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造假但是能力强的人,该不该开除?

黄鑫


学历造假这个现象几十年一直存在,曾经“办证”风行的时候,造假现象到处都是。

对于造假,我们当然是不能容忍的,这是职业的底线,也是企业维护正常管理秩序的需要。

但是,对于人才,却不能以一个证件全盘否定,具体的处理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

先说一下我亲身经历的两个例子。

例一:

2005年我在上海工作,集团公司下面有医药板块,按照国家规定,医药公司必须有质量总监的岗位,而且质量总监必须是有执业资格证书。当时,连续面试了好多应聘者,都不是很满意。最后,一位从国药控股离职的应聘者顺利进入了最终面试。子公司老总和各级人力资源经过最终面试后同意入职。

可是,入职没有一个月,总部的HR便找到了我,他们告诉我,新入职不久的质量总监学历证书是假的。因为他们手里有同一所学校毕业的真的证书,一对比就看出对方的证书是假的了。我授意HR侧面了解一下情况,做全面的核实工作,不能轻易冤枉一个人。经过人力资源的再三核实,确认该员工的全套学历资料造假。

对于医药公司来说,质量总监的位置非常重要,而且绝对不能允许有水分,所以人力资源部门果断出手,迅速解雇了那位员工。

例二:

2007年,我在北京做公司法人代表,因为没有时间过多的关注日常管理细节,所以面试都是交给HR部门和相关负责人进行。有一天,公司的HR经理找到我,吞吞吐吐,想要说什么,却又不好意思说出来。按照我对她的了解,平时她不是这样的人。于是,我就告诉她,不管什么事情,但说无妨。她憋了老半天,然后红着眼睛告诉我,说自己不称职。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自己在进入公司的时候,提交的学历证明都是假的。作为HR负责人,自己带头作假,而且每天还要去审核别人的学历和资质,她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实在扛不住了,就找到了我。

在详细了解了以下情况后,我没有表态,让她先回去。然后找来公司的其他同事,详细了解了她这段时间的表现。大家异口同声,对她的工作态度和能力都非常认可,这也恰好符合了我的判断。

于是,我把她叫到了办公室,告诉她我的两个处理意见:1.让她把自己的学历档案从公司档案中取出来,以人力资源经理的身份单独保管 2.限定她在两年的时间里补上一个真实的学历证书。

HR经理接受了我的建议,之后勤奋努力,不但工作出色,而且在规定时间内拿到了正规的学历。

观点:我亲身经历的两个世纪案例告诉我,人都有犯错误的可能,有的可以有条件的宽容,而有的却无法宽容。

学历造假是一种什么行为?

很多人一提到学历造假就把它归结为欺诈行为。这个我是不否认的,既然造假,就是不光彩的事情,说是欺骗也不为过。

1.造假本身是欺诈行为

为什么造假?对于求职者来说,当然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但是这还不足以回答造假的目的。实际上,在社会上有些人本身有学历,但是为了自己镀金,硬是给自己搞一个不伦不类的高大上的假学历,还有一些人本来没有学历,但是为了能够应聘到目标岗位,拿到好的薪水,也会造假。这两种造假都不是可以允许的。是一种欺诈行为。

2.造假背后的原因各不相同

造假的目的是相同的,但是有些人连续造假,已经成了“惯犯”,不但学历造假,连简历也要造假。基本上从他身上说出来的东西没有什么真的。这种人是地地道道的骗子。

而另一种人,本身能力和素养都没有问题,就是满足不了招聘单位的学历门槛,这个时候会选择错误的造假行为。但是一方面他本身能够很好的胜任工作,另一方面会主动交代,且一直敬业爱岗。

这两种不同的行为,在我个人眼里是不一样的,是可以区别对待的。尤其是我见过那些家里很穷,又没有学历的人,知道了就装聋作哑,就算给他口饭吃。但是以岗位胜任为前提。

观点:对于造假,某些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但是不能纵容

学历造假者都不好吗?

这个我是不赞同的。不能说学历造假的人都不行。相当年,唐骏的学历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但是你能否认唐骏不是人才吗?能否认唐骏的职业价值吗?

