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奔驰漏油事件过后,国人会不会就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小小138401232


嗯……个人感觉要看奔驰的后续处理!因为目前并不清楚奔驰方面在这次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奔驰的问题主要就是购买一天的新车漏油,到底是什么导致的,哪个环节导致的?国产车也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吧,德国一直被我们认为是工业强国,注重品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



第二、这家店铺有没有联系奔驰官方积极解决,官方又是如何解决的,还是这家店本身就在搪塞这位女研究生,根本没有联系奔驰,从奔驰最新的申明可以看出,奔驰官方才要开始介入调查!事发已经很久了哎!

第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官方知道“金融管理费”的存在,但是本身属于中国汽车销售行业潜规则,金融服务费也都进了经销商的口袋,和官方没有直接关系!


所以你要说因为这件事抵制奔驰好像也有点牵强,主要是质量问题,还有就是对于加盟店的管理,售后体系等诸多问题,中国的潜规则太多了!如果官方后续解决比较好,基本不会影响奔驰销量!但是如果继续不作为,三星就是前车之鉴!


用心生活的小Q


看看三星就知道了,已经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同往昔,德国市场最为倚重的也是中国市场,奔驰宝马大众在中国市场赚足了钱,如果没有中国市场,德国车企就没那么好过。

我们已经有了产品质量意识,不是随便就能糊弄的,奔驰车这件事,会被国人记住,这件事的发酵会给奔驰一个大大的教训,66万能解决的事,最后可能是6600万的损失,奔驰会为自己的傲慢脱下苦果。


青青子衿8293584


我觉得,这次事件,影像还是很深远的。通过电视,网络各个媒体大量的传播,已经给国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首先,对奔驰这个品牌,国人本来对这个品牌的印象都是高大上,对品牌的认可其实就是对它质量的肯定。但是通过这几次奔驰事件,交货没多久,就开始质量出现问题,我想大众对它的质量和检查都会大打个问号?为什么一辆交付使用的新车竟然问题这么多?是本身质量问题?车子设计问题?出厂检测问题?运输出问题?

其次,对于售后而言,奔驰后续处理的不积极,采取能拖就拖,还有解决方案一变再变,给国人的观感就是"付钱前,客户是老大,付完钱,4s店是老大"。这样,让消费者怎么会安心呢?我想当这个事件已经在全国发酵,后面打算购买奔驰的消费者,都会想想,当自己如果不小心面临像这位小姐的状况,然后4s店又是这样的态度,本来开开心心的买车,后来变成坚辛的维权之路,应该会望而怯步吧?

这种维权事件的发生,我想国人在买车的时候,不仅仅在选品牌,应该也会更加注重这个品牌的售后服务。当这些维权事件一再发生,对国人而言,买车时要多方了解品牌的信任度,质量的参考价值,选择质量可靠的车,同时要关注售后态度。

奔驰维权事件的大量报道,也会给国人一些启示,当自己买车或者其他利益受到伤害时,在与厂商协调无门时,需要多管道来维权,可以通过政府部门,消保,质量监管局等部门投诉,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利益。媒体监督等方式,让这些不良商家得以曝光。


痞子哥886


网络都不会答应

1、消费者购车过程受到车辆质量问题投诉越来越多,都会把自己的消费经历借助网络倾述一下,全国大讨论已经开始,这事必然会有结果。

2、微博热搜已经把事情推向高潮,西安奔驰各种负能量全部被扒出,已经不是简单奔驰漏油事件,国家监管部门已经介入调查,国人都在等结果。

3、奔驰漏油事件可能成为消费者维权的模板,也可能会引起汽车销售行业的改变,4S店模式的弊端凸显,也可能是行业里程碑的变革,国人不会忘记奔驰事件。


玩车专家


首先非常感谢悟空提供的平台,让我们互相帮助答疑解惑。

题主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这个问题,下面我来说下我的一些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最近几天,各大新闻媒体的头条几乎都被女高材生向奔驰维权所占领
。的确从客观的角度来说,不管此次事件最后以什么方式结尾,不过单从这次的经验教训来看,应该是比较值得我们日常消费者所采纳的。毕竟在我们面对庞大的销售集团的时候,自己的维权应该如何去进行保护这是一个比较令人深思的问题。那么再结合题主的问题来说,这一次奔驰出现了如此大的质量事件之后,国人在以后买车的时候还会当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吗?下面我就来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供大家在选车购车的时候起个参考作用。

针对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个人感觉再过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大家就会把它忘得一干二净。这样说虽然不好看,但是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此次事件虽然闹得沸沸扬扬,但是基本上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人员伤亡,只是说出现了我们意料之外的一个质量问题,又恰巧碰上了高材生对于此次事件有了一个比较令人关注的行为,所以说才使得大家对于此次事件有了比较高的一个关注度。但是如果换一个消费者来讲的话,发生这样的问题如果是平静对待,估计引不起这么大的风浪,也就不会出现如此大的一个轰动局面了。因此我个人感觉此次事件属于一个偶发的高热度事件,但是时间并不会太久,也就很难引起太久的一个消费共鸣。


