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0元的大豆补贴超出了种植的实际利润,地主人不种地,收8千每垧的承包费,土地该怎么办?

新农村人


有些地方地租很高,一垧地8000元都租不到。地租的价格是承租人炒起来的,有人愿意出9000,你出8000元自然租不到。那他出9000自有9000的道理。无利可图,他也不会出9000元。

但我要提醒承租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所谓补贴4800元并不是个定数。到目前为止,官方还没有公布2019年秋季大豆种植生产者补贴的具体标准,只有黑龙江说4500元左右。

第二个问题,2019年秋季的大豆价格并不乐观。大豆进口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美贸易谈判的结果。如果中美贸易谈判顺利达成协议,取消对美国征收的25%大豆进口关税几乎没有悬念。美国大豆可以自由进入中国,必然对国内大豆价格造成下行压力。

其实即使一切都很顺利,真的每公顷拿到了4800补贴,那么扣除8000到9000元的地租,利润也就一两千元,如果遇到一个不好的年景,赔钱也是可能的。


种田博士后


今年黑龙江的大豆补贴每亩320元,每公顷补贴4800元。外人一看补贴真不少,可实际情况是,虽然补贴不少。但是,种植大豆的农民却收益不高。就拿我们村种植大豆的实际情况来说,效益不是太好。我和大家算一笔账,土地流转每公顷9000元,种子、化肥、农药、机耕、收割等费用加一起,大概3000多元,每公顷种植大豆的费用达到,12000多元。我们这种植大豆,每公顷产5000左右斤「大豆产量不稳定,天气旱涝影响很大」。每斤1.7元,收入8500元,再加上大豆补贴,每公顷4800元。每公顷大豆收入是8500元加4800元,等于13000多元,扣除各项费用,每公顷纯利润也就1千到2千元。我们这主要以农业为主,家家种地,土地价格自然就高,这也成了土地种植户的一块心病。但这也没有办法的事,你不种,还有人种。土地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卖。所以,地租价格上涨也是必然。价格这么高,为什么还种哪?种田大户,多流转土地,自然也就有效益了。农民把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也可获得很好的效益,何乐不为!万一是个丰收年哪?那不就赚了吗。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我是乡村人家乐,请大家点击文章右上角“关注”,留言、评论!




乡村人家乐


土地价格上涨,家里缺少劳动力的,没有机械的,最好还是把土地流转出去好,流转价格也很可观了。

种地大户,有些犯难,土地流转价格上涨,成本提高,还要不要继续种地了?其实,种地大户种地挣钱是靠量的,单亩挣不了啥,能把补贴挣到手就不错了,种地大户必须多种地,才能看到效益。

近三年平均算,在我们这里,种地大户种植玉米或者大豆,核算生产成本,种地都不挣钱,政府发放生产者补贴,每垧地最后纯收入能达到2000至3000元。这样,促进了种地大户的积极性。

欢迎加关注,讨论三农问题,谢谢!





乡村原小米


我说说我得想法!

现在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补贴多了,种地的人还是不赚钱,那么钱呢!

都进土地拥有者的兜里了。那如果涨粮价呢!

答案是否定的也不行,粮价涨的话,地价也一样会涨。

说说大环境,粮食价格不会涨,因为中国加入WTO只能逐渐加大对外开放的程度,不会倒退的,粮价只会和国际接轨,所以粮价会跟随国际粮价,但是,我国目前粮食价格是高于国际粮价的。为什么国内粮食价格要高于国际粮价,原因是我国的农业模式,我国的农业模式小农模式,不是像美国一样的现代化,机械化的大农厂模式,所以生产成本要高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简单比喻一下,美国三个人管理两千公顷的土地,我们国内就需要500人来管理同样的面积土地,这样算下来我们的人工成本就比美国高非常多倍了,这也是我们粮食价格高的最大原因之一。

这是一组数:英国农民数量约47.6万,占全社会总劳动力的1.6%。

美国农民数量300万左右,占全社会总劳动力低于1%。

再看看印度的:印度农村人口占总人口72%,但并没有形成发达国家那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所有很难统计具体参与农业生产的人数。

不过印度拥有世界1/10的可耕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有着人口红利,前途不可限量。

我国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49.68%,所以农村人口是50.32%。

好了不说数据了,咱们再说说我国的粮食价格,为什么我国的粮食价格要高于国际粮价呢,原因就在上边。

我认为是我们要用我们的有限土地养活50.32%的农民!。价格高一点可以,但是不能太高,一旦过高就需要用进口的手段来对冲国内粮价,(我发现一个现象,一旦我们国产玉米价格高,山东省个辽宁省港口玉米就来了,然后我们国产玉米价格就掉下来了)那么既然国家需要用高粮价来养活我们农民,为啥不再高点呢?这就得从国内社会问题来看了,通俗的讲,就是一旦粮食价格涨的话,所有物价都会涨价,所以我们的大祖国不能让这种现象发生滴!粮价是国家经济的基石,只有粮价稳,国家才能安稳!

