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让斑马线是否该叫停?

好一碗虾汤


分享自己的一点真实感受吧,我觉得礼让行人应该叫停。

去年,我开车直行经过一个红绿灯的时候,有两个人正准备过斑马线,因为直行是绿灯,我刹车了。但是那两个人很犹豫,走走停停。我就两次刹车两次前行,那两个人干脆站在中间不动了,我只能缓慢通过。事后我收到了罚单短信。

消违章的时候,这个违章莫名的消失了。说明交警在这一块也觉得这个事情不能完全在我。这个路口是每天都要经过的地方,因为是大学城所以人口比较多,不按规矩过马路的也比较多,这几年来我都没有再收到过罚单。从这个来讲,礼让行人是不太现实的。就像我说的这种情况,我总不能摇下车窗,叫他先过吧。或者干脆直接下车带他过去,甚至像以前说的如果是一位老人那得抱着老人过去。礼让行人确实是一个好的传统。但这个对交规来说是严重不符的,那如果这样的话,会造成交通严重的堵塞,和交规的目的是保证有效率通行相违背的。

而且这个问题我身边的朋友们也都反应比较激烈,这类似的问题,对问题的意见也比较大。

这个是可以代替的。我们可以设置好人行通道的红绿灯。在城市里建了许多的天桥和地下通道,使用率却很低,作为一名司机,我也是一个路人,我也需要过马路。因此,提高我们的交通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四眼生活


礼让斑马线,当然没错!

可有时候说出来有无奈,甚至还有泪!

先说无奈。

自温州市去年6月底开展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活动后,本人是举双手响应,但是在驾车出行,难免会遇到一些尴尬和无奈。比如到了热闹的商业街, 两边人来人往,根本停不下来,去年年底的一个节假日,我有次在一口路口足足等了30分钟,每回就要踩下油门,又看到远远有人过来,只能抬腿等候。还有几次是遇到性子慢的,我车子转弯,看到哪人晃荡晃荡过来,低头看着手机,挪着蜗牛的步伐。等他到我前面,我后面都停满车辆了。

再说泪水。

温州市去年6月底开展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活动,违者罚100扣3份。我自己就不幸中招两次,而且两次都是在同一地方,究其原因:一次是那个路口车水马龙,视线被阻。我车辆转弯,看看周围没人,就缓缓过去,可是等我即将过了斑马线,才看到远远的地方有人。还有一次,我看到了路口有人,我看到他停下来,准备朝另一个方向走的,等我车子启动了,那人经转过身来,朝着我过来,于是我的违章记录又多了一条。

所以说,礼让斑马线没错。

但是交通指示灯等设施要完善,斑马线路口还是要配齐红绿灯,该是红灯停就停,该是绿灯走就走。

礼让斑马线,更要提高行人的素质。哪些故意在车子前磨蹭不愿过去的,交警叔叔看到就要多教育。


收藏历史吧


我看了很多回答,很无奈,大部分都在抱怨扣分,等待,没见到一个回答是从立法的初衷上说的,国人开车,加塞,路怒,随意变道,没有规则意识,从家庭教育,社会风气都是爱占便宜,不懂得为自己以外的人着想,自私,自我。不管什么事情,都能狡辩,朝着自己的有利辩解,不会有人从人文精神上去考虑这些事情。

让不让行,当然要让。

堵塞怎么办,那也先让。

我去过北欧的几个国家,在芬兰小镇上的街道,我站在路边按下红绿灯,等待读秒,过往的车看到我后,车没有任何迟疑的停在那里,我觉得是人行红灯,没好意思走,司机挥挥手让我走,我就走了。这是在有红绿灯的路口,不是每次都会这样,但是会经常遇到。没有红绿灯的路口,百分之九十以上都会让行我。这就是规则的力量,人文的力量。

换作国内,又在各种讨论,扣分,等的时间长。

我是支持严厉的规则,促使无序变有序,慢慢教化形成有秩序,有人文风气的社会。

共勉。


ZhLee20171123


每次回国,都担心过马路的问题,当你站在斑马线的路口,车就像没看见你一样呼啸而过,我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穿了一身黑色的“隐形衣”,导致司机看不见我,从而没有减速的意图。更不要说没有斑马线的路口了,过马路的人就像过街老鼠一样到处乱蹿,有时还得被司机鸣喇叭。刚开始,我站在那等灯,发现只有车辆的行驶灯,没有行人灯。而且在等的过程中,不停的有人直接过马路了。我妈说要按国外的规则,你等上一上午也过不去,不可能没车,更不可能车都给你停等你过。后来我也学着别人的样子,硬着头皮左闪右避的快速奔跑而过。在国外,即使没有斑马线,只要看见行人就礼让,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则,而且也不许鸣笛,怕吓坏行人。我找来中国交规去看,上边明确写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车都应该减速礼让行人。”为什么不遵守呢,就为了赶时间,生命不是更宝贵吗?如果我们人人都去遵守交规,那每年死于车祸的人将减少,也将减少更多因车祸失去亲人的人。



