂妄自大的一等一小人。和四大名著相提并论也就罢了,还要吊打四大名著,你这是多大的胆子和口气啊?不怕风大闪了舌头,登高折了老腰吗?

金庸固然写得一手文章不假,但要说他的文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连他金庸本人都不敢如此躁狂,更何况一帮子看热闹不怕事大的拥趸帮凶。

别说现在金庸无法和史上的文学大家并驾齐驱,就是若干年后的某个历史时代,也不可能发生这样的变故。四大名著永远是令人高山仰止的巍峨存在。而到那时候,别说金庸的作品,恐怕连金庸这个名字早已经变成了历史的垃圾,早已不被提及,早已被人忘记。

这里有必要奉劝一下那些把金庸吹捧得至高无上的所谓识人者,还是静下心来好好看上几本书为好,省得闹出如此令人喷饭的千古笑话,被耻笑你无知无畏,胸无点墨。

如果可能,不妨找来四大名著和金庸的作品,认真地、辩证地、科学地来读上一读,或许还会有所觉悟和自省,说不定还能籍此醍醐灌顶大彻大悟,最起码不要把金庸推到悬崖边上,让他忐忐忑忑战战兢兢,至微至陋,死不瞑目。


龙吟148119260


今日头条上的两类人我非常讨厌,之前的蔡徐坤等事件的起哄者,最近的金庸事件的起哄者,成批成批地出现,不知道什么操作。原因如下:

文字行业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文学文,一类是媒体文,一类是应用文。

在中国历史上,三种陆续出现。文学文包括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特点说得夸张点,就是探讨人类整体价值的一种文字。媒体文指世俗文学,多指小说,特点带有很强的娱乐性和攻击性,是关于个体生存问题的,其写作追求挖掘人性的娱乐点包括黑暗面,写作有很强的应对读者喜好的谄媚技巧。《金瓶梅》没有脱离媒体文上升到文学文,金庸武侠同样没有,唯一一本脱离的就是《红楼梦》。这不在于有多热血和激情,而在于写作的根属于哪个范畴。

最近老有傻逼提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是在给金庸先生招黑,金庸先生只是个业余小说家,你们就不怕气得他老人家活过来吗?上次和鲁迅等人比,这次换人了,下次准备换谁呢?申请今日头条官方,直接对这样的人永久封号处理。

还记得去年年底的时候,把蔡徐坤吴亦凡等和张国荣张学友等进行比较的,简直脑残到了极点,最近潘长江老师因为不认识蔡徐坤被粉丝攻击了,之前唐国强老师因为不认识王俊凯被攻击了。虽然说对年青一代要宽容点,但对于部分这样心智出离人类范畴的人,有必要宽容吗?棍棒教育+缝嘴是最好的选择。

真丢人,丢人到家了,可以无知,但请不要在公众平台上显摆你的无知。就像有人说的,你丑不是你的错,但因为你丑吓到人,就是你的错,愿网络环境越来越好,而不是越来越涌现出这样的智障……



吴常之音


先给出我的观点:金庸先生在文学史上可比肩罗贯中、施耐庵,稍逊于曹雪芹。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分析。


金庸先生已经驾鹤仙去,关于他的很多话题仍然需要我们盖棺定论。比如说,金庸在文学史上究竟能达到什么位置?不少人认为,金庸先生写的武侠小说是通俗文学,难登大雅之堂,在文学史上的地方必然高不到哪里去,我对此存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金庸先生的作品虽然是通俗的武侠小说,但却具有极大的文学性与艺术性,在文学的殿堂中,金庸先生甚至可以比肩罗贯中、施耐庵,只是稍逊曹雪芹,绝对属于文学史上大师中的大师。

1、金庸小说的文学性

从文学性上来讲,武侠只是金庸先生表达其思想的一张皮,他通过构建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江湖世界写尽家国情仇、人间百态,其作品表现出了深刻的历史与现实烙印,具有很大的阅读的趣味性,金庸先生是那种既能把文字写好,又能把故事讲精彩的天才作家,还能让人在阅读过程塑造出一定的历史观与人生观。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郭靖,英雄盖世、为天下苍生选择舍生取义的萧峰,磊落潇洒、笑傲江湖的令狐冲,温良敦厚,待人拱让谦良以德报怨的张无忌,放浪形骸却又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神雕侠杨过,还有聪明伶俐的黄蓉,冷若天仙的小龙女,带刺的玫瑰赵敏,英姿飒爽的霍青桐,温柔可人的阿朱等等,金庸先生塑造的这些丰富的文学形象,就像诸葛亮、刘、关、张、鲁智深、武松一样,深入到华人的血液中去,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金庸小说的思想性

