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和珅在朝堂上的真正对手是谁?为什么?

萧晓四姑娘


诚邀,如题。和珅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其贪污所得折合白银8亿两,几乎是大清十几年的国库收入,不仅如此,和珅也是乾隆朝时期权力最大的大臣,先后担任领内大臣,军机大臣,六部尚书,九门提督等职务,可谓权势滔天。和珅的权力之大让后世的人都愤愤不平,找了不少的历史人物与之对抗,于是《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之类的作品就越来越多,那么历史上,和珅在朝堂上的真正对手是谁呢?纪晓岚,刘罗锅还是阿贵呢?

反正不是纪晓岚,他们的官位相差太大了

和珅的官位自不必说,爵位高到一等公,官职最高到军机大臣,领内大臣,地位等于今天的总理,纪晓岚的官位最高不过礼部尚书,从一品,而且历史上的纪晓岚比和珅大许多,两人相差26岁,晚年的纪晓岚性情收敛了许多,待人接物也变得油滑,所以纪晓岚根本没有直接跟和珅斗过法,只是后世把他神化了而已

那么和珅就没有对手了吗?

当然不可能,乾隆帝不傻,肯定会对和珅的权力加以限制。执政堂上能和和珅叫板的是两个人,两个现在的演艺电视剧中不呈现的两个人——朱圭和王杰,这个朱圭是后来嘉庆皇帝的教师,八成也是在嘉庆仍是皇太子的时分就给和珅后来的遭受埋下了伏笔!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可以肯定地说,《铁齿铜牙纪晓岚》给我们的误解非常之大。

第一,纪晓岚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正人君子,他是《四库全书》的总编修,但是乾隆皇帝并没有让他参与朝政。他生活奢侈,贪财好色,而且不敢和和珅较劲;

第二,纪晓岚和和珅并没有太多的交集,而且纪晓岚是个书呆子,不那么“铁齿铜牙”、处处与和珅相争;

第三,历史上有资历与和珅较劲一共有四人,他们分别是刘墉,阿贵,王杰和董诰,但是真正敢于和珅对着干的也只有王杰。

刘墉在当地方官的时候刚正不阿,但是他在进京任职之后,面对只手遮天的和珅,刘墉选择了虚与委蛇,变得十分圆滑,不想与和珅为敌,并取悦于各个势力之间;阿贵出身很好,但是他与和珅交集不多,他十分痛恨和珅,但是等他想有一番作为的时候,已经年过古稀,力不从心了;董诰此人是探花出身,官做到了军机处大臣,他十分聪明,从来不在正面与和珅为敌,而是选择在和珅排除异己的时候,尽量在暗地里周转,避免出现和珅一家独大的局面;只有王杰刚正不阿,从不趋炎附势,敢于直言,在正面反驳和珅。

王杰年轻的时候在江苏巡抚门下做幕僚,后来参加科举考试高中状元,成为大清建国之后,陕西出的第一位状元。后来王杰入朝为官,做到了礼部尚书这样的大官。王杰在朝四十余年,常常在朝堂之上与和珅吵得面红耳赤,和珅虽然贵为把百官之首,但是他也拿资格老的王杰没什么办法。

不仅如此,王杰还多次在私底下当着面嘲讽和珅贪得无厌,甚至还多次上奏折弹劾和珅,弄得和珅十分狼狈。由于很多原因,和珅在乾隆一朝没有倒台,和珅虽然很想绊倒王杰,但王杰为官清廉,没有给和珅留下什么把柄。

嘉庆皇帝继位之后,马上就杀了和珅,王杰成为内阁首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杰最终斗赢了和珅。嘉庆十年,八十一岁的王杰去世,嘉庆皇帝追赠他为太子太师,谥号文端,供祀于北京贤良祠。


围炉煮酒话春秋


常言道“毒蛇出没的地方七步内有解药”,清朝的和珅也是一条“毒蛇”,要说克制这条毒蛇的大佬,不少人可能会想到纪晓岚。这其实是电视剧带大家走进的一个误区,须知能与和珅对着干的要具备两点因素,一者实力二者胆量,两者缺一不可。

纪晓岚

我们先议一议“热门选手”纪晓岚。在身份上,纪晓岚是汉臣而和珅却是根正苗红的正红旗出身,在这点上纪晓岚先矮了一头。再来说他们的官职,纪晓岚巅峰时期位至尚书和大学士,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这是多大的官呢,相当于如今的部长级别,但和珅的官衔是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放在如今可是总理兼常委的存在。这么一来,纪晓岚在实力上就已经不具备与和珅刚正面的条件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历史上二人没有什么实际上的利益冲突,他俩唯一的交集便是编《四库全书》,纪晓岚是这个工作的干事,和珅是领导。所以电视剧里演的纪晓岚与和珅明争暗斗是杜撰的,纪晓岚也绝非和珅劲敌。

