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信为什么敢放弃580万年薪,拿着500月薪跟着马云?

中国人工智能科技报告


首先,试问一下各位,低于现在收入,去投入一间创业公司,并且前途未卜,你们愿意吗?不愿意的理由有很多,职业风险,上有老下有小,车贷房贷……好吧,假设你现在没有金钱方面的生存,你们愿意去吗?



据传当年马云找过雷军要投资,雷军拒绝了。秩事野史传说,雷军觉得马云所说的事情不靠谱,马云说得很大,天花乱坠。



蔡祟信放弃了百万年薪和优越的职场,全心全意追逐马云,并一路推动和呵护着阿里巴巴茁壮成长。马云说过,我不成功,别人也会成功。

我个人认为,蔡祟信真正追逐的是梦想,刚好马云搭了个台,马蔡两人一起唱戏逐梦,仅此而己。



谢谢大家。


嵌入式软件少帅


蔡崇信,这是马云最信任的男人之一,他与马云有着非常传奇的故事,没有马云,就没有阿里巴巴,但是没有蔡崇信,也没有马云。


投资是一场旅行,在旅途,遇见您。

我是雄风投资,20年投资实战经验的老司机,在亚洲最大证券公司--中信证券工作期间,荣获腾讯2012中国最佳投资顾问。

一,1999年,蔡崇信追随马云。


1999年,蔡崇信第一次见到马云,就被马云的梦想而征服,决定放弃580万年薪,跟着马云拿500元的月薪。蔡崇信当时选择马云,他认为马云的阿里巴巴将会成功,对他而言是一次很好的创业机会。蔡崇信,义无反顾的辞职加盟阿里巴巴,成为当时阿里巴巴学历最高的人才。


二,蔡崇信的价值。


蔡崇信是做投资银行的背景,在阿里巴巴发展过程之中,主要是协助马云进行融资。几次重要的融资,都是蔡崇信的努力下才完成,包括日本软银孙正义投资阿里巴巴的几千万美金。因此,如果不是蔡崇信的超强融资能力,阿里巴巴已经倒闭,当年马化腾就差点把腾讯卖掉,就是因为公司没有钱了。

三,现在的蔡崇信。


经过20年的时间,蔡崇信已经成为阿里巴巴的重要核心高管,也是阿里巴巴的创始合伙人,与马云成为并肩作战的战友伙伴。马云曾经说过,他生命之中最重要的四个男人,分别是孙正义、金庸、杨致远、蔡崇信。


蔡崇信在2015年已经进入全球富豪榜,估计现在的财富身家在100多亿美金,前段时间,蔡崇信还出钱购买一只NBA篮球队,可见他的财富价值很大。


四,蔡崇信和人生。


人生之中,要学习蔡崇信的眼光和勇气,懂得选择一个好老板和好公司。因此,选择决定命运,选择比行动更加重要,深度思考之后,再做出好的选择,做出正确的选择。

遇见是缘,喜欢我的回答,请马上点赞和转发,谢谢您的支持!


雄风投资


这个决定从今天看来既有蔡崇信自身的原因,也有它外在的原因:马云。


蔡崇信,1964年出生于台湾。1990年拿到耶鲁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后,蔡崇信先是在纽约做税务律师,三年后进入私募股权行业,1995年开始为总部设在瑞典的AB投资公司工作,主要负责该公司亚洲私募股本业务。

1999年5月的蔡崇信,正好35岁,工作9年,年薪70万美元。怎么说呢,算是个金领,财务上也有小小的自由,但也开始走向人生的瓶颈期。继续沿着这个轨迹往下走,衣食无忧做一个有钱的中产阶级没问题,但想做出一番事业机会却不大。


这时候蔡崇信第一次见到了马云,本来他是代表AB投资公司去看看要不要投资阿里巴巴的,结果去到杭州才发现,马云连公司都还没有注册,只有个运行了几个月的网站。


但是蔡崇信和马云见面的时候,被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了。马云非常平易近人,还极有魅力,一直都在谈论伟大的愿景,而不是商业模式、赚钱盈利或者其他业务上的东西。对一个屡战屡败的创业者来说,这非常难得。