就思想性而言,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也不遑多让。《射雕英雄传》表现的是儒家的侠义,以家国天下为己任,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就把传统的侠提高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从简单的锄强扶弱济危扶困,上升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大义,使武侠小说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天龙八部》则是对人生的思考,以佛家的角度看这个世界,众生皆苦,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万般求不得,可以说《天龙八部》不仅是一部武侠小说,更是一部哲学著作。《笑傲江湖》则更加深入,表面上写的是江湖上的快意恩仇事,实际上写的是人性,是对人性中虚伪、自私、狂妄、贪婪等缺点的深刻批判,更是一部很有深度和内涵的政治讽刺小说,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鹿鼎记》则是一部反武侠的作品,是一部伟大的世俗作品,一部活生生的官场现形记。


3、金庸小说的文化生命力

再就文化生命力而言,金庸作品也毫不逊色。金庸先生的这些武侠小说,风靡华人世界几十年,经久不衰,体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金庸先生塑造的很多东西,已经深深的印入到我们的民族文化中,成为民族基因的一部分。比如说“华山论剑”,一提起这个词,不管你读没读过金庸原著,你都知道这代表着顶级高手之间的切磋,代表着行业盛事。再比如说一提起“岳不群”,那就是伪君子的意思,难以想象一个男人被你称为岳不群他不跟你急,再比如,要是你对一中年妇女喊“灭绝师太”,她不跟你发疯才怪。这就是金庸作品的文化生命力,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融入到民族基因相之中。相信金庸小说中,至少有五六部会经久不衰,成为永恒的的经典。

最后反驳一个观点,就是有人认为,金庸小说只是通俗的武侠小说,难以和四大名著相提并论,这个观点其实不值得一驳,四大名著中除了《红楼梦》是纯粹的诞生于文人之手,属于所谓的“雅”文学,其他三部《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那不个不是经过俗之又俗的民间说书、平话的不断润色发展,逐渐成书的呢?要说俗,那《三国演义》、《水浒传》就更俗。

所以说,俗不俗不是判断一个文学作品优劣的标准,真正评判一个文学作品,靠的是它的文学性、艺术性、思想性以及文化生命力,从这几点看,金庸的文学作品足以《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金庸在文学史上的位置,在写小说的人当中,也足可比肩罗贯中、施耐庵,但是稍逊于曹雪芹,因为《红楼梦》确实是一部无法超越的作品。



张家公子名无忌


恐怕十年过后再没有人说金庸了,他只是一个时代的畅销书作家而已,作品没有什么正能量的意义,唯一的作用就是娱乐!但是,你从他的书里可以看到汉人政权都是腐朽的,包括建立明朝的朱元璋都是个奸佞小人,而少数民族的首领都是大英雄,契丹、金国、清朝的首领都是!在这种长时间的强烈对比的潜移默化下,你会觉得爱国只是一种悲哀的无奈!

还有的人说他的作品充满了家国情怀,这就更扯了,他的作品的主旋律无非就是些个人恩怨的江湖情仇,爱国只是催化这种情仇的工具而已,无论“射雕”还是“天龙八部”还是“倚天屠龙记”等等,我们看到的都是意淫出来的武功和情节,江湖之间的打打杀杀,被感动的只是人物命运的多舛,没有岳飞、文天祥那种纯正的爱国情怀


志在钱里展红图


在文学界,金庸的成就是无法和四大名著的作者相提并论的。不但金庸无法比肩,当代的作家都无法比肩,包括王蒙,莫言,于华,以及陈忠实的那本厚重的《白鹿原》和路遥那部励志的《平凡的世界》都无法达到四大名著的高度。有人把《白鹿原》,《平凡的世界》,《活着》,《受活》当作当代的四大名著,不过很可惜,差距还是很明显。在文学性,思想性,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哲学性质上来看,无法达到四大名著的高度。但不等于这几部不好,它们同样非常优秀。金大师的作品也许可以和《三言》,《两拍》这样的作品媲美,但的确可以和张恨水,蔡东帆这样的名家比肩。若论起琼瑶,亦舒之流,他又不止高上几个档次。大师就是大师,我们只能敬仰和深切的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