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让魏延镇守汉中?对此关羽、张飞、赵云全部都保持沉默!

自赤壁之战后,刘备在事业上可谓是顺风顺水,先夺荆州三郡后,又得西川十四郡,更是在大败曹操后,成为了当时最有机会坐拥天下的人选之一。随着战争的不断胜利,刘备的野心也在不断膨胀,他也不再满足于一味的在汉中缩守,所以他选择了走出自己的“大本营”汉中。这样一来,汉中究竟该由谁镇守成为了必须要讨论的问题,当所有人以为汉中太守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张飞的囊中之物时,刘备却宣布让魏延镇守汉中。

刘备这一出人意料的任命顿时惹得朝野议论纷纷,相反另外几个职位有力竞争者张飞,关羽,赵云等却都选择了沉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刘备与麾下大将如此异常的表现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探究一下蜀汉政权变幻莫测的权谋风云。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忠义千古”的关羽。关羽对刘备的忠心自不必说,曾千里只身护送刘备的家眷归蜀,刘备也颇为信任他,让他镇守荆州,所以关羽自然也就无暇顾及汉中了。

但是张飞、赵云等人呢?这些随着刘备出生入死一辈子的人,也没有镇守汉中的资格吗?偏要选一个有反骨的魏延来看管自己的大本营吗?

其实真正的原因我们也可以从众将沉默的反应中看出一二。刘备虽表面上是一个仁慈的人,但其实他在用人上一直坚持“也用也试”的原则,说白了刘备其实是谁都不信的。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就曾这样试探过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诸葛亮。刘备担心阿斗会被诸葛亮取而代之,但刘备死后蜀汉的重权又不得不交给诸葛亮管理,所以他在给诸葛亮权力之前,试探了一下他有没有反心,并假惺惺的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定国,终成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但如果诸葛亮真的答应了,那么诸葛亮内天很可能就走不出那间屋子了。

所以在镇守汉中大本营的人选上来说,刘备选择魏延而不选择张飞、赵云仿佛也有些说得通了。

如果说魏延反了,那么还会有关羽、赵云、张飞等猛将能帮助刘备讨伐魏延,但是如果同为五虎大将的张飞、赵云反了呢?那么蜀汉其他将领真的忍心对他们下手吗?就算张飞、赵云不反,可就怕其部下也来个“黄袍加身”。总结来说如果魏延镇守汉中反了刘备还有机会平叛,但是如果赵云、张飞等人镇守汉中出了问题,那么蜀汉政权很有可能被完全颠覆。

所以在刘备任命魏延作为汉中太守的时候,虽出人意料,但众将最后也没有多说什么,因为众将已经知道了刘备不放心让他们镇守汉中,所以多说无益只好沉默。

曾见他高楼起,也看他高楼塌,成败真的有时候转头就成空,不管刘备怎么煞费苦心,最终他还是败了。