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今教师的地位?

雄鹰展翅遨游苍穹


如今,中小学教师的地位实在是难以言说。江湖满地一愚翁尝试客观地分析当今中小学教师的地位。

如今,教师行业可能是网上吐槽最多的行业之一了。很多老师纷纷表示,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再做这行;很多老师表示,正在开辟第二行业,教学只是完成任务;还有一些老师表示,正在转行中。可是,一到教师招考,不论是中西部地区,还是沿海地区,报名的场面都相当火爆。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教师招考往往是百里挑一,招100名教师,报考人数往往超过1万人。这些现象反映了教师地位的尴尬和微妙。

要客观地看待当今中小学教师的地位,必须要把一线教师和管理层区分开来,两者的地位是完全不同的。

一、一线教师地位的尴尬和微妙

一线教师经济地位的尴尬。

之所以很多老师不想让孩子再做老师,不少老师在开辟第二行业,有些老师正在转行,原因莫过于待遇太低。中西部地区的教师工作20年左右,工资3000元左右,是很常见的。如此待遇,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如果生病,连最近的生存都难维持。现在老师请病假,是要扣工资的(我的同事请了一个月的病假,当月工资被扣去了近80%)。还有,很多药医保或公医是不能报销的。所以老师是病不起的。中西部地区教师的待遇自然比不了公务员,就是民工的待遇也秒杀教师。中西部地区外出务工的民工每月6000以上,是很平常的。

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如今不少中西部地区,消费向一线城市看齐,工资待遇却十多年不变。以我的故乡安徽泾县为例,除了蔬菜和房价远远低于广州,其它的消费品价格几乎和广州一样,甚至有些还超过广州。工资待遇多年不变的一线教师生存之艰难,可想而知。

沿海发达地区教师待遇相对教好,尤其是10多年前买过房的老师,经济上一般都比较优裕。不少老师全中国都玩得差不多了,假期旅游的话都是韩日、欧美和澳洲了。但是10多年前,没有买房的教师,其生活用“水深火热”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对于绝大所数老师而言,拥有自己的房子是必须的。但是广州城区均价是不会少于4万的,而工资却不到1.5万,为了买房只能节衣缩食,旅游的话也只能是广州一日游了。

一言蔽之,一线教师,除了10多年前,房价相对较低时买过房的沿海发达地区的教师经济地位不错外,大多数一线教师的经济地位中等偏下,仅仅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生存。经济地位的尴尬,决定了教师必须身体好,否则是病不起的。

2.一线教师社会地位的尴尬和微妙。

很久很久以前,大多数教师尽管收入不高,但是社会地位高,多数人是尊敬教师的。然而今天,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仍然受尊敬的一线教师越来越少了。对于多数教师而言,不要说受人尊敬,没有投诉就算好了。这反映了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反映了家长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教师如果不能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想不被投诉,那是很难的。

由于种种因素,能与时俱进,提高专业素养的一线教师并不多。于是很多家长对教师的评价越来越低。看不起教师的意识中除了看不起教师的经济地位外,更主要是看不起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因而,近年来,对教育的质疑越来越多,一线教师首当其冲。

一线教师社会地位的尴尬还表现在每每教师和家长学生发生冲突,不管是谁有理,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赔礼道歉了事。以致于个别学生威胁老师:“我敢骂你,打你,但你骂我,打我,试试?”

好在官方已经注意到这一点,今年两会期间,教育部发文,家长也要接受教育。

既然一线教师又累,又委屈,收入有低,经济地位、社会地位都不堪,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如同飞蛾扑火一般参加教师招考呢?当然近年来,部分地区教师招考已经受到冷遇,但是总体来看,还是很多人想当老师的。这又是为什么?我想这些人主要不是冲着教师的寒暑假而来的,更不是冲着教师的待遇而来的。或许他们是相信未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会越来越大,未来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会大幅度提高。当然,现在就业形势不好,当教师毕竟还是有稳定的收入的,尽管收入不高。找不到其它更好的工作,于是报考教师很可能是重要原因。

如此看来,一线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是有些微妙的。你想辞掉它,另寻高就,但是当惯老师的你有这么容易“另寻高就”吗?你厌倦了,不想当了,可是想当教师的多的是。你厌倦了自己的位置,可是这个位置可能被10个人盯着,被10个人争夺着。我想起电影《盲井》里的经典台词“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爱干就干,不干拉到”。或许你也渴望将来教师的经济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可是这样的承诺你听了10多年了,现实似乎一直是“远大空调”。你不能忍受现状,但又看不到希望。你想开辟第二职业,那是违法的,只能偷偷地做。你想转行,但是似乎又前途渺茫。一句话,你进退失据,你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一切都要拜一线教师的经济社会地位所赐!