阿桂

看来得挑一个重量级的选手才能与和珅PK一番,阿桂倒是一个人选。阿桂同样是旗人出身,并且是一名手握重兵的武将,官衔首席军机大臣,似乎丝毫不虚和珅完全有叫板之力。事实上两人确实不对付,阿桂一直处处让和珅添堵,但若仅如此便以阿桂为和珅的头号劲敌也有些说不过去。

一来阿桂常年领兵在外,一把年纪才回到京城,此时和珅早已全面把持了朝政;二则阿桂已到了土埋半截脖子的年纪,面对正值壮年的和珅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的较量也仅仅局限于斗斗嘴使使绊子。

王杰

王杰虽是状元出身但也仅是一名汉官,乍一看王杰似乎不是和珅对手。但实际上王杰的官职不低,军机大臣兼内阁学士,足以同和珅叫板,最关键的是这个王杰为人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眼睛里容不得沙子,最恨的人便是和珅,颇有几分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之感。实力有了,胆子也够肥,因此王杰是当时与和珅斗得最凶的官员,偏偏他为人清廉没有半丝污点,和珅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两人是斗得有来有往,王杰多次嘲弄、弹劾和珅,和珅也无时不刻伺机报复王杰,嘉庆继位后,王杰参与了和珅一案的审理,从这一层面来讲,王杰确实是朝堂中和珅的一员大敌。

大胆的想法:乾隆

不知诸位看官观看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是否有这样一种感觉:少时觉得纪晓岚是最聪明的人物,长大后觉得反派和珅也十分厉害,历尽沧桑后幡然醒悟乾隆才是最大的BOSS!回顾历史,乾隆平衡有术,任你大臣之间斗来斗去,最终的赢家还是乾隆。乾隆最大的智慧是把和珅养的白白胖胖,待他驾鹤西去,嘉庆便抄了和珅的家,凭空得了11亿两白银充盈国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所以啊,我认为乾隆才是真正的大佬!和珅是条毒蛇,乾隆却是假寐于侧的巨龙。

拙见一答,欢迎在评论区探讨指正!


史河奇谈


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大贪官和珅经常遭到大学生纪晓岚的捉弄。两人在朝堂之上你来我往的斗嘴真的是大快人心,对于和珅的贪污的行为,纪晓岚也是深恶痛绝为此多次寻找机会在乾隆面前参他一本,也正是如此在和珅看来纪晓岚无疑是自己最大的对手。

那么现实当中,两人关系是不是如同电视剧里那样针尖对麦芒呢?事实上,在真实的历史当中,纪晓岚根本没被和珅看在眼里。一方面是纪晓岚从始至终都没有得到乾隆的重用,大部分时间里纪晓岚都是在修书,对于朝堂之事自然是无暇关注。

另一方面纪晓岚人品也不像电视剧里面那样崇高,真实的纪晓岚是一个贪吃好色之徒。据《啸亭杂录》载:“(公)今年已八十,犹好色不衰,日食肉数十斤,终日不啖一谷,真奇人也”。这样一个贪吃好色之人,又如何能够入得了和珅的法眼呢?

真实的历史当中,和珅真正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王杰,这个王杰可不是那个著名的香港歌手王杰,而是嘉庆皇帝的老师大学士王杰。说到王杰,就不得不提他另一个身份,整个清朝276年唯一的陕西籍状元。

据《清史稿》载:“王杰……初从武功孙景烈游,讲濂、洛、关、闽之学……学益进,自谓生平行己居官得力於此。”由此可知王杰从学于大学士孙景烈,在孙景烈的影响之下,树立了正直的人生观、价值取向,特别是入仕做官后的官风。在整个大清朝官场都充斥着贪污腐败、污浊不堪的情况下,还能洁身自好、做到不贪财,不好色,也不让自家人沾光,堪称官场的一股“清流”。

正因如此,王杰对于和珅的贪污腐败深恶痛绝,为此多次在朝堂之上与和珅争得面红耳赤。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发生的啼笑皆非的故事,恰恰是王杰与和珅明争暗斗的真实写照。关于王杰跟和珅针尖对麦芒的故事,最出名的当属“共赏水墨画”一事。有一次,和珅为了炫耀自己得到一幅珍贵的水墨画,故意拿给王杰欣赏。王杰也不甘示弱,决议讽刺和珅贪得无厌,便用双关语说:“贪图财利的风气,居然到了这个地步”。和珅听罢,无言以对,只好悻悻离开。