宝妈茶会


看到问题,不自然就像进来说一说,去年年底,我从帝都回到老家所在的城市。


来到这,朋友告诉我说,在这里,开车上路一定要小心“路霸”,我问他“路霸”是指啥?他告诉我说是电动车和行人,尤其是电动车。这个城市是个老城,新城改造正在进行中,因为拆迁问题,进展不是特别快,路相对都很窄,导致公交就没那么顺畅,加上城市没那么大,所以造就了电动车肆虐的景象。

城市里没有过街天桥和地下隧道,非机动车道也是经常不通畅,停满了私家车、电动车、摆摊做生意的,商店堆的杂物等,然后电动车就上机动车道了,至少占用一条机动车道,真的很可怕,每次开车我都小心翼翼。

礼让斑马线,这样没有红路灯的路口非常多,我每次遇到有人通过都会停下等待,可是这样真的很危险,就不说自觉的问题,有时候都看不到行人,比如车流量大的时候,刚通过功率等的一批车驶到这样的路口,夹杂在中间的车辆很难看到有没有行人通过。有很多次经过这种路口,就看到行人夹杂在两条车流中间,真替他捏把汗。


大多数人对于礼让斑马线的理解,就是机动车礼让行人,为什么呢,地上大白字不是写着吗:礼让行人!我见过最霸道的理解方式,电动车从路这边到那边,加速通过(也许是有急事),不管双向行驶的车辆,双向车流,犹如突然看到一个红灯一样,全都刹车听到那,接下来就是摇下车窗,一片骂声。


其实我觉得这种路口,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商业街之类的地段,这样真心不妥,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才是王道。最起码也应该像帝都一样,设置红绿灯,因为靠自觉真的不行。

其实,红绿灯也被“随大流”过马路玩坏了,在这里,我见到过行人在路口指挥交通的,刚开始还不明所以,后来才知道,是闯红灯被交警抓到了,执行的触发。还听我朋友说过,有些抓到了,要抄写“红灯停,绿灯行”两百遍。然而有什么用呢,没有交警的路口,依然闯红灯,甚至在有智能过街系统的地方,也有人闯,这个是会上征信系统的,难道那些闯红灯的人就一点都不担心吗?


一本正经的吃喝


说个事吧,礼让行人我是同意的。与其这样,真的,不如装红绿灯,你多装100个我都同意,前几天我碰到一个事。我在三车道左车道行驶,中间一车,阴天视线不好,我跟车在中间车道的一辆车行走,车速不快。距离大概中车道车子应该有十几米,之后前面有个斑马线,一般我看到斑马线都会下意识的减速。也还好这个习惯。救了我。

中车道的车在我前边突然停止,我那时距离还有十几米到斑马线,已经开始减速。他停了,我还没反应过来,我减速是下意识看到斑马线,但是不知道中车为什么停止。减速缓慢接近斑马线时候,突然从中车车头前走出一个女的推着婴儿车走出来,完全没心理准备。那女的在后车我看来完全不存在,在我视线盲区内,虽然我速度不快停止了。但是后背也冒出一身冷汗。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碰到这个情况。

是人开车都会分散注意力,不是每时每刻都记得礼让行人,特别光线不好时候。与其这样还不如装红绿灯,当然这回也是好习惯让我没摊上事。


福安红福家具


礼让行人的本意是好的,但是礼让行人政策的强制执行让个别行人肆无忌惮,反而更为严重的就造成了交通拥堵。

很多地方基于对行人的安全考虑,出台了汽车必须礼让行人的交通法规。在斑马线前汽车不礼让行人扣两分,罚款200元钱,或者还有别的不同的处罚政策。

这项政策出台初期赞同,赢得了广大市民的普遍。很多司机也认为这是对行人权益的一种保护,而司机在很多时候也作为行人的一份子,认为这种做法就是挺好。从安全保障方面来说,极大的促进了行人的安全。