蔡崇信很喜欢这种氛围,也佩服马云的领袖魅力。


但最终让蔡崇信做出加入阿里巴巴的决定,除了认定马云这个人以外还有理性的判断,他曾说过这么一段话:


“耶鲁法学院的学位是这世上少见的珍宝,在政府和商业世界里都很稀缺。说到底,如果我去阿里巴巴干半年,公司不行了,我还是可以再回头去干税务律师或者做投资。”


正是基于要做出一番事情的意愿,加上遇到马云这样一个对的人以及还有后路可退的综合考虑,蔡崇信依然辞去了年薪70万美元的工作,开始拿着500块一个月和马云一起创业,于是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高挺观点


我想说的再高的工资,也还是打工的;再低的创业,都是老板。如果我是老蔡,我也会这样。可惜我没有遇到马云

当时是这样的,老蔡是台湾人,出生于律师世家,是典型的中产阶级,饿不死,但也发不了大财,一辈子就娶个好老婆,找个体面的工作,每年还能旅游,一生就这样了。但是老天给了老蔡一个历史机遇,可以改变自己一生,三代的机会。

1999年5月的时候,老蔡和马云第一次见面。去之前,听朋友说,马云这个人有点疯狂。结果他去了后,发现马云甚至还没有成立自己的公司,而且只有一个上线刚刚几个月的网站,阿里巴巴。他们聊了很久,反正老蔡有时间嘛,后来老蔡也去了马云创业的湖畔花园,见到了马云的创业团队。当时发现马云一直在谈论伟大的愿景,而不是商业模式,盈利模式。这对一个屡败屡战的企业家来说非常难得。可能老蔡接触的老板都是很小气的,只看眼前利益吧。老蔡当时觉得的马云的的创业----B2B的业务是很棒的想法。

不过真正打动她的是,这个叫马云的家伙可以把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团队氛围非常好,他真的是一个有影响力的领导者。当时他就动心了,甚至带了正在怀孕的老婆过来杭州,以此说服老婆。


可以说老蔡也是看上了马云的想法和为人,同时自己本来就不缺钱,自己也有眼光,是一个勇于改变的人,当一个存在自己身家变成几十亿的机会的可能,自己可以毫不犹豫的去抓住。


粉丝福利,关注得话费


康康读书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王天天:


蔡崇信到底是谁?

我们不需要知道太多,只需要知道几个关键词,耶鲁大学经济学学士,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北欧地区最大的工业公司的副总裁及高级投资经理,简单来说,精英中的精英


蔡崇信在年薪600万人民币,社会地位高,稳稳中产阶级富人的时候,遇见了马云,马云和他谈理想,谈企业规划,谈未来,他毅然抛去600万年薪,回来跟马云创业,至于那500块的月薪,不重要的,今天阿里巴巴让他身家暴涨的也不是薪资,而是股份,让他收获快感的,不是钱,而是做成的事业


职场上有这样一个大家心知肚明的规律,当老板和你谈理想的时候,赶紧走,他要凉了

但对于蔡崇信这种精英头头来说,钱完全吸引不了他,在他的选择中,钱和地位恰恰是最不重要的一环,打动他的是一个领袖,是一个人的气质,是一个团队,一份事业惊天动地的快乐,是那些普通人看起来很虚的事物

那个时候,马云出现了,一切都顺理成章


所以放弃600万年薪换500块月薪,是大众普通人眼中的重点,而蔡崇信这类人根本不会把这个算入考虑,他要的是一个机会,一个份事业,和一个懂自己的人。


其实一个话最能解释大众对这类问题的态度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首席投资官


1999年, 蔡崇信 赶赴杭州拜访马云,当时 阿里巴巴 还是一家鲜为人知的创业公司,其创始人马云同样名气不大。此时的 蔡崇信 一直在香港工作,是瑞典投资公司InvestorAB的高然而,就是一次见面改变了 蔡崇信 整个人生轨迹,他竟然提出放弃一切(包括年薪70万美元),跟着马云一起干,月薪500元也没关系。甚至,他的家人,以及怀孕的妻子都强烈反对,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1999年5月,他和马云第一次见面。去之前,他的台湾朋友给他描述马云“这个人有点疯狂”,当他去了之后,发现马云甚至还没有成立自己的公司。任何公司实体都不存在,只有一个上线刚刚几个月的网站—— 阿里巴巴 。