还有一次和珅为了缓和两人矛盾,巴结讨好王杰,便拉着王杰的手,说了一句:“状元宰相手果然好”。王杰回答说:“这手只会做状元宰相,不会要钱,有甚么好处”,搞得和珅满是尴尬。

等到了乾隆驾崩、嘉庆亲政之后,便下令稽查和珅的贪污腐败之罪。王杰再一次成为了和珅的对手,参与了和珅一案的审理。最终在王杰、刘墉等人的共同努力之下,一代巨贪终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古今事


当然不是《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纪晓岚,实际上当时有资格和能力与和珅对决的一共有四位,阿桂、刘墉、王杰、董诰,不过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阿桂和刘墉也算不上,和珅真正的对手是王杰和董诰两人。

阿桂

阿桂和刘墉虽然与和珅不对付,但阿桂由于年龄和资历的原因,不愿意与和珅有所交集,和珅对其也有些敬而远之。

阿桂全名章佳·阿桂,是大学士阿克敦之子,满洲正蓝旗人,后因新疆战功被抬入正白旗。其长期戍守西北边疆,先后参加了大小金川之役、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多次战役,历任内大臣、汉军镶蓝旗都统、军机大臣、满洲正红旗都统、伊犁将军、四川总督等。

满桂实际上要比和珅大33岁,而且其长期在外领兵,与和珅并无交集。直到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返京之后这才与和珅有了交集,此时的和珅一党已经完全把持了朝政,阿桂虽然是首席军机大臣,地位在和珅之上,也对和珅的专权乱政很是痛恨,但由于已经年过古稀,实在有些力不从心,对于和珅也只是“乃除召见议政外,毫不与通交接”。

所以,严格来讲,阿桂并不算是和珅的直接政治对手,不过其属下的王杰和董诰两人却是和珅的直接对手。

刘墉

刘墉在成为京官之后,面对和珅的权势滔天,也只能“委蛇其间,惟以滑稽悦容其间”,与和珅没有爆发什么剧烈冲突。

刘墉是大学士刘统勋的长子,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


刘墉在资历上虽然也有能力与和珅一战,但与阿桂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一是刘墉在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之前,一直在外地为官,与和珅没有什么交集。二是刘墉只比阿桂小2岁,比和珅足足大了31岁。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刘墉升任直隶总督、吏部尚书,兼理国子监事务,从这一时期开始,刘墉才真正到京城办公,与和珅的交集变多,但面对权势滔天的和珅,刘墉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更多的是“虚与委蛇”。而且在此后数年不断犯错,官声渐不及从前,并多次受到皇帝责备。

其实从刘墉的仕途来看,刘墉在调入京城前后,官声两极分化极为严重。直到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刘墉奉旨办理和珅一案,这才再次展现出不畏权势的一面,拟定和珅罪行20条。可见,刘墉虽然不愿与和珅一党为伍,但由于当时朝廷局势,以及其长期在外为官,京中根基较浅等原因,他也没什么好办法。

王杰

王杰青年时期曾在江苏巡抚陈宏谋门下当幕僚,深受器重,后在科举中高中状元,成为了陕西在清朝开国以来的第一位状元。

步入仕途之后,王杰最初在南书房当值,后经多次升迁,官至内阁学士,乾隆三十九年(1774)任刑部侍郎后又转调史部,擢升右都御史,乾隆五十一年(1786)出任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第二年又出任东阁大学士,总理礼部。

王杰在朝四十余年,忠清劲直,敢于直言,不结党营私,不趋炎附势,是当时和珅的头号政敌,经常与和珅在朝中争得面红耳赤。

有一次,和珅拿出一幅水墨画,请王杰一起观赏。王杰为讽刺和珅贪得无厌,便用双关语说:“贪图财利的风气,居然到了这个地步!”和珅听罢,无言以对,只好悻悻离开。

还有一次,和珅为了讨好他,在议政后拉着他的手,开玩笑地说:“状元宰相手果然好。”王杰说:“这手只会做状元宰相,不会要钱,有甚么好处?”

