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写的如何?历史思想价值如何?

医学那些事


民国时代,读书人间有个笑话,说“文人有新旧”:老派文人相见,总爱互问近期在读什么书,而新式文人照面,第一句是互问近日正写什么书。这调侃当然是不怀好意的,是对现代学者读书稀疏、却“勇于著书”的一个嘲讽。

但我尊敬的易中天先生,也许是足以推倒一世豪杰的例外。2013年,在66大顺之龄,他暂告《百家讲坛》的喧嚣,宣布写作36卷本的《易中天中华史》。5年之间,以每年4册百万字的网络小说速度, 皇皇20卷面世。论述范围,从先秦一路铲到了宋元,两千年风云尽在其盈盈一握之中。

这套巨著陆续出来时,我们的学界大佬们和媒介报端就是唯恐不及的逢迎。什么“一颗文化原子弹”,什么“可以终结”、什么“前所未有”、什么“破译中华文明的密码”,无所不及。但我阅读两三册之后,即明白,易老师的书质量如何先不谈,单我们的学术界生态就是还是非常恶劣的:即便是吴敬琏、樊树志等这样的清流大佬,都完全将学术公器当成了朋友私谊和亲亲之义的工具, 只有过场、背书与吹捧,没有一句实话。

诸大贤的美意、各大佬们的高风,我这样蠢笨之人自然难以体味。所以,若说如何评价这本书,我就作躲在角落里丢冷砖的那个小人,晚饭后先匆匆笼统瞎谈几句好了——如有人大发慈悲给发稿费,倒是会全部买来读一遍,然后斗胆写一篇长批评意见书的。

易老师毕竟是用功读书的人,其笔力之健也早已传为佳话。所以这套书,论质地、论文笔,自然还是可以的,不是粗编烂造、专意掠夺读者钱包的烂书。作为大众入门读物,自是最好不过,求全责备似乎也不厚道。

但老实说,从更高一点层面看,他的功底,显然还不足以驾驭这样一部通史,以至于此书在我看来,是他在名收利遂之后,失去自知之明乃至“书生意气”的浮躁之作。 一般而言,读书做学问的人,是年龄越大,披阅越居,胆量越小的。过去我们人所共熟的陈寅恪、钱穆、吕思勉这些一等一的史学大咖,年轻时也是豪情万丈,最高目标就是写出浩瀚的中国通史,实际到老反倒都缩手不敢写了。

何以故?很简单,因为中国历史和中国学问太幽远汗漫了,实际是一部通人之学,既要究古今之变,又要牢笼百家,单单一部“二十四史”你都读不完,又如何有胆子讲述出另外一部更有意义的“中华五千年史”?

过于自信,准备不足,已经先定注定《易中天中华史》是一个仓促临盆的早产儿。他的脆弱、不成熟、乃至智商有障碍,都是与生俱来的病症,需要读者与他自己不定期追踪检查才好。

在我理解,中国通史写作,最忌讳也是最难跨越之处,莫过于两点:一, 要么是鹦鹉学舌式的陈词滥调;二,要么是自我作古式的游谈无根。易老师于二者都可谓“虽不中亦不远矣”。

易老师是一个性情很活跃、智力很发达、也有很多杂学之人。他在《中华史》写作方面,并非全然新手,他在过去数十年书斋生涯中,对文学、美学、思想史、政治学等等研究与写作的思路,都作过很多的思考,也有过诸如《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汉代风云人物》、《品三国》等等成品,广受好评。

但以上这些终究只是一鳞半爪的闲谈与史论,当他真的盲目自信,想要作当代司马迁,为三千年历史独立作一盖棺论定时,他的学养、他的储备、他的境界、他的阅历,几乎所有必备之具都一下子捉襟见肘了。可以说,他的硬伤、误读或曲解,真要挑,是比比皆是的。比如,他第一卷谈“轴心时期”,照例搬来雅思贝尔斯,但他没有细想过这一套话的问题,将犹太先知也牵强附会地列入;比如,他对《论语》“三年之丧”的解读,不难看出他对过去的训诂学传统缺乏训练;比如,他谈唐代,率尔说唐是混血王朝,表面上接着陈寅恪在讲,但是他对《隋唐制度渊源论稿》这本书是不求甚解的,完全没有理会义宁大师后面的原话,说明他读书不细而误解。

《易中天中华史》这套书,只是粗读,即可发现太多问题。种种硬伤,如扫落叶,旋扫旋生。

指出这些“小节”,当然不是自作高明的刁难。一部巨著有错或很多错自然难免,历史不可能就此终结于某一次写作,这也是它不断重写的意义所在。所以,我要指出的重点,在于说易老师在阅读古书的点面、理解故事的大要方面都有问题。

