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80年那些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流行服装变迁

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中国主流服装驳杂,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政治色彩。

一、具有民主自主自立的汉民族服装“中山装”。1929年国民党统一国家后,大力推行中山装,中山装随之流行。1936年2月,蒋介石推行政令,政府官员、教育人员和学生必须穿着“中山装”。共产党的主要领导除军装外,基本正常服装也是“中山装”。

孙中山和宋庆龄

1947年临潼儿童着中山装

中山装作为带有鲜明政治和民族特色的服装以其民族性、经济实用性以及政府推广而风靡全国。

二、带有改良性传统服装,在民国时期也是占据主流特色。其典型代表是旗袍和长袍马褂

1.旗袍现在研究考据是起始于1920年代开始于上海,随后风靡全国。旗袍一般认为是清朝的旗人之袍改良而来,穿着更舒适美观。

宋美龄旗袍照

上海女性旗袍宣传画

2.长袍马褂,是根据清朝的马褂稍微改良而来,1929年长袍马褂和旗袍同时被列为国民常规礼服。黑马褂和蓝长袍成为规制。

马英九穿着是1929年的规制

三、西方的西装和裙子,在当时主流服装也有一席之地,这些服装使纯粹的西方服饰,也体现了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特色。

西服的价格还是比较贵的,按照纯西方的制作方式,应该是上流社会流行的,裙子的规格大家注意一下,基本和现代的裙子区别不大。

四、普通老百姓的服装,小编认为是长袍大褂和旗袍的缩减版,也有中山装的简略版。毕竟在解放前老百姓比较穷,不可能按照规制制作自己的服装,同时还要进行劳作,对这些服装都进行改动,更适合劳作和保暖。

1946年某地倒毙儿童

解放前环卫工

解放前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制,一般都是模仿流行的服装进行改进,更适合基层老百姓的实用型和经济性。

1949-1959年期间的中国主流产生了鲜明的变化,主要流行服装是中山装、列宁装和布拉吉裙子。

1.中山装,开国大典上我国主要的国家领导人都是身着“中山装”,以后我国国家主要领导在重要场合都是身着“中山装”,这潜移默化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

毛泽东在开国大典照

2.列宁装和布拉吉连衣裙。新中国建立后和苏联建交,中苏蜜月期开始,苏联援助中国大量的武器装备,并派遣大量的科学技术人员帮助中国建设大项目,苏联的主流服装也深刻影响了我国的普通百姓的服装。

50年代着列宁装照片

布拉吉连衣裙

3.在当时的主流思想看来,长袍大褂和旗袍因为带有封建遗存,是改良的。从而很快淡出服装界,到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时,这两种服装在群众的衣着中几乎绝迹了。西装也因为价格以及是纯西方引进而淡出主流服装。

1959-1966年,由于大跃进的危害以及三年自然灾害的原因,经济严重滞后,同时中苏交恶。这一时期的服装单一化,男女服装趋同。

1962年7000人大会图

男女一般穿着都是军便服和中山装,在颜色和服装小部分上(如领口等小细节)变化比较多。女性一般款式是小翻领军便服。

1966-1979年,这13年的服装体现出了“绿色海洋”“蓝色海洋”。

服装蓝色基调的中山装

毛主席接见红卫兵

陈小春应采儿海魂衫(模仿70年代)

这一时期,带有多姿多彩的服装被称为封资修,直接不能穿了。1950年代流行的布拉吉连衣裙被称为修正主义,有这样服装的人都偷偷改了或者扔了。这一时期带有政治色彩太浓的服装主流导向,使服装更加统一化。

1980以后,国家改革开发,服装日趋多样化,去政治化,经济也高速发展,重现服装的多样性。西装、牛仔服、以及各式各样的服装来到中国,满足了人们追求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