王杰不仅在朝中与和珅据理力争,更是多次直接嘲弄、批驳乃至弹劾和珅,而和珅也在无时无处的伺机报复于王杰,奈何王杰为官清廉,和珅实在找不到什么把柄。

董诰

董诰是工部尚书董邦达长子,与其父有“大、小董”之称,乾隆二十九年(1764)中举,隔年会试,名列一甲第三,得中探花,乾隆皇帝将其改为二甲第一,作金殿传胪,形降实升。

进入仕途后,董诰从庶吉士、编修、工部侍郎等职一直做到了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即宰相),更是在军机处先后任职四十年。

与王杰的形势作风不同,王杰更多是与和珅“正面刚”,而董诰则是尽力周转。当时和珅在朝中势力极大,经常利用权力排除异己,而董诰在军机处任职期间,遇到这种事情多次周转纠正,避免了和珅在朝中的一家独大。

嘉庆继位之后,赞其“卒能歼除巨憝,朝纲不坠”。

王杰与董诰两位军机大臣,一明一暗,这才是和珅真正的政治对手。


香茗史馆


观《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等影视剧,看到和珅对手是纪晓岚、刘罗锅,他们两在智斗和珅,给人民带来了很多欢乐,但是历史上和珅真正的对手,却是他。

职务之多,钱财之巨,简直就是现实版韦小宝”,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封一等忠襄公和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商人(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嘉庆四年(1799年),和珅被抄家入狱,家产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乾隆帝死后十五天,嘉庆帝赐和珅自尽,和珅死时年仅49岁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真正对手

阿桂(1717.09.07-1797.10.10),章佳氏,字广廷,号云崖,大学士阿克敦之子,清朝名将。满洲正蓝旗人,后以新疆战功抬入正白旗,乾隆三年(1738年)举人后授镶红旗蒙古副都统。首席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爵一等诚谋英勇公、内大臣、汉军镶蓝旗都统、管理吏部兼满洲正红旗都统、伊犁将军、四川总督等,位居大学士班次第一,阿桂已成为清廷“综理部务,赞襄枢要”的第一重臣,卒年81岁。

阿桂屡次统领大军东征西讨,为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立下了重大功勋,为人正直,知人善任,发现才能胆识之士,经常参与国家重大政务的决策,勤慎善断,处理问题细致周到。和珅随着权力的成长,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同时处于权力中枢,和珅与阿桂的做人做官风格不同,阿桂是武将出身,地位显赫,也深得乾隆皇帝信任和赏识,阿桂的资历和功劳都在和珅之上,阿桂的地位权力,都能与和珅比肩,他也看不惯和珅谄媚贪婪、打击征政敌的做法,两人积怨颇深,经常与和珅斗,并且,他也不怕和珅,和珅反而有些怕他,阿桂到快去世都希望和珅倒台。因此阿桂才是和珅真正的对手。

欢迎评论交流,关注一下,谢谢


历史的吻痕


在历史上,纪晓岚一直是一个文人的形象,政治上和和珅并没有多大的交集和冲突;刘墉在做地方官的时候手段狠厉,但是到了京城为官,刘墉就变得十分圆滑,对康熙只是附和,对和珅既不巴结也不得罪。阿桂在朝中地位特殊,战功无数,是当时的首席军机大臣,乾隆十分欣赏他。有阿桂压在和珅头上,和珅当然不爽,只不过阿桂常年在外,对和珅产生不了巨大的影响,所以也算不上是和珅真正的对手。


在历史上真的敢直面杠上和珅的,是王杰。

王杰出生在陕西的一户贫苦家庭,根据史料记载,王杰四岁就能读书写字,幸而拜入当时的大儒孙景烈的门下。多年寒窗苦读,王杰被选为贡生,任职蓝田教谕。可惜他还没有走马上任,他的父亲就去世了。王杰回到了陕西老家,为父守孝三年,在官府担任记录员。后来他辗转来到两江总督尹继善府上做幕僚,五年之间,他也算看透了官场的尔虞我诈。

王杰一直在给尹继善代笔书写奏折,后来王杰中了探花,乾隆一眼就认出了他的字,将他破格提为状元。王杰做了京官之后和刘墉完全不同,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锋芒,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大清官,后来他被乾隆封为左都御史,成为真正为朝廷锄奸除贪的都察院一把手。

王杰刚刚入仕的时候,和珅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电视剧之中的刘墉和纪晓岚各种设计智斗和珅,而王杰不屑于这套,他怼和珅向来都是光明正大,往往呛得和珅包括还想包庇和珅的乾隆哑口无言。

王杰不仅仅是铁齿铜牙,他也有自己的本事,并不像电视剧之中的纪晓岚那样的书生。当年廓尔喀战役制定行军战略之时,王杰只是稍作修改,就将前线战事漂亮破局,促成了此战大捷。