但实际上这项政策出台之后 没有多久其诟病就已经显现出来了。有些人依据这项政策的强制性,过马路的时候仿佛在调戏司机似的,曾有一位年轻人在斑马线上往前走两步,往后退两步,往前走两步,往后退两步,而汽车司机只能在这里停着,等这位所谓的行人,看他是过还是不过,看着他在那里走两步停一下,退两步停一下的,像跳舞一般,因为只有它过去了斑马线,汽车才能往前走,才不会受到处罚。而后面也同样因为这件事儿停着很多的汽车,不敢往前走,不能往前走。

同样的还有一小道儿消息。在斑马线上一位女士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为了等她过斑马线,旁边已经停了很多辆汽车。排头的第1辆汽车司机实在是忍无可忍,但是为了自己驾驶证上的分数,为了不被自己冲动行为 ,为了不因不礼让行人的行为再罚上几百块钱,这位司机打开车门下了车直接抱起了这位女士,走过了斑马线,然后驾车离开。

这两个事例也充分说明了在要求汽车礼让行人的过程中,行人之中所出现的一些不文明,不尊重对方的一些行为。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来说,礼让还有没有必要?其实从个人来看礼让还是有必要的。如同两辆车要会车,有些时候礼让不只是单纯的出于规则的一种考虑,而是体现出了一种礼让的道德的规范性。但是在斑马线上的这种礼让,应该更多的去考虑双方,而不是指强制于一方。

同样基于这个话题那么来说,行人闯红灯,汽车该不该礼让?

对于汽车来说,行人算是弱势群体,但是有个别的弱势群体依仗法律的保障,来调戏所谓的强势群体。虽然是个别人,但是已经形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

如何来破解这种矛盾的关系呢?

还是那句话,汽车礼让行人是应该的,但是同样的在这种规范的前提下 应该对于行人的一些行为也作出具体的规定,比如说闯红灯,行人如果闯红灯的话,汽车可以在安全通行的条件下,继续自己的同行,同样的对行人的一些不符合状态的正常过马路的行为,同样可以让汽车先行通行,这样在保证双方利益的情况下,能够更好的缓解交通的压力,不要因为礼让行人而给交通造成更大的拥堵。

不要因为个别人的一些不良的行为,然后给本该良好的事情,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对此您还有什么不同意见可以一起留言讨论。


龙语堂


只能说建议出台这个法律法规的人是弱智,治人乃治法,法律是需要人遵守的,行走的是人,开车的也是人,既然是法,就得公平公正,对谁都要公平。出台这种法的人我敢肯定是那种没车嫉妒有车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叫兽),根本不从社会实践出发,凭空想像。人的安全要自己有安全意识,社会才有安全感。现在的行人过马路形态万千,打闹的,玩手机的,故意侵犯司机的……。我就想问一句?安装红绿灯是干什么用的?国家大力发展汽车业就是为了让行人出气的吗?????红灯停绿灯行孩子刚刚熟悉,怎么?又要教育孩子过马路不要管车,车不让人是车的错误,罚他(她)们款去????唉悲哀悲哀


天空


礼让斑马线,司机有很多无耐,司机的素质提高了,行人的素质出问题了。那天,我开车过斑马线停车让行,三个妇女在斑马线上聊天。过吧!二百三分,不过吧!她们会聊到什么时候?只好鸣笛示意,谁知三人依然我行我素继续聊天。从后视镜一看堵了十几辆车,顿时笛声四起,三个妇女不管不顾!无耐,走下车几个车友一同上前把三人劝过斑马线。我感觉,礼让斑马线也该有个尺度吧!不能司机让了,人家不走不过,全部责任都让车主承担!这不对呀!城市的管理者们,你们应该权衡一下,礼让斑马线该如何更加科学更加合理。不能一味的罚!罚!罚!


紫气东来255680551


人行道礼让行人是正确的,是社会向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提现。个人觉得绝不可以取消。如果你想成为文明国家,你必然要和大多数文明国家的行为一致。

但是,中国有自身国情问题。但是这是考验政府执行力,和领导力的时刻。

我说说澳洲,澳洲只要是一条一条的斑马线必定是行人走的路,如有行人经过,汽车必须礼让。但是这些路都是一些小路,和车辆相对就少的路段。这样可以保证行人和车辆的正常通过,相互不影响。如果是大路,或者是主干路,是有人行道红绿灯的。也就是通过信号灯的指挥做到行人和车辆相互和谐通过。那些路段应该礼让,那些路段安装信号灯交替通过,这是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决对不能一切不以实际出发,简单粗暴的执行工作。

礼让行人是国民素质提高的表现,国家也应该培养国民的羞耻感,任何不守规矩,低素质的行为,是要被人谴责和感到羞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