他的问题,总体上是要复述往往不到位、想创新又常乏根据,显得华而不实,立论多偏。易老师有言在先,说拜读其书并非学习历史知识,也教导我们不要在具体的知识点上纠缠对错,要我们着力关注于他对历史的“感觉”。但是,我想对易老师说一个更为常识的观念:历史的结论可以是“新史学”式的毫无定准,但是历史的解读必然是尊从固有文献依据的,否则和信口开河无异了对不对?一个学者要哗众取宠,显示出与众不同,是很容易;但是问题在于,那与众同异的东西背后必得有一个坚实的学术论证在支撑,否则疯话谁都会说,没什么大不了。

所以,这套巨作,不要说实现他取代旧书,成一家之言的梦想了,即便是否可当“信史”都是个问题。这当然也不能残忍地归咎于易老师一人之身上。毕竟,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所要面对的世界太复杂,所要攻读的文献太过浩瀚,基本上个人的经验根本无法比较圆满地解释一切。如今的人们,早已无法像往昔中国的哲人那样能够“执一御万”了。

可以说, 陆离的历史,加以轻率的自信,一开笔就已经注定这是一次出师未捷书先死之业。这不是易老师一个人的问题,而是现在所有率尔操觚者的共同困境。

在上面,我以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辞令手法对易老师作了非常难堪的批评,但我的用意,并非否定这部书。

我个人大体感觉,如果不是太有学术洁癖,作为小孩的入门书或者大人闲来读读,是足以的——只是要大吹大擂说什么 “嘉惠士林的功德”之类,那是说不上的。这套书,最好的地方在哪里、而易老师在如林的史著中何以要另辟门户,我以为这是我们读这套书时最需要想明白的。如此,也才能看出易老师史家之用心何处,而我们作为读者又有什么必要花费个600元去读买这套书吧。

论其优点,自然也难以缕清,但我的感想,其给人最大的欣喜有二。其一,是大气磅礴,草蛇灰线,知识面汇聚古今中西,在文笔论述上摆脱过去通史的枯燥无味,出之以幽默与明锐,且擅以当下文辞去解释古代人事。比如,他会说,“商周时期是用眼睛看世界,春秋时期是用头脑看世界,汉唐时期是用心胸看世界,宋元有心无胸,明到了裤裆,清就到了膝盖”,讲的眉飞色舞,充满兴味和热情。这样的话,对错先不论,但是可以担保,司马迁不会这么说,陈寅恪也说不出来。过去古人讲“学随术变”,易老师可谓食髓知味。

其二,我个人揣测也是易老师“所以著”的最大关键点。即他的这套通史,问题意识、现实关怀、批判思路都是非常明显的,是带有启蒙主义立场的写法。这是《中华史》风格独具的所在,也是体现易老师 “学术”与“思想”的世故、老辣所在。现在的学术和历史研究,已经越来越学院化、专业化,技术化,和大的关怀连接不起来。易老师在写作中,始终渗透着一种思路,即强调历史学介入现实生活与社会的重要性。这也使得他的通史成品,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单纯技术的知识论史,而是一个有关怀的东西。

所以,《中华史》“失义求似”也好,“失事求似”也好,任何对此有非议的朋友,我想都需要注意到这一点,理解易老师的劳苦用心。

因此,作为一个浅薄而潦草的读者,若要我易老师的《中华史》总体下个判断的话,我也会当仁不让。

我会说:该书花哨有余,史实、义理、考据方面均有较大缺失,要“藏之名山”恐怕是无望的。但是,倘只是拿来当做入门书消遣,依然是当下同类书中的翘楚。

眼下,我暂时只能泛泛说及这些。我希望有时间时可以取来通读一遍,再写篇长点的议论——当然,前提是得等我买得起这么贵的东西。

2019,1,21 ,晚饭后闲谈


刘愚愚


从时间、精力和下的功夫上就有天壤之别。

我也是易先生的小粉,但出于对中华史这种大部头史书的敬畏之心,姑且大胆议论如下:

如果说想了解中国历史的话,老实讲,近代的大部头史书著作,恐怕是柏杨先生的《资治通鉴白话版》耐读一点,是在坐牢时花了十年时间精编的。他坐牢期间,在监狱中干扰少,主要精力就在看书写书。

易先生写中华史花了几年?5年。是在什么状态下编的?恐怕还是边讲座边写书的情况下编的。

我们再看一下古人,类似的大部头史书。司马迁《史记》是写了两代人,他爹和他。司马光《资治通鉴》写了19年。

注意啊,古人没有电视手机这些分心的东西可以玩,这些大学者写书时,晚上没事就点着蜡烛,安静的趴在书桌上“伏案”而作啊!甚至白天可能都在见缝插针的写啊!