在和珅看来,王杰穷得叮当响,根本没有什么把柄可以抓。他派人去找他子孙的把柄,可是他们也是老实忠厚的文人,和珅无法,只好想着办法和王杰套关系。王杰写得一手好字,也有一双好看的手。和珅一天遇到王杰,将他的手拉过来状似十分亲热,对他说:你的手是多么柔软啊。而王杰只是对他冷冷道:“我的手虽然好,但是我从来不伸手(同百官)要钱。”

在纪晓岚和刘罗锅两部电视剧之中,都有主角送和珅最后一程的片段。其实历史上真正送和珅的是王杰,他是唯一一个敢审和珅案的官员,据说当时和珅看到审判他的是王杰已经知道自己逃不过了,只得将罪行全部招供出来。


木剑温不胜




阿桂倒是不尿和珅,身为首席军机大臣,一直压着和珅一头,他也从不掩饰对和珅的讨厌鄙夷之情,据说他从不与和珅同日值班,入朝时总是与和珅保持一定的距离。但阿桂也算不上和珅真正的对手,充其量也就过过嘴瘾,恶心一下和珅而已。一来阿桂年事已高,大和珅33岁,半截入土的人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来阿桂常年在外,在京城的日子屈指可数,所以与和珅的交集并不多。

刘墉从内心看和珅也肯定不爽,但这个人是个老油条,面对权倾一世的和珅,他只会“委蛇其间,惟以滑稽悦容其间”。再者刘墉成为京官后,屡屡犯错,多次受到乾隆责备,他本人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刘墉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装孙子还来不及,哪有闲工夫与和中堂扯皮?

董诰入职军机处四十多年,也算和珅的潜在对手之一,但他从未与和珅有过正面冲突,顶多在外围做做样子。比如和珅经常排除异己,董诰也是模棱两可的从中斡旋,帮和珅的敌人说说好话,犹如隔靴搔痒,从不放大招。我看和珅也未必将他当回事,双方长久以来一直相安无事。



嘉庆的老师朱珪对和珅恨的牙痒痒,也只有干瞪眼的份,对和珅毫无一点办法,谁叫人家的后台是乾隆呢?还有朱珪的级别也不够,本来沾了学生嘉庆的光,立马要加官进爵了,谁知和珅跑到乾隆那里参了一本,官不但没升,反而降了一级。一个小小的地方官,和大人根本没有放在眼里,反而会欣赏“他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最后说说王杰,此人流弊的一米,大清历史上咋们陕西地面上的第一个状元,既是东阁大学士,又是军机大臣,为官清正廉明,经常怒怼和珅。他也是当时朝堂上唯一一个敢与和珅正面过招的大臣,二人总是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




有一次,和珅拿出一幅水墨画,请王杰一起观赏。王杰为讽刺和珅贪得无厌,便用双关语说:“贪图财利的风气,居然到了这个地步!”和珅听罢,无言以对,只好悻悻离开。

还有一次,和珅为了讨好他,在议政后拉着他的手,开玩笑地说:“状元宰相手果然好。”王杰说:“这手只会做状元宰相,不会要钱,有甚么好处?”


后来王杰在扳倒和珅的斗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和珅一案的主审官。所以说,王杰才是和珅在朝堂上真正的对手,但和珅命中真正的克星也并非王杰,而是嘉庆皇帝。

心若顽石,带刀修行;无材补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岳顽石,码字不易,请关注我。


西岳顽石


和珅在乾隆后期的朝堂根本没有对手,就连身为皇储乃至新皇帝的嘉庆都要对和珅虚以为蛇,搞韬光养晦的策略,试问谁能抗衡和珅呢?

清代的中央机构中,内阁大学士声望最高,军机大臣权利最大,御前大臣和内务府总管大臣与皇帝最亲近,这四个关键职位,和珅都担任,还兼职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又有谁能和他抗衡?

纪晓岚?乾隆都说他就是和倡优一样的弄臣,历史上的纪晓岚远没有电视剧上风光。

刘墉?在乾隆后期频频出错屡次遭受乾隆训斥,连大学士都被撸了谈何抗争和珅?只能“委蛇其间,惟以滑稽悦容其间”,随波逐流模棱两可才是刘墉在和珅面前的真实面目。

董誥?董誥自从入职军机,根本不能与和珅对抗,只能独善其身,做到不同流合污,最知名的事就是帮嘉庆帝说话,免得他师徒俩被和珅修理,到底朱珪还是从两广总督降到安徽巡抚,“屏不得内召”。除了这次为嘉庆师徒说话,董誥再无对抗和珅的其他记录。

【董誥】

朱珪?连董誥都不行,连军机大臣都不是的朱师傅更是洗洗睡吧。朱珪是嘉庆最看重的师傅,也是对嘉庆影响最大的,嘉庆对师傅的感情不比他爹差,他就是因为给师傅写诗庆祝生日时情不自禁把皇父与师傅联在一起而被和珅揪住不放,朱珪被和珅打压的一直在外任职,连京城都回不来,他的弟子身为天子都给他弄不回京城,还谈什么对抗和珅?