1.学历是我们确定应聘者胜任与否的条件之一

我们在确定一个求职者是否能够胜任该项工作时,学历只是条件之一。另外,他的职业能力,思维素养和价值取向等等都与任职资格密切相关。不能因为这一项就全盘否定一个人。

2.我们的目的是选拔人才,而学历不是衡量人才的标准。

人才是以掌握知识与技能的人为主体,以其知识与能力发挥和自身的资本增值为条件的职位载体。我们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人才,能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是要看他的知识水平,看他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角度与清晰程度;如果我们看他的未来适应性,就看他的学习成长能力。所有这些没有学历可以直接证明的,尤其在当今学历贬值的今天。

所有的能力维度都可以通过科学的测试进行评价,得出客观的结果。

观点:造假不可容,但企业需要的是能力。打击造假行为,从企业实际出发引进人才。

我们允许学历造假吗?

当然不允许。尽管我们不否认部分造假者有好的素养和能力,但是造假本身与人才是两码事。对于人才我们是爱惜的,但是对于造假却是不能容忍的。

1.对于造假行为坚决拒绝

如果一个企业允许造假的行为,就会助长欺诈和不实行为的风气,人与人之间相互欺骗,怎能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另外,虽然学历不能证明应聘者的能力,但毕竟代表了他曾经的知识修养和认知水平。造假的行为会误导我们对于人才的判断,造成以假乱真的现象。

2.允许造假是对真才实学者的不公平

大部分求职者是凭借自己真实的学历来应聘的,而造假者凭借一张假纸,凭空就能够与辛苦寒窗十几年的学子进行竞争,这也是不公平的。是对知识的不尊重,更是助长不良的社会风气。

3.与其学历造假,还不如直接实话实说

学历造假不应该,如果求职者真的有自己的追求或者执着与某个岗位,而且又有能够胜任岗位的能力的话,不如直接与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沟通,说明自己的情况,争取面试和考核的机会。凭借自己真实的本事获得期望的岗位,我想大家都是心安理得的了。

观点:造假不如说真话,凭借自己的真实能力求职

对于造假者何种处置要看具体情况。

为什么我一再强调这个观点?

1.如果造假者一入职就被发现,可以立即辞退。

因为这个时候他还没有开始工作,还没有掌握公司的资源,也没有在工作上对公司和同事形成任何影响。

2.对于学历造假而能力平庸者立即辞退。

本身造假,能力又不好,不求上进,只能耗费单位的资源和自己的青春。不如赶紧回去或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或者抓紧补上自己的知识缺陷。

3.对于处于重要岗位,又工作了较长时间的员工要慎重处理。

这部分员工身处重要岗位,一旦翻脸或者离职,即使合法离职也会对公司造成不利的影响,作为公司要根据实际审慎对待。一方面可以安排接班岗位,在逐步接手相关权力和资源后,与其公开谈话,好说好散;另一方面,如果暂时没有人能够替代,其本人工作敬业度和职业道德也没有问题,可以给与机会,但要把事情说明白。

4.对于具有特殊技能或资源的人特别处理

有一些学历造假的员工,可能不在高层的位置上,但是其本人有特殊的技能或资源,而且无人可以取代,能够对公司起到积极持续的正向作用,可以给与机会。但是,其学历造假行为必须受到相应的处罚。

就企业来讲,原则上只要是造假的员工都不应该留用,容忍造假的行为一旦在公司传播开来影响极坏。如果确实是企业稀缺的重要人才,要么想办法学历补齐,要么保密到无人可知。但是这样太难做到了。


因为我个人对学历不是很看重,所以才有以上观点,不足之处见谅。


指尖视野


我有过这样的经验。当时我的学历也是假的,说实话我很不好意思,也很怕被查出来。但是那个公司非常符合我,公司对我也挺满意。我并不是有意用假的学历,只是面试的时候那真的是敲门砖。最后面试通过了,我并没有去上班,我不想因为我的假学历去骗人,我坦白了。公司最后还是考虑录取我。我也没有去,我觉得我说谎了。心里过意不去。


我觉得不应该开除,可以跟他进行一次谈话,看他对这件事的态度怎么样,如果人品没得问题,可以继续用下去。有能力就可以为你创造价值,学历只是一方面的要求。

不过也看公司,是愿意留下一个有能力的人为你创造价值。还是留一个有学历的花瓶。很多事情,很多人都没有十全十美。


不二家的李木子


我们集团有个领导~

初中毕业~当过兵~回到地方做了焊接工~

喜欢学习~

后来去了日本学习了日语回来以后28岁做了翻译和助理~主动要求1500元工资起步~但有个要求~免费到和部门帮忙加班~

30岁主动离职~去做了11元/小时的CNC临时工~31岁主动离职到包装厂做了仓库的一般普工~32岁到汽车钣金厂做了普工~33岁到外资企业做了路边的招聘员~34岁到螺丝厂做了普工~35岁找了外企的翻译和助理~

