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林黛玉是个刻薄的人吗?

小晓医生


才写了晴雯,接着写黛玉。

天下冤晴雯黛玉者久矣。

在很多人的固有思维里,林黛玉刻薄,小心眼,爱耍小性子,爱给人甩脸子,因为坠儿小红说黛玉嘴里爱刻薄人,所以林黛玉就被打上了刻薄的标签。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刻薄是什么意思。

这个词出自《史记·商君列传论》:

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司马贞索隐:刻,谓用刑深刻。薄,谓弃仁义,不悃诚也。

司马贞认为,这个刻薄当分开讲,刻就是冷酷无情,薄是指人不真诚。

现在的刻薄主要是: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说话以及对别人的态度冷酷无情,过分苛求,言语轻慢。

就是说话不给别人留面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别人不对的地方。

那么了解了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我们来分析黛玉的主要事件。

1、周瑞家的送宫花事件

这个我有长文写过,在这里长话短说吧。

有些认为,周瑞家的有身份有体面,大老远的过来送东西,黛玉就应该客客气气,道谢并收下。

黛玉跟周瑞家的恼了,主要是两个原因:

①周瑞家的送宫花的顺序错了。薛姨妈的顺序是:贾府三春、黛玉、凤姐。周瑞家的却是三春、凤姐,黛玉。此时林如海尚且在世,黛玉是在贾府做客的亲戚,周瑞家的已经失礼了。

②周瑞家的态度。黛玉先问她,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其他人姑娘都有?这句话很关键,隐藏的信息也很丰富,因为匣子里只有两枝,所以是不是特地来送她的?如果不是,那就是先送了别人,最后才送到自己。

周瑞家的怎么回答的呢: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

周瑞家的没有解释,没有补救,反而很坦然,已经这样了,我都给人家了,就剩下两枝了,要不要都是你的。

三品大员林如海的女儿,在贾府做客,贾府的仆妇就是这种态度,谁先刻薄谁的?

而黛玉也不过是冷笑道: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这就是你们贾府的待客之道?

周瑞家的听了“一声不言语”。这是什么,默认了?

所以堂堂林家千金,被人怠慢了,还要起身赔笑:周姐姐你辛苦了,我很喜欢我都收下。可能吗?

她凭什么要忍?她忍了这些人就会对她恭恭敬敬了?发作一下就是刻薄?黛玉有天天给周瑞家的甩脸子了?

2、赵姨娘事件

林如海死后,黛玉二进贾府,给姐妹们带了礼物,但没有贾环的份。这件事在后来宝钗给贾环送东西时,赵姨娘曾经吐槽过:(黛玉)他把我们娘儿们正眼也不瞧,那里还肯送我们东西?

跟着赵姨娘后面一起吐槽黛玉的,我笑而不语,你准备跟赵姨娘一个德行?送你是情分,不送是本分,人家自己的东西想送谁送谁,不送你就是看不起你?黛玉和贾环很熟吗?

宝玉被贾环烫伤了脸,赵姨娘来看宝玉,大家都起身,独凤姐只和林黛玉说笑,正眼也不看他们。

有人拿这个说黛玉刻薄。你们怎么不想想,宝玉的脸是谁烫伤的?贾环啊!赵姨娘什么德行大家心里很清楚,贾环如此上不得台面,和赵姨娘关系匪浅。所以凤姐压根就看不惯赵姨娘,打心底里恶心她,认为都是她把贾环教的“歪心邪意”。黛玉为什么要对害得宝玉烫伤的人礼貌客气?

赵姨娘那天进怡红院,也就根本没安好心,她八成就是在按马道婆教的把“五个鬼都掖在他们各人的床上”。于是她一走,宝玉马上就发病。

相信赵姨娘是真心实意来看望宝玉的怕不是个睿智。后面她劝贾母给宝玉穿寿衣的时候那幸灾乐祸的劲啊,大家竟然为这种人来指责黛玉不礼貌,这是得多圣母才说得出来的话?宝玉要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当时那种情况下,你能和赵姨娘谈笑自若吗?

子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黛玉从来没有直接诋毁赵姨娘,也没有说过她的闲话,后文赵姨娘也曾到潇湘馆看望黛玉,如果黛玉果真刻薄,赵姨娘会做“顺路的人情”吗?

