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价格持续下滑,为什么还要大规模进口大豆?

卖柚子的小伙子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我国大豆价位从2018年年初的1.75元每斤到如今2019年四月份的1.72元每斤,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价位没有上涨甚至还有所下滑,面对这样的局面不少网友感到好奇的是,大豆价位越来越低,反而大豆进口量却越来越多,究竟为何?科学兴农认为国内大豆短缺是根本性原因。下面针对这一问题简单的谈一下。

国内大豆短缺

目前我国年产大豆量1350万吨,进口大豆8800万吨,共计国内年度消耗量在1.1亿吨左右,对于当前这样一个现状单单依靠我国国内的大豆生产是肯定无法满足的,而且根据我国可耕地计算,生产亿吨的大豆我国的可耕地需要拿出7-8亿亩的耕地,显然这是不现实的,否则的话,国内将面临着水稻或者玉米大面积进口,显然这并不是我们的初衷。

为解决国内大豆短缺性问题,进口大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条途径,从进口大豆的用途看,榨油和豆粕饲料两大用途,油脂是我国当前需求的重点,而饲料养殖的肉制品同样是我们人类的需求,归根结底进口大豆还是被我们人类所吃掉,当然也可以换一个说法,减少油脂摄入以及肉制品摄入量,从这两方面减少我国大豆需求,对此当然是一个可以,但是您觉得国人能够答应吗?

因此为解决国内大豆短缺性问题,即便是在对国内大豆价位形成冲击的情况下,依旧迫不得已的继续进口大豆,毕竟关系到了国人饮食及健康问题。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抛开我国对于大豆需求的这一实际需求,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也没有理由再拒绝外国大豆进入我国。大家知道我国玉米库存在去年高达1.8亿吨,即便是这样的情况下,我国依旧不会拒绝国外玉米的到来,年度进口配额的720万吨玉米也都排满,而且像小麦、水稻这样的大作物也同样每年有不少的进口。

进口农产品固然会对我国的农产品造成一定的价位冲击,但是在加入世贸组织(WTO)之后我国的农产品价位也确确实实的在同国际接轨,毕竟世界同产品之间的流动性更强了,价位差异也更小了,而像我国农产品来说由于价位本身比国际农产品略高,因此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也有所谓狼来了的说法,大豆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们无法拒绝国外大豆的进入,只要奋斗自强,从体制、到产品研发、产销各个环节入手降低大豆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才能够使得我国农产品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否则的话,受到冲击还会依旧。


科学兴农


给你算个帐: 中国按进口9千万吨大豆,每亩大豆在国内的高产量平均300斤, 我们如果自己种植需要多少耕地??? 需要:6亿亩!!! 加上其他杂粮和肉奶及肉奶制品, 中国的耕地缺口是:8亿亩以上!!! 走私肉奶制品除外。 8亿亩左右,占中国水浇地的6成!!! 换言之,我们如果全部自已生产,耕地面积缺一半!!! 或者说:按当下的生活水平, 我们有一半的人口将没有口粮!!! 即:7亿人口没有口粮!!! 这还没有把国际形势,和气侯变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14亿人口,14亿张嘴呀! 你说问题严重吗?

不进口行吗???

如果国外封锁呢???

气候变暖对世界粮食生产又将产生多大的破坏???

过多的人口已是粮食消耗的巨大黑洞!

继续放开二胎鼓励生育???


咱都平安18737193888


其实这跟我国巨大的粮食消耗有关,不管什么行业,粮价是一切的基础,粮价低各方面价格就不会上涨,一旦粮食价格上涨,那居民消费就会大幅增加,相应的其他东西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国内大豆的产量已经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而且缺口巨大。单靠国内供应,粮食价格必定暴涨。从国家层面出发,必须稳定粮价,所以只能大量进口,国内粮价便宜,但是国际粮价更便宜,就大豆来说,国内的收购价,估计进口大豆已经送上门了,进口大豆的价格优势太明显。国家为了稳定粮价。也就限制了国内粮价的上涨。另一方面国内种植户觉得大豆价格低和种植技术,种植成本有关,国外都是大型机械化生产,土地租赁价格低,土壤肥沃国外的大豆种子都是大型企业培育的转基因大豆,产量高。导致进口大豆种植成本低,利润高。放眼全国,我国的大豆种植户,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土地流转价格高,土地不进行轮作休耕,土地肥力下降,化肥等投入较大。相比国外的转基因大豆,国内的普通大豆产量低。


塞外庸人


因为我们国家加入了世贸组织!


O大漠飞鹰O


国际贸易wTo准则,叫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