36岁仍未婚到了我们公司做了营业担当~入职2周后因带队施工项目做的异常突出直接破格升职为部长~半年后因客户强烈要求做到了副总~2年后因集团需要升职为总经理。

和他一起做事1年~一般的初中生都能成长到经理~培养出了不少人才。

机械设计~平面设计~机器人编程~3门儿母语搬的外语~品质管理~精益生产~现场管理~事业计划~管理会计~报关~市场营销~资源整合~企业管理~~~

神一般的存在!和学历半毛钱没关系


越过山丘53


应该开除。

原因是我们是生活在一个法治国家,任何事情都要有章可循,有证可证,有据可查。

一个文盲没有文凭还能在中科院当院士?但是他能力很强。

我村有一对夫妻,俩人同年,18岁结婚,育有2儿2女,孙子外甥一大家,今年78岁,2人今年不知为什事巨吵,简直可以说吵到水火不容,双方都同意离婚。

去办理离婚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告诉他她们,你们没有打结婚证,不算婚姻,算同居。

老头说,我俩同了60年居还不是夫妻关系,一张纸说是就是,所有的事实都证明不了我俩是夫妻。

事实是俩人不打结婚证。


手机用户80503745287


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案例吧!

前段时间,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我们对一定级别的干部人事档案进行了审核,重点审核干部的“三龄两历”,其中一个80后干部的学位存在问题,在指定网站上没有查到他的学位证书,由于学位并不在“三龄两历”中占有很大比重,属于眼神问题。所以,我们也没当回事,但是随着进一步审核发现这个干部的年龄也存在问题,对于一个干部而言,年龄上存在问题,未来的道路肯定会蒙上阴影。从当前的角度来说对于干部的这类问题处理起来也很严重,而这个80后的工作状态又特别好,是一个部门的副职,一个人承担起来整个处室的全部工作,不仅仅工作能力强,人缘也十分好,经常帮助一些其他部门的老同志完成具体工作。但即便是这个样子,也依旧无法抵消他在学位和年龄上的造价问题,对他进行了相应的处分,影响期是18个月,相当于没有开除的最高处分了。受到处理后,这个80后一蹶不振,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干工作了,现在基本上以混为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们和他谈过好多次,他自己说他人生中最关键的一年半被耽误了,可能影响了他一辈子的高度,这事也怪不了别人,只能怪他自己当初利欲熏心,然而改年龄也好,改学位也好,他从中也没有得到什么利益。

说这个案例的意思在于,其实一个人的工作生涯其实很短,30岁之前不够成熟,45岁以后身体条件又不允许了,掐头去尾就只有15年的黄金时期,造假的确是不对的,我们也不能放任不管,但是否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下,像这样广受好评的员工是不是能够从轻发落?影响期过了,是否能够优先考虑?目的并不在于拯救一个人,而是拯救的这个人可能成为拯救这个企业的人。

所以,我认为,对于这种人应该广泛征求意见,不应该直接开除,可以参考员工们的普遍性意见作出决定,毕竟谁干了多少活,谁做了什么事,大家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说一千道一万,造假这个问题是个得不偿失的事情,很多人认为花点小钱弄一个什么证件就能够让自己飞黄腾达,然而很多时候会适得其反,这个80后就是前车之签。


真真假面


应该开除,两个原因:

1、学历本身是公司在面试中进行考评的一个因素,能代表应聘者的专业能力及学习能力。或许,我们日常中觉得学历高的也不能代表有专业知识,但在面试中,考核专业知识除了一些专业的测试外,学历是能证明你有专业知识的一个重要的考核标准,而专业的测试通常比较耗时耗力。另,学历是能证明一个人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能上一个比较好的学校的人,至少来说学习能力不会太差。



2、学历造假代表诚信问题,如公司该岗位对个人职业素养要求很严格的岗位,更应该慎重。学历造假,那可能工作经历也有造假的可能,之后工作中也可能有类似的情况。


但如应聘者自己提出学历造假,公司可视情况重新评估。同时,学历有些在学信网无法查询到的也不代表就是假的,毕业年限是一方面,也存在学校本身不正规,但学生不清楚情况,以为自己是正规的学历。公司均需视不同的情况进行评判。


徐行—HR


先把开不开除放一放。

我们先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公司是要一个有能力的人,还是要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第二。他为什么要造假学历?