3、湘云事件

就是那场轩然大波,湘云把黛玉比戏子。这段有很多人分析了很多次,已经被解释透了。其实黛玉没有生湘云的气,她是在生宝玉的气。她觉得宝玉跟湘云使眼色了,这是宝玉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宝玉觉得她小心眼,所以不让湘云说。宝玉心里这么觉得也就罢了,他还在湘云面前这么描述黛玉,还被黛玉听见了,黛玉自然就生气了。

但是黛玉和湘云生气了没有?没有,这两人还是一屋睡。

黛玉要是刻薄,岂不是当晚就要和湘云割席?她居然还把宝玉睡前写的偈子带回屋和湘云一起看。

你们管这个叫刻薄?

4、母蝗虫事件

这是历来最有力的一个证据,说黛玉刻薄如斯,丑化刘姥姥这么朴实善良的老人。

你们开着上帝视角,肯定觉得刘姥姥朴实善良知恩图报了。

但是在黛玉视角,刘姥姥是什么样的人?

黛玉只知道刘姥姥是第二回来贾府了,她来贾府是干啥呢?打秋风。

什么叫做“打秋风”呢?就是“因人丰富而抽索之”,故而也叫“打抽丰”,即指假借名义、利用关系向人索取财物或赠与的一种社会现象。

打秋风这种事情,刘姥姥已经是第二回了。

难不成刘姥姥打秋风还打出人人平等,洁身自好来了?

黛玉所见,就是一个贫婆子,处处恭维贾母王夫人,不惜作践自己来取乐贾府众人,从而获得贾府的好处。

所以叫她母蝗虫。蝗虫吃庄稼,所过之处,皆受其害。母蝗虫更可怕,她会生下子蝗虫,孙蝗虫,成群成片,危害天下。是故脂批触目惊心。

这是黛玉目前所见的,也是众人眼中所见的。

平儿就嘱咐刘姥姥“以后别再求亲靠友的了”。这种行为并不因为刘姥姥真诚热心,知恩图报,就变成了一件不能批判的事情。

如果黛玉这三个字刻薄,宝钗为何替她作注解?宝钗向来不是最通情达理的吗?可见黛玉说到众人心里去了。众人又评宝钗说她不在黛玉之下,是否宝钗也刻薄?

5、宝钗事件

在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之前,黛玉对宝钗始终存有敌意,所以说了很多“刻薄话”。

湘云问黛玉敢不敢挑宝钗的短处,黛玉说:我当是谁,原来是他!我哪里敢挑他呢?

清虚观打醮,贾母见金麒麟觉得面熟,宝钗便说湘云有一个,宝玉说自己不知道没见过。黛玉便讥讽宝钗: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

宝玉挨打后,宝钗有哭泣之状,黛玉曾嘲讽宝钗:姐姐也自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

这种针锋相对,在金兰语之后就没有了,黛玉也承认了: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

黛玉在面对宝钗的时候,容易炸毛。

所以我认为黛玉的刻薄绝大部分都在自己的爱情上,爱情是自私的,是排他的。所以敏感多疑的黛玉,会多次有这种过激反应。

这种刻薄我认为是个人都无法避免。

黛玉很会为人着想,有时候也会顾虑别人的感受。

比如凤姐送给大家的茶叶,宝玉说还罢了,宝钗说味道轻,颜色不好。黛玉就说她觉得还好。

如果非要抓一些字里行间,说人刻薄,宝钗又何尝不刻薄呢?

宝钗曾当众人面直接说: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

也曾叱靛儿: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

在潇湘馆里,一面说,一面伏在他母亲怀里笑说:“咱们走罢。”这情景,这模样,在一个孤女眼里像什么?于是黛玉流泪叹道:“他偏在这里这样,分明是气我没娘的人,故意来刺我的眼。”

所以刻薄不刻薄,不是这么抠字眼抠出来的,有时候有些情景下,可能是无意识的,也可能是没有多想,如果人人这么敏感,这么多疑,那还怎么活,这世上的人都坏到家了。

----------丸----------


祁门小谢


林黛玉不是刻薄的人,贾府人说林黛玉刻薄,完全是不了解黛玉人云亦云。那么黛玉为什么会有刻薄的名声呢?



