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詞人真絕代,奈何生入帝王家——李煜

當後主李煜最後一次回望屬於自己的江山時,他哭了。

這個帝王,他是不想當的,反正已經是個王爺了,錦衣玉食,聲色犬馬的生活也很不錯,,他不想去操心那一堆國事,他只想寫自己的花間詞,之後再為自己的詞作譜上曲。但是事情已經逼到那裡了,父親李璟去世後,李煜這個南唐王朝的指定皇位繼承人必須登上大統,儘管他不喜歡做這個皇上,儘管他真的沒有治國之才。但是他已經盡力了,

以當時南唐的軍事實力和北宋較量無疑是以卵擊石,所以李煜不得不臣服於宋朝,以求國安。可是李煜的臣服並沒有達到他想要的結果,公元975年2月,宋軍攻破金陵城,金陵失守,李煜肉坦出降。南唐滅亡。李煜是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江山拱手讓人的,面對曾經屬於自己的金陵城,面對著曾經屬於自己的百姓,李煜百感交集。

李煜依然寫詞,不過這時候,他的詞裡沒有嬉笑玩鬧,沒有聲色犬馬,有的,只是一腔如江水般滔滔不絕的憂愁。他說: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他懷念自己的故國,懷念金陵城自己的宮殿,只不過這都不再屬於他。 他問: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這是他做君主時的,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可是現在自己有什麼呢?什麼沒有,聽到遠處傳來的歌聲,他哭了,“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離別歌,垂淚對宮娥”。儘管李煜現在仍是一個王爺,但是身為亡國之君,他的心裡絕對不好過,為了排遣鬱悶,他只能把憂愁寫進詞裡,

李煜的詞傳到了趙匡義那裡。作為大宋王朝的統治者,他是不會允許任何人對一個已經亡國的國家深切緬懷的,儘管你是那個亡國之君,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你不是喜歡你的故國嗎?那就隨你的故國去吧!

公元978年,開封,一杯毒酒下肚,世間少了,不僅僅是一個落寞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