很多年以前,我也是好坏论。

非黑即白,嫉恶如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很多事情并非只有两个解,它还可以有三种,四种,五种解。

下面有条答先开除,再聘用的朋友,给的就是第三种解答。开除是坚持原则,聘用回来是爱惜人才,让他毫无负担地干工作。也对公司感恩戴德,也许还挽救了一个人才,岂不更好?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并不清楚他为什么造假。不过在我看来,只要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围内。

小才有小用,大才有大用,偏才也有偏用。权衡利弊,利大于弊,就可留。利弊相等,悉听尊便,弊大于利,扫地出门。


九门提督坎震离


#我赞同开除学历造假但能力强的员工。#\r

我觉得必须开除。因为这与能力强弱无关,重点在于学历造假,诚信有偏差。

如果今天留下这名员工,等于告诉所有人,“学历造假没关系,只要你有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将来人人觉得自己学历不够,但自己能力突出,就学历造假,先挤进这家公司的门槛再说,那对于那些辛辛苦苦高考求学拿到学历,老老实实按实际学历去求职的求职者来说,公平吗?

更过分的是,我看到有个人公然回答说,“这你们就不懂了吧?问题是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是看纸的。没有文凭就少机会!你们啊!根本体谅不了穷苦的生活和求生求荣的决心和狠心。”

真的太可笑了!

因为没学历会失去面试机会,所以就可以造假学历!?那没有文凭就少机会就是企业活该受骗的理由咯!?我是弱者我有理所以人人都要体谅我?这是什么鬼道理!?居然还能理直气壮的说出来?

那企业浪费时间和人力去筛选简历去面试,最后发现筛选到一个造假的员工,难道不惨吗?那些因为学历不够被刷掉的人,不惨吗?难道要让所有人都跟着造假?那企业还怎么办公办事儿儿?

不开除,等于开学历造假却被容忍的先河,甚至变相鼓励求职者把造假作为放手一搏的手段,长此以往,既不利于企业招聘标准的正常制定,也不利于正确的求职观和社会风气!

所以,不光应该开除,甚至应该拉入行业黑名单!


达摩克里斯之城


“耶鲁的毕业生们,说实话,今天我站在这里,并没有看到一千个毕业生的灿烂未来。我没有看到一千个行业的一千名卓越领导者,我只看到了一千个失败者。你们感到沮丧,这是可以理解的。

为什么,我,埃里森。一个退学生,竟然在美国最具声望的学府里这样厚颜地散布异端?我来告诉你原因。

因为,我,埃里森,这个行星上第二富有的人,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因为比尔-盖茨,这个行星上最富有的人——就目前而言---也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因为艾伦,这个行星上第三富有的人,也退了学,而你没有。再来一点证据吧,因为戴尔,这个行星上第九富有的人——他的排位还在不断上升,也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

“我要告诉你,一顶帽子一套学位服必然要让你沦落......就像这些保安马上要把我从这个讲台上撵走一样必然...”

——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世界上最大数据库软件公司甲骨文公司的老板,在耶鲁大学2000年毕业典礼上,发表了以上世人看来最为狂妄、最不受欢迎,但又是最现实和最真实状况的演讲。成功的模式是不同的, 也许有一些有助于成功的通用因素。

有网友借外国学者之名批判某些教育者:我们没有理由尊重他们,因为他们既不为人师表,也不教书育人,实际只是在教育岗位上发自己的财!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智,公正,勇敢,节制,公共道德、担当精神、公民意识、历史使命感。这些本来人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性,突然在“精英”中变得稀有,成为一件奢侈品。

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曾毫不客气评价天朝的教育体系,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失败和耻辱。它已经不能够服务于教育本应所服务的对象:社会。它只是制造出一群渴望能够受益于社会所提供的好处,却毫不关心回报的投机分子。

道德、良知已不复,朝气逐渐凋谢,老气、世俗之气则愈加浓厚,能力同样在不断减退,拜倒在权力和金钱的脚下,失去独立思考能力,一味随波逐流,奔波在名利场上。从理想主义蜕变为市侩,从纯真降到世俗老态,何其悲哀?道德正在普遍性下降,犬儒主义成为绝大多数人的选择。