一,周瑞家的造谣。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她和王夫人一样亲宝钗,远黛玉。送。宫花那回,周瑞家的为了讨好王熙凤,先给王熙凤送了四枝,最后剩两枝给林黛玉。

林黛玉先问都给谁了,然后冷笑着轻轻说一句,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林黛玉的话让周瑞家的非常不舒服。于是造谣说林黛玉小性,刻薄。

二,薛家有意为之。

黛玉喜欢宝玉,可是薛家宣传金玉良缘,宝钗又总是找宝玉闲聊,于是黛玉便认为宝钗是在抢宝玉,说话免不了夹枪带棒的。但是大部分都是针对宝玉,书里有三次黛玉怼宝玉。一次是宝玉和宝钗互看通灵宝玉和金锁后,一次是宝钗给宝玉讲解《寄生草》后,一次是宝玉呆呆地看宝钗雪白的膀子后。

宝钗当面虽然不计较,背地里未必不计较。她的下人就会把黛玉的小性散布出去。于是黛玉便成为小性的代名词。



三,黛玉目无下尘,不屑于拉拢腐蚀下人。

黛玉的性子是你对我好,我对你更好。但是她不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拉拢腐蚀下人。因此没有人为黛玉辩解,黛玉又不在乎其他人的议论。故而下人们误以为黛玉刻薄。

四,事实证明黛玉不刻薄。

1.湘云把黛玉比戏子。宝玉给湘云使眼色,结果湘云生气了,在宝玉面前数落黛玉。黛玉在门外都听到了,可是黛玉只和宝玉生气,没和湘云生气。

2.湘云和袭人在背后说黛玉不做针线活等话,还说宝姑娘大度,若是换作林姑娘不定闹成什么样呢。黛玉还是没有计较。

3.晴雯不给黛玉开门,黛玉也没有告诉宝玉是晴雯冒犯了她。

如果黛玉小性,那么香菱,宝琴,邢岫烟,迎春都不会成为黛玉的好朋友!宝玉也不会喜欢自私,刻薄的女子。


润杨的红楼笔记


林黛玉不是刻薄而是直率。“刻薄”是指待人冷酷无情,过分苛求。林黛玉热情帮助香菱学诗,帮王熙凤做事,替迎春不平,哪里刻薄?史湘云说她小心眼,可最后和林黛玉关系很好。林黛玉对薛宝钗冷嘲热讽,似乎刻薄,但那是因为她觉得薛宝钗是藏奸之人,等到被薛宝钗忽悠后,她真心把宝钗当姐姐。大观园姐妹们的丫鬟有谁跟紫鹃一样和侍奉的小姐亲密?这也从侧面表现出黛玉之为人纯真,表现出黛玉不是一个鄙视底层人的小姐,这和宝钗拿靛儿出气正好相反。黛玉受到妙玉的冷讽也不生气。

黛玉是个追求美的人,她爱惜美,因此她葬花,因此她不会欣赏土俗的刘姥姥,并且也不会像宝钗等人那样把话藏在心里,就直接说刘姥姥是个母蝗虫。

黛玉的性格也是发展的,她说周瑞家的送来的花是别人挑剩下的,其实不是针对周瑞家的,而是针对薛家的,那是她因为薛宝钗来后,下人们都说宝钗人缘好,黛玉心眼小,幼小的黛玉自然不开心。这一笔常常被用来做黛玉小心眼的证据,其实这时候黛玉大约十一二岁,和宝玉两小无猜,但也止于此,此时爱情的启蒙还没开始,她同宝钗本也没有亲戚关系,宝钗这个后来者却压过她一头,她心里自然不服。黛玉客居贾府,在情感上主要依赖贾母和宝玉,宝钗来了,把黛玉少有的可依赖之人宝玉的情感分享去了一部分,黛玉自然不快。这些真是她性格的真实之处。





静风如丝


我认为是的。黛玉怼起人来各种冷笑和嘲讽。

把刘姥姥那类平头百姓直接比喻“母蝗虫”。刘姥姥除了贫穷点,寒酸点,心地是极善良的,识脸色,懂分寸,勤劳本分,知恩图报。相比之下,袭人对姥姥和善得多,平儿和凤姐更是,赠送衣物,资助银两。

对待下人,林黛玉也挤兑,比如袭人,讥讽人家想上位姨娘。

对于众姐妹,黛玉尖酸刻薄的话没少说。就连元妃,凤姐,湘云也不例外,更不必说才华和容貌旗鼓相当的情敌宝钗了。

就是对她一心一意,死心塌地的宝玉,黛玉也是想哭就哭,想吵就吵,话怎么伤人怎么说,事怎么无理怎么闹。宝玉无论如何迁就,如何纵容,如何放任都哄不好林妹妹。也就宝玉理解她,容忍她,欣赏她,换作其他人,早离开了。

不过,林黛玉也有被刻薄的时候。更清高孤傲的妙玉当年曾毫不留情当面讽刺她乃俗人,黛玉竟沉默不语!