二、教师管理层的地位

可以这么说,近年来的教育改革,教师管理层的经济社会地位越来越高,他们越来越成为令人羡慕的行业。

职称评审,管理层占尽先机;绩效工资都“绩效”到管理层那去了。家校冲突,出来“背锅”的都是一线教师。管理层就算有错,也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线教师的背后管理层、家长、学生都在盯着,而管理层的权力和所作所为似乎没有机制去制约。我们看到教导主任提拔为副校长,副校长提拔为校长,但我们几乎看不到校长被降职为副校长,副校长被降职为教导主任。似乎进了管理层,就进了保险箱,从此就可以只上不下。

一线教师遭遇到的尴尬,他们似乎永远不会遭遇。一旦教师和家长学生发生冲突,管理层要么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要么选择和家长学生站在一起。“作为校长,我是一定会维护自己教师利益的”仅仅是大会说说而已。

教师管理层大多数是高级教师,有些还是正高,即使是中级,也会很快评上高级。他们是教师中经济地位最高的。以广州为例,管理层的平均年薪是不会低于30万的。这样的收入在广州即便算不上高收入,但也是令人羡慕的。我相信,中西部地区的管理层收入在当地也算不错的。

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管理层的社会地位是很高的。这表现在学校内部他们对一线教师的优越感,和某些一线教师的主动献殷勤(一线教师的评价权掌握在管理层,某些一线教师主动献殷勤在所难免)。管理层社会地位的高还表现在每一年招生时,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实验班”(即重点班),不得不有求于学校管理层。学校管理层往往能决定学生进哪个班,因此,每每招生季,他们是备受“尊敬”的。

总结一下:中小学一线教师经济社会地位尴尬,进退失据;中小学教师管理层拥有让人羡慕的经济地位和不得不“尊敬”的社会地位。

一位华农的教授跟我感叹:现在中小学校长的权力怎么这么大?现在的校长怎么这么牛?老汪觉得,他还应该感叹一下现在的一线教师怎么这么可怜。


江湖满地一愚翁


教师这个职业一直受人尊敬.我父亲就是一位人民教师,他是1958年参加工作的.他们那一代教师真的很尽责.记得他们那时白天在学校上班,晚上还要为群众上课扫文盲,根本没有报酬,但工作都很尽力.在他们心中只要把学生培养成才,就是最大成就,所以百姓都很敬重他们.我觉得教师人类工程师,为人师表,地位一直很高的.特别是现在,每个家庭都重视子女的教育,国家更重视教育事业,并发文教师为国家公职人员,教师地位得到明确肯定,工资待遇也进一步提高.可是仍有教师不满现状,认为自已工资不够高,在他们心里把地位与工资等同.心里总是不平衡,发牢骚.我认为他们不配做教师这个光荣职业.


风雪苍松582


作为一个从教30多年的教师,我觉得教师地位是在不断提高的,能达到如今这样相当不错了,我非常知足。

30年前我刚参加工作,就遇到了教师节,小镇第一次把全体教师组织起来开会,还每人发只茶缸作为纪念。其他行业的没有,因此有点受宠若惊。

那时候的教师才真叫地位低。工资不及小工厂工人,上街买个菜也不敢说自己是教师,怕人家说教师小气,供销社营业员看见我们,头昂得老高说,我家姑娘高中一毕业就找人进供销社,省得考大学当倒头教师,还不晓得分到哪个八乡去!

看看现在的教师如何?卖保险卖商铺卖汽车卖酒卖茶叶的,不分昼夜打电话骚扰教师,因为知道教师有钱。单位女教师工作不久就有人牵线搭桥谈对象,因为当教师对子女教育有好处。女孩子谈对象,要是对方父母是教师,立马心里乐开了花,因为公公婆婆工资根本用不了……

但人心不足蛇吞象,再高的地位都有人喊差。把你们教师都当菩萨一样供起来好不?


扬州微笑的草


当今社会,我认为教师越来越不受人尊敬,教师地位相比以前下降了!但为什么教师地位会下降呢?

老师不被人尊敬的原因,结合当前潮流与实际,我觉得以下两点主要原因。

1、根本原因是社会价值观的变化。

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用什么来衡量?恐怕还是这两方面:是否有钱是否有名!而且最终还是是否有钱!