既得利益群体占据着权力的要害位置,为了确保自己的私利,他们肯定不愿让大学自治,否则一旦等到大批有良知的精英被培养出来,自己的地位就不保了。

为什么中国本土出不了大文豪、大科学家?一、建国以来无数次政治运动模糊了知识分子的良知,浮夸风吹遍学术界,哪里不见造假?二、教育产业化,用逐利的企业模式办大学,哪个学术殿堂没被金钱污染?三、用教育资源交换名利,哪位万忙的高官不挂博硕学位?难以逆转,积重难返。

犹太民族1300万人,占世界人口的0.2%,已有162人获诺贝尔奖,占诺奖总数的20%,其中经济学奖占比40%,生理与医学27%,物理26%与化学奖22%......14亿天国人的智商和犹太人没有明显区别,目前2人获诺奖。

别人教育和培育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而我们只教如何考试。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只能有一个。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从任何角度开始。阅读理解其实就是读后感!非要给一篇文章强加一个中心思想,就是扼杀理解和创造力。

这样的教育就是把天才变成庸才的过程!是死板的僵化教条而不是塑造活人灵魂的教育,如此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吗?大家恐怕不要想多了…缺少深入骨髓的危机意识和进取意识。所以教育很烂,很失败!

蔡元培时期的北大、梅贻琦时期的清华、张伯苓时期的南开、竺可桢时期的浙大、流离失所的西南联大是有精神的大学,而不像现在的大学,名利场而已!要不以产富豪为荣,要不以出政要自豪。作为最顶尖的大学,不以学术较长短,却以媚俗惊世人,教育又有何希望?核心价值观又怎能不崩溃?

钱学森之问,早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民国年代为什么我国科研人材倍出,主要是大学教授治学,教授是真正为了国家,民族来培养人材的!钱学森之问含蓄的指出了中国教育的重大问题,首先是高校行政化,功利化,其次是考试八股化!

在民国,很多以后的科学家,数学家考试可以语文分数很低,物理学家可以英语不及格,只要教授认为他可以是该领域的成材之人,就可以招收!我们国家的教育在倒退!层层考试招收了读死书,死读书的人,而把思想敏锐的真正才俊抛弃了!

而大学以上教育功利化,利益化,除了培养出来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能培养出民国年代的大师吗!吃得苦中苦,才能做人上人。今日受苦,他日得势,就可以欺凌他人,昔日损失百倍找回来。这些都是不正常的,是病态的社会。

"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与其找糊涂导师,倒不如自己走,可以省却寻觅的功夫,横竖也什么都不知道。改革,向来是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效之后。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鲁迅 。

教育之殇,是社会之痛!教育作为社会良心最后底线失守,意味着社会进入一切向钱看、一切向权看的时代。真正的教育,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是批判性的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觉知、终身学习的基础、获得幸福的能力,自由地发挥个人潜质,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向,不为功利所累,为生命的成长确定方向,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帝高阳之苗裔3


能力很强,说明他的心思没有放在学历的学习上。他如果专心致志的去考个学历,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发现了有这样的人,就看怎么去处置了。

有些人是因为各方面原因,放弃了对学历的追求,但并不代表他没有这个能力。那么给他一段时间让他去弥补自己学历上的缺憾,不失一种处理办法。但前提要跟他说清楚,他伪造学历这是不对的,这反映的是一个人的诚信问题。但我们现在不一棍子把他打死,给他一个机会,放他一条生路,他将来会感恩戴德,替你玩命的做事儿。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各种各样的缺憾,没有学历,但伪造学历,证明他对学历还是有一定的追求,学历作为一种敲门砖,在前期招聘的时候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工作了,理论上讲就是看能力了。

一般国有企业对这种现象容忍度是比较低的,基本上就会开除,否则没有办法去平衡其他人的想法。但在私企,如果这个人还能为我所用,那么采取一种缓和的方式是比较现实。毕竟培养一个人才也不容易,那么让他将功赎罪,对他对公司都是一种机会。

送他去深造,让他弥补学历上的缺憾,是对他能力强的一种认可。但相对应的要杜绝他这种造假的行为,也要提出严厉的批评。一打一拉之间,人心敬服。

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很难有了,大家查询学历真伪的体系非常完善。造假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比较大,仅仅只能作为一个案例分析一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