【朱珪】

乾隆末年,任职十年以上的大学士只有阿桂、和珅、王杰、嵇璜,同值军机处时间最长的就是阿桂、和珅、王杰、董誥、福长安。

福长安大家都知道,那是和珅的小卒,鞍前马后唯命是从,董誥前面分析过了,说说嵇璜。

嵇璜是以河督入相,对于治河还有一套子,对其他朝廷大政就没有长处了,没经验就代表没权利,嵇璜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的,那他对和珅什么态度呢?嵇璜是个老好人,对和珅趋炎附势吧,于心不忍,自己都过不去自己那个坎,去抗争吧,明显自己没有能力,怎么办,只好委屈相安,我当你是空气好了,当然,和珅也当他不存在,就是个摆设。

【嵇璜】

说说阿桂大人,阿桂以军功为枢府领袖,还兼军机大臣,而且一直都是首席的,一直压在和珅头顶,直到阿桂死了,和珅才坐上领班的位置。虽然阿桂一直是首席,也是乾隆重用的股肱之臣,但是他一直奉命在外办事,不是治河,就是督师,不是赈灾,就是办案,南来北往,成天出差,真正在京的日子屈指可数,所以,不管他多么鄙视看不起和珅,但也对他无可奈何。

阿桂大人很是可爱,他一直鄙视和珅,也从不掩饰自己的鄙视,从不与和珅同时值班,入朝时遇到了,必然在距离和珅几十步的位置,和珅和他讲话,阿桂带理不带理的应一声,绝对不移动一步,脑补一下阿桂的形象,是不是很傲娇啊哈哈!

最后说说王杰,如果非要给和珅拉一个对手的话,王杰勉强算是和珅的对手。王杰是大清开国后陕西第一个状元,其实王杰是名列第三的探花,但是因为字写的好啊,乾隆审批的时候就提为第一名了,可见字写的好还是好处大大的。

王杰是内阁大学士,又是军机大臣,也深得乾隆信任,他为人正派,非常不齿和珅,当时和珅赫赫扬扬的,“事多擅决”,同僚们都忍着,唯独王杰,竭力相争,把和珅讨厌的不行,但是又没奈何王杰,因为乾隆也很信任王杰啊!

王杰处理完政务,总是默然独坐,从不窜岗闲谈,某日,和珅见王杰独坐,就过去拉着王杰的手戏谑他:多柔美的手啊!面对调戏,王杰面不改色怼回去:王杰的手虽然长的好,但不会去要钱。

就是说和珅本来想调戏王杰,“何柔荑乃尔”,你看你一个大男人的手跟女人一样柔美,柔荑是形容女性的手,用形容女性的词来调戏王杰,然而王杰并没有羞恼,反对怼了和珅,是呀,我的手长的是很好,但绝对不会用这样的手去捞钱,倒是把和珅怼的面红耳赤火辣辣。

就是这样。

请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觉得猴格写的还行的就赏个关注!点个赞吧!

觉得猴格写的有误的也请不吝赐教!谢谢!


猴格大人


和珅是乾隆皇帝时期的宠臣,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等,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编纂官,领侍卫大臣、步兵常用功能统领等,封一等忠襄公,皇帝宠信之深,官职之多,官阶之高,权势之大,古来罕有。

和珅是满洲正红旗人,精通满汉蒙三族语言,长相清秀,才华极高。放在现在就是一个高学历、高颜值、高才华、有背景的校草级学霸啊。传说因为和珅的名字中有一个“珅”,乾隆英年早逝的三阿哥也叫永珅,所以乾隆才重用和珅,以弥补自己对永珅的思念和愧疚之情。

其实和珅能受宠,除了他自身才华非常出众,长相俊美外,还有和珅就像是乾隆肚子里的蛔虫,非常擅长揣摩圣意。和珅每次都能将乾隆哄得开开心心,而且他的才华跟喜欢作诗的乾隆意气相投,乾隆自然宠信他了。

和珅得到了乾隆的宠信,自己的儿子丰绅殷德还娶了乾隆皇帝最喜欢的十公主为妻,和珅不仅权势极盛,又成为了皇亲国戚,就更膨胀了。和珅的贪在历史上也是出了名的,据不完全统计,和珅贪污的金额达十一、二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朝十五年的国库收入。

和珅成为了皇亲国戚,又深得乾隆的宠信,那么,当时和珅在朝堂上有没有人跟他抗衡呢?