马云讲一个笑话,说他在九十年代就预言“互联网将改变世界”,但这个观点别人不太信,于是在他发表演讲时他就说是比尔盖茨说的,于是大家就信了。因为那时比尔盖茨比马云有钱多了有名多了,大家就信了。就其原因,是因为当时比尔盖茨是成功人士!在越有钱就越成功的价值观影响下,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师又无法直接教学生赚钱、不能立即给予学生“成功”的地位的情况下,自身地位下降、达不到人们预期的“尊敬”的程度,就是很自然了。

随着人民的经济条件好转,人们有更多的追求与选择,可以不选择考大学!从实用主义来讲,教师地位下降不那么受人尊敬也就是难免的了。

2、当今社会教师的功能减退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今天的教师,已经基本上退化了一些功能,只保留了授业的部分功能。比如说中小学教师只能在学校教一些科技文化知识,朝九晚五的作息制度,高考中考的压力下只能让教师按部就班的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而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衡量教师工作成绩好坏的标准就是所教班级的学生分数(尖子生多少,平均分多少)!至于学生其他方面的成长,比如道德的培养或心理的培养,表面上有,但实际上很少培养这一方面了或要求不高了。可以这样说,现在的教师把教师最重要的功能丢了,当然不受人尊敬,或者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尊敬”了。但是我要为老师声明一下,现在的老师丢了曾经的“人生导师”、“道德导师”功能,不是自己所愿意的,而是被迫的。

3、今天依然有受人尊敬的老师!

很多学校都会有一批出色的老师,有能力有热情有方法有关爱有作为敢担当,依然像传统的老师或人们想象中的“尊敬”老师守护着教师的角色,做着人们期望老师能做的事,也就是不仅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也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与其他情操。这就是人们所认为的尊敬老师。往往这些教师都可能已经获得了“特级教师”称号,比如全国知名的就有魏书生、李镇西等等老师。

关注师范生活,有问题可以探讨交流!


师范生活


要分公立学校教师和私立学校教师,两者区别大了去了!

前者身份尴尬,一举一动都有规矩,稍有不慎,要么升入天堂,要么坠入地狱。君不见在公立学校的初中小学老师,有很多这样规范那样条例,限制着老师们的思想和行为,如有偿补课、课外辅导班兼职、收学生家长礼物财物等等,还有什么体罚学生,都会被社会诟病,并被无限放大,最终结果,老师倒霉,甚至丢了饭碗,弄得灰头土脸,抬不起头来,于是乎,很多胆大的公立学校老师就在学校里规规矩矩,暗地里该干嘛干嘛,撑死的永远是胆大的,饿死的永远是胆小的。而在私立学校的老师却不同,所有关于教师的规范条例无用,能赚钱的办法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某著名国际学校,体育老师年薪7万,教8个班体育,看起来很少,有一笔费用却可观,补课。体育考试80分,学生要考满分,家长就要补课,每生每学期600——800元的体育补课费,算算这笔账,8*45*600是多少?所以,连体育如此,其它学科呢?

私立学校的肆无忌惮,引起了社会对教育的极大不满,而社会矛盾指向教育,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公立学校教师也开始效仿私立学校教师补课收费,大捞特捞,大有无所不用其极之势。教育乱象横生,也在情理之中了。

公立教师头上公公婆婆很多,虚假的许诺、文件也很多,落实的很少,套在他们头上的条条框框也很多,所谓的光环就更多,殊不知,现实社会很现实,光环不能当饭吃、不能当车开、不能当房住、不能当医药费、不能当赡养费抚养费,更不能用道德去限制公立学校教师,而用经济利益去款待私立学校教师,其结果就是,私立学校教师吃肉,公立学校教师挨打,想喝点汤还得像过街老鼠,偷偷摸摸。私立学校教师地位可以说很高大上的,为何?家长和社会有要求,老师有钱花!

教育,从教师开始,早就失去了应有的公平和正义!