如果易先生不要那么急,也闭门谢客花个十年甚至二十年来写的话,那可能就谈得上“历史思想价值“。


天边的一团云


我与易先生有一面之缘。说实话听他白话《三国》,觉得老易这人挺能侃。但侃得有他个性。现代思维解读古人其实不好弄。没看过老易学术著作,但听了他的三国,觉得他有思想无学术。

后来听说老易写中华史,倒吃了一惊:这傻家伙弄出一部什么史来?待读了第一部忍不住仰天大笑:这哪是史呵,不过是老易东拼西凑用自已口语结构的幼儿读物。今人写史有多难?老易不够明智。倘若用故事写史倒是老易强项。

中华五千年,纵横数万里,五十六个民族,多少故事?洋洋洒酒上千万言,老易六十几才写?几月一本,小学速成教村也没这快啊!

我教历史决不用老易所谓中华史。堆沏千万言,读不出中华文明,读的是一个无聊文人无聊。




旺旺好先生



任有新2


我认为《易中天中华史》从现代观,全局发展观角度梳理出清晰的历史脉络,分析了重要的历史节点,辅以史料,语言生动又足够有吸引力。就当下而言,通过《易中天中华史》的阅读,找到自己关注的历史兴趣点,从而按图索骥,自发去找寻和发现我们魅力十足的千年文明历史这是其最大的思想价值所在。一家之言,各位大大多多评点。


笨笨伯伯


为大家整理了一下中国古代历史学家的一些史学思想,概述如下。

司马迁:重实录。司马迁在《史记》每一篇的结尾处加“太史公曰”,目的就是为了把个人观点与历史记述划开,从而保证对历史的客观记录。

范晔:南朝宋史学家。范晔曾经明确提到过自己编写《后汉书》的目的主要是为政治服务。

刘知己:所著《史通》是中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他认为一个优秀的史学家应该具备三种才能,史才、史学、史识。

司马光:重视史学对政治的意义。

李贽: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

顾炎武:考据的目的并不是为求真而求真,而是要揭示历史成败兴坏之理。第一次对"六经皆史"的命题做了具体论证,主张经世致用。

赵翼:用归纳法比较研究,以观盛衰治乱之原。

章学诚:提出史学家应当具备史才、史学、史德、史识。并且认为“六经皆史也。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

从上边这些历史学家的观点可以看出,中国史学家的观点基本上还是认为历史要讲求真实,而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解兴亡成败之因,从而为政治服务。明白了这个,也就不难理解中国历史学家治史的两个奇怪现象:双重标准而自欺欺人。

双重标准怎么体现?就是中国侵略边疆地区被描写成平定叛乱或者自卫。而边疆地区入侵中国则被称为怀有恶意的侵略行为。这体现了中国历史学家治史,是以中国汉人为中心的史观,背后也体现了的政治因素对于治史的影响。

自欺欺人怎么体现?比如把蒙古帝国之下的元朝认为是中国的朝代,反客为主。还有,故意掩盖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原因,即:清政府杀英国使团在先。


鼓楼博牛志


我听过一次他的"开讲啦"还是什么。就知道他当兵正处在我国困难时期。他正赶上年轻吃饭的成长阶段,因吃不好吃不饱,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就是人活着首先要为自己不挨饿而活。现在不挨饿了,还坚持应先为自己而活。就这个世界观写中华史那成了什么样?可想而知。历史本来是一部劳动人民为追求美好生话而斗争的历史,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无涯过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砋庄跻留后誉,更陈王奋起揮黄钺,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易中天在历史发展必然过程中,没有正确的阶级立场,没有人民的观点。写出来谁敢有勇气看看就不错了。


鲁卡尔


我没有读过,听过几小段,感觉挺好的。


王新庄律师


正如书名,是易中天的中华史,带有强烈的易中天痕迹。


mulin30311368


我个人以为,写的非常好!把历史脉络基本理清,看起来很流畅,也不故弄玄虚,特别是东西方同时期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的比照,一下就能确立了我们自己的历史坐标和参照系,我喜欢。那些攻击易中天的基本有两类:一是在体制内的包括大学教授之类,自认为学问很高,但就是自己写不出又没有成果,看到易中天写了这部中国史感觉好像是动了他们的奶酪,于是百般挑剔和讽刺;第二类是那些墨守陈规的假学者,认为历史不能这样写,这样写就是坏了祖宗的规矩,于是跳出来谩骂。看看人家易中天开始已经声明: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