想到哪就说哪,逻辑性差一点,各位别见怪,喜欢我就点个(关注)

本来想多少说点的,算了下次再说吧,


九草先生


我说一个观点,就有个药材种植理事长的理论,种地不赚钱,补贴都进了土地拥有者的腰包,我想问一下,那你为什么还要承包土地?为了不挣钱?你的意思是补贴都应该补了土地大承包商,因为现在土地在逐渐流转到了权力与资本的手中了,农民就应该把土地都无偿的捐出来才对,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种地成本,提高粮食产量?而我是农民我知道,现在农民种地好多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除了种地又能干什么工作,所以是不能,算工钱的,至于产量,中国的土地和外国的土地质量一样吗?你要求黄土高原的土地和东北的土地一样产出吗?气侯因素呢?假如把东北的黑土地放在了南方,产量达不到外国的产量吗?虽然屁股决定脑袋,但也要有点常识吧。


兵临天下33


4800元的大豆补贴超出了种地的实际利润,地主人不种地,收8千每垧的承包费,土地该怎么办?

这土地该怎么样还怎么样,市场决定价格。觉得不划算明年就别租,转行干点别的也未尝不可。如果硬是赔本买卖想必早退出来了,能坚持下去说明租地种还是有赚头的,只是利润空间大小的问题。

现在农村土地市场属卖方市场,称不上“香饽饽”倒也金贵。作为地主,在价格上他们还是有一定话语权的,想租地种的人大有人在。

就别眼红人家地主那么一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了,人家也是通过艰难的付出换来的。在八、九十年代,这些责任田都是要上税的,这其中就有“农业税”、各项“行政管理费”、“农村公益事业义务工”摊派等,名目繁多,税赋还是蛮重的呢。人们节衣缩食,向国家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到年尾也就所剩无几,仅够过日子而已。新世纪始,国家走出困境,经济好转,给农民带来了福音:免征农业税。好事接踵而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国家在免征农业税基础上又拿出一部分钱来反哺农业,这就有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



讲了这么多,这“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到底补贴给谁想必人们心底该有一杆秤吧?权益与义务对等的原则想必大家比我更清楚。现在网上关于农业补贴到底补给谁争论不休,而各地通行的做法是根据上报的土地台账不经任何第三方插手,直接打入农户手中的“一卡通”内。这样农民放心,也有效地阻断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农业补贴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政策倾斜,并非长久国策。每3年一个周期,18年是本周期的最后一年,明年是否有还是一个未知数。其实这农业补贴给农户或租户的争论意义不大,补给租户年租费得抬高,补给农户则年租费相对降低,人家农户也不傻。

总盯着那么一点农业补贴不是办法,出路还是要重在经营上巧作文章。

(一己之见,热忱欢迎参与热评)


abCd6666和天下


4800元的大豆补贴超出了种植的实际利润,地主人不种地,收8千每垧的承包费,土地该怎么办?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市场经济,补贴的金额这么高,必然会导致土地流转价格的上升。

可能您现在觉着8千/公顷的流转价格比较高,但是之前补贴较低,流转价格在3000元/公顷的时候这么没人说价格太低呢?

这种情况是比较正常的,市场经济吗?有种地的需求就会有流转的土地产生。即便是8000元/公顷的价格,我感觉还是会有人去租赁的,都在赌2019年的“高额”大豆补贴。因为大豆种植本身就是不赚钱或者赔钱的买卖,如果没有国家的农业补贴,可能现在东北够呛能够豆农了,即便是玉米价格不景气,但是种植玉米的利润还是比大豆稳定的。所以在高额大豆补贴的诱惑下,肯定会有一部分“勇夫”承受这样高额的流转费用的。

对于那些觉着流转费用过于高昂的种植户来说,大可以去流转耕地种植玉米的,没必要非得趟这摊浑水的。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大豆主要产区在黑龙江东北地区,我在北方种过知道基本情况,土地大多在以前村干部家庭手里,他们基本以出租为主,在没有补贴时候大家都种一些,出租要是很便宜,到有了补贴拥有多土地的不种了,出租加补贴比你种地的收入多,没有风险,几十亩的农户即使自己土地加补贴一年也收入不多,所以就再租地,一亩地最少要付地租200-300补贴进地主腰包,种子 农药 化肥 机械等,大豆一亩地好的年头一年收250斤,大多一年也就是 200多一点,还有150斤的时候,大豆1.8一斤,秋收丢一点,收割费用等,一亩地成本年年上涨,按我种地成本一亩地需要100,加上地租,好年头一亩地赚150左右,年年需要更新农机具,机械更新等,所以我在南京上班好多年了,但是东北农活一年干几个月,上班就靠时间,赚的比种地多没有多大压力,种地说不出来的压力真的很大。


CJ yong


竟他妈的车扯犊子哪里的地8000元一垧地,我是黑龙江省绥化望奎的,我们这里最高的价才6000元一垧地的,如果有要买地的,来望奎买没有像他们说的那么贵的,他们竟扯犊子,


林间小溪235


给我六千也不种,去年仨年没种过大豆的地,我打了一晌三千金,风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