他与马云见面的时候,就被马云的 人格魅力 深深吸引了。马云非常平易近人,还极有魅力,他一直都在谈论伟大的愿景。他们没有谈商业模式、盈利或者其他业务上的东西。马云说,“我们拥有这些数以百万计的工厂资源。我如何帮助这内地工厂接触到 西方世界 呢?当时他觉得马云的创意——将这些公司推上线——够得上伟大,却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想法。他很欣赏马云的个性,然而,真正打动他的地方,不仅仅是马云本人,而是马云与一群追随者患难与共的事实。

每个人都疯狂过,我以年薪13+。我的合伙人搞工程的,随便一个活都可以生存几个月的。可是现在呢,我这边负债17左右,然而他卖了一套房子。每月拿着一千多点的工资,我也曾经问过他,何必呢。他回答我,窝囊乐小半辈子,现在想为自己活一次。每个人执着的事情不一样,所以会做出疯狂的举动和想法


小混混的那点破事


蔡崇信出生于台湾,取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学士及耶鲁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1999年加入阿里巴巴,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办人之一,现任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对于蔡崇信为什么敢放弃580万年薪,拿着500月薪跟着马云,无忧精英菌看法如下:

1、放弃,未来有无限的可能

对于蔡崇信来说,1999年能拿到70万美元年薪的工作,这个待遇对于当时的他来说基本都是峰值了,再往上提升,空间不会太大。相反,跟着马云,虽然从当时的环境看,阿里巴巴还是一个正在被投资公司看中的创业公司,但是马云跟他的学生的关系,以及马云所具备的领导才能、人格魅力以及对下属的关系,以及马云所做的项目前景看来,都不会太差。因此选择放弃现有的高薪工作,或许会是冒险,但是成功的话,收获会更大。事实上亦证明了蔡崇信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是对的。

2、有退路,为前行作保障

蔡崇信做出的这个选择,在很多人眼中或许是冒险的,但是他还是有退路的,一是耶鲁的学位具备很高的含金量,二是他拥有的行业经验可以让他哪怕尝试失败后仍保留退路,三是家族以及个人累计的财富对未来生活有保障,足以支撑他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做创业的尝试。因此,这次的尝试对于蔡崇信也是值得的。

当然,我们从现在看开,蔡崇信的尝试是正确的,但我们亦不要忽视蔡崇信在阿里巴巴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有了他,才有了阿里巴巴帝国的建立。你赞同么?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无忧精英网


我觉得还是马云的个人魅力。

马云在创办阿里巴巴的时候已经聚齐了18罗汉了。没钱开公司,18个人一起凑50万开公司,你想想这18个人为什么跟着马云?

马云在当时创办阿里巴巴的时候也并不是一无所有。他之前创办海博翻译社,又做中国黄页,还到北京给商务部做网站,他这几次经历虽然都失败了,但是却也赚了不少钱。当时马云用这钱买了湖畔花园这套房子。马云当时已经买得起房子了,不算是屌丝。

马云自述:从北京回杭州的时候,他跟18罗汉说,散了吧,你们都是人才,去搜狐新浪工资要高不少。结果就是,18个人,一个都没走。

蔡崇信当时在投行里工作,阿里巴巴需要融资,最终投行没有投。后来蔡崇信自愿加入阿里巴巴,而蔡崇信原来所在的投行得知消息,基于相信蔡崇信的眼光吧,投行又改投阿里巴巴了。

投资,说到底是看人的。雷军投资就有一个信条,不熟不投,所以,虽然雷军作为一个投资人很成功,但是他却错过了阿里巴巴。而董明珠要造汽车,王健林马上投了5个亿,当时还有人采访他,问他了不了解这个项目,王健林就说不了解,董姐介绍的就没错,投5个亿。