关于和珅的电视剧我们看过很多,比如《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等等。剧中和珅的死对头就是纪晓岚和刘墉,但是历史上可不是这样的。

纪晓岚

《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晓岚巧舌如簧、能言善辩,又极富学识,屡屡与和珅作对,成为了贪官和珅的最大克星。但是电视剧毕竟是对历史人物的再创作,历史上纪晓岚比和珅大二十多岁,而且与和珅的关系不错。

纪晓岚博学多才,在文学上的造诣非常高。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编订《四库全书》,而和珅正是《四库全书》的总编纂官,等于是纪晓岚的上司,二人又怎么会像电视剧中的那样斗得不可开交呢。

和珅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丝毫不亚于纪晓岚,而且和珅办事果决,在理财、治国、政治上,和珅要比纪晓岚强很多。乾隆皇帝评价年轻时的纪晓岚为人不够圆滑,年长的纪晓岚还对和珅处理人际关系进行了善意的提点,和珅也在工作和生活中给纪晓岚照顾,两人的关系还算可以,也没有利益冲突,自然也不会成为政敌。

刘罗锅

刘罗锅当时也是朝廷重臣,刘罗锅本名叫刘墉,稍微有点驼背。刘墉和和珅同朝为官,两人虽然不是一路人,但是也经常互相来玩,经常相互交流学问,互相赠送礼物,关系尚可,并没有到电视剧中水火不容的地步。

刘罗锅当时是看不起和珅的。刘墉从政以来,“砥砺风节,正身率属,自为学政知府时,即谢绝馈贿,一介不取,遇事敢为,无所顾忌,所致官吏望风畏之。”就是说刘罗锅是一个很正直,很有气节的官员,而且为官清廉,不惧权贵,当时很多官吏都很怕他。

刘墉与和珅虽然道不同,但是并没有发展到剑拔弩张的地步。刘墉因为多次受到乾隆的责备,自己的为官生涯也是如履薄冰,生怕一不小心就触怒了皇帝,哪里还有功夫去跟乾隆的宠臣作对。刘墉对和珅的态度就是“委蛇其间,惟以滑稽悦容其间”。简单地说就是井水不犯河水。

阿桂

章佳•阿桂出身名门,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都统、将军、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首席军机大臣,而且为人刚正不阿。阿桂无论从出身还是地位,或者资历都比和珅要深厚,和珅的《四库全书》总编纂、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务都是接阿桂的班,阿桂一直压着和珅一头。

阿桂作为首席军机大臣,向来不喜欢和珅,对和珅的讨厌和鄙夷也从来不加掩饰。阿桂的地位可是靠战功实打实的打出来的。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清缅之战,伊犁之战等,阿桂都是主要的将领,战功赫赫。这是和珅所比不了了,乾隆重新和珅,但是也离不开阿桂。

乾隆晚年,京城发生了一桩杀妻命案,死者的弟弟控告姐夫是凶手,并指控阿桂袒护凶手。和珅想趁机扳倒阿桂,连忙趁机找人证明阿桂袒护了凶手。但是大家都忌惮阿桂的势力,不敢出面作证,指控阿桂的事就不了了之了。

和珅也因此得罪了阿桂,每次见到阿桂都像老鼠见了猫。和珅为了少跟阿桂见面,老是在乾隆皇帝面前进言阿桂是朝廷的柱石,平定叛乱非他不可,想方设法让阿桂远离京城去带兵。每次阿桂回京城,和珅就紧张得跟什么一样,但是阿桂看都懒得看他一眼,和珅倒是脸皮厚,二人同朝为官也没有发生大的矛盾冲突。

虽然阿桂与和珅结了仇,但是对阿桂来说,和珅这个毛头小子的做法太可笑,自己根本不惧。而且阿桂比和珅大三十多岁,年纪大了就不太想斗了。还有阿桂常年领兵在外,在京城的日子不多,与和珅打的交道也不多。和珅因为害怕阿桂的地位,倒也不敢去惹他,两人大部分时候都是相安无事的状态。所以说阿桂也不是和珅的主要对手。

董诰

董诰出身于浙江的一个贫苦家庭,他从小就聪明好学。长大后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从此踏入了仕途,步步高升,由翰林一直做到了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后又被加封太子太保衔。在平定台湾和廓尔喀之后两次图形紫光阁。