说以上这个观点也不是说我洗白某个品牌,只不过就以往的大车企质量问题来看,基本上都是当时吵得非常的热闹。但是事后依旧还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比如就奔驰这个品牌来讲,之前它的定速巡航失控也是一度被认为是奔驰的质量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但是在过了那一个热度期之后,奔驰还是依旧位列一线豪华品牌的位置,所以说这次机油事件虽然共鸣不小,但是应该不会对于日后产生多么大的一个影响

以上是我个人对于题主问题所做的一个简单分析,有其他的补充欢迎大家留言评论,我是小辉,一个非专业的汽车评论员,喜欢我可以关注我,我们一起聊车,侃车,玩车。


小辉侃汽车


爆料: 扒一扒汽车4S店的卖车潜规则

爆料一,金融服务费。

随着西安奔驰女维权事件的深入调查,该4S店除了涉嫌强买强卖外,还有乱收金融服务费现象。那么什么是金融服务费?就是你贷款买车,或者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4S店向客户额外加收的一笔费用,没有任何依据。几乎所有销售人员都会竭力向客户推荐这种方式,其目的就是为了多收这笔费用。这其实并不是西安一个地方如此,全国几乎都如此。以北京地区的4S店为例,金融服务费也是必收项目,他们嘴上说分期付款是免利息的,但是会向客户额外加收这笔服务费,一般从2000起步到上万不等,具体根据汽车品牌,由低到高。这是典型的乱收费潜规则之一。

爆料二,汽车出库费。

北京的4S店除了加收金融服务费以外,还有一笔更加奇葩的费用,叫做“汽车出库费”,就是他们把你买的车从他们的库存地开到店里的费用,包含车辆在库存时仓库的租金。也就是说,这车在你没买之前所有的库存费和开到店里途中产生的费用,都得客户掏,这个费用一般从一千元到几千不等。这是另一个典型的霸王条款,和金融服务费一样,都是典型的行业潜规则,额外加收强收的项目。

爆料三,验车上牌服务费

客户购车一定要验车上牌,而车管所规定的新车验车和上牌的工本费不过一百元左右,而4S店收费标准一般都在上千元左右不等,如果客户不交这笔费用,他们就会向客户渲染说,他们有专门的“渠道“,到那不用排队不用等待,如果客户自己去办验车上牌,一天两天可能也排不上。不交这笔钱的话4S店就不负责,出现任何问题都由客户自己负责。一般客户听他们这样说,为了减少麻烦,基本都会再多交一笔这个费用。

爆料四,其他费用。

除了上面三项必收费用外,很多4S店还会向客户收取完税代缴费、加价提车费、首次全额保险费等等。所谓完税代缴费,就是替客户向税务部门缴纳车船税时产生的路费等服务费用;加价提车费,就是你要现车就得加钱,从几千到几万不等,不然你就得等半个月一个月的,对于那些着急用车的人来说,只好硬着头皮被宰。而全额保险费就是新车第一次上保险的全险费用,这个因为很多客户不懂,就会按照销售人员要求全额缴纳。其实商业险那部分不一定每个项目都要上,如果直接对接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一般都是有各种折扣,这其中的利益链条不得而知。

总之,汽车行业乱收费,强买强卖现象非常严重,且由来已久。希望有关部门借此事件,对全国的汽车销售行业来个彻底清理检查,任何购过车的客户,几乎都可以提供4S店乱收费的票据账单。


围观三界


过了这段时间热度退了基本就没啥事了,首先奔驰并不是每个中国人的必须消费品,那不是毒奶粉,生活必须品,那是有钱人的消费品,这段时间炒这么火,大部分都是蹭热度。有几个有钱人真正能消费的起奔驰的在抖音里发视频玩,奔驰咋样和老百姓没多大关系,下个月的电费水费,房贷该怎么还一分钱不少你还待缴。大家娱乐一下找点聊点就过去了。


用户9866941723374


让我猜一猜调查结果,可能是:1、销售员个人所为,与4s店无关,员工已解雇,可以退款。2、维修员上月迟到公司扣了他100元,心有不甘故意搞坏车,员工已解雇,可以退款。以上是4S店找背黑锅,3、地区4s店所为,与总公司无关,4s已扣分,可以退款。这是总公司找背黑锅


alzldym007


稍微说两个之前的事件,打砸日本车事件,没过两天,日本车就满街跑了,日本车4s店更火了,江歌刘鑫事件过后,刘鑫辱骂江歌母亲,D&G辱华事件过后,国人照样买,总的来说这些事件也就是让人饭后有个谈资乐一乐,没什么实际的影响。


杠魔


个人觉得会,这就是咱们中国人,记吃不记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