荷衣飘飘若飞若扬


首先要搞清楚林黛玉在红楼梦中,被作者赋予了什么角色,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个角色,搞清楚了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林黛玉首先是作为一个女鬼(每次出事前都有女鬼出场)进的贾家,或者说是丧门星进的荣国府,此后贾家的一切灾祸都由此而起。不论说林黛玉这个角色尖酸刻薄,还是坦率耿直都不准确,林黛玉代表的是晦气,不论林黛玉外表多么美丽,都不过是女鬼掩饰自己丑恶嘴脸的画皮而已。

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就莫名其妙的把自己的宝玉砸了,贾府从此家宅再也不得安宁。红楼梦作者的知识面非常宽泛,整部作品可以说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成。鬼神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楼梦中就有大量关于鬼神的形象,比如警幻仙子等一干神仙姐姐。

那么为啥说林黛玉是鬼呢,作者第一次见到林黛玉就如同天上掉下来的神仙妹妹一般,如果是人显然是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的。能够从天上下掉来的只有鬼神,鬼神的区别又在哪里呢。其实在中国的文化中,鬼就是神、神也同样就是鬼,道家神仙体系中的诸神基本上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原型。中国的神仙是由人来做的,也就是说人死后为鬼,而鬼有了封号则被称为神,神仙就是有了封号的鬼。

神仙与鬼的区别与关系,与人间统治阶级和人民的关系是一样的,皇帝作为天子(天帝之子)是人间唯一的神,由皇帝(天子)加封过的凡人成为官员,官员就是人间的神仙。中国文化中的品级至今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不仅人间的官员有品级,天上的神仙受封后同样有品级,神仙是天上或者说是灵界的官员,统治着没有品级的鬼怪,如同官员治理人间的百姓一样。

林妹妹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就暗示了她不是凡人,林黛玉又显然不可能有任何封号,作者正是用“神仙妹妹”隐喻了林黛玉女鬼的身份,而且林黛玉无父无母,也无兄弟姐妹,正符合了孤魂野鬼的角色。而孤魂野鬼是最不吉祥的,画皮中的女鬼就是典型的孤魂野鬼,看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经常出现鬼气森森的场景,这正是表达红楼中包含的鬼神出现的情结。

刘姥姥是贾家的贵人,作为代表晦气的女鬼,表面上看是林黛玉轻蔑出身贫苦的刘姥姥,实则是女鬼对代表正气的刘姥姥的畏惧。林黛玉每次无缘无故的捻酸吃醋,都会引出后面一连串的灾祸来,尤其是贾宝玉的命根子通灵宝玉,不知道为了她砸了几次,作者直接暗示了林黛玉是凶厉的画皮女鬼,贾家最终的败落正是林黛玉导致的。

在对待宝玉的前程问题上,林黛玉与王夫人、薛宝钗、袭人的态度大相径庭。她不仅没有如同宝姐姐与袭人那样,劝谏宝玉读书上劲,为将来做长久之计。相反,林黛玉不仅从来不劝谏宝玉读书上劲,却一味的由着宝玉胡闹不说,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作为豪门贵族的千金小姐,撞到自己的表哥看黄色小说不回避,还不顾廉耻的与宝哥哥一起看,这根本不符合一个大家小姐应有的行为举止。

作者的塑造的林黛玉这个形象,其原型就是哭喪脸的褒姒,和病西施的复合体。贾宝玉遇到最凶险的事情前,不是刚刚见过林黛玉,就是和林黛玉在一起。王夫人房中调戏金钏,与凤姐被赵姨娘勾结马道婆反噬,哪次少了林黛玉这个丧门星。

所以林黛玉的性情与刻薄没有丝毫关系,她才是贾宝玉命中真正的天魔星,害的贾家是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