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啃啃,孩子把指甲都啃光了,医生说这是病!

很多孩子都有这样一个习惯:

拳不离嘴,手不离口,每天,从早到晚,咬啊咬,啃啊啃,欲罢不能,简直就像遇到了美味珍馐!

儿子10岁了,从4岁就迷上了啃指甲。看电视时啃,写作业时啃,就连走路时也在啃,十个手指都被啃得秃秃的。倒省了剪指甲了。

——糊糊爸爸

孩子咬指甲是什么原因?

首先我们要先搞清楚孩子为什么爱咬指甲。

一般来说可以分为生理和心理两大方面的原因。

生理原因主要可能是缺铁或缺锌引起的异食症状。这种情况下儿童可能会吃一些如指甲、头发或泥巴等非食物性的东西,可以带孩子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锌缺乏或铁缺乏。

心理原因就比较复杂了,焦虑、抑郁、压力和陌生环境等都有可能引起儿童咬指甲的行为,还有部分儿童也可能是模仿其他人咬指甲而形成的不良习惯。

咬指甲的危害

经常咬指甲会对孩子的生理及心理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孩子天生活泼好动,喜欢到处摸爬滚打,指甲中携带大量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孩子在咬指甲时,无疑会把大量病菌甚至寄生虫带入体内;而在一些可能存在重金属污染的环境下,爱咬指甲的儿童更可能引起血铅及其他重金属超标。

频繁咬指甲的孩子,还可导致手指头变粗、变短,甲床损坏,甚至导致甲沟炎。此外,也可导致儿童上颌突出,牙齿排列不齐;伴有咬手指皮肤的孩子,可导致局部皮肤增厚肿胀。

如何纠正孩子咬指甲的行为

① 家长不要过分在意3岁以内孩子的咬指甲行为。对于小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咬指甲是一种安慰行为,如果家长过分关注并阻止,反而会强化这种行为。

② 对于某些只是偶尔咬指甲的孩子,家长应当采取忽视的态度,无需太多关注。

③ 有些突然出现频繁咬指甲的孩子,可能与其遇到某些有压力的情景有关,家长需要观察在什么情况下儿童会出现症状,帮助孩子化解相关的压力之后,症状便会自行消退。

部分从小就有咬指甲行为的孩子,他们的纠正时间会相对较长。对于这些孩子,家长要更有耐心,不可采用打骂、嘲笑、讥讽、恐吓等方式,这样做会使孩子的情绪更加紧张,甚至产生自卑等不健康心理。

家长平时应该多给孩子心理上的关注,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多陪伴孩子参加亲子活动或体育锻炼,消除造成孩子紧张焦虑的因素,用积极方式逐步转移孩子对咬指甲的注意力。

定期给孩子修剪指甲,可以拍照让孩子自己对指甲修剪前后进行对比;小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在指甲上涂点柠檬汁、醋等有怪味的食物,让其在咬指甲的同时吃到这些食物,从而产生对咬指甲的厌恶情绪,以达到纠正的效果;在秋冬季,可以让小孩戴上手套,也能减少咬指甲的频率;而当孩子正在咬指甲时,可以用一些需要手部参与的活动(比如搭积木,画画等)来转移注意力,从而让孩子停止咬指甲。

本文部分图文转自:医学界儿科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