和珅与董诰的斗争在乾隆时期越来越公开化了,和珅在乾隆皇帝面前打压异己,董诰就会站出来反对和珅。对于和珅做的一些龌龊的事,董诰也毫不留情的予以揭露。和珅对董诰恨得牙痒痒,但是董诰深得乾隆皇帝重用,和珅拿他没办法,只能千方百计离间乾隆和董诰的关系。

董诰虽然处处与和珅作对,也算和珅的潜在对手之一。但是董诰跟和珅并未有过正面冲突,董诰的方式是曲线对抗和珅。比如和珅排除异己时,董诰就帮和珅的敌人说好话;和珅的小动作被董诰知道了,董诰也只是模棱两可的举报他,并没有与和珅直面冲突。

董诰的方式虽然能时常恶心一下和珅,并没有对和珅造成太大的损失。等于董诰虽然也是和珅的反对者之一,但是二人的交锋都是软绵绵的,并不具备杀伤力,久而久之,和珅也不把董诰当回事了,他也扳不倒董诰,双反也一直相安无事了。

王杰

和珅非常害怕阿桂,他除了害怕阿桂的地位和资历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阿桂阵营有两个大人物,一个就是上文提到的屡屡跟和珅作对的阿桂,另一个就是大学士王杰了。这两人都是军机大臣,但是属于阿桂的阵营,和珅不想见到他们就像不想见到阿桂一样,老是对乾隆说他们为人正直,文学成就高,让他们主持科举考试最合适不过了。

清史稿记载:和珅势方赫,事多擅决,同列隐忍不言,杰遇有不可,辄力争。上知之深,和珅虽厌之而不能去。就是说和珅势力显赫,很多朝廷大事都擅自做主了,其他官员都敢怒不敢言。只有王杰遇到不符合自己心中标准的事就会跟和珅争论。和珅虽然很讨厌王杰,但是拿王杰没有丝毫办法。

王杰出生于陕西的一个贫苦农家,他从小就被成为天才,四岁就能读书,最后成为清代陕西的第一位状元。王杰学识渊博、文采拔萃,加上王杰性格刚正不阿,正直讲义气,乾隆特别赏识他。让王杰叫十五阿哥颙琰读书,王杰也因此成为了嘉庆皇帝的老师。

王杰教导颙琰一向比较严格,如果颙琰的功课没有达到王杰的要求,就会受罚。有一次,颙琰被王杰罚跪,乾隆看到了马上让颙琰起来,还摆出了君臣理论,王杰毫不示弱,摆出了尧舜与桀纣的典故。乾隆大为吃惊,认可了王杰的教导模式,心里更认可他的品行。并对王杰说:让你教导太子,就是把江山教导你手中,如果太子能成器,也是你这个老师的功劳,是万民之幸,也是大清之福。

王杰在朝廷任职期间,为官清廉,性格耿直,在与和珅的斗争当中,经常当着众人的面给和珅难堪。有一次和珅拿出一幅画请王杰一起欣赏,王杰讽刺和珅贪财好利。和珅为了讨好他,拉着他的手说:状元宰相的手真好。王杰直接怼道:我的手只会做状元宰相,不会要钱,有什么好的。

王杰不仅时刻准备羞辱和珅的贪污小人行径,在朝堂上也经常因为朝政跟和珅吵得不可开交。跟董诰不同,王杰可不会绕圈子,都是直接正面刚和珅的。他从来不屑跟和珅耍阴谋诡计,从来都是直来直去,偏偏他还是状元出身,写奏折的水平不是一般的高,简直是字字珠玑,火力凶猛。

和珅权势滔天,但费劲了心机都没把王杰扳倒,甚至军机处都踢不走王杰。二十多年来,王杰处处给和珅添堵。这两人一个是汉人首辅大臣,一个是满人首辅大臣,都看对方不顺眼,偏偏又都拿对方没办法,但是王杰确实是乾隆时期仅有的处处跟和珅硬刚的人之一,可以算得上是和珅最主要的对手了。

别看和珅得到乾隆皇帝的宠信,可以为所欲为,但是能对抗和珅的人大有人在。董诰以柔克和珅,王杰正面刚和珅,还有阿桂在各方面都碾压他,但是和珅就是有本事过得风生水起,不仅得到了皇帝的宠信,还成为了皇亲国戚,贪污的数额足够他几百辈子的花销。

不过宠臣毕竟是宠臣,和珅作孽太多,早就有人想收拾他而不得,阿桂、王杰等人也是碍于乾隆收拾不了他。但是乾隆一去世,和珅的靠山就没了,就到了跟和珅算总账的时候。在王杰的主持下,和珅被嘉庆下狱审判,最后被赐自尽,家产全部充入国库,也成就了一个“和珅一倒,嘉庆吃饱”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