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走路越早智商越高?儿科医生:早于此月,四种危害可能在等着

宝宝走路越早智商越高?儿科医生:早于此月,四种危害可能在等着

文 | 幸孕姐

宝宝什么时候开始走路,是每位宝妈都会关心的问题。有的宝宝7个月就慢慢能走了,有的到12个月还不会,于是坊间流传一种说法称:宝宝走路越早,智商越高。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幸孕姐咨询了当地一位三甲医院的知名儿科医生,他给出了如下答案——



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一、走路早晚和智商高低有关系吗

没关系。

大部分人认为有关系,是因为大脑中的运动神经控制着宝宝的肢体动作,如果宝宝脑细胞受到的刺激越多,脑神经就发育的越好,也就意味着脑容量越大,从而使智力能够更好地发展。这句话虽然没错,但是决定宝宝走路早晚的并不是智力因素,排除先天性脑部疾病外,婴儿期(0~1岁)大部分宝宝的智力发育程度都是差不多的,因此不能说明走路早的宝宝智商就高,走路晚的智商就低。



二、影响宝宝的走路因素

1、腿部肌肉发育程度

走路需要腿部肌肉的支撑,如果宝宝肌肉的支撑力不足,那么走路对他们来说就会变得很费劲,会让他们产生沮丧感,不愿意练习,因此学会走路的时间就会晚于其他小朋友。

腿部肌肉的发育离不开充足的营养和平时腿部联系,为了促进宝宝腿部肌肉发育,宝妈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如蛋类、鱼、虾、鸡肉)、富含维生素和磷脂(如玉米、大豆)以及微量元素的食物,通过母乳将营养输送给宝宝,促进宝宝肌肉发育。在平时可以多让宝宝进行蹬腿运动,训练腿部肌肉张力、锻炼骨骼。等宝宝学会爬行以后,督促他们多爬,也能对肌肉进行强化。



2、宝宝的性格

有的宝宝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探索世界的欲望比较强烈,等到可以自己活动后,就会爬来爬去,能站立后,就会学着往前走,这样的宝宝学会走路的时间自然要早一点。有的宝宝性子比较沉稳,做什么都要慢一点,不会太冒失,当他们还站不稳的时候,是不会迈开步子,尝试去走的,因此学会走路的时间就要晚一点。

3、身体平衡性

站立行走需要靠大脑来掌握平衡,平衡性强的宝宝走路不容易摔,走多了自然而然就会了,但是平衡性差的宝宝,走几步就摔了,因为疼痛往往不愿意继续尝试,因此学会走路的时间要长一点。



三、宝宝走路早的危害

1、影响身高

宝宝年龄不同,发育的侧重点就不同,1岁前是宝宝脊椎发育的关键时期,多平躺有利于脊柱生长。如果过早学会生长,体重会压迫脊椎发育,有可能影响宝宝最终身高。

2、影响腿型

如果宝宝的腿部骨骼和肌肉还没有发育到一定程度,他们就开始学走路的话,可能会在体重压迫下形成O型腿。



宝宝12个月左右能看到的样子

3、导致扁平足

通常情况下,2岁—8岁是儿童足弓发育的时候,而在2岁前,宝宝的足弓还尚未发育,足部没有强硬的骨骼支撑,如果过早尤其是在10月龄前练习走路,会使足弓负载过重,导致扁平足。

4、影响视力

宝宝1岁前,视力发育还不完善,到1岁时视力只有0.2-0.25,学走路时需要看远方的物体,这时他们就需要自己调整眼睛焦距,时间久了就会影响视力发育。

通常来说,宝宝未满10个月前,不提倡练习走路,只要在18个月的时候能独立走路,家长就不需要过度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