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之衰亡

曹丕能够平稳篡汉,不仅仅是他掌控军政大权,更多的是获得了世家大族的支持,这一点他不如他父亲曹操。

曹操极力压制世家势力,因为曹操明白世家势力对皇权的威胁。

东汉时期,世家势力把持朝政,皇帝不得不用外戚势力与宦官势力来打压世家势力,即使他们曾经被外戚架空成为傀儡,然而在临死前依然选择外戚辅政。

公元219年,曹操去世,曹丕继承了曹操的一切,却没有继承曹操对世家势力的政策,反而出台《九品中正制》这种对世家极为有利的选举政策,从此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曹丕称帝后,极力打压曹氏宗族势力,对于此曹植曾说:家人不可信,难道外人就可信了吗?

果然,曹丕死后,曹家势力逐渐被世家实力蚕食,曹丕儿子曹叡继位后想改变这种情况,却发现世家已经尾大不掉,曹叡临死前想弄个皇族辅政名单。

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曹叡病重,想封燕王曹宇为大将军,和领军将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同辅政,辅佐太子曹芳。燕王曹宇性格谦恭善良,上书表达心意,坚决推辞,不想当大将军。

曹叡想改变世家势力控制朝政的想法破灭了,只得任命曹爽为大将军,让他与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

其实历史有很多相似之处,清朝末期满清摄政王为了夺回袁世凯的权力,弄了个皇族内阁把袁世凯排除在外,结果没人鸟他,最后只得乖乖把袁世凯请回来当内阁总理大臣。

曹叡死后,太子曹芳继位,曹爽为了夺回世家势力,极力提拔曹氏皇族担任要职,此举触动了世家势力的利益,于是在诸多利益的联合下,司马懿借曹氏众人前往高平陵祭拜之际,一举诛杀了曹氏几千宗族,从此曹氏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