征骑


教师呀,充其量是个教书匠,别抬那么高,也别损那么臭,上有学校领导管着,下有学生及家长监督着,能把书本知识教给学生就是合格了,坏就坏在这些年砖假横行,谬论满天飞: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等等。主管部门领导80—90%都是外行,只会行政命令,而这些命令大都是错或不切合实际的,教师无法全身心投入教学中去,更不敢大胆管理,造成了中国教育的短板:能否学好靠家长,学生到处去报班。既搞乱了教育秩序,又催生了生机勃勃教育辅导行业,主管领导也得到充分的实惠。只是苦了教书匠


猛虎51370641


中国中小学教师现在已经被一帮社会恶棍和一些无良媒体记者及编辑人员利用社会上对教师工作的具体情况缺乏深入了解和教师队伍中少数人的不良表现,通过舆论讨伐等手段搞的灰头蓬脸名声扫地了,使得中小学教师人人自危,无所是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处境,长此以往,中国中小学的毕业生中必然会出现一批目无法纪横行霸道的社会混混,这些社会蛀虫的出现,必然会给中国的发展和社会秩序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中国的宣传和教育有关领导部门必须立即下大力气纠正当前社会上针对中小学教师评论的错误导向,逐步恹复中国社会传承多年的“遵师重教”的良好的社会风尚。


暮之春


如何看待当今教师的地位?看待这个提问我认为教师这个群体在当今社会制度中也是普通一员,教育也是党和政府的一个重要工作。建国七十年来人民的地位提高教师的地位也随之提高。由于国家事业的不断发展需要大批的各方人才,国家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发展教育事业,出现了人人有书读免费进学校的局面。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等,教育方面的市场化的涌进,教师队伍的思想比较活跃,受收入分配的影响教师队伍攀比,造成以收入高低来议自己所住的地位,其实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用金钱来衡量是不正常的。比如现在乡镇中小学校的教师补贴都高于城市中小学校教师,但是城市中小学校的班级学生都在七、八十位,而乡镇中小学校的班级多则四、五十位少则十几位。按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应该是带班人数多的教师应该拿得更多补贴才合理,但现今确相反,但合情。家长情愿花大价钱也要把孩子弄到城市学校读书而不愿留在自己家乡镇学校,而且国家不断地把资金投入乡镇学校,这种现象能说明教师的地位谁高谁低吗?只能说教师的地位应该由国家的教育体制所决定,教师的收入也是受国家教育方针所决定。因此教师的地位在现今社会中应该由政策来决定。


老曾5257


当今老师的地位很尴尬!

一是老师文化地位较高。一方面,受传统尊师重教思想的影响,在许多人思想意识里,还是觉得老师应该受到人们尊崇,毕竟每个人都受到过老师的教悔和培养。另一方面,老师整体文化素质和学历水平较高,是社会普遍认同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

二是老师经济地位一般。他们的经济收入和工资待遇总的来说不高,与他们拥有的知识、学历以及付出的辛劳不城正比。当然,高校的教授和专家们另当别论。在现代社会,经济地位对于取得社会认可是起绝对性作用的,这也是制约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和教育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囊中羞涩让爱面子的老师们经常抬不起头来,政府确实应该把不断提高老师的工资待遇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三是老师社会地位较差。老师担当着文化传播、培养人才的重要角色,理应得到社会各界的重用。但现实情况是,如此庞大的教师队伍,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很少,处于领导岗位上的也不多,交流到政府机关或其它事业单位的人员也有限。对绝大多数老师来说,基本上都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职业一干就干到退休!

老师地位需要全社会来提高,更需要国家政治和财力的保障!


一句话文章


不太喜欢答这种题目多、范围大、又很有深度的问题。你问起来倒是简单,几句话就完了。可回答这些必须得写几篇论文……没有几篇论文贴一个回答里的道理。

所以简单说一下吧,如今教师地位的下降,与知识大范围普及和更容易获取有关!

“下降”是一个相对的词,有两个状态下的比较,才能对后面的状态形容下降。

教师地位是怎么比较的呢,跟古时比。

古时大多数人都是文盲,别说各种知识,能认几个字都是人才。因此,当时掌握了“知识”这件稀有品的教师当然地位崇高,这也是对比出来的一种高。

而后来,新中国成立,我党全国扫盲,用几十年的努力让现在全国都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甚至大部分人都上了高中,全国每年新增大学生近千万……真不是吹,这样的变革是几千年未有的。

于是教师的崇高地位也在这种变革下被打破打碎。

说个简单的例子就知道,七八十年代,很多初中毕业的学生能够直接留校当教师,教育下一批学弟学妹。因为当时懂知识的人太少了,能初中毕业就是高水准人才了。(当时教师也是普遍受尊敬的。)

而现在呢?高水准人才的含义起码也得是硕士、博士。这些人却极少再回到中小学教师之类的岗位。

教中小学的变成了普通人才,甚至就是普通人,有个大学文凭就够了。

而如今许多家长都拥有大学学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他们是一样的,那怎么获得他们的尊敬?

因此,地位的下降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就是知识的广泛普及。

当然,还有信息时代,知识越来越容易获取。与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获取途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