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之—晋文公,流亡19年、大器晚成

晋国是 中原北部的大国,从武公、献公以来,奋发图强,先后灭掉耿、霍、魏、虢(guó)、虞,及骊戎诸小国,幅员辽阔,晋献公从贾国取回第一任夫人,无子,后来和他的父亲武公的小妾齐姜私通,生下秦穆公夫人和世子申生,又取二女于戎,姐姐狐姬生重耳(即文公),妹妹生夷吾(即惠公)。在攻打骊戎时,收获了骊戎之女骊姬和她的妹妹,骊姬生下奚齐,妹妹生下卓子,晋献公因特别宠幸骊姬,而废世子申生,立奚齐为世子。骊姬为了使自己的儿子成为世子,不择手段,导致晋国内乱长达十五年,史称“骊姬之乱”。

将世子申生、重耳、夷吾纷纷赶出,申生逃往曲沃,重耳逃到蒲地,夷吾出居屈地,周惠王二十一年,即公元前六五六年,申生被骊姬谮杀(逼死)。第二年,受骊姬蛊惑,献公又派人去刺杀重耳夷吾,重耳被迫逃往狄族,夷吾逃往梁。

公元前六五一年,献公卒,奚齐、卓子先后被大臣里克所杀,于是,夷吾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继位,是为晋惠公。公元前六四四年,惠公担心重耳会影响他的君主地位,派人刺杀,以绝后患。因此重耳又从狄族逃出,流亡于列国之间。当时跟随重耳的有狐偃、狐毛、赵衰、先轸(zhěn)、介子推等都为贤能人才,重耳先经卫国到齐国,想借齐桓公之力复国,齐桓公给予厚待,齐桓公死后,感觉复国希望渺茫,重耳既离开齐国,经曹国到达宋国,宋襄公也给予厚待,又经郑国到楚国,楚成王也给予厚待,在楚国一段时日,有一天,楚成王摆酒宴招待重耳,在席间说道:“假如公子回到晋国,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笑着说:“假如我回到晋国主政,要让两国和睦相处,如果因为各自利益发生交战,晋国将退避三舍”。当时秦晋两国之间频繁交兵,攻伐不已。到晋惠公死,其子怀公继位。秦穆公听闻重耳的贤能。派使臣从楚国召至秦国。

公元前六三六年,秦穆公发兵送重耳回晋国,并帮助其上位,是为晋文公,至此,晋文公已在外流亡了十九年,真是命运多舛,经历了狄、卫、齐、曹、宋、楚、秦国,从而深谙各国治理乱世兴衰之道和君臣上下的人物设施,尤其是管仲治齐,令尹子文治楚,百里奚治秦等,均为经典治世的例子。且自己经历中原各诸侯国,了解其山川地形之貌,以及各国内政外交的形势。在流亡的日子更是见证了荆楚势力向北入侵,周室王朝日渐衰微,名存实亡,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宋襄公以“仁义”败亡,楚国的势力越来越强大,更有继续北侵的趋势,可能会影响晋国称霸中原,所以晋文公自主政后,立即迅速着手于政治、军事方面的增强,培养国力,成霸业之基础。

公元前六三二年,晋楚城濮之战,楚国战败,晋文公一战称霸,成为春秋时期第二位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