当年的马云虽然还是名不见经传,但是蔡崇信却慧眼识人,最终成为身价超百亿美元。


GRIDMAN


一键代偿观点:因为他是蔡崇信,就算失败了,也无所谓,但是马云必须成功,且有成功的潜质。

蔡崇信当年放弃百万年薪,然后加入马云团队这个事可以说已经成为了阿里巴巴创业史上被广为传颂的事情。很多人都佩服蔡崇信的眼光和勇气,当然,更佩服的是马云的人格魅力。毕竟,当时马云只能给他开500的月薪,这和580万的年薪比起来跟不发工资差不多。虽然,这件事听着很励志,甚至是有些传奇色彩,但是,这也是合理且正常的。

首先,就蔡崇信本人来说,当时能够拿到580万的年薪真的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人了。几乎可以这么说,这在当时已经是财富自由了。

所以,是有资格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的,也有实力去搏一把。毕竟,马云也不用他掏钱投资,并且还给他发500的月薪,对于他来说,也就是出个人。

并且,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蔡崇信是真的有实力。打个比方来说,就算是跟着马云干了一年失败了,对于蔡崇信来说,也就是损失了一年的时间而已,也当是给自己放了一年的假。转过头,他还是可以再找到一个年薪百万的工作。因为他的自身实力在哪儿,并不会因为跟着马云干了一年就不行了。

这则是很关键的,可能马云当时说不怕失败也就是给自己打气,但是他是真的不怕失败。

然后,我们要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时蔡崇信已经是一个年薪580万的人了,对于识人做事,以及经济大环境方面指定是有着非常敏锐的认识的。

对于他来说,他绝对是可以看出来马云具有成功的潜质的,并且当时是1999年,改革开放已经是颇有成效了,中国的创业大环境也很好,可以说遍地都是机会,这些客观的大环境因素是绝对不可忽略的。说现实一点,如果让去朝鲜跟着某个像马云一样的人干,估计说什么他也不会去的。

所以啊,我们不能被某些传奇的表面遮蔽了双眼,更要能够看到事情的本质。


一键代偿


蔡崇信当时已经不缺钱了,他需要证明自己,这是初衷,不是宁愿放弃,只是他想展示自己,如果当时他加盟海尔,海尔能要他吗?别说580万,海尔58万也不会要他。

他当时也只能加盟阿里巴巴,那些知名企业根本不会理会他,蔡崇信是谁,谁知道,他出名也是因为阿里巴巴,在阿里巴巴之前有几个认识蔡崇信的,恐怕一个没有吧,他从国外回来加盟知名企业行吗?谁要。

我们常说谁成就了谁,谁也没有成就谁,很多时候都是机缘巧合,误打误撞,成功了你就是英雄,失败了无人知晓,一个人在一个行业做久了都会厌倦的,蔡崇信也是,干到高管,可升值空间太小,所以他就想走出去圆自己的一个梦想,稀里糊涂碰到马云了,当时马云讲的很有道理,蔡崇信就加盟了阿里巴巴。

蔡崇信那么大的本事当时为什么不加盟海尔,关键是人家要吗?一个无名小卒只能从零做起,选择马云绝对是正确的,创业。他也只能这样,当时他手里根本不缺钱了,他需要证明自己,也能称之为背水一战,真不行就凭他的本事回去还能找一份高薪。

因为当时蔡崇信也想创业,正好碰到马云,一拍即合,当然创业是艰苦的,成功了你的所有行动都是故事。而且还是传奇故事,现在流传的所有故事都是他们当初创业的艰辛。

所以我们说蔡崇信的选择是成功的,是正确的,如果失败了蔡崇信当初绝对是莽撞的,现在是明智的,放弃580万的年薪绝对也不是蔡崇信甘心情愿的,他也是带着迟疑加入的阿里巴巴。只是后来成功了,说他很有魄力,英明果断,今天的阿里巴巴向我们说明,当初他们都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